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麗貞
(福建仙游縣實驗幼兒園,福建莆田 351200)
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游戲材料,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能遷移超市的相關經驗,發(fā)現(xiàn)解決游戲中的相關問題,豐富和發(fā)展游戲的情節(jié);能與同伴交流、互助和分享,體驗自主游戲的快樂。
經驗準備:幼兒具備超市買菜的生活經驗。
材料準備:投放各種不織布蔬菜、小框,各種月餅盒等。廢舊電腦,自制的銀行存取款機、紙筆等材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幼兒把各種蔬菜用小框進行分類。三、第一階段
親親小超市就要開張了。孩子們共同商討后列出任務清單分組行動,各自籌備開設超市所需的材料。孩子們自主商量用小框和月餅盒子把各種蔬菜進行分類擺放,還一起為各類蔬菜標上價格(自己用紙筆寫上價錢剪下來貼在小框上),并把廢舊電腦搬到了柜子前端設置了收銀臺,接著,幼兒紛紛行動起來,到百寶箱中尋找盒子當錢盒。孩子們還自主設置了銀行的存取款機位置。
“顧客”鎬燃、王凱等先到銀行取錢然后提著購物籃子進入超市選購蔬菜,“這個茄子多少錢啊?”“80元?!辩麋鳠崆榈亟榻B(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們制定的蔬菜價格比較隨意,有50元、100元等),很快“顧客”們也發(fā)現(xiàn)問題都紛紛反映說:“菜太貴了!”“顧客”們買完菜陸續(xù)到收銀臺排隊付錢,收銀員把顧客所有的錢全都收了,“顧客”游亦林不高興地說:“我給你好幾張10元的錢,你怎么沒有找給我錢?”
幼兒的游戲來源于生活經驗的積累,孩子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自由購物的機會不多,但經常陪家長購物,有點購物經驗,游戲讓他們將所見所聞運用于實踐購物,在模擬式游戲中學習并得到經驗上的提升。商議價格也是游戲的重點,孩子們的金錢概念不等同于成人,所以在價格的確定上我不指定蔬菜本身的價值體現(xiàn),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制定價格,自主當家。
第一次自由游戲結束后,為了引導幼兒自主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我把孩子們反映菜價格太貴的問題提出,讓孩子們共同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孩子們紛紛回家與爸爸媽媽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天,孩子們就很興奮地告訴同伴自己找到的好辦法,于是,我就讓他們把找到的解決辦法一起說出來共同討論:你們想到了什么辦法?如何制定蔬菜的價格?收銀員要如何找錢?(昨天和爸爸媽媽逛超市,我們發(fā)現(xiàn)超市的菜價格都不一樣;我發(fā)現(xiàn)有些青菜的價格也有幾塊零幾毛的;經過商討,孩子們達成共識,把菜的價格降低不要超過10元而且要整數的,還有可以給蔬菜標出價錢并掛在墻上,方便顧客知道菜的價格。)于是孩子們重新制定了新的蔬菜價格,并把設計好的價格用剪刀剪下放在小框中,便于每次游戲的導購員能靈活機動制定蔬菜價格,價目表成為可以靈活更換式的抽取框。通過購物游戲,使幼兒具備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及與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
游戲開始了,游戲中幼兒能很好地扮演自己所選擇的角色。扮演導購員的幼兒一到超市就積極地到價目表前把各種蔬菜的價錢放好,并且能很快地到自己游戲的崗位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如收銀員選擇收銀臺的電腦和錢放到相應的地方,“顧客”會先去看價目表,而且還邊看邊說出價目表上蔬菜的價格,導購員能主動、大膽地與顧客交往。收銀員游亦林還能有模有樣地算出:“哦,你買了辣椒和茄子,3元錢,我找你7元錢?!?/p>
由于蔬菜價格的降低,孩子們能很好地將數學中的分解組合運用到游戲中去,解決了上次價格爭議的問題。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游戲,導購員們發(fā)現(xiàn),怎么沒人來了呢?看著他們著急的樣子,我引導孩子們想想怎樣才能讓超市的生意更紅火,讓更多的人光顧你們的超市?于是我在孩子們游戲結束后,讓大家一起找原因,并討論該如何解決顧客少的問題。
《指南》中提出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而通過超市買菜、收錢、找錢這些環(huán)節(jié),利用這些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開展的游戲,無形中使幼兒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關聯(lián),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能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促進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但是,游戲一旦進入買賣的環(huán)節(jié),就涉及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如價格、利潤、通貨等),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感知生活中不同商品的定價,以及商家推銷、促銷的常用手段等,這些生活經驗有待進一步豐富。
與幼兒開展新一輪的問題討論:來超市買菜的顧客越來越少要怎么辦?教師結合幼兒的關注點、生活經驗進行相應的價值判斷,充分尊重不同發(fā)展水平幼兒的想法和需求,鼓勵幼兒協(xié)商、討論,采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孩子們開始猜想原因:可能顧客對商店中賣的商品種類不清楚,所以不懂得來買?或許導購員沒有介紹好……針對孩子們自己找到的原因,開始討論辦法。王虎成說:“可以到其他區(qū)去請客人來買菜呀!也可以發(fā)單子推銷呢!”樂夕說:“每次和奶奶去超市買菜,推銷員還會用話筒熱情推銷今天便宜的菜!”經過討論,孩子們決定制作廣告宣傳單,準備到各區(qū)去推銷新產品及特價蔬菜以吸引更多的顧客。新投放的材料為廣告宣傳單,自制話筒等輔助材料。幼兒通過應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發(fā)現(xiàn)解決游戲中的相關問題,豐富和發(fā)展游戲的情節(jié)。
游戲開始了,導購員們拿著自己制作的宣傳單到各個區(qū)去推銷:“特價特價,今天的南瓜只賣1角,茄子只賣2元!快來買快來買!”“部分蔬菜買一送一?!苯浰麄冞@一吆喝,孩子們紛紛去親親小超市購物,超市里又重新熱鬧起來!超市的“推銷員”阮林恒也在熱情地推銷:“這個茄子又新鮮又便宜趕緊買吧!”孩子們在游戲中也露出開心的笑容!
《指南》社會領域“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目標中,5-6歲幼兒的典型表現(xiàn)其中有:“能主動發(fā)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睆膶τ變河螒虻挠^察發(fā)現(xiàn),孩子們能夠通過操作、探索、交流、合作展開更加豐富的情節(jié),在再現(xiàn)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能綜合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表達意愿、展示能力、充分體現(xiàn)自己天性和潛力過程中進行各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體驗習得成功經驗帶給他們的快樂。
在玩法方面,可以增強各游戲主題之間的交往和聯(lián)系。教師鼓勵美工區(qū)的幼兒當設計師,給顧客設計玩具和飾品。并把將美工區(qū)、操作區(qū)內容融入親親小超市的做法,有效整合了游戲材料,豐富了幼兒游戲經驗,拓展了游戲情節(jié)。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侯素雯,林建華.幼兒行為觀察與指導這樣做[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