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抗抗
(內蒙古通遼市中醫(yī)院內一療區(qū),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缺血性中風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探究
李抗抗
(內蒙古通遼市中醫(yī)院內一療區(qū),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風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缺血性中風患者66例,分兩組,甲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乙組在甲組基礎上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就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黏度和缺血性中風治療總有效率、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進行比較。結果乙組缺血性中風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甲組,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明顯短于甲組,P<0.05。在治療前兩組血漿黏度無顯著差異,P>0.05。乙組患者治療后血漿黏度均明顯優(yōu)于甲組,P<0.05。結論缺血性中風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起效快,可縮短療程,值得推廣。
缺血性中風患者;血府逐瘀湯;治療方法;效果
中風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常見多發(fā)病,其中,缺血性中風占70%左右,致殘率、死亡率高,為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本研究探討了缺血性中風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的方法和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缺血性中風患者66例,分兩組,甲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48歲~73歲,平均年齡為(60.61±5.13)歲。病程30~158天,平均(65.24±23.44)天。乙組男21例,女12例。年齡47歲~72歲,平均年齡為(60.29±5.31)歲。病程30~159天,平均(65.21±23.53)天。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甲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乙組在甲組基礎上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方劑組成為:黃芪40g;丹參30g;赤芍、熟地、地龍、當歸15g;牛膝、桃仁、柴胡、川芎、生地黃12g;紅花、水蛭、桔梗、枳殼10g;甘草6g。上述方劑每天1劑,分兩次服用,治療28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黏度和缺血性中風治療總有效率、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
根據(jù)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分為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和無效四個標準,其中總有效率為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所占比例之和[1]。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 19.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x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P值短于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黏度比較
在治療前兩組血漿黏度無顯著差異,P>0.05,甲組為(2.23±0.35)mPa.s,乙組為(2.24±0.35)mPa.s。乙組患者治療后血漿黏度均明顯優(yōu)于甲組,甲組為(1.78±0.04)mPa.s,乙組為(1.02±0.03)mPa.s,P<0.05。
2.2 兩組患者缺血性中風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乙組缺血性中風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甲組,其中,甲組基本治愈有2例,顯著進步10例,進步1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8.79%;乙組本治愈有12例,顯著進步15例,進步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97%,P<0.05。
2.3 兩組患者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比較
乙組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明顯短于甲組,P<0.05。其中,甲組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為(23.02±5.53)天,乙組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為(18.98±2.01)天。
缺血性中風為中醫(yī)“中風”范疇,多認為其發(fā)生和血瘀、氣虛相關,因而在對缺血性中風患者進行治療時需遵循活血化瘀、補脾益氣的原則。
血府逐瘀湯中,組成包括黃芪40 g;丹參30 g;赤芍、熟地、地龍、當歸15 g;牛膝、桃仁、柴胡、川芎、生地黃12 g;紅花、水蛭、桔梗、枳殼10 g;甘草6 g。其中黃芪可保肝利尿,促進機體免疫力的提高;丹參可活血祛瘀、清心除煩、溫經(jīng)止痛;赤芍可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熟地可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地龍可通行經(jīng)絡、清熱熄風;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牛膝可活血通經(jīng);桃仁可平喘止咳、活血祛瘀;巢湖可和解表里、疏肝解郁[2-3];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行氣;生地黃可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紅花可活血化瘀;水蛭可破血通經(jīng);桔??尚戊钐担逝拍?;止咳可祛痰消積;甘草可調和主要諸藥,諸藥合用,可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補脾益氣之功。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血府逐瘀湯中藥物有增強腦組織營養(yǎng),改善血液流變學,降低血液黏度,預防血栓形成,促進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促進神經(jīng)功能康復等作用[4-5]。
本研究中,甲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乙組在甲組基礎上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結果顯示,乙組缺血性中風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甲組,達到基本治愈的時間明顯短于甲組,P<0.05。在治療前兩組血漿黏度無顯著差異,P>0.05。乙組患者治療后血漿黏度均明顯優(yōu)于甲組,P<0.05。
綜上所述:缺血性中風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起效快,可縮短療程,值得推廣。
[1] 李小龍,龍寬斌,張曉玲,等.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缺血性中風60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11):57-58.
[2] 秦春潔.血府逐瘀湯在缺血性中風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6):3.
[3] 柳傳鴻,沈桂根.血府逐瘀湯治療缺血性中風30例[J].陜西中醫(yī),2010,31(6):669-670
[4] 高娟玉,周 淵.早期視網(wǎng)膜光凝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治療缺血型視網(wǎng)膜靜脈阻塞[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9):1840-1841.
[5] 宋曉密.血府逐瘀湯輔佐消心痛加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Meta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14):2633-2635.
本文編輯:王雨辰
R255.2
B
ISSN.2095-8242.2017.010.19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