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南方
像一夜之間,家里多了個刺兒頭,雖說自打他進(jìn)入青春期后,我升任他的應(yīng)急中心負(fù)責(zé)人,一些重點防范的事情,心里多少有預(yù)案,但總有突發(fā)情況,就像他過早地成了個刺兒頭,典型的用語是,怎么著?
比如要他寫完作業(yè)再玩,他說先玩一會兒再寫怎么著。比如說天熱了你穿T恤吧?他說,就穿夾克怎么著。比如他英語考了85分,我問他班上最高多少分,他說110分。我問他有啥感覺,他說,人家是人家自己考出來的,我這也是我自己考出來的,怎么著?
他喜歡唱對臺戲,有了小小的逆反心理,在我看來,這是大多數(shù)孩子成長的必然經(jīng)歷,就像他穿了半天夾克,耐不住熱換上了T恤,他自己有校正能力,我頂多就是要他注意說話方式,過了一段時間,他很少“怎么著”了。
有一天,我跟他說一個老故事,一位父親臨終時給三個兒子交代說,家里那19只羊,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四分之一,老三分五分之一,并且這些羊不許殺著分。這一下子把他三個兒子難住了,吵得不可開交,因為這是難題。這時,村里人想到了一個老羊倌,是個智者,就去請教他,結(jié)果智者一下就解決了。我問他知道智者是怎么解決的?其實,這個問題他在小學(xué)學(xué)分?jǐn)?shù)時,我跟他說過,這次說這個,是想給他講個道理的。
他說,這不公平,為啥小兒子分得最少,大兒子分得最多?他家的爸爸太笨了。我說,這只是個故事,你幫著想解決辦法,先不管別的。他說,這不公平,我才不想解決辦法!
我說,那個智者已經(jīng)想到了辦法,他牽來一只羊,于是就有了20只羊。他說,老大得了10只羊,老二得了5只羊,老三得了4只羊,老羊倌把自己的羊牽回去了。
刺兒頭小時候
我說,我說這個故事是想說個理,從前有個成語叫順手牽羊,說的是占人便宜,可這個故事卻是添一只羊,雖然這只羊還是自己的,可智者的心思卻是美的,幫助別人不一定全是出錢出力的事情,有時一個好的想法,也能解決問題。
他說,這不公平。
我說,人家三個兒子都沒有說不公平,你為啥一定要堅持呢?他說,那他們?yōu)樯冻臣苣??我說,那你有什么好辦法?他說,簡單,老頭在死之前先殺一只,來一個烤全羊,都來吃了,然后三個兒子每人6只羊!
我大笑起來,不得不說,他的辦法公平,并且簡單。不過,我還是跟他說要分清楚什么是課題,不在這上面鉆牛角尖。他說沒鉆牛角尖,舉例說100個饅頭100人,大人一人吃4個,小孩4人吃1個,問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這也不公平,我還不是寫個方程給求出來了!
他那神情,就是一個刺兒頭,不過,還算可愛。有時候,這刺兒頭勁真讓人生氣!
他時不時在學(xué)校犯錯誤,比方說,同桌站起來回答問題,他把凳子給挪了,同桌一屁股坐在地上;比方說,上課看課外書;比方說,遲到了撒謊說病了。因此,我時常接到老師的電話,偶爾還被“請”到學(xué)校,老師親自“接見”我。
前幾天,他在自習(xí)課變魔術(shù),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老師要他立刻打電話請家長,他不肯。
他說,老師,除了請家長就沒辦法啦?
頂上嘴了。老師堅持要他請家長。
他說,為什么要請家長,你是老師,我是學(xué)生,我犯了錯,你批評我就是了。理由還很充分。
老師生氣地說,你不請,我來請,讓你家長把你領(lǐng)回家好好反省。
他說,你有什么權(quán)力讓我不上課,再說了,我是在教室犯的錯,你憑什么叫我回家?他激動地說,我看你也得好好反?。?/p>
后來,他說那句要老師好好反省的話一出口就嚇壞了,想著闖了大禍。結(jié)果,他這句話說完,老師沉默了一會兒,讓他坐下,沒說再請家長的話。
后來,我接到他老師的電話,說起那天他的表現(xiàn),說他的那些話很有邏輯,挺不好反駁。我請老師原諒他的刺兒頭行為。老師說,每個刺兒頭都是有道理的,我自己的方法是有問題……
是啊,每個刺兒頭孩子都是有理由的,先別急著拔他的“刺”,許多時候,那刺是明亮的內(nèi)心,就像一根帶刺的黃瓜,等他慢慢成熟,刺兒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