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服裝設計專業(yè)的課堂中,一方面教師要善于采用多感官情感體驗法來促進學生改善思維品質,另一方面要使用各種教學策略激勵學生樂于探究,再就是精心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創(chuàng)新思維;探究學習;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47-0008-02
【作者簡介】施捷,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南通,226007)教師,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設計。
課堂教學場景中,學生是我們的主角,他們始終用“身體”給教師打來各種各樣的“電話”;而課堂項目實踐中,教學內容又給學生打去了“電話”:服裝設計者如何將設計作品本身的風格與思想傳遞給消費者?消費者通過自身試衣體驗又如何能感受到服裝技術與藝術的創(chuàng)造美?作為教師,應該如何聽懂這樣的“電話”,又讓學生能夠理解這樣的“電話”呢?
一、善用“六根”,促進學生生成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改善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一直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應落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學生如在學習某一知識時實現(xiàn)從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遞進,他的思維品質就能得到持續(xù)的改善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會逐漸得到提升。服裝設計課堂本身就是學生釀造各種思維情感的平臺,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六根”情感體驗法,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方面感官系統(tǒng),運用心與物媒介的根本,最終提煉出有別于設計表面情感、觸動學生心靈深處的“設計感動點”。例如服裝設計課中用圖案元素“飛機”進行識物轉化訓練。學生先用肉眼“看”到了飛機的外形;接著教師通過視頻素材、模型道具、分享討論等形式助力學生用耳朵“聽”飛機的頻率、用手“摸”飛機的外殼,用想象“聯(lián)想”與飛機有關的其他事物;最后由學生總結:物品描述——飛機是一種交通工具,感覺描繪——飛機與藍天、飛翔、希望、天使等詞有類屬感覺;聯(lián)想應用——團隊就像飛機一樣、神奇旅程就像飛機一樣、夢想就像飛機一樣、中國股市就同飛機一樣等。這樣課堂就從“飛機”本身全面拓展開來了。以此為契機,教師請學生利用課后業(yè)余時間,用自己身邊各種隨處可見的物品如衣扣、羽毛、貝殼、勺子、小石頭甚至雨滴來記錄與“飛機”有關的點滴,搭配出一張張簡約有質感的“飛機”美學素材本,并拿到下一堂課進行分享。這樣的課堂設計思維就豐富立體了,在圖案作品的氣質里悄然蘊藏著學生設計思維的靈動。善用“六根”帶給學生的自然、流暢之感,在師生的人格感染、心靈碰撞、理解傾聽、信息交換中潤物無聲地完成了課堂教學目標的使命。
二、巧用“策略”,激勵學生嘗試探究性學習方式
課堂策略一:巧置疑點。新課問題導入,教師結合教學項目內容設計出既幽默風趣又帶有某種知識點的問題:“我們設計了一批質地優(yōu)良的T恤衫,準備去阿拉伯沙漠地區(qū)出售,請問同學們這趟買賣大約要付出哪幾項成本?”學生們隨口應答:本金、運費、房屋租賃費、食宿費、意外損耗等。教師說:“同學們,有誰見過阿拉伯人穿著汗衫到處跑的?那兒的太陽很毒,外出的人基本上是一襲長袍,頭上還扎著布——別以為熱的地方,人們就一定得穿汗衫?!蓖瑢W們恍然大悟。教師補充說明:“所以,服裝設計的前提是服務的對象與市場,同學們不光要用心、用情去設計,還要用好專業(yè)知識去設計。”
課堂策略二:巧選主題。我設計了一個校企合作服裝企業(yè)天貓原創(chuàng)品牌真實項目設計任務:為迎接2016年上海迪斯尼樂園開幕,天貓網(wǎng)店“聚劃算”銷售活動需要一批新穎的女童圓領T恤衫,現(xiàn)在邀請同學們裝飾女童T恤衫,內容就是迪斯尼樂園主題——“點亮心中奇夢”。課堂學習基于真實情境,所創(chuàng)設的任務是學生所關注的,技術能力考量與學生當前學習和今后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課堂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運用所學知識的虛擬平臺,甚至可以說是實踐平臺,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改變學習方式實現(xiàn)“主動贏得未來”的能力。這樣的任務就很受學生歡迎。
課堂策略三:巧用寄語。在一節(jié)課中我播放了某企業(yè)設計總監(jiān)對中職學生的視頻寄語:“同學們,所有的設計都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大家平時要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同時,我們還要摸清設計規(guī)律,雖然現(xiàn)在我們是把設計構思變成設計圖紙,再把圖紙變成服裝產品,最后通過產品的市場銷售變成服裝商品,但這不是設計的終結點,我們還需要分析銷售數(shù)據(jù)并再次反饋至新一輪的設計。”課堂教學理應呈現(xiàn)多維的教學設計,教師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在不同層次階段遞進的關鍵點為學生搭設好“腳手架”。企業(yè)設計負責人的點撥,無疑幫助了學生拾級而上。教師可通過新聞和評論,通過專業(yè)技能,通過企業(yè)權威人士建議,與學生在課堂里開展最鮮活的思想教育、最生動的實踐對話。
三、精用“技術”,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跨界教育媒體人沈祖蕓曾說,對技術生命的尊重,你必須去用心體會“技術的能力”“技術的能量”“技術的情感”。當我們學會去尊重技術的生命時,技術才會與我們攜手在改變中創(chuàng)造無限美好。作為信息時代的一名教師,要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困惑與沉默,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精用“技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在不同技術層面幫助學生對重難點進行理解,可以設定比通常教學水準更高層次的教學內容。例如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課堂教學的硬任務(難度系數(shù)A、B、C、D)與軟任務(企業(yè)SWOT評價——優(yōu)勢、劣勢、機會、威脅)。硬任務:分組討論收集服裝素材并構思(課前)、分組實踐作品(課中)、修改完善作品(課后)、協(xié)助企業(yè)生產產品(課后)。軟任務:處理問題的方法、設計應用的能力、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企業(yè)實踐的感悟、設計技術的尊重。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嘗試通過信息技術來支持孩子的學習,植入學生對生活精微的觀察,讓學生真正學會做服裝設計,培養(yǎng)學生在重難點問題探求中不缺位。
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教師充分考慮職校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努力利用信息技術來彌補差異所造成的知識與技能等方面的欠缺。如設計服務對象是兒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欣賞教學平臺上關于兒童一天主要生活片段的微視頻,提醒學生要從兒童每天的生活時段、習慣、喜好元素等方面綜合考慮他們的生理與心理需求。教學中邀請學生在線為兒童設計需求要素現(xiàn)場投票,數(shù)據(jù)動態(tài)結果直觀細化了設計研究的重點問題——設計需求方向,排在前面的是“環(huán)保、舒適與趣味”。再如電影院近期熱播了新片《愛麗絲夢游仙境2》,教師可利用此片宣傳海報作為引導學生探求趣味手法的參考源。學生通過欣賞主題推送的圖片展開頭腦風暴,興趣點總是局限在“兔子、魔術師”等傳統(tǒng)元素的抓取上。教師適時提醒消費對象為80、90后的消費者,鼓勵學生用“小步快跑”的方式變化視角;并利用“藍墨云班課、數(shù)據(jù)魔方、生e經”等多種信息軟件展示消費群關注的熱點,促使學生的設計思維快速出擊,不斷試錯,深度挖掘趣味的切入點。信息技術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地動起來,動態(tài)課堂即時生成。
學生從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從作品到商品一站式學習的實效性,通過改變學習方式實現(xiàn)服裝創(chuàng)新的設計能力,一步步走向自己的職場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