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慰
清代大藏書家黃丕烈(1763-1825,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xué)家、校勘家),被譽(yù)為藏書界的“五百年來第一人”。古往今來的藏書家中,能做到藏而能鑒、鑒而能讀、讀而能校、校而能刊、刊而能精者,首推黃丕烈。他一生收藏了近200部宋版書和上千種元、明刻本以及大量的古抄本,其藏書之精,至今沒有一個私人藏書家可以與他相媲美。
生活在乾隆、嘉慶時期的蘇州人黃丕烈,自稱“書蟲”“書魔”“癡絕”。他愛書如命,一生只是在書齋里平平淡淡地讀書、藏書、校書、鑒書、刻書、為書編目、為書寫題跋。在他看來,書籍是天下的至寶,更是讀書人的立命之本;藏書是最快樂的事,也是最美的事,不僅可以怡樂生前,也可以流芳后世。
黃丕烈不但是著名的藏書家、出版家、目錄學(xué)家、版本學(xué)家、??睂W(xué)家,而且因精于古書鑒別,又是清代“賞鑒派”藏書家的代表人物。經(jīng)黃丕烈校勘而留下題跋的書,今存世有800余種。由于所題跋之書多是罕見珍本,又因題跋行文之特殊魅力,世稱“黃跋”。凡有“黃跋”的古籍,往往身價百倍,讓收藏者珍若拱璧。
黃丕烈嗜好收藏宋本書,只要見到就一定竭盡全力,可謂要書不要錢。為此,黃丕烈專辟藏書室為“百宋一廛”,室中的南宋刻本《陶淵明集》、宋湯漢注南宋刻本《陶靖節(jié)先生詩》,是國寶級的古籍善本。宋版書在明末清初已經(jīng)非常值錢,甚至以頁論買賣。黃丕烈為購宋本《戰(zhàn)國策》,竟用了80兩黃金??梢韵胍姡S丕烈珍藏的近200部宋版書,不知花去他多少真金白銀。
黃丕烈家雖然比較富裕,但畢竟不是巨富,時有經(jīng)濟(jì)上的拮據(jù)與困窘。可不管多么困難,只要有好書,他總是本著“錢物可得,書不可得”的態(tài)度,不遺余力地購買下來。嘉慶元年(1796),黃丕烈家遭受火災(zāi),不得不遷居別處,這時正是家中經(jīng)濟(jì)狀況最緊張的時候,可他卻不顧家人的責(zé)難,毅然花費(fèi)80兩白銀購買了北宋版的《新序》和《列子》,他說:“余之惜書而不惜錢,其真佞宋耶?誠不失為書魔云爾。”
黃丕烈還把書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精心護(hù)書,不惜重價裝修,以延長古書的生命,其裝修費(fèi)用往往幾倍于購書費(fèi)用。宋刻《古文苑》殘本到黃丕烈手中時,塵封蟻蛀,僅存47頁。黃丕烈讓工匠洗滌粘補(bǔ),重新裝訂,一部古色古香、雅致可愛的善本重新煥發(fā)了青春。嘉慶十四年(1809),黃丕烈收得宋刻殘本《毛詩傳箋》一書,先加抄補(bǔ),再予以裝潢,連同購書的費(fèi)用竟然高達(dá)100兩白銀!
黃丕烈不像別的藏書家以多多益善來收書,他是以質(zhì)取勝,其藏書原則為:“不善不收,遇善必收?!痹谇俺貢抑校S丕烈最景仰的是毛晉和錢曾。毛晉的《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和錢曾的《讀書求敏記》,是他藏書和訪書的指導(dǎo)手冊。黃丕烈在學(xué)余堂書肆見到舊抄本《孟子注疏解經(jīng)》一書,帶回家翻閱時見書中有殘缺,就不太喜歡而還給了書肆。但后來在翻檢《讀書求敏記》時發(fā)現(xiàn)收有該書,其提要云:“《孟子注疏解經(jīng)》是叢書堂錄本,簡端五行,為匏翁手筆?!毙盐虻竭@本書可能是錢曾的舊藏,于是馬上到書肆去索購,不料書已經(jīng)被店主攜往昆山售賣,黃丕烈既失望又懊悔。后來這本書由于無人購買又回到了蘇州,黃丕烈得知后喜出望外,如獲至寶地買回家,打開一看果然有匏翁(明代蘇州狀元吳寬)的親筆題識,確認(rèn)為叢書堂抄本無疑。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葬花,是萬世流芳的抒情絕唱。而黃丕烈祭書,同樣是彪炳書林的千古美談。每年除夕,黃丕烈都會把一年辛辛苦苦搜購來的秘本圖冊供奉于“讀未見書齋”中,邀請愛書的友人們一起參加這獨(dú)有的祭書大典。在祭桌上,擺滿了黃丕烈精心挑選的古籍善本、經(jīng)史子集。行完叩拜禮之后,大家一起細(xì)啜慢飲,品評詩賦,賓主歡愉,盡享其樂。黃丕烈的祭書大典,將文人愛書、惜書和敬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揮到了極致。
黃丕烈的藏書約3000種、30000卷,他的訪書范圍很廣,北京、南京、杭州、嘉興等地都有他訪書的足跡。對于他所景仰的明末清初藏書名家的舊藏,更是不遺余力地搜羅購求。由于有多次赴京趕考的經(jīng)歷,更有友人從北京給他代購,北方一些藏書家甚至王府散出的古書,也多為黃丕烈所得。一時歷代古籍的善本、各地藏書的精華,紛紛集于黃丕烈家中。
黃丕烈將生活的樂趣、人生的理想都寄托在了藏書、鑒書、校書、刻書里,相較于世人爭權(quán)奪利的喧囂,黃丕烈更像是一位沉靜的智者。百多年來,黃丕烈的名字一直為收藏界和學(xué)術(shù)界爭相推崇,后世愛書人若能有緣得見黃丕烈的藏書,當(dāng)為極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