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
國畫大師齊白石成名后,有人問他何以從一介木匠成為一代名家,他答道:“作畫是守靜之道,涵養(yǎng)靜氣,事業(yè)可成。作畫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同理?!?/p>
靜,是內(nèi)心和諧的胸懷氣度,是修身養(yǎng)性的精神追求,是厚積薄發(fā)的成功之道,是精神成長的良田沃土,更是人生與事業(yè)的美麗風景?!办o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只有內(nèi)心保持安靜狀態(tài),才能冷靜思考,正確判斷,平和處事,坦然地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
當今社會,有一樣東西讓人們都無可回避,那就是浮躁的風氣。有的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有的為學者盼望一步到位,有的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有的為藝者盼望一舉成名?!翱诖墓?,六神無主;身體棒棒,東張西望”,便是這些人的生動寫照。尤其是網(wǎng)絡時代,一部智能手機就能把人們的時間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五彩斑斕的信息讓人們無所適從。氣定神閑、安之若素者越來越少,患得患失、坐立不安者越來越多。
那些整日忙碌趕場子的人,那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人,那些跟風起哄,心神不寧的人,看似左右逢源,到頭來往往難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們“用心躁”,而無法“用心一”。
人靜心不浮,靜心能豁達?!敖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囂之中的寧靜心態(tài)。有了靜的底色,就有了達的境界、定的氣質、和的格調?!懊餍抢试?,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趨燈焰。嘉卉清泉,何物不可飲啄?而蠅蚋爭嗜腥膻?!卑驳渺o心有洞天,常洗心者不染塵。當面對色之魅、名之耀、利之誘、權之惑時,就要秉持淡泊心態(tài),蕩去塵世濁物,靜下心定下神,扎扎實實、聚精會神地干好自己的事。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在生命的長河中,以仰頭看天的心境,辟一塊安靜的綠地,靜下心來默默耕耘夢想,堅定自己的方向不回頭??傆幸惶?,你會激發(fā)生命潛能,用繽紛鮮艷的生命之花,芬芳自己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