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時代的真實思想

      2017-03-01 17:49程樹榛
      鴨綠江 2017年2期
      關鍵詞:黑板報大學

      我三歲喪父,祖父、祖母亦早已過世,無兄弟姐妹;只有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凄苦的歲月,使我過早地知道了世道人情,覺得只有苦讀詩書,才能光耀門楣,以酬母愿,以報國恩。由于愛聽戲文和故事,因而很早即和文學結下不解之緣,想用古今中外文學之雨露,滋潤幼小孤苦的心田。少年時代,即仰慕前輩作家之所為,開始舞文弄墨,時有文學作品問世。我的第一篇習作,題目為《幸福是怎樣得來的》,發(fā)表于1951年10月,以一顆少年純真的心,歌頌生活在新中國的人們的幸福;在慶祝新中國建立三周年的時候,我的另一篇贊美新人新事的作品,在上海《青年報》的征文中獲獎,當時我僅僅是一個十來歲的中學生。我從不敢妄稱自己有什么“天才”,但很小得到鄉(xiāng)親和師友贊羨,卻是小小的事實。

      我熱愛文學,然而在高中畢業(yè)時,卻沒有報考大學文學系,這是生活促成的。因為在1950年代初期,新中國剛剛成立,高層領導懷著“趕考”的精神,進入北京主政,處處表現(xiàn)出兢兢業(yè)業(yè)、謙虛謹慎、禮賢下士、清正廉明的作風,舉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社會上出現(xiàn)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喜人風氣。各級領導人勤勤懇懇,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頭腦清醒,不打擺子,不亂折騰,于是,國家出現(xiàn)空前美好的局面。同時,在戰(zhàn)爭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百廢待興,開展了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新建的工廠礦山遍地開花,舉國上下,熱氣騰騰。國家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工程師的設計,甚于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谶@種大的形勢,我改變了初衷,決心順從時代和國家需要,舍文就工,因此,我報考了被稱為工程師搖籃的以北洋大學為前身的天津大學機械系,幸而被如愿錄取。

      從進入大學校門之日起,我便享受了全額的人民助學金待遇,衣食住行全都由國家包了下來,沒有任何后顧之憂,我便全心全意投入到學習之中。我充分嘗受到新中國對年輕一代的關愛,感受到黨的陽光的溫暖,覺得生逢其時,內心無比幸福。

      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雨后春筍般的文藝社團紛紛出現(xiàn)在校園里,如合唱團、舞蹈團、戲劇團、管弦樂團、曲藝團等,滿足了年輕人多方面的喜好與要求,青年人的才智有了充分發(fā)揮的余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不由自主地于繁忙的課業(yè)之余,又拿起了筆,歌頌蓬蓬勃勃、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描繪人們嶄新的心靈世界。在??稀⒃谔旖虻鹊氐膱罂弦渤霈F(xiàn)了我的名字。我和一些志趣相投的學友,發(fā)起并創(chuàng)辦了天津大學的詩社、文學社。我們作詩于水上公園,爭鳴于和平湖畔,每時每刻,身心都沉浸在幸福與喜悅之中。

      那時,校園里的莘莘學子,面對欣欣向榮的祖國,無不懷著崇高的理想,孜孜不倦地在無涯的學海中乘風破浪。特別是在黨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之后,人人都展開青春的翅膀,奮力攀登科學高峰。我是其中的一員,親身感受到新中國一代大學生廣闊的胸懷與奮發(fā)昂揚的精神風貌。而這美好的事物,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卻沒有得到表現(xiàn)。于是,我試圖剪輯一下我們這一代的青春身影,彌補這一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空白。

      就在難忘的1957年春天,我們班的同學被安排在無錫柴油機廠進行畢業(yè)實習。工廠坐落在太湖之濱風光如畫的江南名城,給我們青春的身心,帶來了無限的愉悅,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在這美好的地方在美好的心情促使下,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思被激發(fā)了。我一方面緊張地進行畢業(yè)設計,另一方面我又拿起了年輕的筆,進行業(yè)余創(chuàng)作。每天,在下了晚自習后,我在一張張廢棄的繪圖紙上,描繪著大學生活的一幅幅多彩的畫面。節(jié)假日,我拒絕了惠山下寄暢園的旖旎風光,拒絕了太湖岸邊黿頭渚如詩如畫般景色的誘惑,在工廠圖書館閱覽室一個僻靜的角落,進行“爬格子”勞動。經過艱苦的努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我完成了四十余萬字的長篇小說《大學時代》初稿。在書中,我熱情地描繪了一群不同家世、不同出身、有著不同教養(yǎng)的年輕人,為了建設偉大的祖國,努力學習和鉆研的故事,以及他們對友誼、對愛情、對理想、對事業(yè)的美好追求和斑斕多姿的精神世界。

      但是,我的這種作為,不為當時的師友所理解。他們認為,一個工業(yè)大學的學生不苦心鉆研科技知識,而去撰寫小說,實屬不務正業(yè),所以多次在團支部大會上對我進行批評。其中有我的一位較知近的朋友批評得最為嚴厲,說我是“鬼迷心竅、誤入歧途”。我自知理虧,只好進行檢討,表示接受批評,以后改正。

      恰在這時,我們的畢業(yè)實習隊要辦一個黑板報,考慮到我的“特長”,主編黑板報的任務自然要求我來擔承。責無旁貸,我欣然接受。當時,恰逢傳達毛主席在當年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宣布了發(fā)展科學文化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最新精神,同時傳達了黨進行全面整風的部署。我們聽了都非常振奮,覺得這是黨和毛主席偉大英明的決策,是繁榮我國科學文化的正確方針,是我國政治空前清明的標志,無不表示堅決擁護。秉持上述的種種精神,我為黑板報起了個名字:“爭鳴”,而且鄭重其事地寫了個“發(fā)刊詞”,闡述我所理解的“百家爭鳴”的意義?!鞍l(fā)刊詞”的第一句話就是“不平則鳴”,同時闡述對事物持有歧見后爭鳴的必要與裨益。我字斟句酌,認真推敲,不到二百字的小文,整整花了一個晚上的工夫。當時并沒有人指示我這么做,而是我自己的獨出心裁,潛意識是想展現(xiàn)自己對“雙百”方針的獨到見解??龊?,同學們一片喝彩,齊聲叫好。

      黑板報在我們于無錫實習期間出版了十余期,內容生動活潑,很受同學們的歡迎,而且還受到實習隊團支部和隊長的表揚,我內心甚為歡喜。

      畢業(yè)實習結束后,大家各自回家度暑假,我也順路回到邳州故鄉(xiāng)。在暑假期間,我沒有片刻休閑,冒著酷暑,揮汗如雨,夜以繼日地忙著筆耕——最后潤色加工我的長篇小說《大學時代》。

      作品完成后,我未敢驟然向出版社投稿(缺乏現(xiàn)代青年作者的膽量和魄力),而是先把它寄給著名作家、當時的天津作協(xié)秘書長鮑昌同志,請他先過過目。此前,我因愛好寫作,經常參加天津作家協(xié)會舉辦的文學活動,以及向他所主編的《新港》月刊投稿,和鮑昌已有多次接觸,知道他是一位熱心扶持青年作者的作家。

      沒承想到鮑昌看完此稿之后,竟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作品真實地表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都很濃;作者本身又是個二十歲剛出頭的大學生,實屬難得。因而鄭重地直接推薦給當時天津的一家出版社。當他把這個消息通知我時,我高興的心情難以形容,我在做著小說得以出版的美夢。

      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令知識分子感到溫暖、百花剛剛開始萌發(fā)的早春來到不久,一場急風暴雨并夾著冰雹的炎夏突然降臨了。在“引蛇出洞”的“陽謀”中,中國廣大脆弱的知識分子在完全沒有設防的情況下,陷入了滅頂之災。年輕氣盛而又才華畢露的鮑昌,因為創(chuàng)作了“毒草”小說并發(fā)表了“錯誤言論”,很快被打成右派。

      我也在劫難逃。

      事情很簡單。當我從家鄉(xiāng)回到學校準備畢業(yè)答辯時,天津大學的反右派運動已經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我們的畢業(yè)答辯因而也被勒令停止,“全部人馬”都投入運動中去。我自以為這半年在外邊實習,既沒有參加任何鳴放會,也沒有給領導提意見,運動是與我無關的。可是,我的這個自我感覺完全錯了。隨著運動的“深入”,我的一位同班同學因為性格剛烈,經常頂撞團支部書記,加上愛發(fā)一些“議論”,首先被戴上了右派“桂冠”;繼之,又有兩個同學因不滿“肅反”時無故被審查批斗,大發(fā)牢騷,同時“落馬”。于是,人人自危了。

      正當我也惶惶不安之際,就是那個在團支部大會上批評我“不務正業(yè)”的某某同學,突然在會上質問我:你在無錫實習時主編的黑板報《爭鳴》的發(fā)刊詞上頭一句話就是“不平則鳴”,它包含什么意思?我們現(xiàn)在是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只有被推翻的國民黨反動派,被打倒的地主、資產階級才會感到不平,你程樹榛有什么“不平”的?

      一下子問得我啞口無言。是啊,這位同學的話千真萬確。那期黑板報太突出了,特別是那個“發(fā)刊詞”寫得“很有文采”,幾乎人人都記得??墒?,我有什么“不平”的呢?會場上立時變得沉寂下來,靜得掉下一根針都可以聽到。同學們都怔怔地望著我,等待著我的回答。我又怎么回答呢?但我又必須回答。隔了半晌,我才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沒有什么不平的,當時是順筆寫出來的,沒有仔細思考。

      這樣的回答當然無法令人滿意。馬上便有人起來反駁我:你這話說得太輕松了吧!就憑你這個“大作家”,會順筆寫出不經思考的話?明顯的諷刺和挖苦。

      立即又有人接上了茬:四十萬字的長篇小說都寫出來了,一篇小小的“發(fā)刊詞”沒有仔細思考?可信嗎?

      得!“不務正業(yè)”的事也順理成章地被拎出來了。不過,現(xiàn)在升級為“名利思想”了。

      這個會我被動透了,被人家攻得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此后幾天專門開我的批判會,逼我交代“不平則鳴”的“真實思想”。但是,我到哪里去尋找我的“真實思想”呀!萬般無奈,我只好順水推舟,上綱為“名利思想”在我腦袋里作怪。

      “恐怕不僅僅是個‘名利思想吧?”另外一個平日也比較要好的同學在批判會上向我發(fā)難了,“請問:你在小說里為什么把團總支書記寫成一個反面人物?而且他還是個黨員。你居心何在?”他是唯一看過我書稿的同學,因為感情比較親近,我寫稿時不避諱他,有時還請他出點主意(不過他后來悄悄告訴我:他的這個發(fā)言是有人逼迫的結果)。

      這又是一個突然襲擊。不過,稍作思考,我還是做了應對。我辯解說:那是寫小說,是編出來的,是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并不是實際存在的事實。

      有人馬上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編?你的真實思想是什么?

      又是“真實思想”!我實在難以回答了,只好保持沉默。

      隨后,又有幾個同學起來揭發(fā)我的錯誤言行:有的是我偶爾發(fā)的一個牢騷,有的是我評價某大領導的一句玩笑,有的是我對黨報社論的一個戲言……雞毛蒜皮,酸咸苦辣,無所不有。發(fā)言者個個慷慨激昂,義憤填膺。

      但是,我已經豁出去了,一言不發(fā)!

      這樣,會議開不下去了。主持批判會的團支部書記沉思一會兒說:會議暫時休會!轉頭對我說:你回去進行書面檢查,根據你的檢查再進行處理。

      于是,我便埋頭寫檢查了。當然,無論怎樣寫,也是不深刻的,哪怕違心地把自己罵個狗血噴頭,審查的人也感覺不夠分量。最后,眼看畢業(yè)分配時間到了,主持批判我的人也在忙著關于自己前途的事,才把我的檢查交上去。但他卻再三警告我:你的態(tài)度太不老實!后果你自負吧!

      我時刻捏著一把汗,等待著自己的“后果”。那些日子,寢食無味,徹夜難眠,不知命運之舟把我載向何方。眼瞅著同窗學友一個個離校而去,我心里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忍受煎熬。此前,我曾喜歡上一個下一班的女同學,她對我也不無好感,經常在一起走走、談談,兩人雖未山盟海誓,但已心心相印??墒?,現(xiàn)在我已是獲罪之身,還有何面目、何心思去找人家談情說愛!我只有等呀,等……

      終于在九月初的一天,等到了結果。不知是哪位領導“寬宏大量”,最后給了我一個“團內嚴重警告”處分。萬幸,我竟沒有戴上那頂可怕的帽子。

      心里雖然不是滋味,但總算是懸心落地了。出版社的消息似乎很靈通,迅速地得悉了上述情況,加上推薦人鮑昌早已“掛冠”而去,誰還會冒險出版這樣的書?因此,很快便將《大學時代》的原稿退還給我,退稿信中僅僅附上兩句話:尊稿內容不合時宜,奉還,請自處。我當然懂得這“不合時宜”的含義。

      正好,我已經知道了畢業(yè)的去向。三天之后,我辦理了離校手續(xù)。大學畢業(yè)本來應該是我生活途程中一個歡樂的里程碑,可是,我心里卻壓了一塊重若千斤的大石頭,感到無比壓抑,前途一片渺茫。在那痛苦的時日,我也曾多次徘徊在我心愛的姑娘所住的宿舍樓的窗下,依在一棵老樹干上,在飄動的婆娑樹影中,遙望那忽閃忽閃的親切的燈光,希望窺見那熟悉的婷婷身影,然后走進門去,當面向她傾訴我痛苦的心曲。可是,我沒有這個勇氣。那時候,人們把那些犯“右”的錯誤的人,視同洪水猛獸一般,避之唯恐不及。我害怕將會看見一副冰冷的面孔,抹去昔日美好的記憶。我決定保留著這份記憶,當作今后痛楚時一絲朦朧的慰藉。躊躇了良久,未敢趨前,我們最終沒有見上一面。

      九月的一個陰沉的傍晚,我告別了同窗四年的學友和難以割舍的美麗校園,背著那個沉重的政治包袱和那摞厚厚的《大學時代》原稿,走向遙遠的北大荒一個新建的工廠——富拉爾基重型機器廠,做一名技術員。

      此后,我的生活境況非常嚴峻。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左”的毒霧在一種錯誤的思想指導下,越來越濃了,政治運動的頻率越來越高。每一次運動到來時,我背上的那個包袱,總要被人打開折騰一番,特別是還要再三追問:你為何要“不平則鳴”?緊接著又問:為什么要炮制《大學時代》這樣的“大毒草”?于是,我的“罪狀”也便升了一次級,以致變成了“漏網右派”。

      因此,我動輒得咎,生存環(huán)境也到了極其艱難的地步。當那場給整個國家和民族帶來無窮災難的“文化大革命”的狂飆卷來時,我自然也被打翻在地,飽嘗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滋味。后來,蒙造反派“開恩”,把我從技術部門趕了出來,下放到車間開機床,進行勞動改造。而我的那部《大學時代》手稿,從“文革”一開始就被清查組收去,放在不見天日的一間黑屋子里(名副其實的“文字獄”),享受十年的“牢獄之災”。

      我與黨和祖國一起受難。

      終于,我們的黨用她力挽狂瀾的巨手,鏟除了禍國殃民的妖魔,揮去了那被詛咒的年月。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全國人民帶來第二個春天的時候,天津大學也給我寄來了一紙平反通知書,噩夢過后是春天的早晨。呼吸這新鮮的空氣,我奮力追回失去的青春,激情如泉,涌上了我的筆端,蘸著我對新生活的熱愛,我奮筆疾書起來。和著改革開放的時代脈搏,我大量的新作問世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朋友,得知我的箱底尚有一部表現(xiàn)大學生生活的長篇小說稿,專門到我蟄居二十余年的北大荒陋室里取走。就在1980年年初,《大學時代》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二十三歲時寫出的這部作品,竟在我四十六歲時出版,相隔整整二十三年,在文學史上這也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又是多么苦澀的插曲!

      《大學時代》受到讀者特別是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此書不僅一版再版,而且在全國幾十家電臺(包括中央臺)進行廣播,讀者來信雪片般地涌來。其他作品,也紛紛獲獎。面對這一切,我不禁感慨萬端,熱淚橫流。

      1995年10月,欣逢天津大學百年校慶,我應約回到母校,參加了校慶盛典,在校園中又會見了當年的同窗學友。大家在握手言歡時,不禁回首往事,無不感慨萬端。一位老同學又戲謔地問我:當年你寫那個“不平則鳴”時,究竟是何用意?我笑了,還是原來那個回答:只是順筆寫來,沒有別的思考!說罷,大家都樂了。

      當年那位“揭發(fā)”此事的某某老同學,正好也在場,他聞言面紅過耳,直向我道歉,連聲說:“老程,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我……”

      我連忙打斷他的話,緊握著他的手說:“甭在意了!‘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切都過去了嘛!”

      現(xiàn)在,我已退休在家,含飴弄孫,寫書作畫,自得其樂。偶爾閉目沉思,不禁為逝去的年華而惋惜:如果那些年能夠在正常的生活航道上行駛,我的工作成績和創(chuàng)作成就會不會較大些?或可對人民做出多一點貢獻?不過,轉而一想,這也不現(xiàn)實,因為那個年代并非我個人的不幸,而是時代、國家和民族的一幕悲劇,誰也無力回天。我們只能盼望后繼者能夠深刻地接受這慘痛的教訓,讓這樣的悲劇永遠不再發(fā)生。

      猜你喜歡
      黑板報大學
      《大學》征稿簡則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創(chuàng)意滿滿的黑板報
      午睡里也有大學問
      瑩瑩辦黑板報
      厲害了,我的黑板報
      海门市| 阆中市| 榆树市| 若羌县| 宾川县| 北流市| 桑植县| 三亚市| 衡南县| 岐山县| 株洲市| 崇仁县| 玛纳斯县| 普洱| 广饶县| 阜康市| 兴城市| 拉萨市| 平乡县| 涡阳县| 常山县| 孟连| 日土县| 馆陶县| 怀远县| 潢川县| 岚皋县| 木里| 吉木乃县| 壤塘县| 大姚县| 象山县| 玛纳斯县| 金昌市| 屏东县| 罗平县| 重庆市| 济源市| 肇州县| 东乡|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