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真
(福建省龍巖漳平市教師進修學校,福建龍巖 364400)
略論有效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施
陳南真
(福建省龍巖漳平市教師進修學校,福建龍巖 364400)
本文闡述了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思考和實踐的行為、方法等,通過現(xiàn)在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容易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希望音樂課堂充滿靈性和精彩。
激趣;靈性;互動;協(xié)奏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上課并不像把預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紙樣擺到布上去,問題的實質(zhì)在于我們的工作對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有著敏感精神的兒童。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往往是波瀾起伏、高潮迭起。在課堂上,要有靈動的思維和方法,不要按部就班。當學生標新立異地提出一些教師始料未及的盲點問題時,教師應當給予支持和鼓勵,巧妙地引導學生瞬間即逝的靈感進行可持續(xù)的探究。
一位名人說過: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地表現(xiàn)自己自由的個性,才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精彩。那么,怎樣才能使我們的音樂課堂涌動生命的靈性呢?
【第一位老師】教師引導學生演唱歌曲《小雨沙沙》該用什么情緒來演唱,一位學生回答說要唱得很小聲,另一位學生突然質(zhì)疑地大聲說道:小雨難道就一定要唱得很小聲嗎?教師愣了一下,說道:你覺得應該唱得像你現(xiàn)在這樣大聲說話的聲音嗎?學生們哄堂大笑。那個提問的學生紅著臉坐了下去,隨后這位老師就順著自己預先設計的思路來評價學生們的答案。
【第二位老師】師:剛才,老師聽見這位同學提了一個問題:《小雨沙沙》是不是就應該唱得很小聲?為使歌曲的情感表現(xiàn)得更充分,同學們展開對歌曲的理解和想象,用什么情緒演唱效果更好?
生:小雨的沙沙聲可以唱得輕一些,這樣可以形象地表現(xiàn)出小雨從空中輕輕地滴落到地面的情景。
師:同學們,你們就是歌中的小種子,當你喝飽水的時候心情會怎樣呢?
生:非??鞓罚仆炼?!后面這兩句表現(xiàn)的是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就要強一些,可以表現(xiàn)出種子渴望出土的心情。
師:非常好,通過了討論,現(xiàn)在我們來唱唱歌,感受一下音樂的強弱對比。
接下來學生們引吭高歌,盡情抒發(fā)自己對音樂美的理解。在這兩堂課中,當學生提出出乎意料的問題時,兩位老師的不同處理方法所產(chǎn)生的效果顯然是不一樣的。第一位教師不僅遏制了學生思維,還使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第二位教師則能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而且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感受到了溫情,使他們產(chǎn)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在《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把培養(yǎng)音樂興趣置于一個十分突出的位置,不僅闡述了“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課程基本理念,而且把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列為音樂課程的目標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學生能否產(chǎn)生并發(fā)展音樂興趣,往往深受音樂教師的影響,如果教師熱愛音樂,對音樂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學生自然也會受影響;如果教師若即若離,甚至冷漠,學生當然比較難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精選上音樂課的有關材料,運用豐富、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與集體合作,得到集體贊許,這些心理活動也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的有利因素。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往、互動,就不存在教學。
首先,要師生互動,在師生雙方積極的互動中,允許學生答錯了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許補充,不明白的允許發(fā)問,不同意見允許爭論,允許學生向教師發(fā)難,提出質(zhì)疑,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情趣。
其次,要生生互動,每個學生之間年齡、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不用擔心說錯,特別容易激活思維,為每個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學生獲得了一種平等的交談機會,有利于他們心理發(fā)展,也可使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再次,要情知互動,“知”是指認知的心理過程?!扒椤笔侵盖橐?,情的心理過程。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既重認知,又重情意,以情促知,以知促情,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
音樂是表演的藝術,表演能夠使學生更完整地體驗美,提高審美情趣,鍛煉表現(xiàn)力。課堂的表演,無疑會給音樂課堂教學增添亮點,是吸引學生融入課堂的一大法寶。學生在創(chuàng)編節(jié)目時,會用心去思考、感悟,每次的表演準備過程都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在主動、有趣的表演學習中,學生體會到成功后的喜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受到美的陶冶。這樣,不僅師生關系融洽了,又落實了各項訓練,加強了相互合作,提升了審美情趣。
教師直觀形象的表演,有助于營造課堂藝術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音樂欣賞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器樂進行示范表演,可以跳一段舞蹈,可以唱一首歌。比如:在龍巖市優(yōu)質(zhì)課評選中,我市的黃老師利用特長表演了古箏演奏《金蛇狂舞》;鄭老師表演了古箏演奏《梅花三弄》;林老師在龍巖優(yōu)課堂上表演了鋼琴獨奏《鐘》;林老師在音樂課《西風的話》中,唱了歌曲《沂蒙山小調(diào)》,等等。但是表演要適度,要為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服務的,不要離教學目標太遠;表演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課前進行一定的訓練,不能隨意;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表演水平。
“主體”要到位,“主導”須有方。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當我去聽課時,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基本上都是老師自己,沒有給學生思考、領悟,沒有進行啟發(fā)、歸納、總結,學生的主體性表現(xiàn)得不夠!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精神及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做到精彩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知互動以及在音樂課堂上適當給學生一點時間和空間進行表演。
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主導作用不是以教師講多講少為準繩,而是體現(xiàn)在無論是思想教育,還是知識技能學習、語言文字都放在點子上。教師在平等的氣氛中當好引領者、組織者和駕馭者,當好教學這個樂隊的第一小提琴手。當教師與學生能夠比較深層次地交往、對話,學生的思想及對音樂的感受才能迸發(fā)出“火花”。
如果說課堂是一張琴,那么教師就是彈奏者。節(jié)奏掌控得好,曲子才能完美動聽,學生才能在聆聽與實踐中獲得知識與技能。這個節(jié)奏就是“度”的把握。我們課堂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度”沒有把握好——不是用力過猛,就是火候未到。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更深的理念滲透,更靈動的課堂主導,在交流互動中和學生碰撞出火花!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11.
[2] 余文森.課堂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陳南真,1971年生,女,福建龍巖人。福建省龍巖漳平市教師進修學校音樂教研員,福建省高中音樂骨干教師,龍巖市高中音樂學科帶頭人,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