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Dickinson
埃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son, 1830~1886),美國著名詩人、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先驅(qū)之一。她的詩詩風獨特、文字細膩、觀察敏銳、意象突出,并且都沒有標題,現(xiàn)在的標題都是編者根據(jù)首句添加的。在詩中,狄金森常以手寫的斜線、橫線代替人們常用的標點符號,表達停頓、跳躍、省略等,以造成韻律上的起伏。
這是埃米莉?qū)懡o她的哥哥奧斯汀的一首詩,詩中勸告哥哥不要因為生活中的某些不如意(比如森林凋零、田野沉寂)就耿耿于懷、消沉頹廢,而要看到生活中更為陽光明媚的一面。詩中充滿了各種帶有象征意義的意象:永遠晴朗的天空,無懼黑暗的陽光,永遠蔥綠的森林,從未有過霜凍的花園,永不凋謝的花叢。這些意象溫暖明媚,積極向上,但又委婉含蓄,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顯然,它們并非指向自然界中實際存在的自然實體,但具體指什么,則可能仁者見仁,每個人都會根據(jù)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做出不同的闡釋:執(zhí)著的信念、虔誠的信仰、純真的愛情、真摯的友情、血脈相連的親情,或者心中某個從未放棄的夢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會有很多的黑暗,甚至萬木凋零,一片沉寂,但只要心中還有陽光,天空就會永遠明媚,就會有一座永不凋零的花園,陪你度過肅殺的嚴冬。
1. serene [s??ri?n] adj. 天空晴朗的;平靜的
2. Austin: 奧斯汀,埃米莉的哥哥
3. hum [h?m] vt. 哼(曲子)
4. prithee [?pr??i?] int. <古>請;求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