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教學中,考試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考試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素質水平的差異及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在教學中,經常會有一些教師抱怨學生:反復練的試題為什么還會出錯,反復講的試題為什么出現(xiàn)類似的題目就不會做……審視我們的課堂就會發(fā)現(xiàn),在講析試卷的時候,很多講評是無效的。我們都知道做試卷和講評試卷,既可以讓學生查缺補漏,又可以為教師摸清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墒窃趯嶋H教學中,我們的試卷講評存在著如下問題,使其難以發(fā)揮重要作用。
一、講評試卷存在的問題
(一)備課不充分,直接照搬試卷答案
學生做完試卷,教師對學生的試卷進行批改之后,就發(fā)給學生進行評講。許多教師不明白如何進行評講。備課不充分,也沒有對學生的批改進行分析統(tǒng)計或者歸納,只是簡單地將試卷的答案說給學生聽,讓學生做好訂正。條件差的學校,教師直接將試卷答案抄到黑板上,甚至直接將答案貼在教室的墻上,讓學生自己看、自己參考;條件好的學校,教師通過PPT展示給學生。美名其曰:試卷講評。結果答案是對了,可是遇到類似的題目學生還是不會做,知識點并沒有真正的掌握,考試沒有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因此考后學生依然不會做類似的題目。
(二)重點不突出,講評試卷題題俱到
有些教師在講評試卷的時候,隨意性比較大,重點不突出,既沒有充分備課,也不關注學生的答題情況,對照著試卷答案,逐題進行分析總結,力求每一個題目都分析得非常透徹,考點、做題技巧、出題的可能性等做了詳盡的講解,甚至一套試卷講下來可能兩到三課時;有的教師對于自己熟悉的知識點,大講特講,而對于自己不太熟悉的內容則一筆帶過,不管學生是否聽懂,學生是否會做,結果學生會做的題目會做,不會做的題目還是不會做,最終還是起不到查缺補漏的作用。
(三)不關注題目外延,專為解題而講試卷
在評講試卷的時候,還有些教師的確也是認真地批改試卷,并且也認真?zhèn)湔n。講評也是有所側重,只講學生不會的試題,學生會的絕不多半句話,一切教學圍繞試卷,看似沒有任何漏洞,可是,這樣的教師只是為了講試卷而講試卷,不關注試卷的外延,如這張試卷的知識點有哪些、這張試卷要培養(yǎng)學生什么方面的能力,試卷是否合理、主觀題答案的思維結構是什么等一概不提。只關注試卷上的問題是什么,答案又是什么,只關注怎樣把答案塞給學生,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最終的結果仍然是只會做試卷上的題目,稍作變化就無所適從了。
以上三種情況,是講評試卷教學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這樣的試卷講評只能讓學生死做試卷,題目稍作變化,就不會了,不能起到查缺補漏、完善所學知識的作用,只會讓學生感到更加困惑。時間久了,會對這樣的考試感到厭倦,甚至否定自我。那么教師如何使試卷講評課有效呢?
二、有效講評試卷的策略
(一)師生獨立做測試卷
在做好試卷講評之前,學生必須獨立完成測試卷。考試是對學生這一階段學習情況進行的檢測,教師只有讓學生獨立完成試卷才能夠更真實、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最終目標是中考,平時測試打好基礎,模擬中考情境,必須是有時間限制并獨立完成的。同時教師也應該親自獨立地做一遍試題。避免教師帶著空白試卷走進教室或者照搬試卷答案,也便于教師熟悉試題考查范圍,體會試題的難易程度,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自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
(二)及時批改并做好記錄
現(xiàn)代教學觀認為,成功的教學是按照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他們的已有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以及學生的各種差異,因材施教。對于試卷講評,因材施教的依據主要是通過對考試的結果分析得出,做好試題記錄是分析試題的前提。因此,學生獨立做完測試試卷后,教師收起來,就應該及時地做好批改。有好多教師試卷做了好長時間才進行批改講評,導致學生激情不高,好多都已經忘了。試卷的價值在于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出錯多的題目是教師講評的重點,因此教師應統(tǒng)計試題出錯的頻率做好試題批改記錄。記錄卷面反映出來的問題、記錄典型性普遍性的錯誤、記錄答題中寫錯的關鍵性的字詞、認識模糊或者是審題不清造成的失分較多的題目,以備在課堂上重點講解、糾正和提高。同時還要記錄好的答題方式,記錄有獨到見解的答案,以備在課堂上展示,達到鼓勵和借鑒的作用。
(三)做好答題情況分析
教師通過對考試結果的分析,了解教材、教法及學生學習情況,為今后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進教與學的關系,滿足學生的需求奠定基礎。同時,通過對試卷的分析,可以促使教師進一步提高命題水平,使命題更加科學、規(guī)范。在批改試卷時,要對試卷的知識點、試卷的結構、試卷的合理性、試題的難度、區(qū)分度以及信度和效度等進行分析。同時還要對學生錯的比較多的題目進行詳細的分析,為什么會錯,是審題不清,還是知識點沒有掌握,應該如何講解等,還要對全班學生的答題情況做一個分析,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做題情況,對于錯的比較典型的題目應著重講解。在準備講解時還要設置一些類似的題目進行練習,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有針對性的對錯題進行學法指導
試卷講評課不是教師一講到底,而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討論的余地。允許學生懷疑或者否定答案,提出異議。教學方法也可靈活多樣:既可以讓學生自講自評,教師適當指導,也可以有選擇有重點地對試題進行指導,對于分歧較大、錯誤集中的題目,最好先讓學生討論,教師適時引導和點撥,使問題得到解決。
講評試卷應該要有目的、有步驟、有重點地針對試卷中出現(xiàn)的普遍性、典型性的錯誤問題,重點解決。試卷批改分析后,先將試卷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錯題獨立訂正,如果自己不會,可以同學之間討論,合作學習,如果學生都不會,可以問老師。在講解試卷時,教師可根據試卷批改時所做的記錄,對典型錯題進行方法指導。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教師出示學生試卷中一個題目和答案,以及老師所批改的分數(shù),然后讓學生討論老師評分的理由;接著再出示同樣題目的另一個同學的答案,隱去老師評的分數(shù),讓學生猜一猜老師給了多少分,并說明理由;最后,在同樣的閱讀材料中,出一道類似的題目,讓學生做,并相互評分和修改。通過這三個步驟的講析,學生既是做題者又是評分者,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答題的準確度。教師在分析試卷時,還要注意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注意區(qū)分容易混淆的問題,達到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的目的。教師將所講的知識點講解清楚之后,并不算完,估計學生弄懂了這道題,還要對這種類型的題目舉一反三,具體做法是:仿造這種類型題模擬一個新題,并擬定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通過這種方法,既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又能夠使錯題再現(xiàn)率下降;既能夠讓學生主動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把握知識體系、弄清其中的重難點和易錯點,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遷移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個別得分率非常低的題目,應分析普遍失分背后的原因:是知識點的問題,試題不合理,學生粗心,還是其他原因,為后一階段的教學做好準備。
(五)及時檢測鞏固知識點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克服遺忘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重復記憶。所以試卷講評后,教師要及時檢測課堂講評效果,這是試卷講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及時檢測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學生沒掌握的知識點的補救和再次強化,及時檢測有利于彌補知識、能力的缺陷,有利于與此相關聯(lián)的后一階段課程的順利學習。及時檢測的內容是試卷講評的重難點,題目設計既要與課堂上講解的內容緊密聯(lián)系,又要有所變化,難度略高于試卷上的題目,圍繞試卷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變式練習,少而精,并且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討論交流的時間。這樣才能判斷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此外,教師還要根據試題以及學生考試的具體情況進行反思和分析,并對后期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思想進行改進、調整,找到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總之考試不能只看重分數(shù),考試提供的大量綜合信息比考試成績重要得多。因而我們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有效的試卷講評,使試卷講評對學生學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陳雙慧 湖北武漢市六指中學 4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