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江
一、 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拓寬習作思想
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起點?!绷曌髦?,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的習作理念,通過作文前的指導,使學生感覺到對這次作文很有興趣,有話可寫,感覺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沖動,想要趕快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出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在習作中充分體現(xiàn)由說到寫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起學生對生活的積累,使學生感覺到這次作文有不少內容可以寫??梢詮耐瑢W和老師的交流中獲得作文素材,從這么多的內容中選擇最能寫好的內容去寫,開啟學生習作的“素材庫”。
二、用心感受 用情書寫
(一)要好作文,必須跳出課堂、學校的小圈子,擴大語文生活的外延。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周圍的事物在日新月異地變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廣泛。只要我們不閉目塞聽,細心觀察,用心感受,總會有讓我們動情的東西。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將學生的筆觸轉向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媒體焦點、新聞事件或熱點人物的品評,轉向對地球、對環(huán)境、對人生、對和平的關注和思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渠道溝通課堂內外、校園內外,帶領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提醒學生利用一切感受自然、社會、人生的機會,不忘身邊小事。同時學會從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間接了解大千世界。做到寫在資料本上,記進腦海里,厚積薄發(fā),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有感而發(fā)。
(二)師生互動,情感喚醒。
教師是作文教學中一個參與者,一個指導者,也是一個實踐者,一個示范者。學生心靈世界的種種感悟往往是被外界的某些因素引發(fā)的,正如學生看到電影中感人的情節(jié)就會忍不住流淚,看到不公平的現(xiàn)象就會忍不住吶喊那樣,學生潛在的情感需外在的力量來喚醒。一個語文老師,若能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良知、責任、愛以及對真善美的思考和追求,那么,他的學生除了感知生活外,還會深入地思考生活,使生活情感化。對于中學生來說要學會寫好情感日記,對平時見到好的或不良的現(xiàn)象在日記中進行鞭撻、評論,在鞭撻或評論的同時情感日積月累,寫多了,理解多了,情感豐富了,作文真情味也就十足了。學生應該準備一個小本子,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隨時記錄下來,靜下心隨時整理所積累的材料。只有自己想的多,評論的多,思考的多,才會對生活有所感知,有所思考。情感就在不知不覺的積累中孕育成熟。
三、引導評改,提高寫作水平
首先是每次作文提醒學生自己修改兩次。一是文章要通順,從字、詞、句段上下功夫,不要有錯別字、病句。二是從結構安排上、寫作技巧上下功夫??醋约旱奈恼率遣皇瞧戒佒睌?,平淡無奇。開頭結尾是否新穎,引人深思。條理是否清晰。改好后,學生自我作個評價,看看滿意程度,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修改和自我評價的習慣。
其次,還要充分利用學生互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一是分小組,學生互相交換文章,相互評改,取長補短。二是選取少數文章,在班上統(tǒng)一評改,讓學生評點這文章好,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又是在什么地方,在探討中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再次,還可寫相同的題材,讓學生互評,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寫作風格,不同的語言表達。老師的點評引導也非常重要。老師不一定要求十全十美,可抓住其中兩句優(yōu)美的句子,詼諧的語言,生動、精彩的心理描繪,有趣的人物對話,大加欣賞,也可針對學生新穎的標題,巧妙的構思,新奇的開頭,出人意料的結尾加以贊賞,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在作文時就會從各個方面去加以嘗試,寫出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