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去韓國整容的人越來越多,而出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整過,還是沒整過,也成了網(wǎng)上人們觀看網(wǎng)紅的一個話題。甚至,整還是不整,也是很多女孩心頭的糾結(jié)。好些明明長相不錯的女孩,似乎在大形勢下,也被逼得非整不可了。愛美之心,是女孩的心結(jié),眼看著好些不如自己的人,整了之后都像大美女似的,如果自己不整,落伍倒是小事,被人比下去,可是大事。久而久之,“整”成了時髦,整與不整,不僅關(guān)系到美丑,還關(guān)系到個人實力,就像買包、買豪車一樣。所以,美容院發(fā)明“微整”,連脫毛也算。實在不敢整的,到美容院脫個毛,出來也可以說自己整過了。
整容是每個人自己的私事,整好還是整壞了,也是自己找的,用不著我輩置喙。但有意思的是,這股從韓國傳過來的美容風(fēng),美女的模子,居然是一模一樣的。無論什么樣的底子,都往一個模子上整。先是韓國的美女,全是一式的,都像一個媽生的,分不出個來。然后中國的美女,那些令人熟知的網(wǎng)紅臉,也是一個樣子。
審美是個人的事兒,但社會對其有強烈的塑造。而什么樣的女子是美的,往往取決于社會中男人特定的審美觀。中國的老話說,女為悅己者容。也許,現(xiàn)在女子的整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男人、悅己者或者潛在的悅己者而整。在白人初到非洲之時,有的地方,女孩要帶唇環(huán),盡管穿洞很痛,也不方便,但男人認(rèn)為這樣是美的,女孩就會忍著痛,紛紛穿唇環(huán)。中國女人的纏足,也是因為宋代以后,中國男人畸形的女性審美觀導(dǎo)致的。擇偶,以小腳為美,大腳女人,嫁不出去。山西等地舉行的古代選美比賽,比的就是纏得合適的一雙小腳。舉國上下,都是一個審美標(biāo)準(zhǔn),腳要小,小到畸形。為此,女子不惜從小就把一雙腳給弄殘了。
當(dāng)然,當(dāng)今之世,穿唇環(huán)和纏足這樣迎合男人的事兒,已經(jīng)沒有了。整容的女子,也不像以前那樣,非得嫁出去不可了。很多女子整容,用她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為了滿足自己,讓自己看起來更賞心悅目一點。
但是,愉悅自己,卻未必有屬于自己的審美,依舊是隨大流。韓國雖說現(xiàn)代化比我們早一點,但畢竟是受中國影響很大的東方國家,舉國一致很容易達成。要說美,都是一個尺度,一個模子。韓流流到中國,中國也開始舉國一致,所有女孩都往一個方向看齊。跟模板相似度小的,大整,跟模板相似度大的,小整,整出事的,當(dāng)然越來越多。
因此,盡管自己相信,這樣整不過是愉悅自己,讓自己有個好心情,實際上背后還是有社會潮流的那只看不見的手,在暗中操控。男人的女孩審美觀,依舊在頑強地起作用。
缺乏個性,是東方文化的一個共性的毛病。從前,我們是全民穿一樣的衣服,現(xiàn)在,我們是全體欣賞一種模樣的女孩。其實,離開了個性的審美,不叫審美,而是從眾,主體沒有了,美也就不在了。以小見大,這樣的民族,不會有什么創(chuàng)造性,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難怪,我們的汽車,外形設(shè)計只能抄人家的,樓房設(shè)計,也千篇一律。
(摘自“張鳴微信公眾號” 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