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玄武區(qū)孝陵衛(wèi)中心小學 顧敏毓
戲劇元素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江蘇南京市玄武區(qū)孝陵衛(wèi)中心小學 顧敏毓
戲劇是綜合性的藝術(shù),與語文教學有著許多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本文通過教學實踐尋找“戲劇元素”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聯(lián)結(jié)點,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可以融入多種“戲劇元素”:用“戲劇游戲”把學生引入課堂情境,用“角色扮演”幫助學生真情朗讀,“即興創(chuàng)作”以讀促寫,“定格照片”促進深度閱讀,等等。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不僅可以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而且促使了閱讀方式的轉(zhuǎn)變,也有益于讀寫能力的提升。
戲劇元素 低年級閱讀教學
“教育戲劇”通過扮演和戲劇游戲來讓學生們在游戲中學習,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zhì),學習的主要方式是體驗。教育戲劇與語文教學有著許多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將“教育戲劇”的元素融入語文教學中,有著積極的意義。(本文所提及的“戲劇元素”均指“教育戲劇”范疇內(nèi)的“戲劇元素”)
近年來,筆者嘗試將戲劇元素融入低年級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仡^縱觀,頗有心得。
(一)戲劇游戲,引入情境
戲劇游戲不是普通意義上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的普通游戲,而是能夠促進語文教學有指向性的戲劇游戲。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低年級的老師就可以在課前、課中安排一些帶有戲劇元素的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
如,在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課文《三個小伙伴》的教學中,課前筆者安排了一個暖身游戲“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選出一名學生面向墻壁,擔任發(fā)號施令者。班上其他學生在教室后排的空間里自由跑,直到發(fā)號施令者喊“?!?,學生們就靜止為小野豬、小象或小袋鼠的樣子。如果發(fā)號施令者喊:小野豬。那小野豬必須保持不動,其他孩子恢復跑動。再一次喊“小象”時,學生們就靜止在“小象”的位置……如此反復,讓游戲繼續(xù)下去。
“小野豬”“小象”“小袋鼠”是課文所描寫的三個主人公,這一指向教學內(nèi)容的暖身游戲能夠為課堂教學營造情境,還讓學生在戲劇游戲中不斷地想象和扮演。不受時間、空間和思維的限制,學生的情緒被充分調(diào)動,創(chuàng)意十足。
帶有指向性的戲劇游戲,解放了學生身體、釋放了天性,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緒,為課堂活動做好準備,給一成不變的課堂引入一股清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內(nèi)容的樂趣。
(二)角色扮演,真情朗讀
低年級是朗讀訓練的起步階段,學生的朗讀與理解是相輔相成的,理解可以提高朗讀,朗讀可以加深理解。“角色扮演”是最常見的戲劇手段,如果將“角色扮演”和朗讀教學結(jié)合起來,則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角色扮演”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可以通過角色的扮演,獲得角色的思維。如:在《美麗的丹頂鶴》教學中,筆者在教學中采用“靜像”游戲,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學生個人或幾人組合,在臺上展示出幾種丹頂鶴的姿態(tài)。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些丹頂鶴的姿態(tài),我們先請小朋友來讀讀寫丹頂鶴姿態(tài)的句子。
教師拍拍“丹頂鶴”:丹頂鶴們,你們注意聽哦!他們有沒有把你們的樣子讀出來?(2~3名生讀)
師:小朋友們,他們有沒有把丹頂鶴“引吭高歌”的樣子讀出來???(貼詞)
生:沒有,我會這樣讀。(生讀)
師:是的,引吭高歌就是像它這樣拉長了脖子,放開嗓子放聲歌唱。
師:丹頂鶴還有哪些姿態(tài)呢?能不能通過你的肢體表現(xiàn)出來?
(生展示、朗讀)
……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學生不再只是讀者,而是置身在情境中的“丹頂鶴”,當學生充分走進文本,化身其中,學生的情感乃至生命都會沉浸到文本中,那他對文本的理解不會只浮于表面,朗讀也不會空洞做作,而是真正帶著理解、帶著真情實感走進了文本。朗讀可以充分地、創(chuàng)造性地彰顯文字內(nèi)在的魅力。
(三)即興表演,以演促寫
“即興表演”是一種不需要劇本,也可以不用道具的戲劇表演形式。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靈感,在舞臺上互相合作,即興地創(chuàng)造出戲劇。原始的創(chuàng)作靈感不經(jīng)雕琢,全憑想象力。
二年級下冊《會走路的樹》,當讀到“小馴鹿讓小鳥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課文便戛然而止。學生們意猶未盡,我順勢建議學生們進行“即興表演”。
學生們很快就動了起來,他們分組將這個故事進行了精彩的演繹。有的學生突發(fā)奇想:小馴鹿將小鳥裝在盒子里,把它當成給老馴鹿的生日禮物,給了老馴鹿一個大大的驚喜。有的學生很有創(chuàng)意:當小馴鹿帶著小鳥回家后,老馴鹿激動萬分,執(zhí)意要把小鳥留下,于是父子倆就在樹上為小鳥精心造了一個溫馨的家,從此它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學生們想象的故事都別具一格。
筆者建議學生們及時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戲劇”寫下來,很顯然,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一定是有生命力的。
學生們都擁有“即興表演”的潛能,“即興創(chuàng)作”給了學生足夠的想象時間和空間。在想象中,學生有了一個更為豐富奇妙的世界,學生的個性體驗與獨特感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與彰顯,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戲劇元素”可以讓學生暢享閱讀的趣味
“趣味性”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著眼點。“戲”有游戲的意思,“劇”也包含嬉戲的意思。戲劇對學生來說就是游戲。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接受的復制式教學,使原本有聲有色的閱讀變成了無趣的共性行為。而“戲劇元素”的加入能讓學生們感受游戲的快樂?!皯騽 边€可以解放學生身體、釋放天性,讓一成不變的語文課堂趣味盎然,豐富了課堂教學,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親近語文、喜愛語文。戲劇活動中學生的感性和理性得到融合,學生們在角色扮演以及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悅。
(二)“戲劇元素”可以改變閱讀方式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戲劇元素”可以改變我們的閱讀方式,用戲劇的手段來幫助語文教學,戲劇元素成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課堂成為組織教學、實施教學的活動平臺。將靜態(tài)的教學轉(zhuǎn)為動態(tài)的教學,變固定的課本為靈活的探索實踐,讓學生的閱讀從平面走向立體。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走上“舞臺”的主角,學生有機會參與、分享、互動,增強了教學過程的生動性和有效性。它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又能使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閱讀不單單被描述成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而是一個與學生密切結(jié)合的實踐過程。戲劇讓學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學習語言。不斷地吸納、總結(jié)、運用新的閱讀方法,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實現(xiàn)真正的閱讀體驗,完成了自我意義的建構(gòu)。課堂充滿了持續(xù)生成與轉(zhuǎn)化,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課堂成為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場”和“生命場”,學生真正擁有了學習的主動權(quán),有了思索感悟的機會與時間。
(三)“戲劇元素”可以促進讀寫能力的提升
維果茨基曾指出戲劇是學生學習讀寫的重要機會。通過戲劇可以發(fā)展情景語言。學生從角色扮演中,獲得了不同的學習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中學會不同的情境表達。它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意義,變固定的文本為活的探索實踐,又能發(fā)揮想象,不僅理解字面意思,而且能夠深入了解文字背后的內(nèi)涵。在戲劇中,學生必須運用閱讀策略,從而更清楚自己的角色。不知不覺中,學生培養(yǎng)了情感,提升了能力,讓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得以充分體現(xiàn),提升了讀寫能力。
將“戲劇元素”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學生解放天性、樂于表達、善于表達,給語文課堂引入一股清泉。它打開了閱讀教學的另一扇窗,讓語文課堂充滿靈性與智慧。?
[1]劉哲君.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2012年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