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芳芳
(泰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在臨床治療中,冠心病室性心律失發(fā)病率較高,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1]。為研究分析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咧新?lián)用門冬氨酸鉀鎂、胺碘酮治療效果,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撸瑘蟾嫒缦?。
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隨機分為2組各25例。對照組中,年齡范圍為56~78歲,平均年齡為(62.32±3.22)歲,11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為14例。實驗組中,年齡范圍為55歲到76歲,平均年齡為(62.12±3.10)歲,10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為15例。
對照組進行胺碘酮治療,首次劑量為3~5 mg/kg,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可根據(jù)患者病情追加靜脈負荷量[2]實驗組患者進行聯(lián)用門冬氨酸鉀鎂、胺碘酮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40 mL的門冬氨酸鉀鎂,加入生理鹽水,一天次。
無效:臨床癥狀及新功能均未有所改善。有效;心功能等級改善1級,臨床癥狀緩解。有效:治療后患者心功能改善2級,氣短及心悸等相關臨床癥狀消失[3]。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實驗組PR間期為(0.148±0.013),對照組PR間期為(0.150±0.015),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QRS時限分別為(0.078±0.013)與(0.077±0.0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心電圖PR間期、QRS時限比較(±s)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心電圖PR間期、QRS時限比較(±s)
組別 QRS時限 PR間期對照組 0.077±0.014 0.150±0.015實驗組 0.078±0.013 0.148±0.013 P>0.05 >0.05
治療后,實驗組中,有效患者為9例,所占比例為36.0%,顯效患者為14例,所占比例為56.0%。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2.0%與72.0%,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可能發(fā)病機制為患者心肌缺血,心肌細胞穩(wěn)定性降低,復極化過程改變,造成心率失常,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威脅生命健康。
胺碘酮在臨床治療中為常用的治療藥物,可抑制鉀離子外流,從而延長QT間期,患者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延長,能夠?qū)π穆适СO嚓P臨床癥狀進行有效控制。但在實際應用中發(fā)現(xiàn),胺碘酮于不同個體的應用反應差別較大,需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進行分析,合理用藥,及時調(diào)整藥物劑量。門冬氨酸鉀鎂為一種肝細胞保護劑藥物,臨床應用廣泛,具有醒腦和解氨毒的作用,主要成分為鎂鹽與門冬氨酸鉀鹽[4],可提高細胞內(nèi)的鉀離子濃度,安全性高。聯(lián)用門冬氨酸鉀鎂、胺碘酮可起到一定協(xié)同作用,保護患者肝臟,避免對患者肝細胞的損傷,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2.0%與72.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心電圖QRS時限與PR間期均無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咧新?lián)用門冬氨酸鉀鎂、胺碘酮治療安全可靠,療效確切,患者接受度較高。
綜上所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咧新?lián)用門冬氨酸鉀鎂、胺碘酮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安全性高,可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具有推廣的意義。
[1]牛美芝,解 靜,劉 寧,楊 輝,黃 衛(wèi).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對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颊咝墓δ艿挠绊慬J].中國臨床保健雜,2017,20(4):393-396.
[2]溫 銳,劉可權,何敏紅.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及對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28)21.
[3]喬艷麗.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17(4):448-450.
[4]劉建新,陳衛(wèi)英,黃 政,黃偉彬.急診應用胺碘酮聯(lián)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9(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