徐魯
我的童年,在家鄉(xiāng)偏遠的湖區(qū)度過。
那片湖區(qū)有個美麗的名字叫“仙島湖”,傳說是仙女出沒的地方。
從小時候直到長大后,我從沒看見過仙女。
可是,在我的心中,王老師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仙女。
王老師是我小學時的老師。
每天黎明剛剛到來的時候,遠處的青山和一個個小島都隱藏在淡淡的霧氣中,王老師就背著她出生不久的女兒小星星,劃著小船,把住在小島上的孩子,一個一個接到湖區(qū)唯一的一所小學校里……
小島上正飄著淡藍色的炊煙。
隱約還能聽見一陣陣雞啼聲。
家鄉(xiāng)的小村,還在湖水輕輕親吻的睡夢中。
一條打了很多補丁的小木船。
一雙磨得光滑的舊木槳。
小船在黎明時分安靜的湖水里一下一下劃動著。
湖水發(fā)出了“嘩啦嘩啦”的聲音……
王老師用力地劃動著雙槳,她的額頭上滲出了晶瑩的汗珠兒,小星星還在媽媽的背上安睡。
湖水隨著木槳一上一下,蕩漾出了巨大的波紋。
王老師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時候,她年老的爸爸也會來幫忙。
“阿爸,辛苦您啦!可別忘了,一個孩子都不能落下呀!”
“知道了!阿月,一個孩子都不給你落下……”
爺爺?shù)暮右呀?jīng)花白了,他在仙島湖上劃了一輩子船。
這片湖區(qū),大大小小有十幾個小島。
孩子們分住在不同的小島上。
有了王老師,有了她的小船接送,有了這所小學校,我們這些孩子才都有了上學念書的機會,誰也沒有落下。
小學校真小呢!
只有一間教室,只有王老師一位老師。
教室的隔壁,就是她的小家。
小星星的爸爸在遠方的城市里打工。
我們的課桌板凳,都是她和王爺爺自己動手制作的。
王老師平時可節(jié)約了!每次去鎮(zhèn)上,她就用節(jié)省下來的一點點生活費,給我們買一些新書回來。
看見她的小背簍里裝回了新書,我們快樂得就像在迎接節(jié)日。
陽光從破舊的窗格子里照進來。
教室前面并排掛著兩塊小黑板。
二十幾個湖區(qū)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這間小教室里上課。
“好了,一二年級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開始做作業(yè);老師現(xiàn)在開始給三四年級的哥哥姐姐們上課……”
我們齊聲跟著王老師朗讀課文:
“長江兩岸,柳枝已經(jīng)發(fā)芽;”
“長江兩岸,柳枝已經(jīng)發(fā)芽;”
“海南島上,到處盛開著鮮花……”
“海南島上,到處盛開著鮮花……”
“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
“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
王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王爺爺就默默地、一趟一趟地往小教室里搬運劈好的木柴,好給我們過冬取暖用。
夏天,仙島湖上的大雷雨說來就來了。
這天,王老師戴著斗笠,又在大風雨中艱難地劃著小船。
小船上已經(jīng)接到兩個孩子了。
在另一個小島上,還站著幾個戴著斗笠、披著蓑衣的孩子。
雨越下越大,湖水在大雨中越漲越高。
暗黑的天空里電閃雷鳴……
“來了來了!快看,小船在那里!”
大家用手卷成喇叭筒的樣子,大聲呼喊著:
“王老師——我們在這里——”
在風雨中飄搖的小船,漸漸靠近了小島。
王老師用力撐穩(wěn)小船,把孩子一個個接上小船,然后向小島上的小學校劃去。
小船在汪洋中上下顛簸,湖水不時卷進小船的船艙里。
“哎呀!老師,小船要沉了……”
“不要怕,都坐穩(wěn)了,不要動,快到岸邊了?!?/p>
王老師加緊劃船,小船迎著風浪向前……
小船快到岸邊時,王老師跳進了齊腰深的湖水里,用力推動著小船靠岸。
王爺爺早已等在岸上了。他一個一個地接過驚恐的孩子。
王老師站在水中系好了纜繩。
“別怕,沒事了!你們看,大家都好好的……”
剛說完,她自己一陣暈眩,幾乎支持不住了。
“老師,老師,您怎么了?”
我們圍在老師身邊,大聲呼叫著。
我們并排在一起,讓老師的頭支撐在我們的小肩膀上。
王爺爺心疼地扶起她說:“孩子,你啊……”
夜晚來臨了。
月光灑在遼闊的、安靜的湖面上。
遠處的青山和一個個小島都在月光下安睡了。
月光透過窗欞,照進了夜晚的小教室里。
小教室里的課桌已經(jīng)拼排在一起,成了我們臨時的床鋪。
那時候,家離小學校太遠的孩子,就留在王老師家里,擠在一張床鋪上睡下。
王老師在忙著給我們鋪褥子、掖被子。
王爺爺在一個大木盆里倒上熱氣騰騰的水,給我們洗腳。
“哦,好燙,好舒服呀!王爺爺,您每天給我們燒熱水,辛苦您啦!”我們一邊洗腳,一邊和爺爺說話。
“爺爺不辛苦。只要你們好好用功念書,爺爺給你們燒一輩子洗腳水?!?/p>
夜深了,王老師披著衣服走進來,給我們掖好蹬開的被子。
每天晚上,我都看書看得很晚。
“早點睡覺吧!可不能把眼睛看壞了?!崩蠋煻谖艺f。
“老師,您改完作業(yè)了嗎?您也早點去休息吧!”
“好的,有什么事就趕緊喊老師??!”老師一邊叮囑,一邊又給我掖了掖被子,然后輕輕地帶上了門。
我拉熄了電燈,躺在睡熟的小伙伴身邊。
透過窗欞,明亮的月光灑進來,照著小伙伴們甜睡的臉。
窗外,金黃色的月亮在輕紗般的云朵里靜靜穿行。
月亮高高地升起在湖區(qū)上空。
在月光下,我家鄉(xiāng)的每一個小島是那么溫柔和安靜。
晚安!親愛的家鄉(xiāng)。
晚安!親愛的王老師。
晚安!敬愛的王爺爺和可愛的小星星。
就在我小學畢業(yè),將要離開仙島湖那年,省里的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授予了王老師“希望工程園丁獎”,獎品是一輛山地自行車。
王老師想:要是能獎給我一條小船,該有多好??!
她大膽地給基金會寫了一封信,說出了她的請求。
結(jié)果,她的心愿真的實現(xiàn)了——除了那輛山地自行車,基金會另外資助了王老師1400元錢。
王老師變賣了自行車,加上那筆錢,正好買回了一條新的小船。
太陽從東方的湖面上升起來。
一只大公雞站在一垛柴堆上引吭高歌。
緋紅的霞光映紅了一望無邊的湖水……
遠處蒙蒙的霧中,那條小船,又向一個個小島劃去……
小船的雙槳在湖水里一起一伏的,晶瑩的水花在朝陽下閃耀。
小船劃過了湖區(qū)里每一個孩子的童年。
小島上的桃花又開了。幾年的時光轉(zhuǎn)眼就過去了。
明媚的春天,又來到了湖區(qū)的小島上。
鮮艷的桃花,潔白的梨花,盛開在小島上的田野邊和小院里。
家鄉(xiāng)的田野上,開滿了金色的油菜花和薺菜花。
我又回到了油菜花掩映的家鄉(xiāng),走在了家鄉(xiāng)的田間小路上。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長大了,是一個師范學校的畢業(yè)生了。
從師范學校一畢業(yè),我就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
對了,你們已經(jīng)猜到了,我要和王老師一起,去劃動那條穿云破霧的小船,把湖區(qū)里更多的孩子,接到小學校里來,一個也不落下!
“現(xiàn)在,請同學們跟著我,齊聲朗讀課文——”
“長江兩岸,柳枝已經(jīng)發(fā)芽;”
“長江兩岸,柳枝已經(jīng)發(fā)芽;”
“海南島上,到處盛開著鮮花……”
“海南島上,到處盛開著鮮花……”
“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
“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
這時候,在小教室的外面,王老師正拿著一把小錘子,站在一棵皂角樹下,一下一下地敲響了下課的鐘聲。
鐘聲在小島上空回旋著,響徹了我的家鄉(xiāng)整個湖區(qū)……
系在木樁上的小船,在湖水上面輕輕地搖蕩著,搖蕩著。
這篇紀實散文是根據(jù)我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湖北省陽新縣王英湖區(qū)的一位鄉(xiāng)村女教師王月娥的真實故事創(chuàng)作的。
三十年前,年輕的王月娥在她家鄉(xiāng)湖區(qū)的山上的一間破廟里,辦起了一所小學校,學生最少時只有三四人,最多時也不過十八九人。他們白天上課,晚上就把桌子并在一起睡覺。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她一直堅守在貧困的家鄉(xiāng),為偏遠的湖區(qū)的孩子播種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的燈火。后來她又來到一座孤島上的王英希望小學,每天駕著一條破舊的小木船,接送住在周圍島上的二十多名孩子上學、放學,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因為平時要兼任孩子們的教員、炊事員、保育員、交通員,湖區(qū)的鄉(xiāng)親們給她封了個綽號“四大員”。
我用這個故事,向這位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女教師致敬,也向所有像王月娥老師這樣堅守在偏遠、貧困的山村里,在山村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知識和文明的種子,為貧窮落后的山鄉(xiāng)湖區(qū)傳遞著文明的燈火的鄉(xiāng)村教師致敬。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一個山湖連綿的千島湖區(qū)。這樣的湖區(qū)經(jīng)常處在風雨之中。因此,王老師的那條小船,就常常在風雨中飄搖。當孩子們在小學校里上課的時候,我們也能看到那只系在木樁上的小船,它是孩子們心中的期待和希望。整個湖區(qū)的自然風景是美麗的,一到春天,到處開滿了燦爛的桃花、梨花、杏花和油菜花。因此,在沒有風雨的日子,在晴朗的日子里,尤其是當孩子們坐在陽光下的小島上,跟著王老師大聲朗讀的時候,盛開的桃花、杏花和油菜花,給孩子們帶來了春天的美麗與希望。當然,最美的,最能給孩子們和鄉(xiāng)親們帶來希望和信心的人,是這位無私奉獻、樂觀向上的美麗的鄉(xiāng)村女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