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身一變,可變成好幾個人。例如阿瑗小時才五六歲的時候,我三姐就說:“你們一家呀,圓圓頭最大,鐘書最小?!蔽业慕憬忝妹枚颊J為三姐說得對。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蔽矣肿?yōu)樽畲蟮?。鐘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瑗都是好學生,雖然近在咫尺,我們?nèi)缬袉栴},問一聲就能解決,可是我們決不打擾他,我們都勤查字典,到無法自己解決才發(fā)問。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他們兩個會聯(lián)成一幫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國期間,他們連床都不鋪,預(yù)知我將回來,趕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輕聲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時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的淘氣話,我一時拐不過彎,他們得意地說:“媽媽有點笨哦!”我的確是最笨的一個。我和女兒也會聯(lián)成一幫,笑爸爸是色盲,只識得紅、綠、黑、白四種顏色。其實鐘書的審美感遠比我強,但他不會正確地說出什么顏色。我們會取笑鐘書的種種笨拙。也有時我們夫婦聯(lián)成一幫,說女兒是學究,是笨蛋,是傻瓜。
(節(jié)選自楊絳《我們仨》第三部第十六節(jié),題目為編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