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美術館館藏雕塑掃描

      2017-03-06 02:40:21韓勁松
      中國美術館 2017年4期
      關鍵詞:中國美術館陳列藏品

      韓勁松

      一、中國美術館典藏陳列與雕塑

      中國美術館第一個典藏陳列是1965年“建國以來中國美術館部分藏品陳列”。1962年開館,為何3年以后才開始第一個陳列展呢?中國美術館籌備階段一直按照美術博物館的性質希望以固定陳列開館,早在1961年就提出《中國美術館陳列方案與各廳陳列計劃草案》,對陳列范圍、陳列方針、陳列品種、陳列比重、陳列方式都作了詳細的規(guī)劃,其中陳列方針是:

      1.挑選作品的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須從具體的歷史情況出發(fā)加以評價,決定去留。

      2.著重陳列采取民族傳統(tǒng)形式和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以及在革命斗爭中發(fā)展起來的各種普及形式的作品,并注意陳列兄弟民族作家的作品。

      3.陳列解放前的作品,盡可能突出在黨的領導下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這條藝術路線,使這方面的作品成為這一階段的陳列重點。

      4.解放后的作品,必須根據黨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藝政策,反映出美術創(chuàng)作的繁榮和提高以及美術陣營日益擴大和新人輩出的新局面。

      在陳列品種里,雕塑作為主要門類排在中國畫、油畫之后,其次是版畫、年畫、宣傳畫、漫畫、連環(huán)畫、工藝美術、民間美術,把金石、書法歸入中國畫類,水彩、水粉、素描歸入油畫類。但是藏品征集仍然不能滿足按各門類全面陳列的要求,這樣按照原來的陳列計劃繼續(xù)搜集作品勢必曠日持久,最后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黨組書記蔡若虹(此期由中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代管中國美術館)致函文化部,提議改變計劃,先行陳列建國以來作品,明確舍去古代美術、工藝美術,民間美術、書法、篆刻亦不再入收藏之列。這樣包括繪畫、雕塑共計305件的“建國以來部分美術作品陳列”終于在3年之后的1965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這是中國美術館首個藏品陳列也是雕塑的第一次綜合性陳列。

      此次陳列之后,由于政治形勢發(fā)生變化,中國美術館正常陳列工作基本停止。1974年,中國美術館劃歸國務院文化組領導并與文化組美術組合并,展覽多為配合政治運動而舉辦。直至“文革”結束1978年國慶節(jié),中國美術館重新啟動“中國美術館部分美術藏品陳列”,選展1942年至1978年繪畫、雕塑藏品兩百余件,展出時間5個月。

      這之后“中國美術館部分美術藏品陳列”或以紀念性專題或按美術品類陳列的形式每年延續(xù)下來。但在國家財政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美術館不得不依靠出租場地、經營三產謀求發(fā)展,這當然也有拓展美術館與社會聯(lián)系的作用,比如與中國對外展覽公司簽訂長期合同,提供場地承辦國外展方面就引進了很多有質量的外展,比如像“羅丹藝術大展”這樣重量級有影響的展覽。但太多對外承接展擠壓了館藏陳列在展覽中的比重,雖有陳列往往也是臨時填補空廳,展期很短,一直難以體現(xiàn)美術博物館的性質。隨著國家對美術館、博物館等公益文化事業(yè)的重視,美術館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美術館收藏業(yè)務壯大、軟硬件提升,藏品陳列和自主策劃展覽又被提上日程。

      199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館建館30周年館藏精品特展”是一次較為全面的藏品展,展出作品共計262件,除展出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年畫、連環(huán)畫、漫畫、宣傳畫之外,第一次增加展出水彩、水粉、粉畫,中國畫第一次從蘇軾的《竹石圖》起同時展出古今作品。之后10年內,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有全國性美展、重要主題展、個人展、國際交流展達到一千八百多個,而典藏陳列只有六十余個。比較有影響的雕塑展覽有“非洲藝術大展”和“亨利·摩爾雕塑展”。

      2003年,中國美術館建館40周年,恰逢美術館改造裝修工程竣工之后重新對外開放,中國美術館在裝修一、三、五層展廳隆重推出“百年美術——中國美術館藏精品陳列”,陳列薈萃館藏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精品114件,其中雕塑14件。首次將百年美術分為:古今轉換與過渡(1900—1930)、憂患與奮爭(1930—1949)、新中國美術(1949—1978)、改革開放拓展(1978—2000)四個階段,每部分按年代順序又兼顧畫種相對集中陳列,雕塑隨時間流線分布各展廳,配以百年中國美術紀事文字。展覽以歷史演進為線,展示了中國美術近現(xiàn)代以來曲折發(fā)展的軌跡。此外同時推出的還有“劉開渠捐贈作品陳列”“路德維希夫婦捐贈國際藝術品陳列”“民間剪紙、無錫彩塑陳列”三個專題陳列。四個固定陳列的推出標志著歷史性飛躍,顯示出中國美術館向以收藏、陳列、研究近現(xiàn)代中國美術為目標的現(xiàn)代美術博物館邁進的決心,也反映了美術館由當初以典藏陳列開館,后改以臨時展覽為主,又逐步進入典藏陳列與臨時展覽并重的發(fā)展歷程。

      2004年,“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開幕之際,中國美術館為配合大展決定從館內外選出部分雕塑陳列于美術館室外公共空間。當時發(fā)現(xiàn)很難在體量、造型力度、精神內涵上找到適合戶外陳列的作品。于是有人建議把中央美術學院復制的六朝陵墓石獸搬進美術館。其造型雄偉,氣勢磅礴,具有民族藝術特點,但看不出現(xiàn)代人的創(chuàng)造力,顯然缺少時代感。最后經館內專家遴選,選擇了文樓的《迎風取勢》、魏小明的《捕風》、蔡志松《故國頌》、田世信《高坡上》等8件不同材質、不同風格特色的雕塑作品室外陳列。雕塑整體美化了美術館環(huán)境,提升了美術館的藝術格調。但有少數觀眾不理解其中某些作品,發(fā)表《是藝術還是丑術——讀者質疑美術館前的幾組雕塑》文章,提出意見,被刊載到《人民日報匯編(第2121期)》,引起上級領導注意,以致美術館專函回復,解釋作品的主題立意和語言風格。自此以后,中國美術館陳列戶外雕塑的做法一直延續(xù)下來。至2016年館內公共區(qū)域全面升級改造,設置石材雕塑基座,打造雕塑園林,先后陳列的館藏雕塑約有二十余件,它們是:吳為山《似與不似之魂——齊白石像》《行吟中的林散之》,殷曉峰《修復麼麼人》,展望《假山石》,李東江《自行車》,朱銘《太極拱門》,申紅飚《海騮馬》,陳云崗《中國老子》,劉開渠《工農紅軍》,李象群《一個小老頭名字叫巴金》,蕭傳玖《地雷戰(zhàn)》,張文新《魯迅坐像》,達利《農牧神人頭角》《圣塞巴斯蒂安》,袁曉岑《駝峰情》,潘鶴、王克慶、郭其祥、程允賢合作《和平》,潘鶴、梁明誠《大刀進行曲》,王洪亮《紅軍長征的將領們》,司徒安《維多利亞造船工》,周氏兄弟《時代廣場系列之一》,滑田友《轟炸》,瓦爾代斯《宮娥》。

      滑田友 《轟炸》 銅 109cm×89cm×36cm 1946 中國美術館藏

      2009年建國60周年之際,由文化部主辦,中國美術館承辦的“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60年”向公眾開放,這是一次具有歷史節(jié)點意義的綜合性大型館藏作品展覽。展覽按照品類,依年代順序陳列展出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畫、水粉畫、漆畫、年畫、連環(huán)畫、宣傳畫、漫畫作品共687件,其中館藏雕塑70件,外借雕塑9件,這些雕塑藏品建構起新中國雕塑60年的歷史敘事。展覽是對新中國美術成就的一次歷史性檢閱,也是館藏雕塑的一次整體呈現(xiàn)。

      2011年1月,“中國美術館50年捐贈作品大展”作為賀歲大展于春節(jié)期間推出,展覽選展90位捐贈人捐贈作品888件,其中展出有劉開渠、滑田友、曾竹韶、文樓、吳為山、展望六位雕塑家捐贈中的41件。展覽還展出了“泥人張”第五代傳人張乃英捐贈3件“泥人張”第一代、第二代原作以及張乃英仿塑作品。此次展覽全面總結梳理中國美術館建館以來歷次捐贈收藏,對所有捐贈人、捐贈內容均附有簡短介紹。這又是一次歷史性藏品梳理,以此展為標志,中國美術館進入全面免費開放時代。

      2013年,時值中國美術館建館50周年,館藏歷半個世紀積累愈十萬余件,已經基本形成上起明清下至當代,尤其反映近百年來中國美術歷史進程的序列,不同時期都有重要代表性作品。在此基礎上,時任館長范迪安總策劃調動館內外研究力量,精心籌備推出“中國現(xiàn)代美術之路:與時代同行——中國美術館建館50周年藏品大展”。展覽精選藏品666件,其中雕塑34件。展覽按照歷史演進軸線和時代主題劃分為:傳承與引進(1900—1930)、苦難與抗爭(1930—1949)、探求與拓進(1930—1949)、主人與家園(1949—1978)、反思與開放(1978—1992)、多樣與繁榮(1992至今),充分觀照不同時期美術發(fā)展特征,打破品類界限,突出中國美術在社會意涵和藝術語言兩方面的變遷,并輔以部分歷史文獻,力求形成對于百多年來跨越了兩個世紀之交的中國美術的“美術館敘事”,增強人們對中國美術時代創(chuàng)造和文化價值的認識。展覽對20世紀40年代走向西部美術進行了充分挖掘,呈現(xiàn)了抗戰(zhàn)背景下美術語言的本體推進,展示出新的學術視角。此部分同時展示了以蔣兆和、張充仁、滑田友為代表的早期雕塑面貌?!岸鄻优c繁榮”部分因增加了2000年以后當代藏品而顯出新的活力。這部分的雕塑如劉大順、姜曉梅《無題》,邵帆《明式睫毛》等反映出當代雕塑家對現(xiàn)代藝術價值的尋求以及雕塑形式創(chuàng)新。

      策展期間,中國美術館經與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lián)系爭取,將對方所藏的《收租院》其中一組《逼租》(10人組)青銅翻鑄,借至北京展出,并于展后永久收藏。時隔近半個世紀,這件曾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并產生巨大社會反響,具有特殊歷史意義,集個人創(chuàng)造和集體智慧、政治與藝術、專業(yè)與大眾、客觀需要與主觀要求于一身的雕塑名作終于為中國美術館所藏。

      泥塑《收租院》是20世紀60年代配合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產生的巨作,原作陳列于四川大邑地主莊園,泥塑復制作品曾于1965年年底至1966年4月間在中國美術館首先展出。泥塑復制工作由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建筑藝術雕塑工廠、天津泥人張工作室和部分四川原作者共同在中國美術館圓廳現(xiàn)場完成。展覽時泥塑配以四川大邑地主莊園泥塑全景大型照片對外展出。作品揭示出的舊中國農村階級斗爭題材的歷史真實性激起廣大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3個月接待觀眾七十二萬余人,在全國各界引起極大轟動。美術館還深夜接待中央領導朱德、彭真、陸定一以及周揚、林默涵等文藝界知名人士前來參觀,整理研討會、座談會、觀眾反映,前后編印《簡報》20期報送中宣部,送發(fā)各大文藝單位及媒體。為解決觀眾壓力太大問題,展覽不得不于5月間搬遷至故宮繼續(xù)展出。《收租院》后來又在上海、武漢、廣州、重慶、成都、西安、漢中、南京、杭州、山東、黃岡等地以及阿爾巴尼亞、日本等國陸續(xù)展出,在當時全國乃至國際上產生強烈巨大的沖擊波。在隨后而來的“文革”時期,《收租院》屢被修改,被極“左”政治塑造為“革命文藝”的樣板,極言其政治意義,致使本來一件具有高度感染力和藝術價值的雕塑經典被政治話語遮蔽,以致在社會接受上經歷了起起伏伏。但客觀來看,這組大型泥塑在表達政治主題時感情是真誠的,藝術上成功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主義的精髓,人物、情節(jié)真實典型,充分結合民族泥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西方寫實雕塑語言以及大眾的審美需要,當之無愧為美術史上的經典。

      2015年,中國美術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保護與利用要“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指示精神,制訂出“典藏活化展”方針。所謂“活化”是指對館藏作品由物質靜態(tài)的保存到文化功能的動態(tài)發(fā)揮;所謂“活化”,就是讓藏品走出庫房,通過研究策劃、陳列展示讓優(yōu)秀傳統(tǒng)因子滲入到藝術家的生命,激發(fā)靈感與創(chuàng)新。同年,中國美術館吳為山館長帶領工作團隊,精心策劃籌備推出典藏活化首展——“人民的形象”。展覽精選本館藏品83件,其中雕塑藏品10件,以中國人民的形象為切入點,深入發(fā)掘形象特征與不同歷史時期文化背景之間的互動關系,以此展現(xiàn)時代形象的典型意義。展覽使人們感受到社會前進的步伐和不同時期人民的精神風貌,更感受到美術家如何將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活、與人民、與時代緊密相連而創(chuàng)造出感人作品的心路歷程。展覽前后展出100天,接待觀眾28萬人,媒體報道224篇,弘揚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獲“2015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優(yōu)秀展覽獎”。

      張松鶴 《魯迅頭像》 銅 67.7cm×50.4cm×4cm 1972 中國美術館藏

      典藏活化展實施兩年,先后舉辦了“塑痕心聲:滑田友雕塑展”“渾厚華滋本民族——紀念黃賓虹誕辰150周年美術作品展”“萬卷河山”“走向西部——中國美術館經典藏品西部巡展”“只研朱墨作春山:魯迅逝世80周年紀念展”“故事繪:中國美術館藏連環(huán)畫原作精品展”“朽者不朽:紀念陳師曾誕辰140周年藝術大展”“中國美術館藏佩德羅·梅耶爾攝影選展”“永恒的溫度:紀念路德維希捐贈20周年特展”“楊柳春風:中國美術館藏楊柳青古版年畫精品展”“伏爾加河之聲:中國美術館藏俄羅斯油畫精品展”“藝術為人民:延安魯藝美術回顧展”等二十余個藏品展覽。上述“魯迅展”使用了張松鶴創(chuàng)作的廣為人知的浮雕《魯迅像》,該作品圖像曾用于1974年版《魯迅全集》的封面。該展在入口處使用了吳為山創(chuàng)作的《民族魂》,他塑造的魯迅好像正從大書中走出,風骨奇峻?!八芎坌穆暎夯镉训袼苷埂毙略鍪詹鼗镉讶嗣裼⑿奂o念碑浮雕《五四運動》構圖稿及人物頭像稿鑄銅作品19件,彌補了館藏這一經典的空缺。而“走向西部展”則第一次把館藏民族題材雕塑納入專題,巡展到西部民族地區(qū)。

      2017年1月,中國美術館六樓資料室改造為館藏小幅經典陳列廳,名之曰“藏寶閣”。首次陳列作品30件,其中有劉開渠《牦牛》、蔣兆和《黃震之像》、王合內《鹿》、熊秉明《馬》等4件雕塑。巧合的是《牦牛》《鹿》均是1962年中國美術館開館前夕從“北京小型雕塑展覽會”收藏,同時收藏的還有劉煥章的《少女像》、王萬景《傣族姑娘》,它們是最早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的雕塑。55年時光荏苒,中國美術館不忘初心,讓體量不大的經典再次煥發(fā)出新的魅力。

      二、中國美術館雕塑藏品分析

      雕塑是中國美術館重要的藏品門類,截至目前中國美術館共收藏各類雕塑作品一千四百余件,基本涵蓋了從20世紀30年代至今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作品,整體上反映出中國現(xiàn)代雕塑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和面貌。對館藏雕塑進行各個角度的梳理和研究對于建立20世紀以來國家雕塑藏品的概念、類型、結構,建構中國現(xiàn)代雕塑收藏的完整體系有重要意義。比如:從歷史的角度,雕塑藏品能否形成歷史序列?通過整理,我發(fā)現(xiàn)館藏雕塑基本能夠滿足四個歷史時期的劃分,分別是:建國前的20世紀早期雕塑,新中國雕塑、改革開放新時期雕塑,2000年后新世紀雕塑,從風格的角度,藏品涵蓋了寫實、寫意、古風、民間、裝飾、非造型、抽象等風格;從主題上可以概括歸納為歷史題材、現(xiàn)實生活、人物紀念像等;從材質上則包括銅、鐵、木、石、泥、陶、瓷、不銹鋼、石膏、樹脂、綜合材料。材料的變化反映了雕塑觀念的變化。比如新中國、新時期雕塑材料使用有各種木、石、石膏、樹脂材料,鑄銅不多。新世紀以來雕塑藏品幾乎不再有石膏、花崗巖、漢白玉等材料,以鑄銅最多兼及綜合材料。2016年中國美術館曾針對館藏石膏雕塑作品老化變質、酥化脫落現(xiàn)象,特別是一些作品如劉開渠《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頭像》《梅蘭芳坐像》《工農紅軍》、滑田友《毛澤東胸像》、周輕鼎《孔雀》、張松鶴《魯迅像》、程允賢《朱德像》、潘鶴《課余》等一批中國雕塑史上名作的狀況已經影響到作品的保存和繼續(xù)使用的情況,專門對80件石膏雕塑進行了修護、翻鑄。館藏雕塑從尺寸體量上分類,則有小型雕塑、中大型雕塑。其中,館藏小型架上雕塑居多,中大型雕塑明顯不足。從創(chuàng)作群體來看館藏雕塑作者有學院教師、民間藝人、職業(yè)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還收藏了一批國外雕塑,如達利、熊秉明、瓦爾代斯、司徒安的佳作以及非洲木雕。可以說中國美術館雕塑藏品類型是豐富多樣的,雕塑資源與中國美術館性質、特色、任務相符,具有體系性特征。下面根據作品創(chuàng)作年代,結合歷史分期對藏品進行簡單梳理。

      張充仁 《漁婦》 銅 31.7cm×11.7cm×14cm 1931 中國美術館藏

      李守仁、劉林 《周總理像》 銅 114cm×117cm×62cm 1979中國美術館藏

      1.20世紀早期雕塑(1949年前)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留學歸來雕塑家引進西方雕塑觀念,通過雕塑教育、教學傳播雕塑理念,開啟了中國現(xiàn)代雕塑的篇章。早期雕塑創(chuàng)作處于篳路藍縷的開創(chuàng)階段,雕塑的創(chuàng)作不多,當時的紀念碑雕塑因為戰(zhàn)亂留下很少,人物紀念像能夠保存下來的也為數不多,中國美術館有幸藏有劉開渠《孫中山像》(1944年)、滑田友《陳散原像》(1932年)、蔣兆和《黃震之像》(1933年),都是極為珍貴的雕塑史上幸存的原作。在主題雕塑方面館藏有:張充仁《漁婦》(1931年)、滑田友《轟炸》(1946年)、袁曉岑《老馬》(1946年)、王朝聞《民兵》(1947年)。在這些早期作品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災難深重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凝重與民族求解放的生存意志。

      2.新中國雕塑(1949年—1978年)

      此期是雕塑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階段,館藏新中國雕塑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掀開新的一頁,按主題類型大致可以歸納為:革命歷史題材,現(xiàn)實生活和建設,人物紀念像雕塑三種。

      革命歷史題材雕塑最重要的藏品當屬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這是新中國雕塑的開篇之作,也是扛鼎之作。迄今8面浮雕已經有4面浮雕有人物稿數件為我館收藏,分別是:劉開渠《勝利渡長江》人物稿9件、滑田友《五四運動》人物稿和構圖稿 19件、曾竹韶《虎門銷煙》人物稿6件、王臨乙《五卅運動》人物稿4 件。館藏另外一件具有深遠影響的雕塑是《收租院》?!妒兆庠骸纺嗨茉鞴灿腥纹呓M,114個人物,組成連續(xù)場面和情節(jié),再現(xiàn)了舊中國農村地主莊園階級壓迫的歷史。我館收藏《逼租》原作翻銅一組。如果說《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以開闊的時代氣度、宏大的歷史場面、嚴整典雅的造型手法打開了新中國雕塑史表現(xiàn)民族解放、人民革命斗爭歷史的新紀元的話,那么《收租院》則是實踐新中國革命文藝路線,融合寫實造型和民間泥塑手法,以強烈的矛盾沖突揭示典型環(huán)境下典型性格的現(xiàn)實主義巨作。此外,館藏革命歷史題材雕塑精品還有潘鶴《艱苦歲月》,蕭傳玖《地雷戰(zhàn)》,劉開渠《工農紅軍》,潘鶴、梁明誠《大刀進行曲》,袁曉岑《金沙水暖》,凌春德《前進》等。

      生活和建設題材雕塑,主要指表現(xiàn)工農兵生產建設,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雕塑。館藏這類作品有田金鐸石雕《稻香千里》、伍明萬木雕《飼養(yǎng)員》、孫紀元石雕《瑞雪》,均為1963年“中央美術學院雕塑油畫研究班畢業(yè)創(chuàng)作展”上收藏。三件作品的語言品質和洋溢的生活情感打動了無數觀眾,使它們屢次被展覽、畫冊選用。郭其祥《女牧工》、黃才治《女拖拉機手》、唐大禧《歐陽?!?、張紹秦《高爐工人》、龍德輝《水庫建設者》、袁曉岑《母女學文化》等作品塑造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勞動英雄,記錄了社會進步和人民對理想的追求,透露出積極進取的時代特征。除此之外,館藏一批小型裝飾性寫實動物雕塑可以納入此類,如周輕鼎《狐貍》、劉煥章《獅》、王合內《鹿》、劉開渠《牦牛》、袁曉岑《小?!罚栽煨蜕鷦?,富有生活意趣。

      劉開渠 《紀念碑渡江戰(zhàn)士》 石膏 36.5cm×33.5cm×14.5cm 1955中國美術館藏

      此期館藏人物紀念像,有的表現(xiàn)革命先烈,如王朝聞《劉胡蘭》,白瀾生《方志敏》,潘鶴、陳允賢《白求恩》,或為政治革命家造像,如劉開渠《毛主席像》,李守仁、劉林《周總理像》,伍明萬《總理像》,程允賢《朱德像》《陳毅》,也有紀念文化人物,如張松鶴《魯迅》,楊美應《斯諾在保安》,葉毓山《杜甫》。雕塑家普遍以寫實語言表現(xiàn)人物形象和精神氣質,風格較為統(tǒng)一。

      3.新時期雕塑(1979年—1999年)

      《收租院》(第六部分《逼租》前半組) 四川美術學院集體創(chuàng)作 鑄銅 1965 中國美術館藏

      唐大禧 《歐陽?!?銅 145cm×154cm×99cm 1964 中國美術館藏

      新時期迎來社會文化大變革,文藝思想沖破政治禁錮,在反思中啟動了人文主義的大潮。雕塑家比以前更加關注人、人性、人道的主題,首先在雕塑中表現(xiàn)為對以文化人物為主體的歷史人物紀念像的創(chuàng)作熱衷,館藏這類雕塑作品數量可觀,足以形成專題,明顯區(qū)別于前期人物紀念像以革命領袖為主的局面。藏品諸如曾竹韶《蔡元培像》、沈文強《孺子牛》、司徒兆光《郭沫若頭像》、曹春生《矛盾頭像》、司徒兆光《伊文思》、曹崇恩《夏衍》、李象群《一個小老頭叫巴金》、張德華《老舍》、劉家洪《徐悲鴻胸像》、吳為山《行吟中的林散之》、錢紹武《江豐》、曾成鋼《鑒湖三杰》、展望《瞿秋白》、張得蒂《丁玲像》、宋泊《蔣兆和》、劉開渠《蕭友梅》、張松鶴《劉開渠先生像》、田世信《譚嗣同頭像》、錢紹武《杜甫》、王克慶《李白》、孫家缽《屈原》等等。如此眾多的雕塑聚焦于文化人物,或可認為是知識分子主體意識的覺醒,在對心目中文化大家的塑造中其實凝注了雕塑家自身的人文尋思,因此有一種命運的共振在形體的起伏轉折、金石泥痕之上。這是擺脫政治話語后的集體自覺,是對思想文化的尊重,也是對自我的尊重。

      曾成鋼 《鑒湖三杰》 樹脂 140.5cm×87.5cm×98cm 1989中國美術館藏

      俞暢 《挑戰(zhàn)》 樹脂 72cm×87cm×50.5cm 1989 中國美術館藏

      此期館藏現(xiàn)實生活題材雕塑相比其他時期數量豐富且完整,在中國美術館歷次典藏陳列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這些雕塑主要來源于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有三屆美展金、銀、銅獎作品,諸如《開荒?!I給深圳特區(qū)》《飲水的熊》《挑戰(zhàn)》《新空間》《日日夜夜》《醉》《出境》《月亮花》《家鄉(xiāng)的河》以及全國體育美展獲獎作品《千鈞一箭》《走向世界》 《崛起》 《永恒的運轉》等,還有其他展覽收藏的同類題材優(yōu)秀作品《小達娃》《高原之春》《歡樂柱》《籌辦婚禮》《好喜歡》《帕米爾春天》《雞鳴之后》《壯族姑娘》《通古斯》等等,可以看出新一代雕塑力量開始登上舞臺,這些雕塑在生活內容的開掘上,視野更加廣闊,思想更為深刻,更加注重真實生活體驗,從平凡具體的生活、勞動和事物之中發(fā)現(xiàn)閃光之處,表現(xiàn)人性的尊嚴和純真的感情。表現(xiàn)形式、雕塑語言總體上追求造型優(yōu)美,也有對形體的夸張變形。

      洪濤 《速寫長征——向北!向北!》 銅 45.5cm×351.5cm×34cm 2014 中國美術館藏

      王樹山 《沂蒙抗日紅嫂》 銅 63.5cm×202cm×59.5cm 2015 中國美術館藏

      20世紀90年代中國雕塑出現(xiàn)的借鑒西方現(xiàn)代主義,崇尚觀念實驗的探索性作品在館藏中是缺席的。另外,城市雕塑的興起在美術館之外形成自成一體的創(chuàng)作、展示、評論、收藏系統(tǒng),這使得雕塑獲得另外相對獨立的生存空間,擴大了雕塑藝術進入公眾的社會渠道,但是中國美術館卻因此失去了這一類雕塑的收藏。

      4.新世紀雕塑(2000 年至今)

      曾成鋼 《彝海結盟》 銅 210cm×378cm×192cm 2009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美術館館藏21世紀雕塑突出的特點是革命歷史主題雕塑躍居主體地位。2004年啟動,2009年完成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作品全部為我館收藏,其中包括李象群《毛澤東在延安》,孫家缽、王偉、牟柏巖《七君子》,曹春生、李惠東、周秀清、張舒《鼓舞》,吳為山《聶耳》,曾成鋼《彝海結盟》,申紅飆《江孜抗英》,殷小烽《關東魂》以及霍波陽《愛國華僑陳嘉庚》等18件雕塑。這些雕塑是在國家給選題,委托雕塑家創(chuàng)作,藝術委員會全程指導下完成的,應該說代表了新世紀此類題材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雕塑作者多為雕塑界中堅力量。這批作品尺寸偏中大,造型堅實,體量厚重,技巧純熟,體現(xiàn)出對歷史真實和藝術表現(xiàn)的高超把握能力。這批作品之外,館藏還有袁曉岑《駝峰情》、鮑海寧《升華的征程》、王樹山《沂蒙抗日紅嫂》《西柏坡》、洪濤《速寫長征——向北!向北!》等,老中青三代已然形成雕塑創(chuàng)作梯隊,尤其是年輕雕塑家在各種紀念建黨、建國、建軍的主題創(chuàng)作活動中得到鍛煉,展示了新生代關注歷史的角度和非凡的創(chuàng)作實力。

      李象群 《我們走在大路上》 銅 114.5cm×50.5cm×45cm 2008中國美術館藏

      殷小烽 《修復嬤嬤人》木、鐵 234.5cm×167.5cm×152.5cm 2004 中國美術館藏

      此期民族題材雕塑構成館藏一道獨特的景觀,諸如殷小烽《修復嬤嬤人》、景育民《東歸——土爾扈特的史詩》、李一夫《日光之城》、鄧柯《岜沙人的蘆笙節(jié)》、劉元捷《珞巴族——大山的兒女》、蔣志強《親愛的孩子》、李向宇《興安嶺的傳說》等都是近年來脫穎而出的優(yōu)秀作品,豐富了館藏雕塑題材類型。

      新世紀以吳為山為領銜的中國寫意雕塑異軍突起,堅定弘揚雕塑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以及與中國精神同構的現(xiàn)代價值,對中國雕塑的當下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館藏吳為山《似與不似之魂——齊白石像》以凝練概括的高度寫意手法統(tǒng)攝人物全體,在不似之似中緊扣人物的靈魂,表現(xiàn)出超逸奇拔的文化氣象。還有李象群《黃公望》《元四家之王蒙》、陳云崗《大江東去》《中國老子》等都是具有貫穿歷史文脈的詩意文心和內涵深度的寫意雕塑佳作。

      20世紀90年代伊始的觀念性雕塑,進入新世紀成為活躍在前沿的一支重要流派,中國美術館有少量收藏,如展望《假山石》,呂品昌《太空計劃》。劉大順、姜曉梅《盛世》,戴耘《昭陵六駿——颯露紫》、向陽《煙江疊嶂》等。此類作品突破傳統(tǒng)雕塑造型審美觀念,從當代文化語境切入,通過挪用、戲擬、置換等現(xiàn)代藝術手法,表達一種文化觀念,其物理形態(tài)近于裝置。這類作品豐富了雕塑的內容,拓展了雕塑的邊界。

      猜你喜歡
      中國美術館陳列藏品
      品讀文與畫
      ——中國美術館藏文學插圖精品展
      中華書畫家(2023年1期)2023-04-05 16:42:54
      如鏡取影 妙得神形
      ——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畫展
      中華書畫家(2022年2期)2022-11-04 14:33:00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中國錢幣(2022年2期)2022-10-25 09:46:40
      同心協(xié)力寫丹青
      ——中國美術館藏書畫界全國政協(xié)委員美術作品廣西展
      美術界(2022年8期)2022-09-29 07:09:50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中國錢幣(2022年1期)2022-08-23 12:34:26
      抱樸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譚禮藏品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04
      民國時期北平古物陳列所的陳列展覽
      中國博物館(2019年3期)2019-12-07 05:43:10
      凤台县| 益阳市| 留坝县| 西林县| 本溪| 监利县| 隆化县| 鹿邑县| 涿州市| 商丘市| 广平县| 高唐县| 永宁县| 洱源县| 普兰店市| 黔江区| 焉耆| 文化| 中牟县| 类乌齐县| 饶河县| 二手房| 江都市| 卢氏县| 眉山市| 共和县| 修水县| 遂川县| 宿迁市| 汽车| 台安县| 巴彦淖尔市| 政和县| 平潭县| 南平市| 龙井市| 南陵县| 通化县| 澳门| 监利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