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意地述說另一世界的明澄
      ——序王學芯詩集《靈山的定義》

      2017-02-14 01:11:03張德明
      星星·散文詩 2017年20期
      關鍵詞:靈山詩集現(xiàn)代性

      張德明

      詩意地述說另一世界的明澄
      ——序王學芯詩集《靈山的定義》

      張德明

      王學芯的詩歌創(chuàng)作,近年來處于持續(xù)的井噴狀態(tài)之中,佳作迭出,妙筆生花,已是詩人美學建構上的新常態(tài)了。這部取名為“靈山的定義”的詩集,是詩人近期對同一題材集中發(fā)力的產(chǎn)物,雖成就全集的時間并不久長,但運思的工巧,手法的老道,情緒的凝融,仍從集中諸篇清晰可見,絲毫不見倉促命筆的露拙之痕。表面看來,詩人似乎要為一座山寫意,為一處風景高歌,不過,閱盡所有詩章,我們卻發(fā)現(xiàn),這不是對一座山的簡單素描,并沒有對外在景觀作照相式書寫和直觀的說明,而是以宗教意味鮮明的“靈山”為入思的起點和情緒發(fā)散的契機,來袒露內(nèi)心的聲音。這些詩歌集中體現(xiàn)出向善的詩學,從中可見詩人澄澈靈魂的蹤跡和高雅精神的折光。詩歌中始終散逸著如瀑的善、醉人的真和神妙的美,令人流連忘返,不忍釋卷。

      從開卷之作《首詩》出發(fā),我們似乎已經(jīng)能大致窺見全集的精神要略和情緒走向?!耙驗樯綆n起伏/因為飛鳥有了信仰 掠過林木/在空無的蒼穹下/大佛聳立 用無聲的話語/述說另一個世界的明澄/蓮花上的手指 紛紛/飄落俗世的灰塵/散下的火與夢 一片闃寂//因為礫石的喧鬧/因為花草噴涌出貪愛 變成迷妄/嘴唇翕動 舌頭舔動白沫/不倦的芳香/洞開晝與夜。生存的焦慮/在每個死結中交織/如同濃霧/蔓延在無處不在的角落/光變形地穿過人體//感謝千年以前的喬達摩/為遮天蔽地的覺悟而生 為安詳而活/心所映現(xiàn)的幻境/冰清塵定 光明/轉向一朵貼近的蓮花”,面對眼前佇立的靈山大佛,詩人情潮暗涌,思緒百結,他明確意識到,“大佛聳立 用無聲的話語/述說另一個世界的明澄”,信仰的流泉從心中汩汩而過,佛光照耀之處,詩人但見俗世的灰塵紛然而落,喧嘩的世界此時格外闃寂。正是在這樣心意會通、神明蒞臨的非常時刻,詩人的心靈與佛家旨趣悄然溝通,他赫然感覺“光穿過人體”,生命有了奇異的光亮,由此禁不住要發(fā)出由衷的感謝:“感謝千年以前的喬達摩/為遮天蔽地的覺悟而生 為安詳而活/心所映現(xiàn)的幻境/冰清塵定 光明/轉向一朵貼近的蓮花”。毫無疑問,《首詩》是站在一個較高的觀照視點上,對靈山大佛的精神寫意,對如光信仰的藝術道白,它為整部詩集的展開,奠立了厚實的基底。詩人要告訴我們,這部詩集正是要用典雅的詩化文字,細致述說“另一世界的明澄”,引領我們?nèi)ド剿袝?,在草木間傳情,從大千世界的物事人情里體味生命的奇幻,探察信仰的蹤影,感知到有涯人生覓求無限延續(xù)時須得的悠遠寄意。

      整體上看,這部詩集有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詞:靈魂。在宗教信仰里,靈魂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觀念載體,探討靈魂的歸從幾乎是所有宗教必須直面和言述的思想要件。當詩人面對靈山,對佛家旨意加以咀嚼和領悟時,對于靈魂的探知和彰顯便成了首要的目標。靈魂咋看上去是神秘的,抽象的,難以把握的,但實際上又是具體的,真實的,與我們的現(xiàn)實和生命息息相關的。“想著菩提 我就走在/菩提的路上 心里生長萬物/彤云密布”(《在菩提的路上》),是的,當內(nèi)心親近佛陀,靈魂便有了色彩和光亮,作為靈魂寄意和折射的世間萬物都顯示出異樣的情采和樣態(tài)來。詩人寫寺院中的野花:“小溪彎曲了沼澤/帶著蘑菇和明亮的野生小花/在我腳邊憩息”,(《光中的寺院》),這小花情意款款,令人愛戀;寫天空中的雄鷹:“鷹的翅膀 同樣在告訴每塊裸石/天地可以折疊起來/任何一個小點/可以變成群山和河流的曲線/自由翱翔”,之所以在詩人看來,雄鷹飛翔的壯舉,可以發(fā)生在任何事物身上,是因為“當生活和愿望匯成合金/打造出信仰的形狀 虔誠就是/一把未來的鑰匙”(《不一樣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信仰和虔誠,將帶來精神的騰躍和生命的升華;詩人寫“雪”:“秋天的暗色 泛出光亮/雪的氣息 開在唇上/身體比清晨的呼吸輕松了許多”(《雪的氣息》),雪的氣息帶來身體的愉悅,那不是簡單的生理反應,而是洞悉世界真諦后的心靈釋放。由此可見,當信仰的光亮照臨,神異的靈魂散布于大千萬物之中,不管植物、動物還是無生物,都煥發(fā)出奕奕的神采和奇異的活力,它們從不同的向度和層面上,將個體靈魂的蹤跡,加以形象訴說。宗教學研究專家呂大吉先生指出:“各種民族和各種宗教的靈魂觀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具有超自然性質的東西。如果這個說法可以成立,我們似乎就可以把宗教的靈魂觀念,理解為:靈魂是寓于個體之中,賦予個體以生命力,并主宰一切活動的超自然存在?!保ā蹲诮虒W通論》)在描述經(jīng)由世間萬物折射出色彩和光亮的個體靈魂時,王學芯就著意寫出了那種令人神迷的超自然性,由此隱晦地傳遞凈潔心靈的聲音,并賦予萬物別樣的情致和超然的風韻。以《輪回的秋風》為例:“今夜 樹上的一片枯葉/在秋風中臨近入寂 如同/冷卻的呼吸 在去年/或前世的光陰中/潛入深厚的輪回//透過香氣的樹葉遠處亮起了燈/暗黑中的光芒/就是佛陀/沒有憂傷和悲痛的臉上/容光澄澈明凈/好似一片巨大的寧靜//注視的一切。空氣輕柔/幾分鐘的時間/痛苦和問題/逆心成為一次順心的渴望/鶴一樣的枯葉/在腳的前面飛動”。生命輪回,這是佛家關于個體生存時間的重要假說,詩人將這種宗教性假說轉引到自然身上,以此來觀照秋風的飛舞以及秋光籠罩下的世界奇觀。葉落而枯,意味著一片生命即將走向死亡,此情此景,不禁令生性細敏的詩人心生頹然,感覺到呼吸都是“冷卻”的,是佛陀的光亮照暖了他,“透過香氣的樹葉遠處亮起了燈/暗黑中的光芒/就是佛陀/沒有憂傷和悲痛的臉上/容光澄澈明凈/好似一片巨大的寧靜”,佛光溫煦,令平凡人生頻添了無限希望,由此轉視枯葉,不覺見到了它的萬千生機,“鶴一樣的枯葉/在腳的前面飛動”。每個人的生命都短如白駒過隙,但靈魂卻是生生不滅的,詩人對枯葉的欣然,暗示的是對靈魂的期許。靈魂這種“超自然的存在”,令“秋風”和“枯葉”都獲致了輪回與轉世的機緣。

      王學芯詩歌的現(xiàn)代性特征是鮮明的,這在《靈山的定義》這部詩集中也有著生動的體現(xiàn)。在舊文《王學芯詩歌中的三大意識》里,筆者就曾高度肯定過其詩突出的現(xiàn)代性氣質和精神:“王學芯詩歌的現(xiàn)代意識是濃烈的、馥郁的。閱讀他的詩歌,你無時無刻不感覺到那種撲面而來的現(xiàn)代性氣息,無時無刻不為文本之中那建立于對現(xiàn)代社會的深度觀察和理性思考上的現(xiàn)代性反思立場與批判精神所感染和打動。”也許有人會問,當詩人聚焦現(xiàn)實,描述當下,現(xiàn)代性自然呼之欲出;不過,當詩人凝視佛事佛物,表達佛家要旨時,如何能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性來呢?在我看來,這樣的疑問是不必要的。德國生命哲學家格奧爾格·西美爾曾指出:“生命之現(xiàn)代就在于它超越現(xiàn)代?!保ā渡庇X》)當一位詩人描述超越性生命體驗時,其詩歌所彰顯的現(xiàn)代性精神特征,無疑也是極為鮮明的。與此同時,當一位詩人對個體和人類加以朝向未來的藝術詮釋時,其詩歌也是對現(xiàn)實的真情眷顧,也是不乏現(xiàn)代性的,這是因為“在精神世界里,未來就是現(xiàn)實”(格奧爾格·西美爾《生命直覺》)。以宗教題材為切入點,來反映當代詩人的現(xiàn)代性思考,這是現(xiàn)代詩學中一個極有意義的課題,無論對于擴充現(xiàn)代詩歌的精神疆域,還是對于提升其藝術品質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當然,如何將現(xiàn)代性思考與宗教題材表達有機融合在一起,這又是不乏技術難度的寫作學命題。王學芯憑借自己拿捏有度、開合自如的美學功力,較為有效地克服了這一寫作難度,他在宗教主題演繹和現(xiàn)代性思想表述之間,找到了較佳的藝術通道?;趯Ψ鸾讨家忸I悟的深透,王學芯對世間萬象的察識也別致獨到,他的詩歌,著意刻繪了大千世界的神秘性、超驗性和靈幻性?!翱释l(fā)現(xiàn)從不存在的發(fā)現(xiàn)/看見閃耀的東西//衣服被弄得悉悉作響/每根纖維上的體溫/散落一地”(《纖維上的體溫》);“杜鵑花在山巖的泥土里生長/飛躍出來的鳥/展開花瓣/在占據(jù)蜿蜒的空間”(《杜鵑花群》)。每根纖維上都有體溫,每一朵盛開的花都如飛鳥般活力無垠,足見宇宙世界的奇妙與神秘。在《一種感覺的日記》一詩中,詩人寫道:“身體里的經(jīng)幡向我飄舞。/一個經(jīng)筒開始十萬次的轉動/誦經(jīng)的聲音/或者一座尖銳山峰的柔軟/身體里的經(jīng)幡向我飄舞。/每片綠野溫暖/我/肢體醒在香霧繚繞的每一個嗓音里/幾十萬只經(jīng)筒/在喉嚨口轉動溶化/冰凍的舌頭/身體里的經(jīng)幡向我飄舞?!痹娭蟹磸弯侁惖摹吧眢w里的經(jīng)幡向我飄舞”這一句子,渲染的是一種接近佛旨時內(nèi)心的超驗體驗。此外,“大地充滿紛擾的顏色/許多失意與痛苦如割破的光/在聆聽的耳中/菩提心變成花開的情緒/在融化遼闊的未來”(《時間在山水里安靜》,“天空仿佛在放下淡藍色的云梯/老婦的腳像在走向天階/在經(jīng)筒的轉悠里/精神在逐級上升/純亮的信仰/繞著白塔 向上盤旋”(《一個藏牧老婦的印象》),這些詩句都將大千世界蘊藏的某種靈幻性特征描畫出來。

      為了集中展示神妙的另一世界的澄明之境,王學芯精心選取了一些有表現(xiàn)力的審美意象來構建自己的詩意空間。在這獨具特色的意象譜系中,有三個意象格外重要,在詩歌情緒散發(fā)和思想袒露中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和作用,它們分別是“水”、“火”和“光”。水是靈動的,柔順的,充滿溫婉與可人的精神氣質的,它是許多優(yōu)秀詩人寵愛有加的審美對象。法國科學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曾以詩意的語言陳述道:“水的語言是直接的詩的實在,溪流和河流異常忠實地使靜穆的景觀有了聲響,潺潺的流水聲教會鳥和人歌唱,說話,訴說,總之在水的話語和人的話語之間有著連貫性。”并進一步闡釋說:“更為深沉的詩人會覺得水富有活力,這水從它自身中再生,它不變,它用自己不可磨滅的印記顯示著自己的形象,這水是世上的一種器官,是流動現(xiàn)象的食糧,是生長的本原,是增添光彩的本原,是淚的軀體……”(《水與夢——論物質的想象》)這段話對于我們深刻地領會“水”在詩人眼中的儀態(tài)萬方與娟娟可人情態(tài)是大有助益的?!敖股礁蹋肓窒D清。”(唐·靈一《溪行即事》)“空門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塵?!保ㄌ啤た芍埂毒嵊鲇辍罚?,“水”在古代禪詩中一再出現(xiàn),成為禪意傳遞的重要美學符號。宋人蘇東坡還從溪水的潺潺聲中領悟到佛法的所在,他由此寫下了“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四萬八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保ā顿洊|林總長老》)的佳篇。而今王學芯對禪佛沉吟抒懷,“水”也成為了詩歌中尋??梢姷拿缹W意象,“靈山的定義:樹林返起梵音/花草禪定 托缽里的湖水/在唯一境勝中/反射著云上的光點”(《靈山的定義》),“漫天的雪 出現(xiàn)/靈魂喜歡的閑散 漫游片刻/坐進夜深的角落/一座普通寺院/蘊含著全部的潺潺水聲”(《坐在寺院的臺階上》),“水流湍急 每波靈巧的水浪/涌上礁石 濺出胸前的花朵/這可以隱喻的現(xiàn)象/不絕地刺激/開裂一個個變化”(《表層的幻覺》)……在詩人筆下,“水”的蘊意是多重的,既是鑒照佛趣禪意的鏡子,又是與寺院動靜相生的靈物,同時也暗示著世界的變動不居。加斯東·巴什拉曾言述道:“火就是生命,生命就是一種火?!保ā痘鸬木穹治觥罚┳阋娝麑Α盎稹迸c生命密切關系的看重。在王學芯詩中,“火”的意象也隨處可見,“寂然不動 感官里的火焰/靜止 呼吸中/耳邊開闊的水波在渴望中移動”(《禪坐》),“在生存里包含太多不測的時候/一棵樹伸開眼窩里的山坳/花瓣和香火/從眼前/到不絕的未來”(《在祥符寺舊址》),“蜻蜓馱著鐘聲懸空不動/翅上的一切釘在全景之內(nèi)的云下/正午的太陽/像一根冒煙的蠟燭 火苗筆直/坐在端詳?shù)难壑小保ā恶W著天寧寺鐘聲的蜻蜓》)……加斯東·巴什拉曾說:“對火苗的凝視使最初的遐想永存。這種凝視使我們脫離塵世,使遐想者的世界擴展?!保ā痘鸬木穹治觥罚┰谠娙送鯇W芯眼里,火的光與熱、明與滅等等,都是與佛意相貫通的,凝視并書寫它,就有可能將某種禪理佛趣加以揭明。此外,王學芯對“光”之意象也頗有心得,情有獨鐘。批評家何言宏曾以《“向光而在”的個體詩學》為題來評論王學芯的詩歌創(chuàng)作,直接點明了“光”意象在其詩歌美學建構的獨特意義??v觀王學芯的所有詩作,似乎可以武斷地說,“光”是詩人最為鐘愛的一個藝術符號,詩人對“光”觀察最細,揣摩最透,領悟也最深刻,將其納入自己的詩歌言說中也最為頻繁。細心的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這部詩集中言及“光”之意象的詩句也不勝枚舉?!拔业谝淮谓?jīng)歷宗教生活/在他們崇拜和熏香里呼吸/我注意到一支蠟燭/在光中燒到了核心 而另一支/點燃時 頭頂上的星星/都在低落下來”(《在塔爾寺的夜晚》),詩人從蠟燭的燃點中看到光的熠耀,以細節(jié)的描繪來呈現(xiàn)信仰的魅力,寫得極為傳神。德國詩人諾瓦利斯說:“光是火的現(xiàn)象的精靈?!薄对谒査碌囊雇怼芬辉娚鷦佑∽C了這句名言?!笆忪拍?那雪山上的光/發(fā)出尖銳的嘯聲 只有一座座寺廟/躲著眼睛 藏在一片片/既未上升也沒有下降的/云里”(《藍色高原》),這里“那雪山上的光/發(fā)出尖銳的嘯聲”的通感句格外令人難忘。誠如加斯東·巴什拉所言:“光不僅是一種象征,而且是純潔的體現(xiàn)。”(《火的精神分析》)這首詩正是對“光”所包孕的純凈瑩潔內(nèi)涵所作的形象詮釋?!坝媚痉み^河 佛法/就是木筏 到達彼岸后/舍棄就是梵行//佛陀在輪回里解脫/皈依的儀式 頌歌響徹天界/光明融入了音樂”(《鹿野苑》)。佛教是教人棄惡行善、讓人學會去愛的宗教,對佛的關注就是對善的珍視、對愛的踐行。奧地利詩人里爾克說:“愛,就是以永不窮盡的光芒發(fā)亮?!笨梢哉f,王學芯詩歌中對“光”之意象的反復描摹,不斷歌吟,彰顯的或許正是一種大愛的詩學。

      這部詩集的最后,詩人用《尾詩》來收束,既和開頭的《首詩》形成呼應,也使整部詩集顯得有始有終,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詩曰:“水在我的心里/佛陀的船 穿過我們航行//彼岸是一個群體的天堂/佛陀把很輕的地平線/變成微笑的天空//成為船員的人 都說/看見了漂亮的瓔珞和千姿百態(tài)的鮮花/如在出國旅行//而我依然浮在水里/在試問自己/何時伸出上岸的招手?”信仰沒有終點,追求永無止境,《尾詩》是對自我生命的某種道白,同時也是對慈光普照的善愿的矢志不渝追隨,從而為詩意言說另一世界的澄明畫上圓滿的句號,也在一定意義上將整部詩集的境界加以提升。王學芯的詩,總是充滿了和煦的溫情與醉心的暖意,充滿了愛的光暈和情的激流,體現(xiàn)著真善美的有機調(diào)配與和諧統(tǒng)一,在《靈山的定義》這部詩集中,我們再一次充分領略到詩人藝術表達的上述審美精髓。

      張德明,文學博士,廣東嶺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副院長,南方詩歌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歡
      靈山詩集現(xiàn)代性
      靈山勝景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42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21年11期)2021-06-25 07:00:00
      復雜現(xiàn)代性與中國發(fā)展之道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20年17期)2020-10-21 05:54:52
      淺空間的現(xiàn)代性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9年7期)2019-05-05 08:41:56
      由現(xiàn)代性與未來性再思考博物館的定義
      中國博物館(2018年4期)2018-02-16 07:36:58
      叫響靈山灣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靈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2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6年13期)2016-11-11 03:40:49
      高密市| 敦化市| 巧家县| 福清市| 封丘县| 二连浩特市| 建始县| 江孜县| 公安县| 民权县| 莎车县| 陇南市| 吐鲁番市| 同江市| 霍城县| 南安市| 麟游县| 远安县| 揭东县| 贵溪市| 宜昌市| 达孜县| 兴城市| 黑河市| 泗阳县| 吴江市| 阿城市| 舒兰市| 策勒县| 石柱| 大城县| 恭城| 元谋县| 耒阳市| 兖州市| 濮阳县| 集安市| 自贡市| 石柱| 南岸区|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