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玲
摘 要:中外文學名著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的藝術瑰寶,閱讀文學名著不僅能增加語感積累,擴大知識范圍,提高人文素養(yǎng);還能豐富精神世界,錘煉意志品質。但是,目前初中語文學生在閱讀中缺少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的問題。本人在分析“名著導讀”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如何進行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教學,結合實例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舉措,以供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名著導讀 語文教學
中學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目的在于通過教師對名著的介紹和讀書方法的引導,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欲望和興趣,促使他們愿意主動投入地去閱讀名著,在閱讀中汲取精華,獲得滋養(yǎng),并培養(yǎng)學生終生閱讀的良好習慣。[1]
一、名著閱讀 的重要性
首先,名著閱讀能夠拓寬知識面。好的閱讀材料是進行閱讀的一個重要前提。古今中外,在綿延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經典的文學名著。它們無疑是進行課外閱讀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們歷經了時間和讀者的檢驗,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其次,大量的名著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能力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閱讀理解的理解,一是寫作的能力。這二者又是相互促進的,即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可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反之,好的寫作能力也能帶動閱讀水平的提高。最后,閱讀名著還可以幫助塑造學生健康、完美的人格。中學時代正是人生中世界觀、價值觀形成期,也是人格的養(yǎng)成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最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當下的社會充斥耳目的是影視機構提供快餐文化,學生也容易沉迷于網絡的虛幻空間。有意識地讓學生多接觸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多閱讀一些名著,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
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營造閱讀氛圍
1.通過名著簡介激發(fā)閱讀興趣“名著導讀”“導”的主角應該是老師,而“讀”的實施者應重在學生。初中生受年齡和閱歷的影響,他們的認知分析能力還不高,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適應并熱愛名著閱讀。比如《西游記》的奇幻神話色彩、《水滸傳》的反抗暴政的英雄傳奇色彩等等,這些都是閃光的亮點,我們老師在講解時可以借助這些亮點來誘導學生去閱讀。
2.圖片展示激發(fā)閱讀興趣。名著一般都較厚,而由于時代背景差異或民族文化差異,距離現(xiàn)實生活比較遠,學生一時半會難以鉆進去讀,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濃。教師可以用圖片展示的方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作者、文本與生活之間實現(xiàn)著多種視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勵學生隨時記下“智慧的火花”。一是批注摘抄。這基本是與閱讀同步完成的,可不要小瞧這些小筆墨,它往往是探尋某個關鍵問題的鑰匙,是發(fā)現(xiàn)知識寶藏的洞口,是大徹大悟的前奏。至于摘抄,可建議學生準備閱讀記錄本以便識記和整理,書讀得越多,摘抄也越多,老師可以每星期檢查一次,養(yǎng)成習慣就好了。二是寫讀后感。讀完一本書,總有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把這些想法及時地有意識地記下來,就是讀后感。這是批注摘抄的深入和細化,是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三是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仿寫、續(xù)寫、改寫、擴寫、縮寫、故事新編……我們每學期利用作文課至少安排三到五次這種專項訓練,既可以展示閱讀效果,又能調動同學們進一步的閱讀積極性。
三、名著教學的新要求
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在《教學建議》部分又提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它指的是一個人在語文學習方面的綜合素質,包括:知識面,理解力,感悟力,文化修養(yǎng)等綜合要素。良好語感指的是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對詞句的情感把 握,對語言外在美及內在美的
認識。[2]
語文素養(yǎng)和良好語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大量閱讀和大量背誦,需要日積月累。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有很多,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也想出了很多實操性很強的辦法。其中,引導學生閱讀名家名篇是非常重要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四、名著教學研究的意義和研究背景
名著教學對一個人的素質的培養(yǎng)和精神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名著教學中,不儀可以從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中體昧生活的滋味,感受作者的情懷,汲取人類文明的精華,還可以品味與領略漢語言獨特的魅力。名著教學包括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實踐活動等多個方面,每個方面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上都具有不同的作用。
名著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他們受用終身的精神底子。教師對于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在名著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障礙和問題,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和疏通,使學生能望其門而入,讀出滋味、培養(yǎng)興趣、領悟內涵,最終就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結語
在新理念課程改革下,閱瀆,越來越引起教育者的關注。它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名著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打好學生的人生底色,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書,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孩子們在成長過程巾更是離不開書。讀書是孩子的權利,中小學階段是學生讀書的大好時光。“名著導讀” 教學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巨大的藝術魅力會讓學生終生受益。關于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方法和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加 強交流,互相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名著的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強 《名著閱讀教學的調查與指導》,《中學語文教與學》 2002年第五期
[2]明文彬 讓初中語文教學因生活而精彩[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