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晨+王鴻娟+朱戰(zhàn)強
摘 要:目的:探討醫(yī)學影像教學中聯合應用TBL、CBL教學法對提高大學生成績的有效性。方法:在我校2015級醫(yī)學影像專業(yè)中選擇兩個班為此次研究對象,一班設為實驗班,教學中采用TBL與CBL教學法,另一班設為傳統班,教學中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比對兩個班成績提升情況。結果:實驗班理論考試成績與實踐分析成績均明顯較傳統班優(yōu)越(P<0.05),對實驗班學生實施問卷調查,發(fā)現其對TBL、CBL教學法有較高的認同度。結論:將TBL、CBL教學法應用在醫(yī)學影像學教學中,可使大學生自主參與到整個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促進高效教學的實現,對高職大學生影像學分析能力、綜合素質進行有效培養(yǎng)。
關鍵詞:醫(yī)學影像教學;TBL;CBL;考核成績;高職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5-0018-02
近些年來,醫(yī)學影像技術獲得了較為快速的發(fā)展,社會對醫(yī)學影像人才的需求量日漸增大,對人才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為了滿足這一要求,設立了醫(yī)學影像專業(yè)的相關高職院校紛紛對教學進行改革。在改革過程中,不斷強調實踐型、復合型醫(yī)學影像人才的培養(yǎng)。對此,學校在進行醫(yī)學影像教學時,將TBL(基于團隊學習的教學法)、CBL(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在提升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為了進一步對醫(yī)學影像教學中以上兩種教學法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本次研究選擇兩個班為研究對象,一班采用TBL與CBL教學法教學,一班采用傳統方法教學,在對比分析兩班成績的基礎上對TBL與CBL教學法的應用效果進行證實。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在學校2015級醫(yī)學影像專業(yè)中選擇兩個班為此次研究的對象,為了便于對照研究,將其中一個班設為實驗班,學生共65名,教學中聯合應用TBL與CBL教學法;將另外一個班設為傳統班,學生共66名,在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法。兩個班影像學的教學內容、課程、學時均以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為依據進行設置。研究前,對兩個班學生的理論、影像分析成績進行比對,未見突出差異(P>0.05),可進行下文的比較分析工作。
2. 教學方法
實驗班學生采用TBL與CBL教學法進行教學:(1)在對學生興趣、性格、成績等進行充分考慮的基礎上,對65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1個小組11人左右,并選出小組長。(2)教師依據教學內容,收集醫(yī)學影像學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提前一個星期把案例發(fā)給各小組的學生,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對照資料進行查詢,以自學的形式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3)教師組織各小組的學生相互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各小組的同學對教師提供的影像學資料進行“閱片”,相互討論、分析,在對影像學征象、特征等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共同對這一案例作出鑒別與診斷。例如,教師可給學生提供不同原因導致的肝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圖片,讓學生對不同類型的肝硬化進行鑒別,隨后分別作出診斷。(4)組織各小組進行交流,完成一個階段的自主討論并進行問題探究后,教師將各小組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讓其對自己小組的診斷結果進行報告,隨后教師再進行相應的總結與講解,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5)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應用性練習,將容易混淆的典型性影像學資料發(fā)給學生。例如,教師可給學生準備胃腸道間質瘤的多層螺旋CT影像學資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此資料進行分析,自主對資料進行查閱,共同進行定位與定性診斷。隨后,再組織各小組相互交流診斷的結果,教師最后給出答案,并進行相應的講解與補充。
傳統班則采用傳統講授式的方法進行教學,以醫(yī)學影像學這一專業(yè)的教學大綱為依據,給學生講解相應的醫(yī)學影像學理論知識、影像學檢查方法、診斷要點等,并輔以適當的案例分析。兩個班的教學時間完全一致。
3. 觀察指標
(1)依據本專業(yè)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能力、人才培養(yǎng)目標等,為學生設計理論考試與實踐分析考試的試卷,總分都為100分。組織兩個班的學生同時進行考試,考試時間完全一致,理論考試依據學生在試卷上的作答情況進行客觀打分,實踐分析由兩名或兩名以上教師共同進行打分后取平均成績。(2)自主對問卷調查表進行設置,發(fā)放給實驗班的學生,調查其對TBL與CBL教學法的認同情況。
4. 數據處理
本次以SPSS20.0軟件進行數學統計分析,其中,兩個班平均成績由“(±s)”展開研究,實驗班學生對TBL與CBL教學法的認同情況以“(n/%)”進行分析,兩班客觀比對后,若有差異性出現,則標明(P<0.05)。
二、結果
1. 比對兩個班理論與實踐分析成績
實驗班理論考試成績、實踐分析成績均明顯較傳統班優(yōu)越(P<0.05),詳情見表1。
2. 分析實驗班學生對TBL與CBL教學法的認同情況
實驗班學生對TBL與CBL教學法有較高的認同度,認為此種教學方法充滿樂趣,可在相互協助、熱烈討論的氛圍中學習到影像學知識。學生通過參加在這兩種教學方法下組織的教學活動,對影像學知識的學習充滿了興趣,可對影像學分析能力進行有效提升,無形中還可對團隊精神、協助能力、溝通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幾乎都認為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多應用這兩種教學方法。具體的調查結果見表2。
三、討論
醫(yī)學影像學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單一地依賴教師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往往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近年來,現代醫(yī)學事業(yè)對醫(yī)學影像學人才的質量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這一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相關醫(yī)學影像學教師應該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行改進,將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作為出發(fā)點,將實用型醫(yī)學影像人才的培養(yǎng)當作教學目標,積極將多種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活動的組織中。TBL教學法(Team based learning )即基于團隊的教學法,強調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解決的整個過程,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對問題進行探究與解決。CBL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即基于案例的教學法,強調將具體案例引入到課堂上,讓學生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提升能力。將以上兩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應用在醫(yī)學影像學的教學中,具有以下方面的優(yōu)勢:(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應用TBL、CBL兩種教學法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時,教師給學生設置相應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病例資料結合在一起。學生自主對案例進行分析,課堂上充分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激烈討論,不但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讓學生在相對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知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中,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2)可提升醫(yī)學影像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提前為學生提供了相應的學習資料,提出了探究問題,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自主研究病例資料、查詢資料的時間,讓學生在課下自主討論。課堂上,教師再引導小組間相互交流與討論,隨后再進行點評與總結,不但可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對學生診斷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而且能夠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3)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yǎng)。在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需要相互合作與溝通,在不斷的“磨合”中得出本小組的討論結果。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對相應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夠對學生團隊精神、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進行有效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本次研究選擇了兩個班為研究對象,實驗班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TBL、CBL教學法,傳統班則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結果顯示,實驗班理論考試成績與實踐分析成績均明顯較傳統班優(yōu)越(P<0.05),對實驗班學生實施問卷調查,發(fā)現其對TBL、CBL教學法有較高的認同度。可見,對醫(yī)學影像學教學活動進行組織時,相關教師可積極將TBL與CBL這兩種教學方法引入到其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從而促進醫(yī)學影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yǎng)出更為優(yōu)秀的醫(yī)學影像學人才。但在采用TBL與CBL這兩種教學方法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分組應該合理,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對學生意愿進行考慮,以保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其次,在對教學案例進行選擇時,教師應該進行深入調研,依據學生興趣、認知水平、教學內容等,為學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案例教學能夠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再次,教師需將啟發(fā)與引導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對于那些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同學,要及時進行引導,盡量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最后,教師需注重鼓勵性評價的應用,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將一項學習任務完成、對某一案例作出分析后,教師都需要應用積極的語言和語氣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贊賞與支持,然后對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充滿信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醫(yī)學影像學教學中,TBL與CBL教學法有較大應用價值,在提升學生成績、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有重要意義。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積極引入這兩種教學方法,依據學生具體情況,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組織,以促進醫(yī)學影像學高效教學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南,朱文珍,萬寶俊,等.以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整合——醫(yī)學影像學教學的6年實踐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4(31).
[2]郎寧,劉劍羽.LBL與CBL聯合應用的模式在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八年制醫(y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03).
[3]李宏軍,李莉,任美吉,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醫(y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醫(yī)學,2014(06).
[4]劉源,王江.現代醫(yī)學模式下中醫(yī)院校《醫(yī)學影像學》教學困境及思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
[5]李麗,朱文珍,萬寶俊,等.基于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多維度醫(yī)學影像學教學模式之探索[J].放射學實踐,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