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優(yōu)秀家風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2017-02-24 08:26牛紹娜陳延斌
      關鍵詞:家風培育價值觀

      牛紹娜,陳延斌

      (1.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院,北京 100872; 2.江蘇師范大學 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中心,江蘇 徐州 221116)

      優(yōu)秀家風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牛紹娜1,陳延斌2

      (1.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院,北京 100872; 2.江蘇師范大學 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中心,江蘇 徐州 221116)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文明道路造就了中國家庭、家風的獨特地位。優(yōu)良家風是銜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tǒng)文化血脈的紐帶,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起點,這就決定了家風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地氣”的基礎工程。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價值觀具有文化和倫理的內在契合性,表現(xiàn)在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文化同根性、同質性;家庭建設為優(yōu)秀家風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原基場域怡養(yǎng)涵育、返本開新、日常養(yǎng)成、多元互動等。是以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與踐行的基本路徑。

      家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怡養(yǎng)涵育;返本開新

      2016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盵1]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基本單位和原初場域。尤其在東方國家,根植于“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文化基因更加強調血緣氏族、家國同構,這就奠定了家庭、家教、家風在中國文明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謂“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2]。這表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優(yōu)秀家風的培育,離不開家庭美德的發(fā)揚光大。

      一 家風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地氣”的基礎工程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世代逐步形成的傳統(tǒng)習慣、生活作風、處世之道、道德風尚等的綜合,它蘊含于家訓、家規(guī)、家譜、宗約等文獻中,也滲透在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中,對于家庭維系、社會和諧、國家治理至關重要。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優(yōu)秀家風,主要包括“睦親勤儉的治家之道、蒙以養(yǎng)正的教子之方、重品崇德的修身之法、親仁濟眾的處世之則”[3]等內涵,探討優(yōu)秀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關系,需先要認識家風的地位和作用。

      (一)“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文明道路造就了中國家庭家風的獨特地位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走了兩條不同的歷史道路,即“古典的古代”和“亞細亞的古代”。具體說來,“古典的古代”發(fā)展道路是從氏族到私產再到國家,個體私有制沖破了氏族組織,國家代替了氏族?!皝喖殎喒糯眲t是在沒有摧毀原始氏族組織的情況下,直接進入奴隸制國家,血緣氏族制同國家的組織形式相結合。[4](P3)可見,血緣氏族的歷史性保存和徹底解體使東西方走上兩條不同的歷史和文明之路,由此東西方社會也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治理模式、價值取向。

      馬克思對東方“亞細亞”之路的考察分析,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并且“中國是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亞細亞’社會的最典型例子?!盵5](P117)因為,中國傳統(tǒng)宗法社會,國家建立在氏族血緣關系基礎上,培育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愛國如家的心理情感。作為“亞細亞”之路的典型,傳統(tǒng)中國社會所能借鑒和模仿的統(tǒng)治模式直接來源于氏族統(tǒng)治模式,實行長老統(tǒng)治,國家混合在家族里,因此國家又叫“社稷”。這樣的文化基因造就了中國家風文化的獨特地位,家風不僅涉及教子治家、修身處世,更關乎社會和諧、國家治理、民族命運,所謂“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寒松堂集·奏疏》);“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大學》)。因為“亞細亞”道路下的中國文明是以“家”文化為核心、以血緣氏族為根基、以“家長制”為統(tǒng)治模式發(fā)展起來的,所謂“家和萬事興”。諸如《顏氏家訓》中所論“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边@里充分闡明了家教的獨特功能。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注重發(fā)揮家教、家禮、家規(guī)對個人德化的特殊作用,以優(yōu)秀家風培育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給養(yǎng),這是由東方“亞細亞”歷史道路造就的中國家風的獨特地位決定的。

      (二)優(yōu)良家風是聯(lián)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tǒng)文化血脈的紐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6](P163-164)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為此,就要打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血脈,需要優(yōu)良家風這一紐帶。

      一方面,優(yōu)良家風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與傳承。梁漱溟認為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結構,加之上文所述“亞細亞”的歷史道路造就了中國家庭、家風的獨特地位,這樣的文化基因決定了“家”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貴家聲、興家業(yè)是國人的追求和使命,也塑造了中國人民“血濃于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的鄉(xiāng)土情懷。古人基本把家風內涵概括為“五?!薄鞍说隆?,“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八德”一般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也正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核心內容,并通過家規(guī)、家禮等形式實現(xiàn)代際傳遞。毋庸置疑,只有通過家風家教才能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落地、傳承、升華。有學者指出:“傳統(tǒng)家訓倫理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家庭層面的闡揚,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發(fā)揮了獨特而重要的紐帶作用。傳統(tǒng)家訓倫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通俗化,它以一種通俗易懂的傳播形式,將博大精深、玄奧縝密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遞給全體社會成員?!盵7](封面)可以說,家風是一家或一族的精神內核和價值共識,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縮影,是傳統(tǒng)文化在家庭或家族中的長久積淀,傳承優(yōu)良家風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優(yōu)良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頗多共通之處。譬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所倡導的“富強”、“民主”,分別與《錢氏家訓》中的“務本節(jié)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興學育才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有異曲同工之處;社會層面的“平等”、“公正”,在多數(shù)家訓中要求家長“持心公平”、“正身率下”等都有一定體現(xiàn);傳統(tǒng)家風除了正面道德操守引導外,還有硬性的家規(guī)訓誡,嚴厲懲治貪污枉法家庭成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理念有共通之處,如宋代包拯在《訓子孫》中告誡子孫:“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眰€人層面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及“友善”的價值理念在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文化中有更多的體現(xiàn)?!皭蹏笔敲褡寰竦暮诵?,是國人普遍認同的道德標準,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愛國”更多地表現(xiàn)為“忠君”,如《朱子家訓》以“臣之所貴者,忠也”倡導臣民對君主的忠誠,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更是家喻戶曉,是“愛國”價值觀的真實寫照。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社會,“敬業(yè)”更多指的是學業(yè)的勤謹,宋代學者家頤在《教子語》開篇就言:“人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表明讀書教子是人生至樂至要之事?!罢\信”與金纓《格言聯(lián)璧》中的“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一脈相承?!坝焉啤斌w現(xiàn)在《左宗棠家書》中“家庭之間,以和順為貴”的“和合”睦鄰思想。當然,傳統(tǒng)社會的家禮、家規(guī)、家訓文化畢竟是為宗法等級制度服務的,維護的是君權、族權、父權、夫權等,對此我們應區(qū)別對待,剔除愚忠、愚孝、守舊等與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基本理念相悖的家規(guī)、家禮文化。

      可見,中國傳統(tǒng)家訓、家教、家禮文獻蘊含著“和合睦鄰”、“誠信友善”、“勤儉持家”、“忠于家國”等家德訓誡,既生發(fā)于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貫通。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從未間斷過的文明,“家”文化更是一脈相承,是連接古今、公私的關鍵點。傳承傳統(tǒng)家風,是打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tǒng)文化銜接血脈的紐帶和橋梁,因此,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特別注重家風家教的獨特作用。如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作一座大廈,那么傳統(tǒng)文化是這座大廈的根基,家風則是立足地基、支撐大廈的架構。

      (三)家風建設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起點

      東西方兩條文明發(fā)展理路造就了家風家教成為中華文化的特色標識,中國家庭承擔著更多的育人使命。每個人自出生就處于特定的家風教化環(huán)境中,持續(xù)受到家文化的濡染和長輩的日常教導,并世代相傳,形成了根植于民族血液的道德基因和倫理烙印。青少年由于身心特點,價值觀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而家風又是青少年道德啟蒙、品性養(yǎng)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形式,家風的好壞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家庭成員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觀念和精神品質,可以說,家風建設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起點。

      “家風”是每個家庭成員“三觀”的基石,青少年時期是“三觀”形成以及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期。我們應以此為契機,以家風培育為抓手,結合青少年可塑性強的身心特點,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國本具端蒙重教文化傳統(tǒng),歷來重視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強調“端蒙養(yǎng)是家庭第一關系事”(孫奇逢:《孝友堂家訓》),告誡“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己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保ā额伿霞矣枴っ銓W》)雖然價值觀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換而發(fā)生改變,但兒時接受的教育具有持久的影響。正如我國著名文學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發(fā)表獲諾貝爾文學獎演講時所說:“有一個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親。”他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講述母親的教誨成就了他今日的輝煌。可見,家庭是人社會化的第一站,是人生啟蒙教育的第一課堂,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人格品質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首要場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1]

      二 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價值觀具有文化和倫理的內在契合性

      家風是銜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tǒng)文化血脈的紐帶,更是個體社會化尤其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起點。以優(yōu)秀家風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何以可能?筆者以為,至少有以下幾點依據(jù)。

      (一)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文化同根性和同質性

      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倫理契合性主要體現(xiàn)在二者具有文化同根性、同質性,這是以優(yōu)秀家風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可能性的首要前提。因為只有生發(fā)于同根且具有同質的兩個事物才有助推的可能性。這里所言的同根性是指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發(fā)于同一根源即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所謂的同質性是指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一種“德”。

      1.同根性: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是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與魂。

      無論是周公旦誡子、岳母刺字等家教故事還是《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典籍,雖弘揚的具體家風各不相同,但都是當時社會主流文化、價值取向、倫理規(guī)范的表征,都根植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鑒于優(yōu)良家風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與傳承,那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必然是時代家風的根與魂,對此,前文已述及,故在此不再贅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盵8]這表明,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任何切斷歷史脈絡的文化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更無弘揚傳承的可能性。傳統(tǒng)文化已融入民族的血液,成為社會精神文化的根與魂,在這種背景和環(huán)境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一項“筑魂工程”,重拾、激活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基因、挺起民族脊梁,是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打造文化強國的筑根之舉。

      2.同質性: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一種“德”。

      從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一根源生發(fā)出的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具有同根性,且具有同質性,即從本質上講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一種“德”,時代家風是家庭層面的“德”,既是怡養(yǎng)家庭成員道德素養(yǎng)的“大德”,又是體現(xiàn)家庭成員個體道德素養(yǎng)高低的“小德”。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盵6](P168)從某種意義上說,時代家風之“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德”分別是“小德”與“大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覆蓋國家、社會、個人三大層面,與家庭美德也有交織。而時代家風更集中于家庭層面“德”的塑造,當然與社會之德與個人之德有相通之處。

      (二)家庭建設為優(yōu)秀家風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原基場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倡導的24字,僅從字面看較為抽象,易被知識分子、領導干部接受,但要為廣大民眾認知、認同、踐行,就要“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于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盵9]

      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真正使其接地氣、貼民心,就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需以優(yōu)秀家風培育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由有三:第一,上文闡述了優(yōu)良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頗多共通之處,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提供了共識基礎。第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風的實踐養(yǎng)成是億萬家庭的內需,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地氣”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第三,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家風建設是家庭成員尤其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起點,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努力踐行者提供了人格基礎。

      以優(yōu)秀家風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在家庭建設中落細、落小、落實。由于中華民族素來注重家庭、注重親情,無論是優(yōu)秀家風的塑造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都離不開家庭這一重要場所??梢哉f家庭建設為其提供了原基場域,只有這種原初的且至關重要的家庭環(huán)境才是用優(yōu)秀家風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佳平臺,因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盵1]

      三 以優(yōu)秀家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有效路徑

      家風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地氣”的基礎工程,當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文化和倫理的內在契合性,這是以優(yōu)秀家風培育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那么,以優(yōu)秀家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有效路徑何在?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怡養(yǎng)涵育:讓地方家風資源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沃土

      成千上萬的家庭經過世代傳承形成的家風文明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表達和特有形式,尤其地方優(yōu)秀家風資源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精神給養(yǎng)。地方家風資源是當?shù)匕傩丈盍晳T、道德風尚、倫理規(guī)范的長期積淀和根本標識,用此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更易被百姓認同、踐行。挖掘地方優(yōu)秀家風資源,需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組建地方家風文化研究專門隊伍,為以優(yōu)秀家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學理支撐。地方相關部門應重視并鼓勵學界對家訓文化尤其是地方特色家風資源的挖掘與整理,通過成立家風文化研究機構、舉辦學術研討或系列講堂等方式,在科研項目、活動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以家風文化研究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

      第二,重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怡情養(yǎng)志熏陶,營造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良好氛圍。起源于農業(yè)文明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常與祭祖、祈天等意蘊相連,經過先人的教化,逐漸形成了春節(jié)歡慶、清明掃墓、重陽登高、中秋團圓等節(jié)日風俗,但不同的區(qū)域文化又有不同的過節(jié)形式,我們應深入挖掘地方不同的習俗,彰顯特色,以節(jié)日文化為載體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第三,發(fā)揮地方家風資源的育人功能,為優(yōu)秀家風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創(chuàng)造優(yōu)良環(huán)境。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注重社會實踐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耳濡目染才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各地名人故居基本都涉及持家治業(yè)的倫理規(guī)范,地方相關部門應充分發(fā)揮家風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地方家風資源為弘揚、培育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提供教育資源。

      第四,實現(xiàn)挖掘形式的多樣化,打通優(yōu)秀家風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最后一公里”。只有豐富家風文化內涵形式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打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最后一公里”。相關部門可通過舉辦“寫家史、傳家訓、品家書”“發(fā)現(xiàn)最美、傳遞最美、爭當最美”、“家庭美德大講堂”“為‘文明社區(qū)(鄉(xiāng)村)’點贊”等系列活動,調動大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真正激活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弘揚傳統(tǒng)美德,以興家風、淳民風、正世風實現(xiàn)優(yōu)秀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目標。

      (二)返本開新:加快傳統(tǒng)家風的現(xiàn)代轉換,實現(xiàn)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耦合

      傳統(tǒng)族規(guī)家訓包含著勤儉節(jié)約、端蒙正養(yǎng)、鄰德里仁等治家教子優(yōu)秀思想資源,但傳統(tǒng)家風文化畢竟產生于封建社會,帶有等級社會的劣根性,與社會主義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大相徑庭。譬如傳統(tǒng)社會的“男尊女卑”、“家長制”的倫理規(guī)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價值理念格格不入?!耙磺袞|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重要的是,好的一面應當吸收,而壞的一面則應拋棄。”[10](P366)我們應積極弘揚傳統(tǒng)家風文化中教人和睦向善、誠信處事等精神價值,注意去其糟粕,同時又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傳承這份珍貴遺產。

      以優(yōu)秀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必須秉持返本開新理念,“返本”在于吸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因為歷史是連續(xù)的,傳統(tǒng)文化并不意味著靜態(tài)的“過去的文化”,它是一股銜接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觀念之流,是不容也不能隔斷的。而“開新”在于實現(xiàn)傳統(tǒng)家風的現(xiàn)代轉換,使其與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匹配,因為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歸根到底受它的生產力狀況和生產關系制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價值取向的深度凝練與表達,利用家風教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批判繼承傳統(tǒng)家風文化,推陳出新,探尋既立足傳統(tǒng)文化又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倡導的價值規(guī)范、行為準則等相適應的新型家風文化,做好傳統(tǒng)優(yōu)秀家風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

      鑒于此,塑造當代家風是銜接傳統(tǒng)優(yōu)秀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當代優(yōu)秀家風塑造既要“返本”,即根植于傳統(tǒng)優(yōu)秀家風文化資源;又要“開新”,即立足社會主義性質與基本國情,實現(xiàn)傳統(tǒng)家風文化與時代價值的融合創(chuàng)新,為以優(yōu)秀家風文化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搭建平臺。當代家風塑造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繼承傳統(tǒng)優(yōu)秀家風文化孝親尊老、睦鄰勤儉、樂善好施等基礎上,著力將尊老愛幼、民主平等、勤儉持家、誠信友善、敬業(yè)愛國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融入時代家風營造和優(yōu)化工作中。在與這些核心價值理念契合的傳統(tǒng)家風文化、道德文化中,有些隨著時代變化而發(fā)生了改變。譬如,敬業(yè)愛國在古今時代意蘊就有所不同,在傳統(tǒng)社會,敬業(yè)更多的表現(xiàn)在對學業(yè)的勤懇,愛國多為“忠君”;而在當下,敬業(yè)是對職業(yè)的兢兢業(yè)業(yè),愛國是對祖國的熱愛。與傳統(tǒng)家風文化差別較大的是“民主平等”理念,盡管傳統(tǒng)家風文化也不乏民主平等的思想,但整體上看更多的是等級社會的男尊女卑、“三綱”戒律,當今家風文化建設在弘揚孝道的同時也要尊重每位家庭成員的人格及權利,共同營造自由平等、和諧有序的家庭氛圍,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三)日常養(yǎng)成:注重家庭生活的言傳身教,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心

      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功夫,只有使其入腦、入耳、入心,才能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熔鑄主體的道德品質。這就離不開日常養(yǎng)成訓練,離不開言傳身教的漸進熏陶,這是由品德生成與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決定的。首先,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是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未成年人教育長期存在重“教”輕“養(yǎng)”的現(xiàn)象,造成“教”的空洞與“養(yǎng)”的無著的不良后果,“養(yǎng)”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道德行為轉化為道德品質的必要條件,“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強調的正是如此。其次,未成年人處于“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的特殊階段,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正確的教育、引導對其品德素質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所以古人云“教子嬰孩”。

      通過家庭日常養(yǎng)成訓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從兩方面做起。一方面,利用家庭成員的血緣親情,潛移默化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额伿霞矣枴分赋?,“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人們愿意相信關系親密的人所說的話,愿意執(zhí)行敬佩的人所發(fā)的指令。家庭成員尤其是長輩與子女之間親密無間的血緣關系以及中國家庭中子女從屬于長輩的家庭地位,決定了在家庭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收到的效果是其他教育平臺不能比擬的,這種來自血緣親情的教育更易被青少年接受。家長應善于挖掘傳統(tǒng)家風文化,自覺制定適合自家發(fā)展的家規(guī),開展有計劃的家教活動,以規(guī)范家人行為,形成孝老愛親、團結鄰里、勤儉節(jié)約的家庭風尚。另一方面,注重家庭長輩的榜樣垂范,以身體力行濡染孩子德行。正如司馬光在《居家雜儀》囑告家人的那樣:“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御群子弟及家眾?!痹趦r值多元的今天,以優(yōu)秀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需家庭成員的代際傳遞,長輩要認真學習、領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言傳身教、榜樣示范浸潤、洗禮青少年,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心,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努力踐行者。

      (四)多元互動:以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和踐行

      傳承優(yōu)良家風是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上述論及家庭在家風培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而以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與踐行還應整合學校、社會、國家、媒體等資源優(yōu)勢,搭建“五位一體”教育平臺,全方位、全過程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地氣、貼民意。

      學校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蛾P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教育部門應組織編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色教材,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有效地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學校應秉承“以德樹人”教育理念,通過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管理育人、社會實踐、新媒體等多種方式開展家風教育,打造家風培育助推核心價值觀教育平臺。社會是育人的大課堂,以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社會環(huán)境不容忽視。可以深入社區(qū)、鄉(xiāng)村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兒媳”等家風建設系列活動,為廣大群眾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價值多元的今天,以優(yōu)秀家風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僅靠家庭、學校、社會的力量是不夠的,還應國家倡導家風教化的政策支持,更需法律法規(guī)的強力保障。此外,還應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傳播作用,借助網站、微信、微博、QQ、短信、飛信等平臺,通過分享、轉發(fā)、點贊、留言等方式推進優(yōu)秀家風傳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這就需要新媒體自覺承擔社會使命,以傳播時代家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正能量為己任,去媚去俗,真正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成為時代家風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鼎力助推者。

      [1] 習近平.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 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N].人民日報,2016-12-13(01).

      [2] 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jié)團拜會[N].人民日報,2015-02-18(01).

      [3] 張琳,陳延斌.傳承優(yōu)秀家風: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路徑[J].探索,2016,(1):166-171.

      [4] 葛晨虹.德化的視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8.

      [5] (意)翁貝托·梅洛蒂.馬克思與第三世界[M].高铦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6]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 戴素芳.傳統(tǒng)家訓的倫理之維[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8] 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01).

      [9] 習近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N].成都晚報,2014-05-25(01).

      [10]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xcellent Family Custo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NIU Shao-na1,CHEN Yan-bin2

      (1.School of Philosoph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2.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Asiatic” mode of production makes the unique status of the family and the family customs in China. Excellent tradition is the blood ties that conne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that promotes the youth’s values formation,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customs is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rounding”. Contemporaneous customs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have inner consistency of culture and ethics, which performs in the same cultural root and homogeneity and in that the family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original field for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Promoting the identity and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by cultivating family customs should grab multi-path, such as cultivating and conserving, returning to the root to the create the new, forming habits in daily life, interacting in pluralistic ways and so on.

      family custom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ng and conserving; returning to root and create the new

      2016-10-13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獻資料整理與優(yōu)秀家風研究”(14ZDB007);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度凝練與傳播、認同對策研究(14AKS018)

      牛紹娜(1988—),女,江蘇徐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當代中國道德建設.

      G78

      A

      1008—1763(2017)01—0046—06

      猜你喜歡
      家風培育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家風伴我成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百家姓看“家風”
      百家姓看;家風
      知名企業(yè)的價值觀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尖扎县| 宁都县| 乐清市| 秦安县| 五原县| 奉化市| 芒康县| 淮南市| 青浦区| 大港区| 防城港市| 揭西县| 班玛县| 胶州市| 股票| 贵德县| 扶风县| 石狮市| 英超| 新竹市| 文成县| 塔城市| 黔西| 靖宇县| 衡水市| 三门县| 成都市| 类乌齐县| 香格里拉县| 杭州市| 安岳县| 东方市| 永丰县| 延川县| 东城区| 清远市| 大石桥市| 张掖市| 喀喇沁旗| 五寨县|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