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驊
近年來,不少學校提出了“特色立?!钡霓k學理念。何謂特色?特色到底給教育帶來了什么?這是所有教育者,特別是學校教育的管理者應該深刻反思的問題。特色太多,反使得教育的本色模糊不清。
培育學校特色,必須從教育本色出發(fā)。做好本色,才有特色。教育的本色,即教育的本質,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碧K霍姆林斯基所經營的帕夫雷什中學,沒有宏大的辦學理念,也沒有刻板的標語,只有簡單的幾個字:“熱愛你的媽媽!”這句極其平凡的話語觸及了孩子心靈中最柔軟的部分。與我們長期強調的“大教育”相比,這應該算是“小教育”了。其實,真正的教育沒有大小之分,只有真?zhèn)沃畡e。那些圍繞教育核心、觸及教育本質的做法就是真教育,那些虛有其表、空喊口號的做法就是偽教育。
培育學校特色,必須堅守教育本真。老子說:“萬物莫與樸素爭美?!闭嬲慕逃瞧椒驳?、普通的。我們不妨多抱一份自然、樸素與寬厚的情懷,善待教育,懂得教育,改進教育。我們需要抓住教育的本質,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躬下身來把這些事做實,而不要去做秀。面對競爭激烈和變化不定的社會環(huán)境,孩子尤其需要裝備那些看似老生常談卻是生命中恒久不變的人格特質來塑造自己,如信念、勇氣、愛心、努力、責任等,使他們即便是面對充滿誘惑和未知的現實生活,也能夠從容應對,踏穩(wěn)成長的每一個腳步。樸素的教育也是一種有溫度的教育。
培育學校特色,必須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學校特色建設須堅守核心理念,讓特色發(fā)展有“定力”。一所學校之所以能夠形成特色并且持續(xù)發(fā)展,根本原因在于學校具有先進的、穩(wěn)定的價值觀,并用這種價值觀念引領學校的教育實踐,校園在寧靜中充滿生機。寧靜不是封閉,不是自滿,不是靜止,不是停滯,而是時刻關注自身、關注變革、關注世界,超越現實,抵制誘惑。重建寧靜的校園,關鍵在于重建學風、教風和校風。有教育智慧的人,會把復雜的東西教得簡單,把簡單的東西教得有厚度。
培育學校特色,必須根植于學校文化。學校的特色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特色學校是文化先進的學校。文化是特色的根,是學校發(fā)展的土壤。特色是一種策略,文化是一種結果。特色積淀在校園的環(huán)境中,積淀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中,積淀在這所學校每一個人的精神里。學校特色建設,必須根植于學校的歷史文化,根植于對學校辦學精氣神的共識;必須堅持不懈地付諸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在嘗試中尋找、明確中堅持、積淀中生發(fā)、文化中反哺。用特色改變學校的氣質,從而實現學校的內涵發(fā)展。
責任編輯/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