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新麗
摘要對習近平閱讀思想進行分析研究。結合習近平閱讀生活,系統(tǒng)闡述習近平“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九字閱讀理念和所包含的閱讀價值、閱讀主體、閱讀內容、閱讀媒介、閱讀方法五方面的內容。習近平閱讀思想深刻回答了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三大閱讀基本問題,即:為什么要讀書?讀什么書?以及怎樣讀書?對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和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具有指導意義,是當代中國的“勸讀篇”。
關鍵詞 習近平 閱讀思想 全民閱讀 閱讀推廣
1.前言
作為建國后出生和成長起來的黨和國家新一代領導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人生道路始終與讀書相伴。讀書是他長期身體力行、大力提倡和反復闡述的一個重要問題?!拔覑酆猛Χ?,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备鶕壳暗墓_報道,習近平愛好讀書至少可以追溯到他的中學時代。據曾擔任過習近平中學語文老師的陳秋影回憶:習近平讀書很認真,對課堂上講的不滿足,自己還會讀很多書。他很喜歡杜甫的詩,對國學情有獨鐘。在他長達7年的農村知青生涯中,更是讀書不輟?!拔业睫r村插隊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愛看書”、“好學”,是梁家河村人對習近平的評價。在他們記憶中,習近平經常在煤油燈下看“磚頭一樣厚的書”,有馬列著作,好像也有數理化圖書。“那時候不通電,他就在煤油燈下看書,有時候吃飯也拿著書?!痹跅l件非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中,習近平始終通過讀書不斷充實自己,而且還愿意和讀書人交朋友,他在正定當縣委書記時認識的高大山就是其中的一位,高大山去世以后,他還專門撰寫了《憶大山》一文回憶這位摯友。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外出訪問,每到一個國家總要談及到訪國家的思想家和文豪,談及自己的讀書生活,這已成為他外交活動的鮮明特點。
在數十年的閱讀生涯中,習近平積累了淵博的學識,也有著豐富而成功的閱讀經驗。他在正定工作時就強調:我國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轉變過程中,全黨上下都面臨一個重新學習的任務。在寧德,他提倡虛心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要有一種雷鋒的“釘子”精神,擠時間學習,爭分奪秒地學習。在浙江工作期間,他撰寫并發(fā)表了《理論學習要有三種境界》《多讀書修政德》《求知善讀貴耳重目》三篇短論。到中央工作以后,習近平又在中央黨校先后發(fā)表《關于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領導干部要重視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等重要講話,對全黨全社會的閱讀學習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談到自己的讀書經歷,并站在治國理政的高度反復強調閱讀學習問題,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對全黨的閱讀學習作了專門論述,強調我們的黨靠學習走到今天,更靠學習走向未來,要求領導干部一定要把學習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饑似渴地學習,哪怕一天擠出半小時,即使讀幾頁書,只要堅持下去,必定會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積跬步以至千里。
習近平的閱讀貫穿著他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時期,閱讀伴隨著他從一名知青逐步成長為地方領導直到大國領袖。習近平的思想和智慧,來源于他參與領導中國改革和建設的豐富實踐,來源于他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深入研究,也來源于他對古今中外浩瀚書籍不倦地吸收和揚棄。他的讀書經歷,賦予他觀察和認識世界的科學方法,賦予他治黨治國治軍的政治智慧,也賦予他獨具魅力的語言風格。他關于閱讀思想的重要論述豐富而深刻,從閱讀價值、閱讀主體、閱讀內容到閱讀方法,既有理論指導性,又有現實針對性,形成了系統(tǒng)全面的閱讀思想。他把自己的讀書經驗和全民的讀書指南提煉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九個字,深刻回答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為什么要讀書、讀什么書以及怎樣讀書的三大閱讀基本問題,對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和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具有頂層設計的指導意義,是當代中國的“勸讀篇”。
2.閱讀價值論
閱讀價值是閱讀主體和閱讀客體之間需要和滿足的相互關系。樹立正確的閱讀價值觀念,是解決“為什么讀”的根本問題,目的是要做到“愛讀書”。習近平指出,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學習的基本方式是什么?是閱讀。閱讀是人們汲取知識、獲得智慧的基本方法,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基本途徑。習近平在把握和理解閱讀時,不是就閱讀論閱讀,把閱讀看成純粹的個人行為,而是從現實個體全面發(fā)展和中華民族振興兩個視角把握閱讀的意義?!伴喿x一本領一未來”是習近平論述讀書價值的過程邏輯。在民族復興主題推動下的讀書,是最有價值的閱讀。習近平關于讀書價值的論述,是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的題中應有之意,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關于讀書學習價值和意義的繼承、豐富和發(fā)展。
習近平一方面從個人發(fā)展的語境中論述閱讀的意義和必要性,強調“讀書的好處很多,如可以獲取信息、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可以陶冶性情、培養(yǎng)和提升思維能力等等?!遍喿x在“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中具有普遍的求知、立德、開智等價值。另一方面,他所提倡的閱讀要求是在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的前提下提出的,是在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倡導的。從提升個人、社會和國家的精神境界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讀書學習在提升全社會精神境界方面的價值同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本質上是一致的。教育專家朱永新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它的閱讀水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共同閱讀決定著它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對于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起著關鍵的培育作用?!泵總€個體的閱讀水平,構成了整個民族的閱讀高度。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閱讀水平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在當前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人們的思想和利益多元化的趨勢更加明顯,人們的共同語言、共同理想、共同價值的缺失日益凸顯。如果沒有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和思想基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無從談起。而閱讀對于強化文化認同、凝聚國家民心、振奮民族精神,對于提高公民素質、凈化社會風氣、構建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叭魏紊鐣餐w都是文化的共同體、觀念的共同體。而閱讀和觀念的關系,猶如一個硬幣的兩面,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我國歷代的優(yōu)秀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與追求,體現了濃厚的家國情懷和人文精神,包含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基因。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經典也傳遞著推動國家、民族、社會以及個體進取向上的觀念力量。閱讀是涵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有效的途徑,推進全民閱讀有利于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底蘊,推動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
3.閱讀主體論
閱讀主體解決的是“誰來讀”的問題。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對全社會特別是黨員、干部、青少年等重點群體的閱讀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希望。
習近平強調最多的是領導干部的閱讀問題。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多次發(fā)表講話,要求領導干部“認認真真學習、老老實實做人、干干凈凈干事”,“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并指出“我們講認認真真學習,基本內容之一就是讀書?!彼麖娬{黨員要在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的同時,不斷地加強向書本的學習,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哲學、歷史、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現代市場經濟、現代國際關系、現代管理等方面知識。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指出,上海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要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的知識水平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本領。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時間精心讀書、靜心思考,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使自己任何時候才不枯、智不竭。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讀書對于領導干部來講,首先是補充鈣質的需要?!白x書即是立德”,讀書修身、從政立德歷來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質,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霸诂F代領導活動中,領導干部的人格力量對于做好領導工作越來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徑是讀書學習?!弊x書也是領導干部提升本領的需要。習近平指出,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注意到“本領恐慌”問題,現在我們同樣也面臨“本領不足”的問題。隨著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矛盾風險挑戰(zhàn)前所未有,如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我國當前和今后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不斷增強本領,而本領要靠閱讀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笆掠兴桑厥菍W有所成;學有所成,必是讀有所得”?!霸谵r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yè)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蓖ㄟ^讀書學習來增長知識、增加智慧、增強本領,是新形勢下做一名稱職的領導干部、勝任履行領導職責的內在要求和必經之路。
同時,領導干部讀書也是改善閱讀風氣的需要。領導干部在黨內和社會上處于重要位置,具有強大的行為導向和風氣引領作用。領導干部閱讀不閱讀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還是關乎全黨全社會讀風、學風的大事情。要實現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目標,不僅要改變部分領導干部自身存在的“追求享樂、玩物喪志,不好讀書;熱衷應酬、忙于事務,不勤讀書;淺嘗輒止、不求甚解,不善讀書;學而不思、知行不一,學用脫節(jié)”的現象,而且要通過發(fā)揮模范表率作用帶動全社會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改變目前全民閱讀不景氣的現狀。國際閱讀學會的報告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每一名領導干部必須充分認識全民閱讀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和國家競爭力上的重要意義,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知識、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全黨、全民族素質的提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指出,“青年人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習近平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關于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強調“把勤學放在第一位?!贝髮W階段,風華正茂,“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要勤于學習、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習近平在視察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同小學生交談時指出,“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同學們要多背誦一些優(yōu)秀古詩詞,長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
4.閱讀內容論
閱讀內容解決的是“讀什么”的問題,目的是要做到“讀好書”?!邦I導干部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各種知識,多讀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新規(guī)則的書,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里手、內行領導?!薄凹纫斜容^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又要有比較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以不斷提高決策和領導水平?!本途唧w內容而言,要讀三個方面的書。
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包括“當代著作”和“經典著作”兩部分內容?!榜R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是領導干部領導素質的核心和靈魂,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提高理論素養(yǎng)的最主要途徑就是讀書?!爱敶鳌敝傅氖邱R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也包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敖浀渲鳌卑R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和毛澤東同志的著作。習近平要求“讀馬列、學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下一番真功夫”。他還特別強調要在學習馬列原著的時候“讀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著作”,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習近平在主持第十一次、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兩次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習近平對學哲學、用哲學這一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習近平是這樣要求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知青時期讀了很多馬列經典著作,參加工作以后特別是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間,作為改革開放的實踐者,他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況下,閱讀了《資本論》等大量的馬列原著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并撰寫了十余篇學術論文。習近平除了知青生活結束后在清華大學學習有機化學本科專業(yè)外,1998-2002年在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期間,還到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圍繞中國農村市場化問題閱讀了大量的專業(yè)書籍,撰寫了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建設研究》。到中央工作之后,從這兩年習近平發(fā)表元旦獻辭時的視頻畫面可以看到,他書柜上擺放的書分門別類,涵蓋面極廣。
二是必需類知識書籍。包括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國際和信息網絡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閱讀這方面的書籍,優(yōu)化和完善黨員干部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專業(yè)化水平。領導干部不管學什么專業(yè),無論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把提高科學素養(yǎng)作為讀書學習的重要目標,通過讀書學習進一步樹立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使自己不斷增加對本職工作的規(guī)律性認識,成為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模范。在讀必備的各類知識書籍的時候,習近平特別強調要“學一些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知識,特別要深入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共黨史,深入學習世界近現代史和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本妥x懂中國歷史而言,最重要的是讀懂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為進一步引導黨員干部多讀書、讀好書,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干部教育局先后向黨員干部推薦了11批71種學習書目,這些書籍既有《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寧專題文集》等經典著作,也有《中國改革頂層設計》《“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zhàn)》等新近出版的著作。
三是文化類經典書籍。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是一種以一當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閱讀。這類書籍包括歷史經典、文學經典、哲學經典、倫理經典等多個方面,既包括中國的也包括外國的。習近平曾談到自己“年輕時閱讀了不少希臘哲人的書籍。”“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書中許多精彩章節(jié)和情節(jié)我都記得很清楚?!绷信e了自己閱讀法國近現代史、哲學、文學、藝術等30位大師作品的深刻感受,有些“藝術形象至今仍栩栩如生地存在于我的腦海之中”?!坝《鹊雌鸱臍v史深深吸引了我,對有關恒河文明、對有關吠陀文化、對有關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帝國等的歷史書籍都有涉獵?!薄跋矚g了解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美國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曾讀過很多美國作品,比如《聯(lián)邦黨人文集》、托馬斯·潘恩的《常識》以及梭羅、惠特曼、馬克·吐溫、杰克·倫敦等人的作品。”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他提到了114位文藝大師和26部文藝作品?!读暯接玫洹芬粫鸭怂诘胤胶偷街醒牍ぷ魈貏e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引用過的近300條典故,囊括了中國古人重要的典籍作品。要通過研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發(fā)揮閱讀在培育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復興中華文化中的使命,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yǎng)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
5.閱讀媒介論
任何閱讀內容都具有物質載體性。中國自有文字以來,先后經歷了甲骨、銘器、竹簡、紙等傳統(tǒng)載體。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主要指的是“紙本書”,從目前來看,習近平所論述的閱讀內容也主要是以“紙本書”的形式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讀書就是閱讀的代名詞。紙質書籍是幾千年來傳統(tǒng)的閱讀媒介,它承載著人類主要的文明成果,因此也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閱讀文本已不只是“紙本書”,還拓展到了“電子書”。所謂“電子書”,就是以電子屏幕形式作為記錄信息的載體。作為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多次強調,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lián)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網絡和信息化對閱讀帶來的影響,正如他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互聯(lián)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tài),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由于文字數碼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絡化等發(fā)展,文藝乃至社會文化面臨著重大變革?!彪娮訄D書的迅速發(fā)展已經成為具有歷史意義的閱讀革命,網絡閱讀已經成為當前閱讀的主要特征,數字化閱讀時代已經到來,正在改變著我們的閱讀習慣,我們正面臨著第三次閱讀轉型。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隨著信息科技的日新月異,各類個人數字終端設備呈現出飛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其輕便小巧的特性以及配套的電子閱讀資源,使得無處不在的電子閱讀在社會生活中迅速普及開來,移動閱讀、泛在閱讀等電子化閱讀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習慣。電子媒介的變革徹底顛覆了人們的信息來源結構、閱讀習慣,羅伯特·達恩頓將這次電子媒介變革稱之為人類歷史上繼文字符號、手抄本書籍以及活字印刷術之后的第四次變革。這次變革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邁克兒·哈特(MichaelHart)啟動一項叫做“古騰堡工程”的閱讀計劃,他把一些對整個人類而言具有一定意義的書籍輸入電腦,放置在計算機網絡上供人們免費閱讀和下載,第一次使紙質書籍批量地轉化為電子圖書,隨后又出現了“互聯(lián)網”、網站和搜索引擎,亞馬遜等公司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書閱讀終端,使得電子傳媒與數字化閱讀聯(lián)手將這次變革推向頂峰。作為一種與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全然不同的閱讀新方式,電子化閱讀所表現出的個性化、虛擬化、智能化等,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和閱讀習慣。與傳統(tǒng)紙質閱讀相比,網絡閱讀具有信息量大、快捷方便、形式多樣等優(yōu)勢,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吸引了一些傳統(tǒng)紙質圖書的讀者,越來越多的人轉向網絡閱讀、手機閱讀等新的閱讀方式。漢王電紙書、ipad、Kindle等電子閱讀器的熱銷正在強化這一趨勢。但網絡閱讀同時也存在快餐式、碎片化、通俗化、跳躍性等不足,閱讀的功利化問題越來越突出。而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的權威性與可信度較強,特別是在發(fā)揮“深閱讀”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要適應電子數據迅猛發(fā)展的新趨勢,在充分發(fā)揮紙質閱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互聯(lián)網+”閱讀新模式,加強正面引導力度,借助數字閱讀的便捷高效、快速獲取等優(yōu)勢,將閱讀內容嵌入電子數據之中,實現兩種閱讀方式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共同發(fā)展。
人類知識的存在除了最常見的紙質和電子終端之外,“自然和社會”也是儲存信息的寶藏,這也就是所謂的“無字書”,它指的是自然和社會的萬事萬物之理,它與“紙本書”、“電子書”共同構成閱讀的“外宇宙?!绷暯蕉啻螐娬{:“領導干部作決策、下指示,往往需要大量客觀、真實、有效的信息。這就更需要向實踐求知,善讀社會這部書,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問計于基層,問計于群眾,在耳聞、目見、足踐之中見微知著、管窺全豹,獲得真知灼見,形成正確思路,作出科學判斷?!薄叭祟惖膶W習方式有兩種:一是從觀察、實踐中取得直接經驗;二是從閱讀中取得間接經驗。”大自然和人類社會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視讀書如生命的毛澤東也歷來主張善讀“無字之書”,反對死讀書、讀死書,他認為:一個人光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會生活中去學習實際的知識,這是最豐富最生動的知識。這是閱讀“無字書”的生動實踐。習近平“善讀社會這部書”的論述,對于克服本本主義,擴大求知領域,拓寬閱讀視野,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6.閱讀方略論
閱讀方法解決的是“怎么讀”的問題,目的是要做到“善讀書”。習近平的讀書方法很多,有快讀、精讀、選讀、研讀等等,但是根本的方法有三個:
一是讀以致用?!鞍乩瓐D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西蒙·庫茲涅茨的《各國的經濟增長》等著作,過去我都翻閱過,一個重要感受就是這些著作都是時代的產物,都是思考和研究當時當地社會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結果?!薄邦I導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單純地看他讀書多不多,而主要看他運用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不強?!币安W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從閱讀到思考,再到研究最后運用到實踐,最終達到讀以致用、讀行合一的目的。這類閱讀主要體現在他在地方工作期間對馬列經典著作的精心研讀上。習近平在福建工作17年,占據了他在地方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這一時期也正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新觀點、新問題不斷涌現,各種矛盾比較集中的一段時期。為了解決經濟生活中面臨的這些問題,他閱讀了《資本論》《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等多部專業(yè)研究者才會研讀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并撰寫了多篇學術性論文,談自己閱讀這些經典文獻的體會。當時他就提出,越是發(fā)展市場經濟,越是要求我們必須深刻地去學習和掌握《資本論》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并善于運用這些原理去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實踐”。他之所以研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這兩部專業(yè)性很強的經典文獻,是因為他準確地認識到《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一篇對辯證唯物主義主要原理進行高度概括的經典性文章”,《(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是“馬克思首次從經濟學和哲學相結合的高度對唯物主義歷史觀作出的精辟闡述”。對這些書籍的閱讀不僅提高了他從哲學的高度認識和指導各項工作,而且澄清了當時存在的一些模糊甚至錯誤的思想認識。這些看似離實際工作較遠的書籍恰恰成了習近平干好工作的“看家本領”。
二是讀必創(chuàng)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和訪談,出版了多部著作,形成了個性鮮明的“習式風格”,人們之所以愛讀、愛聽、愛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習近平善于引經據典,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用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解讀當下各類問題,也是習近平在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大量學習性閱讀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接受、理解、鑒賞、探究之后,最終轉化為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釋放。比如,他用著名學者王國維關于治學的三種境界來論述讀書也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也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人憔悴”的心甘情愿;更要有“眾里尋他千百度”的艱辛,最后在“燈火闌珊處”去領悟真諦。這種語言比一般地提閱讀學習要求更妙趣橫生、意味深長。王國維抽出宋代詞人晏殊的《蝶戀花》、柳永的《鳳棲梧》和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三個句子采取“結構重組”的形式,鑄造出“治學三境界”的名言,是典型的文學閱讀的創(chuàng)造佳例。習近平又在此基礎上再行拓展,借用“三境界說”,觸發(fā)聯(lián)想,分析類化,恰當地將閱讀心得應用到閱讀學習上,實現了“閱讀遷移”。再比如,他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的講話中,引用了唐李世民《帝范》中“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一段話,來說明確立什么樣的標準,決定著有什么樣的成效。所以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才能切實解決存在的“四風”問題。這些不勝枚舉的用典實例,體現了習近平高超的閱讀素養(yǎng)和靈活運用的生動實踐。
三是閱讀生活化。要“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自覺養(yǎng)成讀書學習的習慣,真正使讀書學習成為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睆纳罘绞降囊暯莵砝斫夂桶盐兆x書活動,是習近平閱讀價值觀的一大特色。每個人以什么樣的方式安排生活就會形成什么樣的生活方式。習近平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來看待,極大地豐富了讀書的價值和意義,使讀書和社會生產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使得讀書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互促互進的關系。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既要有良好的讀書興趣,又要有持久的閱讀習慣。習近平借用古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名言激勵廣大干部要培養(yǎng)起閱讀的興趣?!爸缓靡粯贰笔情喿x的三層不同的境界,“知之”是閱讀的較低層次,相當于“想閱讀”;“好之”是閱讀的較高層次,相當于“要閱讀”;“樂之”是閱讀的最高層次,相當于“愛閱讀”。有了閱讀的興趣,就可以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變“讀一陣”為“讀一生”。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發(fā)揚“鉆勁、擠勁、韌勁”,養(yǎng)成堅持不懈的閱讀習慣,也是實現“少一壯一老”“終生閱讀”的關鍵。習近平借用西漢劉向《說苑·建本》“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的話鼓勵人們把讀書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活到老,讀到老?!澳贻p的時候,記憶力好、接受力強,應該抓緊讀一些對自己終身成長具有關鍵性作用和決定性影響的好書。中年的時候,精力旺盛、視野開闊,應該努力拓展讀書的廣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學問基礎。年老的時候,時間充裕、閱歷豐富,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常讀常新的態(tài)度、百讀不厭的勁頭,在讀書世界里感悟人生、樂以忘憂?!遍喿x的最高境界,是把它當作生活的一部分。當終生離不開讀書的時候,就標志著讀書已經生活化了。
著名閱讀學家曾祥芹在《英明的領導必是高明的讀者》一文中寫道:“英明的領導必是高明的讀者。習近平就是‘憑高明閱讀成長起來的引導13億人民為實現‘兩個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新的政治領袖?!秉h的十八大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戰(zhàn)略部署?!俺珜耖喿x”“建設書香社會”已經連續(xù)三年被寫進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習近平以他的豐富的閱讀實踐和深刻的閱讀思想為我們開展各項閱讀活動樹立了榜樣,進行了頂層設計。我們要充分認識習近平閱讀思想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以此為指導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