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婕,高楠,肖詠梅
(河北工程大學 文法學院,河北 邯鄲 056038)
空間批評視角解讀波·馬歇爾《棕色姑娘,棕色磚房》中的女性發(fā)展空間
李俊婕,高楠,肖詠梅
(河北工程大學 文法學院,河北 邯鄲 056038)
空間批評關注空間的社會文化等屬性。波·馬歇爾的《棕色姑娘,棕色磚房》分別從景觀空間、社會空間和個體空間三個角度真實呈現(xiàn)黑人女性追尋自我發(fā)展空間的心路歷程。
空間批評;波·馬歇爾;黑人女性;自我發(fā)展
空間批評是20世紀80年代在文化地理學和文化研究等后現(xiàn)代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文學批評方法。就文學作品的空間批評而言,以前評論家往往過多關注作品中地理環(huán)境同作者經(jīng)歷以及作品主題思想之間的關系,將空間看做是一種靜態(tài)的、自然的場景或“容器”。而空間批評則打破文本中景觀的傳統(tǒng)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文本中空間及空間隱喻背后的文化、歷史、民族身份和權力等多層次的邏輯關系,強調對文學空間的社會文化解讀。(李靜,2011)
昂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米歇爾·???Michel Foucault)和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空間批評的早期奠基者。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在他的作品《空間的生產》中提出了“空間三一論”,即“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空間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和“表征空間(space of representation)”。列斐伏爾將空間分為物理空間、心理空間和社會空間,而且強調空間的社會屬性,他認為空間不僅是物質的存在,也是形式的存在,是社會關系的容器??臻g和社會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空間不再是一種消極無為的地理環(huán)境,而是一種社會生產方式??臻g在社會上產生,同時也促成了社會的產生。大量文學作品中關于空間意象的描述,如神秘的古堡、一望無際的荒漠、淺草覆蓋的沼澤、密密的藤蔓等空間環(huán)境,為突出文章的主題構建了適當?shù)匿秩痉諊8?碌臋嗔臻g理論豐富并拓展了列斐伏爾的社會空間理論,凸現(xiàn)了空間的權力和知識構成。??抡J為,“空間是人和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礎??臻g是人和權力運作的基礎”(Foucault,1977:13-14)??臻g在福柯的眼中演化成了權力容器,各種各樣的權力關系建構了這個紛繁的物質世界。在這個權力容器中,人們被這等級森嚴的結構所影響、控制??臻g理論更加關注空間與社會和文化融合的趨勢,注重研究文本中空間及空間隱喻背后的文化、歷史、民族身份和權力等多層次的邏輯關系,將科學研究轉向空間的文化研究?!翱臻g”已廣泛地被非地理學領域隱喻性地使用,乃至形成人文和社會科學廣泛的“空間轉向”。(屈榮英,2008)空間批評關注空間的社會文化屬性為從多維度研究空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提起托尼·莫里森,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黑人女作家,無人不知。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一個來自巴巴多斯的黑人女作家—波·馬歇爾?!蹲厣媚?棕色磚房》(Brown Girl,Brown stones,1959)是波·馬歇爾的第一部作品,這也是一篇自傳體長篇小說。小說著重敘述了一位巴巴多斯黑人女孩賽麗娜·博依斯(Selina Boyce)如何適應移民生活,在美國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強烈沖擊中求生存、求發(fā)展的艱辛成長故事。首次出版此書時,并未引起太多的關注,直到1981年女權出版社再版了這部小說之后,才引起美國社會各界的關注。馬歇爾享有加勒比海移民后代、黑人、女作家的三重身份,這也為她的小說提供了獨特的創(chuàng)作視角,她的作品通俗易懂,作者嘗試從西印第安人、美國人、雙重文化、跨文化等多個角度來反映移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寓意深刻,從而使得她在美國黑人文學領域里獨樹一幟。讀者可以從她的作品中聽到一種強有力的聲音,感受到一種全新的模式,體會到作品本身所傳達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作品展示給大家的更多的是主人公戰(zhàn)勝迷茫、痛苦的堅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物理空間或地志空間是指自然的靜態(tài)實體空間,也即通常意義上的物質的或物理的空間。佐倫在《走向敘事空間理論》中指出:靜態(tài)實體空間“是處于重構的最高層次的空間,被視為是獨立存在的,獨立于世界的時間結構和文本的順序安排?!保ê涡旅?,2012)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曾這樣說道:“衡量一部作品的優(yōu)劣, 就在于它是否很自然地創(chuàng)造出一個空間能夠言作者所欲言之事”(杰克·斯圖爾特,1982)??臻g批評把景觀看作是一種空間隱喻,在分析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對物質景觀的形象描寫為深入物質景觀的內部,探索深層的思想內涵奠定了基礎。
《棕色姑娘,棕色磚房》以紐約布魯克林區(qū)的巴巴多斯黑人移民社區(qū)為背景,真實再現(xiàn)移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黑人婦女的勤奮、堅韌和不屈使得她們撐起了黑人社區(qū)的“多半邊天”。小說塑造最成功的黑人母親形象就是賽麗娜的母親希拉。和所有的巴巴多斯移民一樣,母親希拉的美國夢就是渴望在美國擁有一幢棕色磚房。文學作品中的“地理景觀”常以地域、場景、建筑等形式出現(xiàn)在小說文本中,彰顯著人們空間實踐的痕跡,是空間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說的開場白中就有關于棕色磚房的描述。這些房子是“方的—卻給人留下高不可攀的印象”;它們連接在一起,看起來就好像“一幢房子從一排鏡子中反射出來”,然而每個房子又擁有“某些屬于它們自己的獨特性”;它們分享著“同樣的單調枯燥的棕色”,同時似乎又注定了它們“設計的混亂”。(曹林娟,2010)房子是安全感、歸屬感的象征,同時在美國,棕色磚房是最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的住房。因此,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棕色磚房, 對于大多數(shù)移民來說,就是實現(xiàn)美國夢、融入美國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
賽麗娜的父親戴頓是個理想的浪漫主義者。他總是憧憬著未來回到巴巴多斯去過一種安逸悠閑的田園生活。挫折使得他無法適應美國的生活。面對妻子想買下房子實現(xiàn)美國夢的心愿,他甚至選擇整天沉迷于樂器之中逃避忽視。在“棕色房子”的激勵下,西拉愿意付出一切。她不辭辛苦,日夜工作,甚至是最卑賤的事情她都毫無怨言。
當戴頓意外得到一份遺產——一塊在巴巴多斯的土地時, 他的理想情懷促使他想離開美國,回到家鄉(xiāng)去重新做個自由自在的巴巴多斯人。西拉心中一直希望能早日擁有“棕色房子”,早日讓孩子們接收良好的教育,早日真正融入美國社會。她私自賣掉這塊地,想買下她們現(xiàn)在租住的房屋。當戴頓發(fā)現(xiàn)毀滅自己希望的人是西拉時,他毫無責任竟然把錢揮霍精光。他的幼稚行徑傷害了所有與西拉一樣擁有夢想的巴巴多斯人,最終他受到了大家的排斥和譴責。而堅強的西拉卻克服重重困難用自己辛苦工作賺的錢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下了棕色磚房,繼續(xù)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贏得了大家的同情和支持。戴頓這次選擇了離家出走來逃避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失望的西拉在痛苦中掙扎之后做出了個極端的決定—向移民當局告發(fā)丈夫是非法移民,最終戴頓在遣返途中跳海身亡。
列斐伏爾認為社會空間不僅僅是一個事物,一種產品,它不僅包含了生產出來的事物,也包含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陸揚,2008)社會空間是小說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物總是要走進社會,同社會進行交流,不同人物在社會交流中形成一部作品的社會空間(趙炎秋2007: 426)。就《棕色姑娘,棕色磚房》而言,它包含的社會空間主要指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特定空間里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
小說主人公賽麗娜(Selina)在來到美國后,一開始,就迷失在這紛繁的“白色”(whiteness)世界中?!八麄儊砹? 就像黑色的大海輕推上白色的沙灘, 染污了那些沙子”,“黑色大?!贝碇桶投嗨沟暮谌艘泼?,“白色的沙灘”代表著白人世界,“染污”代表著“黑色”(blackness)與“白色”(whiteness)世界的沖突矛盾。白人世界中關于“黑色”(blackness)、“白色”(whiteness)的審美判斷將賽麗娜的審美觀擊得粉碎。她大喊:“我一直在告訴你,我不是他,我是我,賽麗娜。”這種自我身份的迷茫讓賽麗娜很痛苦、無助。其次,賽麗娜目睹父母的矛盾。母親在追逐美國夢過程中不惜出賣父親戴頓,當賽麗娜看見母親領來移民局的官員將父親帶走, 悲憤交加, 暈了過去。賽麗娜非常仇恨母親,一邊捶打著母親的肩膀, 一邊叫她“希特勒”。也正是因為母親的強勢,所以賽麗娜總是稱呼西拉“母親”(the mother)。這一稱謂少了一份母女間的親密,多了一份疏遠。即便如此,相比賽麗娜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對藝術的熱愛、對平等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母親堅韌不屈、腳踏實地的優(yōu)良品質使得塞麗娜對母親的感情除了仇恨之外多了一份尊敬。當她親眼看到母親工作的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時,當她看到母親用女性的韌性去征服那龐大的機器時,她深深敬佩母親為支撐家庭所付出的艱辛。
賽麗娜在父親去世后,一方面,她對母親進行了強烈的抵制;一方面,她越發(fā)的孤獨、絕望、苦悶。她的孤獨感加劇了她的不安和空虛,這使得她必須通過交際來填補。在賽麗娜看來,自己的痛苦不是一般的小伙伴可以理解的,她的述說對象應該是成熟、可信的。因為她急需從這些人身上得到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方式和為人處世的啟示。妓女蘇吉、美發(fā)師湯普森小姐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邊緣人物,正是這兩個小人物幫助她從生活中汲取積極的正能量,引導她在認識自我的同時還要了解巴巴多斯集體和社會。雖然在巴巴多斯人的圈子中,妓女蘇吉、美發(fā)師湯普森小姐是不受歡迎的角色,但是,正是在與她們的交往中,賽麗娜了解人性的可貴、懂得如何更好地理解適應社會。
個體空間是指個人處事的思維方式,它與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列斐伏爾在《空間的生產》中還指出,心理空間主要是空間的話語建構,通過溝通打破各自的封閉性。通過對話、內心獨白和意識流的方式,向讀者道出長期壓抑在她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從而走出封閉狹隘的個人空間,獲得心靈的寬恕、慰藉和滿足。(Lefebvre, 1991)
在以男性為主體的社會中,女性依附于男性。面對種族、性別的雙重歧視,社會最底層黑人婦女的生活異常艱辛。然而,小說《棕色姑娘,棕色磚房》卻給我們呈現(xiàn)了獨立自強的黑人女性形象。黑人婦女生活在美國社會的最底層,但是她們并沒有輕易在苦難面前低頭。語言變成了黑人婦女一種發(fā)泄憤怒和不滿的工具,一種力量的象征,一種治愈自己受歧視的良藥,一種維系非洲傳統(tǒng)的口頭藝術形式,是她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西拉憑借著自己超人的語言天賦,主宰著黑人社區(qū)婦女的敘述聲音。
小說中賽麗娜的成長從她兩次昏迷開始?;杳韵笳髦厣鎰e過去,死亡中重生。經(jīng)歷家庭變故之后,賽麗娜開始找尋自我發(fā)展之路。愛情使得賽麗娜開朗起來,自從認識了男友克萊夫后,她更加積極的參加社區(qū)組織的各種活動,最終贏得社區(qū)獎學金。男友克萊夫就像父親戴頓一樣,生活在理想之中,卻是現(xiàn)實的弱者。最初,賽麗娜想用獎學金和男友遠走高飛。父母的悲劇使得她意識到改變的矛盾性,最終她選擇離他而去。之后,賽麗娜勇敢地向社區(qū)承認了自己的動機,請求大家的原諒。這種直面錯誤的勇氣象征著賽麗娜人生的蛻變。真正的蛻變是賽麗娜對種族主義的對抗。如果說之前她對此是回避態(tài)度的話,那么在同學馬格瑞特家的遭遇使得她意識到一個黑人的成功努力改變不了白種人的歧視和偏見,只有黑人同胞們團結起來才可以改變現(xiàn)狀。
《棕色姑娘,棕色磚房》拓寬了黑人文學主題和視野。馬歇爾通過描寫巴巴多斯人生存的景觀空間、社會空間和個體空間呈現(xiàn)了黑人女性的新形象—堅強不屈、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通過空間的轉換,馬歇爾真實反映了主人公的情感、家庭、思想,展示了她們追尋自我發(fā)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這些受迫害、受歧視的黑人婦女在男性世界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生存下來,維持自己的尊嚴、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1]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Trans.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1977.[2]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m.Nieholson-Smith.Danold.UK:Blackwell,1991.
[4]曹林娟.淺析《棕色姑娘,棕色磚房》中大海的意象[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0,(2).
[5]何新敏.空間批評視域下的《寵兒》[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2,(1).
[3]杰克·斯圖爾特.《海浪》中的空間形式與色彩[J] . 二十世紀文學,1982,(1).
[6]李靜.從空間批評視角比較余華與王小波的小說世界[J].當代視野,2011,6.
[7]陸揚.空間轉向中的文學批評[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5).
[8]屈榮英.從空間批評視角解讀喬伊斯的《小云朵》[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8(6).
[9]芮渝萍.文化沖突視野中的成長與困惑—評波·馬歇爾《棕色姑娘,棕色磚房》[J].當代文學,2003.
[10]趙炎秋.文學批評與實踐教程[G].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7.
Interpretation of black women's self-development space in Brown Girl,Brown stones based on spatial criticism
LI Jun-jie, GAO Nan, XIAO Yong-mei
(College of Arts,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Spatial criticism pay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of space. In Brown Girl,Brown stones,Paule Marshall presents black women’s mental journey to struggle for the space of their self-development in landscape space, social space and personal space.
special criticism; Paule Marshall; black women; self-development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3.020
I106
A
1673-9477(2017)03-067-03
[投稿日期]2017-07-09
河北省教育廳課題(編號:SQ126004)
李俊婕(1981-),女,河北邯鄲人,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責任編輯 王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