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晴
朗讀在高職文秘專業(yè)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作用
曾雪晴
“朗讀”對人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是有積極作用的。本文從人文素養(yǎng)缺失的不利影響、朗讀對提升文秘專業(yè)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意義及具體措施來探討朗讀在高職文秘專業(yè)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作用。
朗讀 高職學生 文秘專業(yè) 人文素養(yǎng) 培養(yǎng) 作用
隨著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jié)目開播以來,全國上下便掀起了一股朗讀的熱潮,無論是各地電視臺、電臺還是各大中小學校都紛紛舉辦朗讀活動。《朗讀者》這檔節(jié)目無疑是目前綜藝節(jié)目中的一股清流,它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尤其是當人們在朗讀中華詩詞歌賦及各類經典美文時,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也感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了。可見“朗讀”這種活動形式對人文精神及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是有積極作用的。
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包括人文精神與人文素質兩方面的修煉。人文素質是指一個人成其為人和發(fā)展為人才的內在品質,一般體現(xiàn)在人的語言、思維、情感、意志、儀態(tài)、個性、文藝技能等方面,是構成人的氣質、風度和人格的內在因素。
文秘專業(yè)學生對應的就業(yè)崗位是企事業(yè)單位的文秘崗位,秘書們所處理的工作多而繁雜,所應對的人事關系更是盤根錯節(jié),沒有一定的人文基礎,在人事的處理上輕者錯誤百出、貽笑大方,重者影響上司威信、企業(yè)利益。人文素質的缺失,對文秘工作者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
1.人文素質欠缺影響社會適應
當前職業(yè)院校的教育存在技術主義、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重視學生職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學生獨立人格、健全心理、創(chuàng)新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的人文教育,致使學生進入社會后無法正確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追求“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的即時利益,使得整個社會風氣變得浮躁,大家都恨不能一夜成名成家,再加上各種西方文化對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強烈沖擊,使得很多畢業(yè)生辨不清方向,容易隨波逐流。人文素養(yǎng)的欠缺,導致畢業(yè)生在人才市場上受到冷落,找不到出路,進了單位以后無法適應社會,或頻頻跳槽,或碌碌無為。
2.人文素質缺失致使工作難以開展
人文素養(yǎng)欠缺,使得文秘工作者有些工作執(zhí)行不到位甚至無法執(zhí)行。比如,不懂茶藝或接待禮儀,以致在招待賓客時頻頻出錯;因為不諳世事不能及時體察上司的意圖,在公務活動中無法與上司達成默契。人文素養(yǎng)不夠,人的視野、心胸難免狹窄,對待工作常常囿于有限的范圍,很難發(fā)揮出秘書的參謀輔助作用;有的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工作常常滿足于“差不多”,從沒有想到要把基礎工作做出附加值來,以致于工作不被認可而缺少他人的支持與配合。
3.人文素質不足導致角色認知偏差
大學生們通常懷揣遠大理想投入到職場中,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但面對“端茶倒水”這樣“低級”“侍候人”的工作時卻覺得毫無成就感,久而久之被現(xiàn)實磨平了理想要么變得平庸,要么“郁郁不得志”;還有的職場新人對領導布置的工作常常有抵觸情緒,狹隘地將秘書工作理解為給領導起草講話稿、撰寫材料、傳達指令等體面工作;也有的工作人員依靠小“聰明”順利地成為上司身邊的“紅人”后就開始以“二領導”自居,除了上司外,無視對其他人的服務工作。
總之,人文素質的缺失常使人局限于眼前利益,容易被工作中復雜的人事關系蒙蔽雙眼,以至于處事常不得要領。無怪乎,許多業(yè)內過來人都說,要當好秘書得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可見人文素養(yǎng)對文秘崗位工作人員的重要性。
朗讀是指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聲音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變?yōu)橛新曊Z言的一種形式[1]。相比閱讀的靜態(tài),朗讀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是信息輸出的再創(chuàng)造思維活動。從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到以標準的普通話展示作品,再考慮語速、音量,抑揚頓挫的表達效果,這整個就是一個復雜的思維活動過程。朗讀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意義非常大,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鍛煉學生膽識,提高溝通能力
秘書的工作職責就是上傳下達,內外溝通,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是組織的“窗口”,常常要處理接待、訪談、調研等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膽小、普通話不標準,說話條理不清,就會妨礙工作的開展。而朗讀這種集體教學活動就能很好地訓練學生,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當眾朗讀作品,群體的示范有助于那些膽小的學生排除畏懼的心理障礙,專心于朗讀作品的情感表達,語調、音量的控制,表達效果好了,學生有了自信,溝通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2.夯實文學功底,提高寫作水平
能說、會寫是工作崗位對秘書提出的要求。秘書因工作需要經常向上司口頭匯報緊急而簡短的信息,以文字材料來輔助參謀。所以秘書必須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無論是哪種形式都應達到語言簡潔、層次分明、意義完整的基本要求。要達到這樣的工作水平,必須得有扎實的文學功底才能應付自如。通過文學作品包括經典公文的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學會鑒賞文章,理清文章的段落結構,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積累寫作的語言素材。
3.積累知識,完善內在格局
社會普遍認為秘書應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通才”,但實際情況是秘書在企業(yè)里的社會地位及經濟待遇都不高。這種工作能力上的高要求與社會待遇的低水平的落差,常常困惑各級各類秘書,而剛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更是“霧里看花”,不知所措?!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學生在書里能找到解決困惑的答案。當學生飽含深情地朗讀文章時,就像是與往圣先賢們交談,接受他們的諄諄教導,從而變得明凈如水,視野開闊,閱歷豐富。隨著朗讀的堅持,學生將逐漸鑄就內涵豐富、品質高貴、胸襟廣博的內在格局,徹底擺脫“個人得失”的思想桎梏,變得處世有分寸、辦事知進退。
1.結合專業(yè)課程,設計朗讀活動
專業(yè)課程是專為培養(yǎng)學生某項職業(yè)技能而設定的。為配合專業(yè)技能的教學,增長學生知識、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結合專業(yè)課程的特點,設置內容相應的朗讀活動。如《秘書學導論》以名人傳記為主,通過朗讀名人的真實故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名人為榜樣樹立遠大的志向;《秘書寫作》課程的朗讀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以篇幅短小、文詞精美的散文為主,主要幫助學生積累文句詞匯;另一方面是經典的公文,主要是幫助學生找到公文寫作的規(guī)律與方法。整個學期下來,學生的言辭表達及寫作思維明顯有提高?!掇k公室事務處理》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辦事”能力。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為積累學生處世經驗,學會做人、做事,我組織學生朗讀歷史故事、邏輯修辭等內容,培養(yǎng)學生明禮、善言。
2.了解學生情況,精心組織朗讀活動
要有效發(fā)揮朗讀的作用,首先要取得朗讀的主體———學生的配合。一般來講,學生不會公開違抗老師提出的教學安排,但要學生達到自覺自愿、樂于參與,則需要集體力量來規(guī)范與約束[2]。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我發(fā)動學生就朗讀活動應不應該開展、如何開展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激烈討論后最終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班級朗讀方案。在群體的示范與引導下,那些膽小的、不積極的學生都積極踴躍參與到朗讀的活動中來,使班級朗讀蔚然成風。課堂朗讀時間有限,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創(chuàng)建網絡交流平臺(微信群、QQ群),為興趣濃厚又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展示更多更好的朗讀作品的機會。
3.提高教師的朗讀水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課堂上師生的密切配合,教師與學生互尊互愛,可以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與學習興趣、成績有著密切的關系[3]。教師自身的朗讀水平高,既能給學生提供示范,又能極大地感染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到朗讀中來;教師只具有較高的朗讀水平才能給學生的朗讀及時的點評與反饋,切實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
總之,朗讀能豐富學生的內涵,提高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因而教師應堅持將朗讀融入日常教學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習慣,通過日積月累的朗讀,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自然能得到培養(yǎng)。
[1]堯華容.朗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語文.2017,(3):140-141.
[2][3]鐘毅平.心理學[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8):281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