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青青
摘要:農信社股金形成的階段性,隱藏著一定的操作風險,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范風險。本文從會計核算角度介紹了不同情況下股金清理的會計處理。
關鍵詞:農信社;股金清理;會計處理
由于農信社股金形成的階段性,使得部分農信社在股金管理上仍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和不規(guī)范的方面,隱藏著一定的操作風險,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范風險。
一、農信社不規(guī)范股金形成的原因及現狀
不規(guī)范股金主要以100元以下的股金為主,其形成的原因主要為農信社成立之初由于籌資難、入股門檻低,入股社員享有貸款利率優(yōu)惠等方面的影響,大多數農戶都以較小的金額在信用社入了股。由于年代跨度大,入股人去世或股金證遺失,農信社機構撤并頻繁,賬薄資料已經毀損或遺失,無法逐筆逐戶進行清理核對。實行統(tǒng)一法人改革時,大部分農信社為了簡化股金管理的程序,將沒有清退的小散股金進行打包管理。
目前各農信社在股金統(tǒng)一清理前對不規(guī)范的小散股金處理方式不一致。如打包納入“其他應付款”科目管理,該處理方式較為普遍,部分農信社還存在“其他應付款”中核算滿三年后,按照久懸未取款的方式納入了“營業(yè)外收入”核算;如在“實收資本”中打包核算,即按照一定的金額起點把金額較小的若干股東在“實收資本”中合并為一戶管理;如打包計入“儲蓄存款”科目核算;如仍在“實收資本”中核算,但未作打包核算處理。
二、農信社清理不規(guī)范股金的必要性
農信社在未經小散股東的協(xié)商簽訂協(xié)議的情況下,將參股股金轉出“實收資本”科目并不再分紅,侵犯了股東權益。此外由于股東信息的缺失,面對持股金證來退股或轉股的股東,難以進行賬務核對,易產生糾紛并形成聲譽風險。
清理不規(guī)范股金,一方面有利于股金管理政策的統(tǒng)一實施,增強募股、轉讓、分紅等操作環(huán)節(jié)的風險管控,另一方面也是化解歷史遺留包袱,對農信社的后續(xù)發(fā)展有重要意義,符合現代金融企業(yè)的管理要求。
三、不同情況下股金清理的會計處理
(一)在“實收資本”科目內的股金清理賬務處理
1.補足起點金額入股的情況
(1)股本金的入賬
①法人股東補足起點金額
借:活期存款
貸:實收資本—法人投資股本金
②自然人股東補足起點金額
借:活期儲蓄存款
貸:實收資本—個人投資股本金
(2)溢價部分的入賬
①法人股東為補足起點金額,實際繳付的出資額超出其認繳出資額的差額。
借:活期存款
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②自然人股東為補足起點金額,實際繳付的出資額超出其認繳出資額的差額。
借:活期儲蓄存款
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以轉讓方式清理的按正常股金轉讓賬務處理進行。
(二)在實收資本科目外的股金清理賬務處理
打包在實收資本科目外的股金擺放科目分別有:資本公積、營業(yè)外收入、其他應付款、一般準備、利潤分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盈余公積。以下分不同情況給出具體的賬務處理:
1.以直接清退方式進行清理規(guī)范
(1)以平價清退的賬務處理
借:資本公積—明細科目
其他應付款—明細科目
一般準備—明細科目
利潤分配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盈余公積
貸:營業(yè)外收入—明細科目(紅字)
活期存款
活期儲蓄存款
(2)以溢價清退
實際清退的資金與原股金賬面價值的差額借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科目,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應借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科目。
借:資本公積—明細科目
其他應付款—明細科目
一般準備—明細科目
利潤分配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盈余公積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貸:營業(yè)外收入—明細科目(紅字)
活期存款
活期儲蓄存款
(3)補分配紅利
借:利潤分配
貸:應付利潤—應付股本金利潤
借:應付利潤—應付股本金利潤
貸:活期存款
活期儲蓄存款
2.清理股東信息后轉入實收資本
股東名冊完備的,根據股東信息分別轉入“實收資本—股本金”科目;股東信息不全無法判斷法人股還是個人股的,先轉入“實收資本—其他股本金”,清理結束并報請銀監(jiān)局批準后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明細科目
其他應付款—明細科目
一般準備—明細科目
利潤分配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盈余公積
貸:營業(yè)外收入—明細科目(紅字)
實收資本—法人股本金
實收資本—個人股本金
實收資本—其他股本金
3.清理結束,對于確實無法聯系股東辦理清理手續(xù)的遺留股金
借:實收資本—其他股本金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三)應付股金紅利的賬務處理
1.失聯股東未分配紅利的賬務處理
因各種原因未分配給股東的股金紅利,應從原來核算的不規(guī)范科目(定期存款、其他應付款、應付利潤、營業(yè)外收入)中全額轉至“利潤分配”科目核算。其中,計入營業(yè)外收入科目的股金紅利金額較小,直接沖減清理當年的“營業(yè)外收入”:
借:定期存款—明細科目
其他應付款—明細科目
應付利潤—明細科目
貸:營業(yè)外收入—明細科目(紅字)
利潤分配
2.歷年因各種原因應付利潤科目仍有余額,應全部轉入利潤分配科目。
借:應付利潤—明細科目
貸:利潤分配
參考文獻:
[1]金融企業(yè)財務規(guī)則(財政部令第42號).
[2]王景俞.信用社改革發(fā)展及股金管理辦法[J].江蘇商論,2011.
(作者單位: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