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會芳
摘要: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和束縛下,學生的閱讀欲望受到了一定的壓抑,教師只是單純的想要向?qū)W生傳授教學的知識,讓學生掌握知識點,理解需要了解的教學內(nèi)容,這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興趣的提升均有著一定的不良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學語文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模式,倡導學生大量的閱讀,掌握閱讀的方法,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群文閱讀就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模式,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說群文閱讀是一種高效的中學閱讀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實際操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72-01
群文閱讀指的是由單篇閱讀向大量閱讀形式的一種轉(zhuǎn)變,其主要的目的是通過一組存在內(nèi)在聯(lián)系文章的學習和教學為學生營造生活化和原生態(tài)的閱讀環(huán)境,同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閱讀學習的基本方法,在閱讀實踐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在實施中學閱讀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對群文閱讀進行運用,讓學生更多的接觸閱讀的內(nèi)容,掌握相關的知識點,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下面本文就以中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要點作為基礎,對中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實際操作策略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中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要點
(一)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教師在中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運用群文閱讀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實施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對教學的引導和講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學習,同時教師也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更多的閱讀時間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實踐機會,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進而更好的實施群文閱讀。
(二)群文閱讀應該做到面面俱到。
群文閱讀這一閱讀教學模式在中學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不僅僅意為著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閱讀量,提高了學生閱讀和教師教學的難度。因此教師在實施群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保證學生有充分的閱讀時間,保證學生閱讀的面面俱到。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對每一篇文章均進行細致的閱讀,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既要保證閱讀的數(shù)量,同時也要保證閱讀的質(zhì)量[1]。
(三)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傳統(tǒng)的中學閱讀課堂中教師運用的是保守的閱讀教學模式,學生課堂上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是相對較為單一的,而群文閱讀的運用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不同點,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信息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閱讀平臺,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能力培養(yǎng)機會,由此可見運用群文閱讀模式實施中學閱讀教學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中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實際操作策略
(一)巧妙的尋找文章聯(lián)系加強單元整合。
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單元都擁有著一個相同的主體,并且這些主體都是相當明確的,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這樣設計的意圖,并在實施群文教學的過程中總結出同一單元文章的共同點以及區(qū)別。教師在實施每一單元教學的過程中都應該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巧妙的尋找文章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將文章的相同點總結出來,以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進而達到加強單元整合,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對包含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春天》以及何其芳的《秋天》三篇文章的單元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這三篇文章都是描寫自然風光的,因此教師在講解每一篇文章的過程中均應該讓學生對其它兩篇文章進行閱讀或者是回顧,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情感,讓學生掌握文章的主體,抓住文章的中心,進而更好的進行閱讀和學習,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質(zhì)量。
(二)豐富閱讀的內(nèi)容使課堂教學生活化。
教師在運用群文閱讀模式實施初中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使閱讀量有了一定的增加,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以單一文章的教學目標作為這一閱讀教學模式的最終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豐富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對每一篇閱讀文章的目標進行充分的整合,將群文閱讀教學的功效充分的顯現(xiàn)出來,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課堂教學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化,實現(xiàn)生活閱讀,將群文閱讀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2]。
例如,教師在對《三峽》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的運用群文閱讀教學,這一文章屬于描寫我們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將這一文章與課外的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進行整合,讓學生在課后也閱讀一些類似的文章,并總結這些文章的教學目標,從而通過群文閱讀更好的掌握教學的內(nèi)容,讓群文閱讀變得更加的生活化,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三)通過單一的章節(jié)引導學生閱讀全書。
由一篇文章的閱讀到一類文章的閱讀是群文閱讀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就應該注重通過單一的章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全文閱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閱讀體驗去感受一組相似文章給自己帶來的體會和感悟,同時也可以通過對節(jié)選文章的喜愛引導學生去對整本書進行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而提高群文閱讀在中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質(zhì)量。
例如,教師在對節(jié)選于《紅樓夢》的《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章節(jié)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對《紅樓夢》這一本中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相關的閱讀,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應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整本書的閱讀埋下伏筆。教師在對《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章節(jié)中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講解和介紹之后應該適當?shù)膶@本書中賈寶玉身上的玉佩以及與林黛玉感情發(fā)展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介紹和總結,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量,提高群文閱讀的效果。
結束語:總而言之,群文閱讀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理念,這一閱讀教學方法在中學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不僅僅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視野,同時也可以讓教師在不斷的閱讀實踐中進行探究和總結,以便更加科學、靈活的運用群文閱讀模式來開展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閱讀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更好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雙.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建設[J].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第23期:436-437
[2]唐學麗.農(nóng)村中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6年第20期: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