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濤
“你知道你為什么會到這個地方來嗎,母親?”他問道。此刻的他正被關押在德黑蘭郊外的一座軍事監(jiān)獄里,透過一個小窗和母親對話。被伊朗政府請來探監(jiān)的母親滿心希望她的兒子能被釋放。但兒子自己卻明白這并不可能?!澳闶莵砀乙娮詈笠幻娴?。”數日之后,他的尸體被送回了家,脖子上還留有絞刑的痕跡。隨后,伊朗司法機構公開了這樁案子:“沙哈姆·艾米瑞因為叛國罪被處以絞刑?!?/p>
38歲的物理學家艾米瑞生前卷入了一場國際紛爭:伊朗核問題。幾十年來,美國持續(xù)指責伊朗有制造核武器的野心,伊朗則一直否認。
完美的間諜
美國政府苦于無法獲得來自伊朗內部的第一手情報,因為在這個國家安插間諜的難度實在太高。一位美國情報人員將刺探伊朗的任務稱為“史上最艱巨”的任務。特別在1979年伊朗革命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幾乎失去了在這個國家的所有資源。此后CIA曾努力試著重新招募間諜,但迄今已經有超過30位伊朗籍間諜的身份暴露,而后被伊朗政府處決。
上世紀90年代末,CIA開始鼓勵伊朗核設施內部的工作人員叛變。那一時期有多達五人成為CIA的間諜,但沒有一位向CIA提供真正有用的情報——直到沙哈姆·艾米瑞的出現。CIA特工于2007年首次在德國與艾米瑞取得聯(lián)絡,而后他開始向美國透露有關伊朗鈾濃縮設施的情報。正是由于他提供的第一手資料,CIA得以在2010年做出結論稱伊朗政府早已在2003年中止了核武器計劃。
2010年7月,突然返回伊朗的艾米瑞(中)曾受到英雄般的禮遇
作為一名間諜,艾米瑞近乎完美:他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心理素質上佳,而且對伊朗核設施的各處細節(jié)都了解甚深。不過就在投靠CIA后不久,艾米瑞又“背叛了”CIA。他在媒體上宣稱自己被美國人綁架了。CIA開始懷疑艾米瑞實際上是雙面間諜——如果這個猜想屬實,那將是美國現代情報史上最大的敗筆之一。要知道,此前CIA已經向他支付了多達500萬美元的酬勞。
剛剛回歸到祖國懷抱的艾米瑞曾被視為英雄。但很快麻煩接踵而至。數月之后,他就以叛國罪被起訴,伊朗司法機構拒絕相信他所謂雙面間諜的身份。
距離艾米瑞被絞死已經過去五年,他究竟忠于何方仍沒有定論。
克格勃特工諾申科
對很多CIA老員工來說,一位名叫諾申科的俄國間諜至今仍讓他們印象深刻。在很多方面,這名前克格勃特工就是“完美到不太真實”的典型案例。
尤里·諾申科是里根時代從前蘇聯(lián)情報機構克格勃內部招募到的一位幫助美國偵察蘇聯(lián)軍隊動向的間諜。諾申科本人從不忌諱談論起他對蘇聯(lián)政府和軍隊的蔑視和憎恨,甚至還經常直接批判蘇聯(lián)人民是多么的“愚蠢和軟弱”,這讓很多CIA員工自然而然地對他抱有好感,盡管這種用力過度的方式看起來很可疑。
更值得懷疑的是,諾申科本人在赫魯曉夫時代后就逐漸遠離了蘇聯(lián)軍隊的核心決策圈,他對之后的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時代的蘇聯(lián)軍事情報可以說是無從掌握。但就算如此,美國政府還是招募了他。動機是什么?難道僅僅因為他比較會討好美國人嗎?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被證實是一名雙面間諜。克格勃將他安插進CIA,最初目標是為了讓他調查之前叛變了的另一位俄國特工安托林·戈里特申。知情也好,不知情也罷,諾申科最后還是成了CIA內部的明星間諜。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蘇對抗離不了思想教育方面的滲透,美國政府能有法子請到一位蘇聯(lián)人在各地巡回地演講,吐槽蘇聯(lián)有多么“邪惡”,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薩達姆女婿卡邁爾
諾申科的荒唐案例說明了做間諜之不易:到頭來或許間諜本人都搞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忠于哪一方,而情報機構則更是對他們采取“用完就丟”的無情態(tài)度。
薩達姆的女婿侯賽因·卡邁爾
被情報機構拋棄以至于慘死的經典案例還要數薩達姆的女婿侯賽因·卡邁爾。出身于伊拉克名門望族的卡邁爾起初只是軍隊里的小司機,但由于家族背景顯赫,薩達姆對他一路加以提拔??ㄟ~爾在工作中也相當努力,逐漸成為薩達姆身邊的重要親信。在兩伊戰(zhàn)爭后他當上了將軍,又娶了薩達姆的女兒,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已經接近成為伊拉克政權的二號人物。
好景不長,由于和薩達姆的兒子產生矛盾,卡邁爾于1995年決定叛變。由于他曾負責管理伊拉克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事務長達10年,西方情報機構迅速聯(lián)絡到他,希望他能提供第一手的情報??ㄟ~爾原本以為,憑借著自己“大義滅親”的舉動,美國一定會發(fā)兵攻打巴格達,并將其扶植為伊拉克新領導人。不過,令他失望的是,美國當年毫無此意,結果卡邁爾在約旦流亡六個月后,眼見沒有什么政治前途,只能尋求薩達姆的原諒,希望能夠返回祖國。薩達姆當時承諾“一定保證他的安全”,但他一回國就被強制和妻子離婚,而后整個卡邁爾家族包括數名孩子在內共計16人全部被殺害。
既然這類從“敵國”叛逃的間諜存在如此多的先天缺陷以及不明的動機,CIA為何還要大量招募他們呢?唯一的解釋是在通訊不夠發(fā)達的上個世紀,這些人是美國情報機構能夠獲取到的最方便和最快捷的消息源。“信任但不輕信”,這是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親自為這些叛逃者作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