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小青
(集美大學 誠毅學院思政教學部,福建 廈門 361021)
馬克師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師人格魅力及其作用
舒小青
(集美大學 誠毅學院思政教學部,福建 廈門 361021)
教師人格魅力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資源,對學生有隱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有顯性的教育引領(lǐng)作用,是提高課程教學實效性的重要保障?!霸怼闭n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信”、“識”’、“情”、“技”四個基本因素的綜合體現(xiàn);在“原理”課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產(chǎn)生吸引、感染、示范、折服的效果,進而引導學生對馬克思主義“親”、“受”、“信”、“行”,使“原理”課的教學實效性得以提高。
“原理”課教師;人格魅力;教學實效性;作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以下簡稱“原理”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具有基礎(chǔ)性作用,是傳播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主渠道?!霸怼闭n教學對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和作用。學生對于教師所教授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認同與否、接受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馬克思主義在政治生活中的引領(lǐng)作用的發(fā)揮。“原理”課教學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相信教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接受、信仰,踐行馬克思主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理”課教師自身人格魅力的高低。“原理”課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對提高“原理”課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教師人格魅力是多種人格素質(zhì)統(tǒng)一的綜合體,是一種反映教師職業(yè)特征的品位或格調(diào)。高尚人格魅力的老師,雖然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但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特質(zhì)。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好老師必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就“原理”課教師而言,“原理”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指“原理”課教師在自己學科背景的指導下,在長期的“原理”課教學實踐中,憑借自己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淵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崇高的馬克思式的個人情懷,精湛的業(yè)務技能等所形成的強大而持久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具體來講,“原理”課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過“信”“識”“情”“技”四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的。
(一)信——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信是指“原理”課教師要堅信馬克思主義,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信是“原理”課教師的政治靈魂,是“原理”課教師經(jīng)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霸怼闭n教師承擔著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職責。這內(nèi)在地規(guī)定了一個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原理”課教師,必須是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霸怼闭n教學并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傳授的“價值中立”或“價值無涉”的教學,而是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性;“原理”課的教學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過程,更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過程。這就決定了“原理”課的教學目的就是要在馬克思主義明確的政治理想和鮮明的政治立場的感召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武裝學生的頭腦,讓青年學生信馬克思主義并對我們國家所走的道路、堅持的理論,實行的制度真正地自信。
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學生的頭腦,教師首先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好自己的頭腦。要讓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教師必須信仰馬克思主義。這就要求“原理”課教師首先必須做到“真信”馬克思主義?!霸怼闭n教師只有在思想上“真信”,才會在教學中“真教”,在行動上真正踐行馬克思主義,通過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引導學生真學、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如果“原理”課教師自己都不信馬克思主義,這樣的教師是不可能熱情地去教授馬克思主義的。這樣的教師的人格形象在學生面前就宣告破產(chǎn)。一個在學生面前沒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他的言論不可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的,也就不可能能真正引導大學生相信馬克思主義,更不可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品格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二)識——淵博的馬克思理論知識
識是指“原理”課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馬克思主理論知識。這是教師職業(yè)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原理”課教師勝任這個職業(yè)的根本保證。馬卡連柯曾說過:“學生有時候可以原諒自己老師的嚴厲、自己老師的刻板,甚至是吹毛求疵,但絕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shù)”[1](p155)。蘇霍姆林斯基也強調(diào):“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shù)家和詩人”[2](p412)?!霸怼闭n教師唯有掌握淵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才能扮演好學生的引路人和指導者的角色。
“原理”課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說服”人的過程,“原理”課教師要能夠講道理、擺事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服主觀能動性強,求知欲望強的大學生相信馬克思主義;要能夠有理有據(jù)地糾正部分大學生存在的一些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偏見或錯誤認識;要能夠科學有效地解決大學的遇到的困惑和實際問題。這都要求“原理”課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理論的內(nèi)在邏輯性,熟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來源和最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做到滿腹經(jīng)綸,才能有的放矢,為學生有效地解疑釋惑,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信、正念。
(三)情——崇高的馬克思式情懷
情是指“原理”課教師要具有馬克思式的崇高個人情懷。天才馬克思終其一生都在“為全人類而工作”,而不是用自己聰明才智謀取個人的私利。他一生被貧困所折磨,而他想的卻是怎樣讓勞苦大眾走出貧困。“正像他有一次率直的說過,他的‘皮膚不夠厚’,不能把背向著‘苦難的人間’;或者像胡登所說的‘上帝曾經(jīng)賦予他的靈魂,使他對每一種痛苦比別人感受得更強烈,對每一種憂患比別人感受得更深切。從來沒有人比卡爾·馬克思作過更多的鏟除‘人間憂患’根源的工作’”[3](p22)。馬克思自己也說:“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的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疵的偉大人物……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自私的、有限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4](p7)。馬克思一生都在踐行著“為人類解放而奮斗終生”的諾言,體現(xiàn)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個人情懷。
“原理”課教師應該具有馬克思這樣的崇高情懷,要有為教育事業(yè),為傳播馬克思主義而奮斗終生的勇氣、決心和毅力。這樣才能真正地愛馬克思主義、愛職業(yè)、愛學生,才會有職業(yè)的使命感、自豪感,責任感;才會自覺地“真學,真用,真教”馬克思主義,切實擔負起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
(四)技——“掌握批判的武器”
技是指“原理”課教師要掌握“批判的武器”,即要具備授課的技能、技巧。
“原理”課的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shù)活,更是一門藝術(shù)活。嫻熟的教學技巧、高超的教學技能、良好的教學作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幽默得體的教學語言、新穎的教學思維,這些都是“原理”課教師應該掌握的技和藝。這些技和藝貫穿于備課、組織教學、授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原理”課教師如果能把這些技藝運用得爐火純青,才會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認真拿捏,精心設計;在講授的時候才能激情昂揚,風氣幽默,才能讓枯燥乏味的教材語言變成鮮活生動的教學語言;才能讓講解的內(nèi)容既有科學性、思想性,也不乏邏輯性和趣味性,真正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讓“原理”課成為大學生喜歡,讓大學生終生受益的課程。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當以教育者的個性為基礎(chǔ)……沒有教育者個人對受教育者的直接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的發(fā)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養(yǎng)成性格[5](p158)。這段話充分說明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受教育者品德養(yǎng)成、信仰形成和素質(zhì)提高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是無形的,但又是無處不在的?!霸怼闭n教師應該在“教”與“行”中化隱性的人格魅力成顯性的牽引,化潛在的人格魅力成現(xiàn)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導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親”,“受”,“信”,“行”。
(一)親——讓學生親近馬克思主義
“原理”課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吸引學生,讓學生親其師而親其道。學生要先認同教師,才會認同教師的理念;學生要先親近“原理”課教師,才有可能親近馬克思主義。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原理”課教師對學生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親和力,吸引學生親近自己,進而親近馬克思主義、了解馬克思主義?!霸怼闭n教師對學生的強大吸引力、親和力源自于教師“馬克思式的情懷”,即源自于教師對職業(yè)的愛和對學生的愛。“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6]。對自己職業(yè)充滿愛的教師,才會竭盡所能地、充滿激情地做好每一件事、上好每一堂課;才會想法設法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枯燥的內(nèi)容有趣化,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上課有激情,學生學習才會有熱情。對學生充滿愛的教師才會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誠的師愛打動學生。學生一旦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就會“親其師”,從而“親其道”。
(二)受——讓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否被學生認可和接受,取決于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取決于“原理”課教師能不能熟練地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精準地解答他們的困惑,幫助他們辨清方向。擁有淵博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教師,可以嫻熟地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準確地為學生解疑釋惑,讓學生真切地看到、體會到馬克思主義是管用的理論而不是過時的教條。這樣,學生才會接受馬克思主義,愿意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自己,武裝自己。
(三)信——讓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
“原理”課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示范學生,讓學生敬其師而信其道。堅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信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的教師,會自覺地將馬克思主義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定信仰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原理”課的良好形象和聲譽,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可信度,提高學生對馬克思理論的信心。使學生把對馬克思主義的追求內(nèi)化為自己的強烈需求,真正相信馬克思主義。
(四)行——讓學生踐行馬克思主義
“原理”課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折服學生,讓學生學其師而行其道。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原理”課老師,在面對各種社會矛盾、各種社會思潮和各種物欲誘惑時,能夠在浮世的喧囂中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和信仰的堅定;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客觀看待社會轉(zhuǎn)型中的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敢于面對國內(nèi)外錯綜復雜的政治局面,勇于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批判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傾向和行為,在無私和無畏的奮斗中,顯現(xiàn)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讓學生看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使學生真正的對我們的“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自覺地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捍衛(wèi)者和共產(chǎn)主義的接班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熏染十分重要?!霸怼闭n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它直接關(guān)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質(zhì)量高低,影響到中國夢的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高低和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與否首先取決于教師的言傳身教,尤其是占據(jù)傳播馬克思主義主渠道的“原理”課教師。理論的說服教育重要,而身教更為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理”課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能夠不教而教,促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親”,“受”,“信”,“行”。
[1](俄)馬卡連柯.馬卡連柯教育文集[M].吳式穎等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俄)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德)梅林.馬克思傳[M].樊集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俄)烏申斯基.烏申斯基文選[M].張佩珍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EB/OL].http://news.gmw.cn /2014-09/10/content_13126495.htm,2014-03-10.
[責任編輯王云江]
Personality charm of teachers in the course of generality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and its influence
SHU Xiao-q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hengyi University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teachers is an intangible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ving an intended effect on students and an explicit leading role in education, which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teachers in this course is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faith, knowledge, emotion and skills; the teaching of Generality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plays the influence of attracting, influencing, modeling and impressing role in students, to further guide them to believe in and execute Marxism, promo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teachers of the course of generality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personality charm; teaching effects; influences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1.019
D64
A
1673-9477(2017)01-061-03
[投稿日期]2016-10-26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科研項目課題(編號:JAS151520)
舒小青(1981-),男,云南曲靖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