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萍
有時候想想,林妹妹的一生,實在乏善可陳。父母早亡,這分明是克爹克娘的命,雖然責(zé)任不忍在她,但多少也讓人覺得氣息不祥,有意避而遠(yuǎn)之。賈政賈赦的不見,恐見了彼此傷心,說的正是這個意思吧。唯有至親,比如賈母,才不顧這樣的忌諱,“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或者毫無世故心肝者,比如寶玉,見了那“兩彎似蹙非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情目”,怦然心動,無限愛憐。
除了寄人籬下,林妹妹仿佛也并未替自己的人生做過多少努力。當(dāng)然,當(dāng)年情境,也沒有給她多少努力的余地,最好結(jié)局無非憑運氣嫁一個好人家,生幾個好孩子,夫貴妻榮或者母以子貴;嫁不好,一生也就付之東流了。林妹妹連出嫁那天都沒等到,就淚盡夭亡。她不薄命誰薄命?
如果以今天的女孩子來比來論,林妹妹簡直一事無成。父母跟前未曾承歡盡孝,成家立業(yè)樣樣沒有,報效祖國、中華崛起更是九霄云外的事情。雖然讀書聰敏,才情不錯,但什么學(xué)位也沒拿,什么證書也沒考。找工作是別想了。當(dāng)然人家拼爹,她倒是可以拼舅舅。所以大約也可以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就憑她那小身板兒,三天兩頭病,再耍個小性子淚汪汪,估計哪個同事也消受不了。就算是業(yè)務(wù)精良吧,刺繡高手,半年才做一個香袋,生產(chǎn)力未免低下。社會經(jīng)濟(jì)“雙效”真是難指望。關(guān)鍵還命短,最多活不過十八歲,徹底讓“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成為虛談。
那世間為何要有林妹妹?以前也有過類似的疑惑,比如世間為何要有李白、杜甫?他們不做卷子,不高考,不朝九晚五擠地鐵,不發(fā)論文,不評職稱,不年檢,不出國,不評獎……今人天天都在忙的事情,他們樣樣不做??墒侨兆铀坪跻舱諛舆^。留下幾卷詩,照樣名垂千古。當(dāng)然反過來問的話,看上去就更加深刻了:我做卷子,我高考,我守著一份薪俸不動窩,我早晚奔波——我人生的意義何在呢?當(dāng)然這些念頭都是一閃而過,不會深想深究。
類似的問題其實還可以問一大堆:枝頭為什么會有一朵花,天邊為什么會有一抹霞?眼里為什么會有淚?一片云何處才是家?——全是毫無用處的事情,全都在時時刻刻發(fā)生。存在即合理的話,那我們一天到晚還忙活什么?讓生活按它本來的樣子自動發(fā)生就行了。可是有時候不行。有時候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推動我們往前走的力量是什么。只能偶爾停下來,望一望,想一想。轉(zhuǎn)眼顧盼之間,偶爾瞥到的天邊一抹流霞,云際一只歸鳥,也許就是人在旅途的最大安慰。雖然無用,總是心動。
再回到林妹妹。世間為何要有一事無成的林妹妹?她曾是父母掌上珠,曾是賈母心頭肉,曾是寶玉意中人。她曾是人世間瞬間流轉(zhuǎn)的屈指可數(shù)幾個生命中,愛與被愛的一個點。
這就足夠了。
馮剛紅摘自《通遼日報》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