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金石刻文輯?!帆I疑百例

      2017-03-07 11:07:55王玉亭
      黑龍江社會科學(xué)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有誤斷句標點

      孫 綿,王玉亭

      (1.王屋山文物保護研究所,河南 濟源 459000;2.巴林左旗政協(xié),內(nèi)蒙古 巴林左旗 025450)

      ?

      ·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全金石刻文輯?!帆I疑百例

      孫 綿1,王玉亭2

      (1.王屋山文物保護研究所,河南 濟源 459000;2.巴林左旗政協(xié),內(nèi)蒙古 巴林左旗 025450)

      王新英輯?!度鹗涛妮嬓!?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一書,錄文870余篇,共70余萬字,頗有功于學(xué)林。但該書也存在頗多紕漏,表現(xiàn)在標點誤施、字詞誤辨、用典失校等方面。金代石刻文對于研究金代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其錄文的準確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利用的效果。因此,對此書錄文進行了認真梳理,逐條整理出可能有誤的地方并形成文字,以期有助于研讀此書的讀者。

      《全金石刻文輯?!?;錯漏;匡正

      2012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王新英先生輯校的《全金石刻文輯?!芬粫?。一位年輕學(xué)人,不辭辛勞做了這樣極其繁復(fù)的工作,令人敬佩;此書的面世,無疑是一件嘉惠學(xué)林的大好事,應(yīng)予以鼓勵。不過因研究需要,筆者對該書作了認真通讀,發(fā)現(xiàn)該書的錄文存在著頗多紕漏,主要表現(xiàn)為標點誤施、字詞誤辨、用典失校等方面。盡管對于這樣一部錄文達870余篇、70余萬字的大書來講,一些篇章偶有錯漏在所難免,而且有些疏漏處或許就是原刻或原錄有誤(輯校者亦應(yīng)出校),不過由于金代石刻文對于研究金代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其錄文的準確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利用的效果,所以理應(yīng)更加審慎一些。因此,我們對此書錄文進行了認真梳理,逐條整理出我們認為可能有誤的地方并形成文字。限于篇幅,我們將校讀的結(jié)果分成三部分,第一、第三兩部分將刊《北方文物》和《遼金歷史與考古》,此處刊發(fā)的是第二部分。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未就書中所及原碑刻石及拓片等原始資料進行一一對校,只是依據(jù)遼金碑志行文、用典的規(guī)律及史書所載金代制度等內(nèi)容進行校讀(擇足以影響文意的要緊處),故稱“獻疑”,以期有助于研讀此書的讀者。以下便按順序逐條列出。

      1.《劉中德夫人王氏墓志銘》:

      (1)第215頁第10行:“嘗以不盡”四字,似應(yīng)置于第11行“為恨”二字之前。

      (2)第215頁第13行:“以齊戒自持”,“齊”應(yīng)為“齋”。

      (3)第215頁第16行:“以從順相基夫”,“基”應(yīng)為“其”。

      (4)第215頁第17行:“以寬恤御于下婦。德既彰,母儀亦備人,雖有非間之言,不得而人也?!睌嗑洹⑽淖钟姓`,當作:“以寬恤御于下,婦德既彰,母儀亦備,人雖有非間之言,不得而入也。”其中,“不得而人”改為“不得而入”。

      (5)該墓志銘之末句:“納之于擴”,“擴”應(yīng)為“壙”。

      2.《郾城縣正覺禪院碑》,第216頁第5行:“耆閣崛山”,“閣”應(yīng)為“阇”?!瓣汝^崛山”,即佛教典籍里著名的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的靈鷲山[1]。

      3.《完顏希尹神道碑》,第219頁:

      (1)第3-4行:“令人告發(fā)王兆征日多私匿馬牛養(yǎng)?!薄罢住睉?yīng)為“北”;又“日”字后宜加逗號。

      (2)第6行:“王舉措間暇,而宗磐等已正刑典?!?“間”應(yīng)為“閑(閒)”。

      (3)第8行:“后藏怒末有以發(fā)”,“末”應(yīng)為“未”。

      4.《聶訓(xùn)墓碑》,第228頁:

      (1)第1-2行:“伯父中奉官游淮右,因家襄陽,公鐘愛于伯,與隨侍奉焉。”“官”應(yīng)為“宦”。

      (2)第8行:“兄大中官及蔭格義,不忍先己之子□于奉訓(xùn)公,欲從長蔭二弟?!睌嗑溆姓`,當作:“兄大中官及蔭格,義不忍先己之子,□于奉訓(xùn)公,欲從長蔭二弟?!?/p>

      5.《普明院碑》,第229頁第13行:“雖不逢給,孤獨側(cè)布之園”,“給孤獨”三字不可斷。給孤獨者,佛信徒之長者,以布施著名,所以有“祇樹給孤獨園”之故事,此為常典。

      6.《重修鄆國夫人殿記碑》,輯校者定為大定十九年碑,但是錄文中出現(xiàn)的紀年為“二十一年春”,則此碑應(yīng)定為大定二十一年碑。

      7.《李摶墓志銘》,第232頁倒數(shù)第8行:“及蒞官為政嚴毅,果斷始終,無秋毫私而夙夜。在公有致君澤民之志……”斷句有誤,當作:“及蒞官為政,嚴毅果斷,始終無秋毫私□,而夙夜在公;有致君澤民之志……”“秋毫私”后當脫一字。

      8.《博州新修廟學(xué)記碑》,第247頁:

      (1)倒數(shù)第6行:“蓋欲使后來者用心益勤將有大。于是者,遵古惟墮成是懼故……”似當斷句為:“蓋欲使后來者用心益勤,將有大于是者,遵古惟墮成是懼,故……”遵古,即金翰林直學(xué)士王遵古。

      (2)倒數(shù)第5行:“若夫教化流行,風俗移易人,識廉隅國興仁讓然語其成功不負數(shù)君子之志?!睌嗑溆姓`,當作:“若夫教化流行,風俗移易,人識廉隅,國興仁讓,然[后]語其成功,不負數(shù)君子之志?!薄叭徽Z其成功”,似當為“然后語其成功”,脫一“后”字。

      9.《韓言爾墓志銘》,第258頁:

      (1)第3行:“昆仲三人,公為尺……”“尺”應(yīng)為“兄”。

      (2)第5行:“次景修,□□秦州臈家城主薄。”據(jù)后文判斷,“□□”應(yīng)為“前任”二字。

      10.《郭建神道碑》,第266頁倒數(shù)第10行:“伯義、伯信井舉□□□□□□適南公云,次適……”試校補為:“伯義、伯信并舉[進士業(yè)。女三人,長]適南公云,次適……”其中,“井舉”改為“并舉”。

      11.《張通為祖父母父母買地券》,第267頁倒數(shù)第3行:“人今日直符”,“人”前當補一“?!弊?;同行末,“水”當作“永”。

      12.《烏古論窩論墓志銘》,第270頁:

      (1)第3行:“尚書吏部待郎”,“待郎”,顯然應(yīng)是“侍郎”。

      (2)倒數(shù)第9行:人名“掃舍”,似應(yīng)為“掃合”。

      (3)倒數(shù)第7行:人名“斡里刺”,“刺”應(yīng)為“剌”。

      13.《華州城隍神新廟碑》,第272頁倒數(shù)第7行:“大定甲午,太守完顏公□晝錦是邦……”“晝”似應(yīng)為“畫”,蓋由兩字繁體“晝”“畫”形似而致誤?!爱嬪\是邦”,即一方得治之意。

      14.《龐公興特建經(jīng)幢》,第295頁:

      (1)倒數(shù)第11行:“長孫興□□十三一遇世”,“遇”顯然應(yīng)為“過(過)”。又,結(jié)合上下文,“一”似應(yīng)為“上”。

      (2)倒數(shù)第8-7行:“時大定二十六……巳卯朔十二日庚富□□?!薄八让睉?yīng)為“己卯”;“庚富”應(yīng)為“庚寅”。

      (3)末行:“六字大明真言曰……”一句,應(yīng)參照其他遼金經(jīng)幢刻字錄文。遼金時期六字真言的漢字音標示應(yīng)為:唵嘛尼缽訥銘(合二)吽(訥銘,合音)。另,陀羅尼漢文之“合二”二字,應(yīng)加括號或用小一號字[2]。

      15.《中都顯慶院蕭蒼嚴靈塔記》,第300頁:

      (1)倒數(shù)第10行:“伏師者,演蒼嚴□經(jīng)講玄談妙議……”“蒼嚴”,疑為“花嚴”之誤。唐、遼、宋、金時期碑刻中,“花”字多用其異體“芲”,容易被誤認為“蒼”。“花嚴”,就是“華嚴”,既是佛經(jīng)名,又以之指稱宗派。因之,本《塔記》中的各處“蒼嚴”,或都應(yīng)改為“花嚴”。至于“蕭蒼嚴”之名,或亦為“蕭花嚴”。

      (2)倒數(shù)第5行:“人之生者。憑于地水火風人之死者,豈論乎春秌冬夏。”斷句有誤,當作:“人之生者,憑于地水火風;人之死者,豈論乎春秌冬夏?”

      (3)倒數(shù)第3-2行:“思師之念則哀而有慟憶師之恩,則慘慘而無容?!睌嗑溆姓`,當作:“思師之念,則哀而有慟;憶師之恩,則慘慘而無容?!?/p>

      16.《慧才禪師塔銘》,第305頁:

      (1)第4-5行:“謂廣方曰:先師靈骨有塔,而碑未立,子從師學(xué)最久,其能己乎?”句末之“己”應(yīng)為“已”。

      (2)第20-21行:“有若涿之范老、獻之欽老、保之明老、鎮(zhèn)府之鐘老、罔不印可會。大明歸隱滏陽,師復(fù)詣參侍?!睌嗑溆姓`,“會”字當下屬?!坝】伞?,是佛家用語,有“認可”之意。又“罔”字前的頓號應(yīng)刪。

      (3)倒數(shù)第6行:“落發(fā)”二字當下屬,即“落發(fā)小師廣實而下十一有四……”方文從字順。

      17.《故言公長老塔銘》,第309頁:

      (1)第9行:“時浩公僧錄居南京講《唯識諭》……”“諭”似為“論(論)”字之訛。

      (2)第10-11行:“浩公知師偉器居無幾何,命師主席義學(xué),云集疑難鋒起……”斷句有誤,似當作:“浩公知師偉器,居無幾何,命師主席,義學(xué)云集,疑難鋒起……”

      (3)第11-12行:“諸方聆風景,仰競請橫經(jīng)決人之疑……”斷句有誤,當作:“諸方聆風景仰,競請橫經(jīng)決人之疑……”

      (4)第12-13行:“又取《上生經(jīng)》交相發(fā)明兼?zhèn)鞔蟪私浞彩卸?。一旦,思惟入海算沙自困何益,乃留心祖道,置文字,捐衣盂……”斷句有誤,似當作:“又取《上生經(jīng)》交相發(fā)明,兼?zhèn)鞔蟪私浞彩卸?。一旦,思惟入海算沙,自困何益?乃留心祖道,置文字,捐衣盂……?/p>

      (5)第14-15行:“是時,香山慈照禪師叢林大振聞師清操,拓延相見……”“大振”后應(yīng)加逗號。

      (6)倒數(shù)第9行:“師之云亡黑白悲愴思慕無巳相與阇維,收靈骨塔于汝州香山之南。慈照浮圖之側(cè)。”斷句、文字有誤,似當作:“師之云亡,黑白悲愴,思慕無已,相與阇維收靈骨,塔于汝州香山之南,慈照浮圖之側(cè)。”其中,“巳”改為“已”。

      18.《三皇堂記》,第313頁倒數(shù)第2行:“塑工張?zhí)煨恪髦勇牡乐x書,異時當以儒素自拔于流俗云?!睌嗑溆姓`,當作:“塑工張?zhí)煨?,國器之子,履道知讀書,異時當以儒素自拔于流俗云?!?/p>

      19.《東萊孛術(shù)魯驃騎節(jié)使園亭記》,第316頁第7-8行:“內(nèi)任則歷門將軍御馬副使太子少詹,咸有嘉績。外任則歷懷豳亳海太守,皆有去思遺愛之美也。”標點多處缺失且有不妥處,當作:“內(nèi)任則歷門將軍、御馬副使、太子少詹,咸有嘉績;外任則歷懷、豳、亳、海太守,皆有去思遺愛之美也。”

      20.《韓景□神道碑》:

      (1)第319頁第8行:“二主嘗出珠王紈綺遣□□公不受,公益禮之?!薄巴酢睉?yīng)為“玉”。

      (2)第319頁第14行:“競夕,一境沾足民德之……方春,州縣承貼拘馬數(shù)百喻遣之,守懼為之止?!贝司鋽嗑鋺?yīng)以孫建權(quán)所更正的為是,即:“(大雨?)競夕,一境沾足,民德之。一□待玉牒近屬。方□熙宗時,宗臣作牧,挾貴專忍,嗜馳獵不以時。方春,州縣承貼拘馬數(shù)百,喻遣之,守懼,為之止?!盵3]

      (3)第319頁倒數(shù)第8-7行:“平人賴以紓后,遂以為例。及罷,將去,郡者幼相扶攜……”斷句、文字有誤,當作:“平人賴以紓,后遂以為例。及罷,將去,郡老幼相扶攜……”其中,“者幼”改為“老幼”。

      (4)第319頁倒數(shù)第2行:“悉人官以助經(jīng)費”,“人”應(yīng)為“入”。

      (5)第320頁倒數(shù)第15行:“將以戶部尚書授公。命巳……”“巳”應(yīng)為“已”。另,“已”字后似有缺文。

      21.《王去執(zhí)墓表》,第325頁第2行:“先生幼好學(xué),長廳進士舉。”“廳”應(yīng)為“習(xí)”。

      22.《劉元德墓志銘》,第329頁第4行:“因家焉,逐為懿州順安人也?!薄爸稹睉?yīng)為“遂”。

      23.《王元德墓志銘》:

      (1)第330頁第20行:“公居喪,飲水枕坱五日矣?!薄皥t”應(yīng)為“塊”。

      (2)第330頁第23-24行:“人為右司都事,刑□所上成案。公□三復(fù),求所以生,未當溢及無辜。”文字、標點有誤,當作:“入為右司都事,刑□所上成案,公□三復(fù),求所以生,未當濫及無辜?!逼渲?,“人”改為“入”,“溢”改為“濫”。

      (3)第331頁倒數(shù)第14-13行:“及其衰聞,奔赴星行,奉孀親輦旅柜。自梁達燕,歸葬于弘,……”文字、標點有誤,當作:“及其哀聞,奔赴星行,奉孀親輦旅柩,自梁達燕,歸葬于弘?!逼渲?,“衰”改為“哀”,“柜”改為“柩”。

      (4)第331頁倒數(shù)第12-10行:“泣涕而告曰:‘先君捐館奄年?!T孤子以今年十月二十八于……敢以銘文辱耳,請無多讓,余不能拒其命……”標點有誤,當作:“泣涕而告曰:‘先君捐館奄年,諸孤子以今年十月二十八于……敢以銘文辱耳,請無多讓?!嗖荒芫芷涿?/p>

      24.《張商老神道碑》,第334頁第6行:“奉義大夫、充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同修國史……”“翰林待制”為職官名,四字間不當點斷。

      25.《寂照大師實行碑》,第337頁,篇中有大段篇幅無斷句,且有斷句處又有明顯失誤,主要有:

      (1)第7-8行:“至年二十有二□□皇統(tǒng)間遇恩,登壇受具。足戒爾后,深懷訪道之心……”斷句有誤,當作:“至年二十有二□,□皇統(tǒng)間遇恩,登壇受具足戒。爾后,深懷訪道之心……”具足戒,是佛門戒律。

      (2)第16-17行:“師復(fù)幽棲于宛平龍泉。務(wù)居環(huán)堵,而日唯一食……親王公主特臨,宰輔朝碩。每湊又于隨處大設(shè)無遮五七余會。凡會也,八荒仕庶云趍,四遠□風坌至□……”其中,“龍泉務(wù)”是地名(亦可理解為組織),不當點斷;與“親王公主特臨”對文者為“宰輔朝碩每湊”,“每湊”兩字不能下屬。故當標點為:“師復(fù)幽棲于宛平龍泉務(wù),居環(huán)堵而日唯一食……親王公主特臨,宰輔朝碩每湊。又于隨處大設(shè)無遮五七余會。凡會也,八荒仕庶云趍,四遠□風坌至□……”

      (3)倒數(shù)第9-8行:“□高余數(shù)丈,光流夙夜,海眾咸得。親觀時,有寡信邪徒梟獍之輩……”斷句有誤,當作:“□高余數(shù)丈,光流夙夜,海眾咸得親觀,時有寡信邪徒梟獍之輩……”

      26.《禮部令史題名碑》,第354頁:

      (1)第1-2行:“所以示君子仕進之難持己,既廉從事,既勤而又積日累久,無薄書文墨之失,然后可以有立非徒,紀姓名、炫階秩而已也?!睌嗑溆姓`,當作:“所以示君子仕進之難,持己既廉,從事既勤,而又積日累久,無薄書文墨之失,然后,可以有立,非徒紀姓名、炫階秩而已也?!?/p>

      (2)第6-10行:“武略將軍崔穎士貫滄州大定八年五月到部。正定州軍判武略將軍張瑾貫□州大定□年三月到部。嵩州軍判昭信校尉鄭愿貫遂州大定十年十二月到部……”幾無標點。試標點為:“武略將軍崔穎士,貫滄州,大定八年五月到部;正定州軍判、武略將軍張瑾,貫□州,大定□年三月到部;嵩州軍判、昭信校尉鄭愿,貫遂州,大定十年十二月到部……”

      27.《張公甫頂幢記》,第356頁第5-6行:“公禮生次侄四,再乞婦周,春乞、孫乞迎駕?!睒它c有誤,應(yīng)為:“公禮生次侄四:再乞、婦周,春乞,孫乞,迎駕?!?/p>

      28.《楊宗彥梵幢記》,第356頁:

      (1)第3-4行:“以至齋戒威儀十數(shù)無一,事不如□□□自尊老下及后輩皆心許焉。”斷句有誤,當作:“以至齋戒威儀十數(shù),無一事不如□□□,自尊老下及后輩皆心許焉?!?/p>

      (2)倒數(shù)第6行:“公娶趙氏,生三子。長曰伯□□□曰伯□、次曰伯亭。”根據(jù)下文,此句可改補為:“公娶趙氏,生三子,長曰伯[溫]、[次男]曰伯[章]、次曰伯亭?!?/p>

      (3)倒數(shù)第1行:“次曰伯亨,娶康氏,所生三□長曰祐孫……”“亨”,據(jù)上文或為“亭”。

      29.《慈相寺修造記》,第370頁倒數(shù)第5行:“仕郎平、遙縣丞、兼管句□平倉事張公著?!睌嗑溆姓`,據(jù)文意試改補為:“[將]仕郎、平遙縣丞、兼管句[常]平倉事張公著。”

      30.《劉銓修紫臺題記》,第373頁第2行:“隨心舍施,凈財充工力所須?!睌嗑溆姓`,當作:“隨心舍施凈財,充工力所須?!?/p>

      31.《王立買地券》,第378頁倒數(shù)第2行:“先有居者永避他,若違此約,地掌吏使者自當其禍?!薄暗亍憋@然應(yīng)在“他”之后,即:“先有居者永避他地,若違此約,掌吏使者自當其禍?!?/p>

      32.《靈巖寺田園記碑》,第380頁:

      (1)倒數(shù)第7行:“或曰,世人所以不能脫世綱而逃死生者……”“綱”應(yīng)為“網(wǎng)”,當因其繁體“網(wǎng)”與“綱”形近致誤。

      (2)倒數(shù)第4行:“夫到割支體以啖眾生則可矣”,根據(jù)上下文,“到”應(yīng)為“刲”之訛。

      33.《李氏祖塋碑》,第381頁第3行:“其次德行文章,顯然為時聞人,慮其湮沒于世,則有墓表、墓志紀其實。”斷句有誤,“人”字當下屬。

      34.《顯武將軍張琪墓表銘》,第390頁:

      (1)第8行:“隨從統(tǒng)制官孟世寧解興仁府國立功,轉(zhuǎn)補進武校尉?!薄皣睉?yīng)為“圍(圍)”字。

      (2)第12行:“別稱差遺,于當年五月內(nèi),奉宣命任博州聊城尉?!薄安钸z”應(yīng)為“差遣”。

      (3)第15-16行:“眾親觀令再仕,勉從眾議”,“與村賓言,觀以力農(nóng);與市人言,勸以勤儉。”兩處“觀”字,均應(yīng)為“規(guī)”。蓋因兩字異體“観”“矢見”形近致誤。

      35.《張溫妻智氏墓志》,第392頁第10行:“帥召曰:唯。”“帥”應(yīng)為“師”。

      36.《玉虛觀牒》,第396頁倒數(shù)第5行:“同知制誥權(quán)、郎中朱。押”,“權(quán)”字應(yīng)下屬。

      37.《濟陽縣創(chuàng)建宣圣廟碑》,第398頁第2行:“朝散大夫、行太常寺□騎都尉、潁川縣開國男、食邑三戶、賜紫金魚袋陳大舉撰?!薄笆骋厝龖簟睉?yīng)為“食邑三百戶”。金代開國男爵食邑為三百戶,《金史》載:“郡伯七百戶,縣子五百戶,縣男三百戶,皆無實封?!盵4]本書所見其他開國男爵之食邑數(shù)均為三百戶。又“行太常寺□”與“騎都尉”之間應(yīng)加頓號。

      38.《真定府龍興寺大悲金銅像寶閣記》,第400頁倒數(shù)第8-7行:“惟大智上人知菩薩之于眾牛,憫念如是其深也?!薄芭!睉?yīng)為“生”。

      39.第413-414頁《驪山有感》,在第421頁則以《驪山有感詩石》為題重出。

      40.《云房二字飛白草書碑》,第414頁倒數(shù)第3行:“征事郎、行京兆府櫟陽縣主李瑾志”,“主”字之后疑脫“簿”字。

      41.《釋迦如來三身銘》,第417頁第5行:“王金色大千世界”,疑“王”當為“主”。

      42.《法門寺藏經(jīng)碑》,第419頁倒數(shù)第5行:“本府真興寺釋迎院助緣僧福珪”,“釋迎”應(yīng)為“釋迦”。

      43.《呂嗣延墓銘》,第423頁:

      (1)倒數(shù)第16-15行:“公舉□昌中進士,歷安德州中京內(nèi)省判官,豐、應(yīng)二州觀察判官,中京留守,推官灤河、遵化二縣令?!睌嗑?、標點有誤,試改補為:“公舉[明]昌中進士,歷安德州、中京內(nèi)省判官,豐、應(yīng)二州觀察判官,中京留守推官,灤河、遵化二縣令?!睆墓僦坪椭局髌冯A判斷,志主顯然不可能擔任過“中京留守”這樣的高官。

      (2)倒數(shù)第3-2行:“呂氏自公伯祖太師侍中暨祖司空以博學(xué)為世儒,宗故其子孫皆守儒學(xué)而多聞人?!睌嗑溆姓`,“宗”字當上屬。

      44.《謙公法師靈塔銘》,第424頁第12-13行:“煥然頂新,皆參道力,特誘華巖。經(jīng)邑門徒,眾僅數(shù)千,供給齋糧,未曾有闕?!睌嗑溆姓`,試改為:“煥然頂新,皆參道力,特誘華巖經(jīng)邑門徒眾僅數(shù)千,供給齋糧,未曾有闕?!比A巖經(jīng)邑,是邑社(佛教組織)的一種。

      45.《谷山寺記碑》,第427頁第1行:“前翰林學(xué)士、承旨中大夫、知制誥、上護軍……”標點有誤,“翰林學(xué)士承旨”為職官名,不當點斷。

      46.《黃摑仰天山題記(三)》,第429頁第3行:“逐舍俸錢,命工修葺?!薄爸稹睉?yīng)為“遂”。

      47.《烏古論元忠墓志銘》:

      (1)第429頁第2-3行:“翰林侍讀學(xué)士……同修國史提點司天臺護軍、清河郡開國侯……張行簡撰?!睒它c有誤,“同修國史”“提點司天臺”“護軍”之間應(yīng)點斷。

      (2)第430頁第15行:“□□[民]朕體也,□[民]失所疚,在朕心其往恤哉。”斷句有誤,當作:“□□[民]朕體也,□[民]失所,疚在朕心,其往恤哉?!?/p>

      (3)第430頁倒數(shù)第10-9行:“明年,進拜尚書右丞相,仍遷特進朝廷。方崇文教譯經(jīng)書,興學(xué)校,選英雋議設(shè)女直進士科舉……”斷句、標點有誤,當作:“明年,進拜尚書右丞相,仍遷特進。朝廷方崇文教,譯經(jīng)書,興學(xué)校,選英雋,議設(shè)女直進士科舉……”

      (4)第430頁倒數(shù)第6-5行:“上將幸會寧,公進諫以為陛下德洽,人心天下皆愿陛下高居深拱以享安靜之樂。今有此行,恐非中外所望。”斷句有誤,當作:“上將幸會寧,公進諫,以為:‘陛下德洽人心,天下皆愿陛下高居深拱,以享安靜之樂。今有此行,恐非中外所望?!?/p>

      (5)第431頁第1-2行:“免行人來朝誠,如是則信不失而恩亦全矣?!睌嗑溆姓`,當作:“免行人來朝。誠如是,則信不失,而恩亦全矣?!?/p>

      (6)第431頁第12行:“遣右宣微使白琬往……賻贈良厚?!薄靶⑹埂睉?yīng)為“宣徽使”。

      (7)第431頁第13行:“徙單鐸營治葬事”,“徙單”應(yīng)為“徒單”。徒單,女真姓氏。

      48.《蒲察胡沙墓志銘》,第433頁倒數(shù)第4行:“龍賜銀絹,涯恩厚惠?!薄把摹睉?yīng)為“渥”。

      [1] 任繼愈.宗教大辭典[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08.

      [2] 張保勝.宣化遼墓陀羅尼考[C]//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遼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 孫建權(quán).《金代石刻輯?!吩u介[J].北方文物,2012,(1).

      [4] 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1224.

      [責任編輯:王 昊]

      2017-03-05

      孫綿(1978—),女,河南濟源人,副主任,從事遼金史研究;王玉亭(1962—),男,河北青龍人,原文史委主任,從事遼金史研究。

      K246.4

      A

      1007-4937(2017)04-0156-05

      猜你喜歡
      有誤斷句標點
      標點可有可無嗎
      《遼史》標點辨誤四則
      小小標點真厲害
      理解有誤
      幽默大師(2019年6期)2019-01-14 10:38:13
      文言斷句判斷法
      更正
      “斷句” “密碼”費人解(二則)
      中華詩詞(2017年3期)2017-11-27 03:44:18
      選題有誤
      更 正
      物理實驗(2017年10期)2017-10-24 10:34:55
      妙用標點巧斷句
      龙川县| 海淀区| 威信县| 钟山县| 敦煌市| 环江| 闽侯县| 庐江县| 长泰县| 乐昌市| 盘山县| 蕉岭县| 牟定县| 西峡县| 姜堰市| 武定县| 隆子县| 武乡县| 广灵县| 田林县| 抚州市| 桑日县| 乌拉特后旗| 泸水县| 陆丰市| 大城县| 普洱| 登封市| 南漳县| 西宁市| 治县。| 綦江县| 黄梅县| 岳阳县| 辛集市| 大化| 英德市| 营口市| 开江县| 天祝|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