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秀 鄭玉珍
【摘要】 目的:研究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應用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筆者所在醫(yī)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呼吸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進行研究,并對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觀察組與傳統(tǒng)護理的對照組的護理效果進行詳細的分析。結果:通過兩組患者的不同護理方法得出的最終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及護理人員考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責任制整體護理方法應用于呼吸內科護理中,不僅受到廣大醫(yī)護人員及患者的認可,對于病患的康復起到了極佳的輔助效果,促使醫(yī)患關系和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呼吸內科; 責任制整體護理; 優(yōu)質護理服務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4.0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4-0066-02
眾所周知,呼吸內科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通常患病年齡層次較高,擁有較長的治療周期,加上各種患者的情況也不近相同,因此給醫(yī)護人員的護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直接影響了醫(yī)護工作的正常進行。醫(yī)護隊伍的不斷壯大,注入了新的元素和人員,也給醫(yī)護人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為醫(yī)護人員的經驗不足,質量也就不能夠保證,所以護理的好壞就成了所有醫(yī)護工作人員關注的重點。在這里,就注重探討了新的護理模式,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責任制整體護理的模式的運用,對其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把運用這種護理模式的整體護理效果進行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呼吸內科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45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和觀察,做出分析總結。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41~70歲;疾病分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彌漫性肺部疾病3例,全身疾病肺部表現(xiàn)10例,哮喘病4例,肺部感染16例。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2~71歲;疾病分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彌漫性肺部疾病4例,全身疾病肺部表現(xiàn)8例,哮喘病15例,肺部感染1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或疾病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強。
1.2 方法
對以上兩組分別進行不同的護理措施。對照組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如飲食護理、健康宣教、康復護理等。觀察組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方法,包括組建護理小組、分配責任組長、分配各級護士及護理的實施。科學合理地對護理人員進行排班,提升每位護理人員對于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責任意識,具體如下: (1)組建護理小組。由經驗較為豐富的護理人員及護士長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培訓相關護理人員,定期對該小組的護理效果進行考核,結合護理員工的職稱、綜合素質、專業(yè)能力進行科學的排班,對可能或已出現(xiàn)的漏洞與不足進行分析歸納,并對應用的措施進行集體討論,并評價護理的效果,從而保障護理效果最大程度的發(fā)揮。(2)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對護理工作的具體工作流程及各級護士的崗位職責進行細化。對呼吸系統(tǒng)內科病患進行實時監(jiān)護,加強病房巡視工作,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給予患者更多與病魔作斗爭的信念。若患者在臨床護理程序中出現(xiàn)問題,應當立即通知主治醫(yī)生,并作好記錄工作。(3)護理人員還應樹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幫助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癥狀,起因、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等。其中包括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臨床護理計劃,例如健康教育宣教形式及內容,從而提升患者對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認知。除此之外,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護理組長需要對所有患者的治療及護理工作進行管理,并對此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監(jiān)控,確保護理質量能持續(xù)上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護理質量及患者對此方法的臨床護理滿意程度,同時對護士責任制整體護理考核進行評分。對患者滿意度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兩組均發(fā)放45份,回收45分。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對兩組護理方法的感受和意見,具體劃分成不滿意、一般、滿意及非常滿意4個標準,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次研究相關數(shù)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不滿意9例,一般17例,滿意與非常滿意合計19例,護理滿意率為80.00%;觀察組患者中不滿意2例,一般3例,滿意與非常滿意合計40例,滿意率為95.56%,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78,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人員考核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責任護士責任評分較對照組的滿意程度顯著改善,對照組護士護理考核平均評分為(75.9士4.9 )分,觀察組為 (91.8士5.1)分,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眾所周知,臨床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就是呼吸內科,而對于呼吸內科來說,許多患者屬于慢性疾病的范圍,并且患者的情緒不穩(wěn)定,非常焦慮不安,對自身的病癥極度的失望和失落,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或者在治療中引發(fā)壓瘡和感染等并發(fā)疾病,后果不堪設想。隨著醫(yī)療體系的不斷革新,新時期的護理服務工作涵蓋內容也出現(xiàn)了很大的轉變,并且患者的自身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產生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對護理質量有相應要求,還對護理效果及護理的及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本文所探討的新型臨床護理方法即責任制整體護理,是指通過責任護士、責任組長對患者進行責任包干制的護理服務內容,方便對臨床護理和以后的管理做出全方位的監(jiān)督及指導。優(yōu)勢明顯,特別是對因慢性病反復發(fā)作的住院患者來說,他們是呼吸內科的住院患者中所占比重較大的人群,可以通過觀察這些患者得出這些因為久治不愈、病情反復,而表現(xiàn)出體質虛弱等的臨床癥狀。這樣一來,呼吸內科的護理工作就越發(fā)繁重,醫(yī)護人員就更加忙碌。盡管這些年,我國的醫(yī)療隊伍不斷壯大,醫(yī)護人員也逐漸納入年輕的元素,但其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和業(yè)務水平卻良蕎不齊,導致了護理質量的下降和護理滿意度的降低,因此如何提升護理水平成為當前擺在醫(yī)護人員面前的首要難題。臨床試驗表明,責任制整體護理方法在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實踐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得到了廣大患者及醫(yī)護人員的認可和信任。責任制整體護理臨床實踐時,醫(yī)護人員首先應當對病患的病情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工作,同時還應做好病患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取得家屬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是將責任進行嚴格劃分,明確各部分的職責所在,能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使患者對其接受的護理服務非常滿意。
責任制整體護理方法的護理過程是由資歷較深的護士帶領管理,所以可以帶動年輕的護士,幫助其學習護理方法和穩(wěn)定心態(tài),進而提高自身的護理水平和職業(yè)素質。這種方法還能夠使傳統(tǒng)護理中被動檢查的模式轉變?yōu)橹鲃訁⑴c的模式,明顯改善護理質量各方面指標。同時,也能夠促使護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能夠得到主管醫(yī)師的認可。就上述的方案就可以體現(xiàn)出,責任制整體護理在整個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好處和優(yōu)勢,對臨床醫(yī)學擁有極大的效果和得到一致的好評。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服務領域中推行責任制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有著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該方法的出現(xiàn)不但對于病患的康復起到了極佳的輔助效果,還有利于加強病患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因此受到廣大醫(yī)護人員及患者的認可,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蘇琳珠,王招娣.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8(2):112-115.
[2]蔡克,王萌.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2):145-146.
[3]郭麗霞,張莉,劉曉蘭.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并發(fā)糖尿病護理服務中應用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12):170-171.
[4]陳心容,何劍.PDCA循環(huán)在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院管理,2012,10(3):263-265.
[5] 黃靜,羅春燕,黃蘭英.責任組長負責制在呼吸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J].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2,14(4):62-64.
(收稿日期: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