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營
焦點一: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了怎么辦
關鍵點:研究續(xù)期法律安排
【文件精神】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后續(xù)期的法律安排,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產長久受保護的良好和穩(wěn)定預期。
【專家解讀】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立新說,續(xù)期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是不夠70年的,到期后必須都續(xù)期到70年;二是70年到期后自動續(xù)期,相當于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是一個無期限的物權,即一次取得永久使用,國家不必每次續(xù)期每次都收費;三是到期后經過自動續(xù)期變成永久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之后,應當確定使用權人與國家所有權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考慮收取必要而不過高的稅金,但應當經過立法機關立法決定。
焦點二:遏制征地與拆遷矛盾
關鍵點:不將公共利益擴大化
【文件精神】完善土地、房屋等財產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適用的公共利益范圍,不將公共利益擴大化,細化規(guī)范征收征用法定權限和程序。遵循及時合理補償原則,完善國家補償制度,進一步明確補償的范圍、形式和標準,給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的補償。
【專家解讀】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孫憲忠表示,建議規(guī)定公共利益的認定引入聽證程序。除了政府,利益受損代表和獨立的相關專家代表也應該參加。政府部門或者其他強勢的受益主體如果主張某一項目的建設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焦點三:保障農民宅基地權益
關鍵點:落實用益物權
【文件精神】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糧食生產能力不減弱、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落實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用益物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增加農民財產收益。
【專家解讀】“這項涉及數億農民切身利益的規(guī)定要求,是對正在實施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銜接與明確。”有關專家表示,過去,農民對農房宅基地只擁有使用權,造成抵押貸款受阻,農民進城后宅基地使用權退出不暢,帶來一系列問題導致農民財產權利難以實現(xiàn)?!兑庖姟坊貞宿r村“三塊地”的改革,提出落實宅基地的用益物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增加農民財產收益,能夠使宅基地等原來的“死資產”在一定范圍內流動,最后變成“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