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蘭芳 王慧
【摘 要】以橙皮為主要原料,研究蜂蜜橙皮果脯的制作方法。對除澀后的橙皮采用熱煮冷漬的工藝進行糖制,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得出滲糖溶液的最佳配方為40%的蜂蜜溶液,0.4%的檸檬酸,0.4%的CMC-Na,生產(chǎn)出的果脯色澤、口感均佳,組織飽滿,且有濃郁柑橘風味。
【關鍵詞】橙皮 蜂蜜 制作工藝
橙皮很早就是中藥的一種,其富含橙皮甙、揮發(fā)油、果膠、維生素等成分,有消食和胃的作用[1-3]。蜂蜜主要含果糖、葡萄糖,均是低分子糖,其滲透效果更佳,且容易被人體吸收。中醫(yī)認為,蜂蜜入脾、胃二經(jīng),具有解毒潤肺的功效。蜂蜜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礦物質、有機酸和酶類等,能夠更有效地被人體利用,可滋養(yǎng)美白、潤腸通便[4-6]。在橙子上市的季節(jié),每年都有大量橙皮產(chǎn)生,且作為垃圾而被丟棄,既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也因其潰爛霉變而污染環(huán)境[7]。蜂蜜與橙皮制成的果脯,養(yǎng)胃潤肺,且可以提高橙皮的經(jīng)濟價值以及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與試劑
橙皮:表面無皺縮、霉爛的優(yōu)質橙皮;
蜂蜜:名士威洋槐樹蜂蜜膏;檸檬酸;羧甲基纖維素鈉。
1.2 實驗設備
電子萬用爐 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
數(shù)顯鼓風干燥箱 GZX-9246 MBE 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療設備廠
1.3 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去蒂→去白囊→切分→去苦除澀→硬化護色→糖制→烘干→冷卻
1.4 橙皮的去苦除澀及硬化護色
為了確保橙皮果脯具有良好風味,必須先對挑選的原料進行去苦除澀。本文經(jīng)試驗采用食鹽與小蘇打質量比為1:2,嘗試為4%的混合鹽溶液煮20min,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把橙皮放進0.1%的氯化鈣與0.2%的亞硫酸氫鈉的混合液里,50 min后拿出,不僅使橙皮更具韌性,而且使其保持良好的色澤。
1.5 橙皮果脯的綜合質量評分標準(表1)
1.6 蜂蜜滲糖溶液配方試驗設計
本文通過單因素試驗分別研究蜂蜜、檸檬酸以及羧甲基纖維素鈉的用量對成品綜合品質的影響,并做正交試驗選出蜂蜜滲糖溶液的最優(yōu)配方。
2 結果與分析
2.1 蜂蜜加入量對成品品質的影響
在溶液中加入的檸檬酸占0.2%,CMC-Na占0.4%時,改變蜂蜜的質量分數(shù),探究蜂蜜所占的比例對成品品質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蜂蜜質量分數(shù)的改變,橙皮果脯品質的變化很大,故蜂蜜加入量對橙皮果脯的品質具有決定性作用。當蜂蜜質量分數(shù)為10%~40%時,果脯的綜合品質逐漸增加,并在質量分數(shù)為40%時,達到最佳。
2.2 檸檬酸加入量對成品品質的影響
在溶液中加入的蜂蜜占40%,CMC-Na占0.4%時,改變檸檬酸質量分數(shù),探究檸檬酸所占的比例對成品品質的影響。
由圖2可知,當檸檬酸質量分數(shù)為0.2%時,綜合品質最佳,果脯最為酸甜可口,風味優(yōu)良。
2.3 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量對成品品質的影響
在溶液中加入的蜂蜜占40%,檸檬酸占0.2%時,改變CMC-Na的質量分數(shù),探究CMC-Na所占的比例對成品品質的影響。
由圖3可知,當CMC-Na質量分數(shù)0.6%時,評分最高,此時果脯表面飽滿亮澤,最為適宜。
2.4 蜂蜜滲糖溶液配方正交試驗
根據(jù)以上3個單因素試驗,設計正交優(yōu)化試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影響橙皮風味的因素最顯著的是A,即蜂蜜質量分數(shù)。從K值分析得出的最佳配方是A2B2C2。即用作糖制的蜂蜜溶液最好的配比為蜂蜜占40%,檸檬酸占0.4%,CMC-Na占0.4%。
3 結語
影響蜂蜜滲糖溶液配方因素的最顯著的是蜂蜜質量分數(shù),檸檬酸質量分數(shù)與羧甲基纖維素鈉質量分數(shù)顯著性相同,均不顯著。用作糖制的蜂蜜溶液最佳配比為蜂蜜占40%、檸檬酸占0.4%、CMC-Na占0.4%。糖制方法采用熱煮冷漬法,產(chǎn)品色澤亮麗,外觀齊整飽滿,酸甜適中,且風味濃郁優(yōu)良。
參考文獻:
[1]童紅梅.柑橘類橙皮素的藥用價值及應用[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2011,9:38-40.
[2]Kim J Y,Jung K J. Hesperetin: A potent antioxidant against pexynitrite[J].Free Radieal Research,2004,38(7):761一769.
[3]Chiba H, Uehara M, Wu J, et al. Hesperidin, a citrus flavonoid, inhibits bone loss and decrease serum and hepatic lipids in ovariectomized mice[J]. J nutr, 2003, 133: 1892-1897.
[4]賓冬梅.蜂蜜的生理功能及開發(fā)利用[J].特產(chǎn)研究,2004,1:57-61.
[5]A M Aljadi, M Y Kamaruddin. Evaluation of the phenolic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ies of two Malaysian floral honeys[J]. Food Chemistry, 2004,85:513-518.
[6]曹煒,盧珂,陳衛(wèi)軍,等.不同種類蜂蜜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5,26(8):352-356.
[7]溫志英,劉煥云.柑橘加工廢料綜合利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8,29(11):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