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浙泉
美國人的自覺
文杜浙泉
剛到美國時,我接連遇到幾件事情,起初感到新奇甚至驚訝,后來見多了,才覺平常,無非是當(dāng)?shù)厝说淖杂X性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的體現(xiàn)罷了。
我在醫(yī)院候診,見一中年婦女梳頭,梳下的長發(fā)落在地毯上。當(dāng)時我想,都說美國人有素質(zhì),瞧瞧這人,真差勁,哪里談得上什么素質(zhì)!正“有感而發(fā)”呢,卻見她梳完后,先是從挺講究的手提小包里取出一個塑料袋,接著便蹲下來,用手指把頭發(fā)斂到一起放進去,然后將塑料袋置于包內(nèi)。
有一次,我推著外孫在小區(qū)里溜達(dá),見一對青年男女牽著狗迎面走來,忽然,狗停住了,撅起屁股拉屎。我當(dāng)時的反應(yīng)就是,原來美國人也讓狗“隨地大小便”呀。豈料狗狗便畢,那女孩兒用紙將狗屎捏到隨身帶的塑料袋里,又掏出濕巾,把人行道上的狗糞痕跡擦得干干凈凈。我目睹了整個過程,十分感慨。
回家后,我把這件事講給女兒聽,她說:“是不是讓您老人家‘受驚’了?在美國,這根本不算啥;美國人只要牽狗外出,隨身就會帶著‘三小件’:紙、濕巾、塑料袋。這樣人們就不會在路上看到狗屎!”
一天,我們一家人去超市購物,趕上中午了,就在里邊吃快餐,我們剛一落座,看見對面桌上有枚戒指。
因為孩子搗亂,我們吃得很慢,那張桌子的就餐者換了三撥人了,我們這才“撤退”,卻見那枚戒指仍在桌子上。我對女兒說:“咱們把它交給門口查驗購物小票的人,請他們寫個招領(lǐng)啟事,省得老放在桌上被別人拿走。”
女兒說:“這里不像國內(nèi),撿到東西要交給警察叔叔,人家不會受理,警察更不管!”我問:“那怎么辦?”她說:“戒指會‘老老實實’地待在桌上,失主發(fā)現(xiàn)丟戒指了,就會去原地兒??;甭管丟啥,都是這樣!”
女兒同好多美國人一樣,有網(wǎng)購的習(xí)慣,除了肉、魚、蔬菜等新鮮食品需要驅(qū)車到超市現(xiàn)買外,其他東西大多是網(wǎng)購。廂式速遞大汽車一到,“老墨”(當(dāng)?shù)厝A人對墨西哥人的稱呼)把物件放在門口,按一下門鈴。這倒不是通知主人快出來簽收,而是等于告訴主人:“你家來貨啦!”他們根本不管屋里有沒有人、是否聽到,按完門鈴后扭頭就走。
我與老伴兒沒到美國時,女兒網(wǎng)購的東西就在門口放著,直到晚上女兒、女婿下班回家才取回。我問女兒:“東西要是丟了或者損壞怎么辦?”她說:“從來沒發(fā)生過這種事兒。”我又問:“你們出去旅游七八天,也這么放著?”女兒的回答讓我無話可說:“要出門旅游,我們就不安排網(wǎng)購了;但這不是怕丟,而是怕下雨淋壞東西!”
責(zé)編/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