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娟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有著十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應用前景,已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新熱點,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將微課資源引入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利用微課的現代性、生活化、趣味化,符合當代學生審美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讓微課資源的作用盡致發(fā)揮,提高課堂時效,這樣才能推動高中地理教學創(chuàng)新。立足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教學時效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類型,是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與網絡信息化結合的產物。它以短小精悍和定位于學生主動學習為顯著特點,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高效高中地理課堂的構建,是實現師生角色轉化、課堂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對輔助傳統(tǒng)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方便教師觀摩反思、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多有益處?;谖⒄n的諸多優(yōu)點,有效應用微課進行地理課堂教學,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沉悶、學生學習自主性差等不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利用微課,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應從以下六個方面把握:
一、引導預習,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
地理學科內容龐雜,知識點多且零散,而教學中對這些基礎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不可忽視。這就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好微課,這樣在學生的課前預習中,通過閱讀教材內容,觀看微視頻,結合下發(fā)的導學案,前后銜接,梳理知識點,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將即將學習的知識點歸納整理成微課,在預習中引入,課堂上就不至于為這些問題花時間進行集體重復學習,可有效提高效率。
二、新課導入,快速融入課堂學習氛圍
充分運用微課教學模式,以視頻播放的直觀形式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討論視頻內容的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可快速融入課堂學習氛圍。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的微課話題,在上課之初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將地理學科的教學過程直觀、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其求知欲,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三、釋疑解難,形象描述復雜的地理現象
許多章節(jié)中的重難點講起來很枯燥,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也是模棱兩可,不知其所以然,如何生動形象地描述復雜的地理現象,讓學生真正理解并接受,是地理專業(yè)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結合動畫制作的微課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颁h面系統(tǒng)”教學中冷、暖鋒的形成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是重難點,為了能夠形象描述這一自然現象,在微課制作過程中選用動畫,學生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冷暖氣團的活動情況,很容易在腦中形成深刻的記憶,幫助他們在圖例中快速判斷和識別。
四、練習鞏固,強化知識理解把握
課堂教學中,教師提供自主學習時機,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重點及規(guī)律,鼓勵學生養(yǎng)成使用微課學習的好習慣、好方法,便于實現個體化學習,快速有效理解把握知識。隨著地理學習的深入,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總有部分學生快速有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為了照顧其他同學,保持一致學習進度,老師通常不做另外安排,以致剩余時間不能被有效利用。微課的應用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適當設計一些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練習題,用于鞏固本節(jié)知識,使不同基礎水平、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既做到查缺補漏,又強化基礎知識,增強學習效果。另外,這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章節(jié)知識的特點,制作一些微課以備“不時之需”,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可通過觀看微視頻預習下一章節(jié)內容,也可以通過觀看微視頻了解章節(jié)知識中拓展延伸的部分,最大化提高課堂時效。
五、拓展延伸,創(chuàng)新應用地理知識
微課將課本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地理變化過程,生動、直觀地演示出來,將教學內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過程全部再現于課堂,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學生思維的閘門得以適時開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主體性,實現了個體化學習,有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理解地理知識、認識地理規(guī)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探究能力。如“地質作用”一節(jié)學習中,播放驚心動魄的地震和火山爆發(fā)過程的影像資料,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會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的激情,喚醒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震撼之時,也會有無數問題涌上心頭,隨著這些問題的解答,與地震有關的其他問題也得到了拓展認識,為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做好了充分準備。
六、總結提煉,再現章節(jié)知識解決地理問題
傳統(tǒng)教學中,總結提煉通常都是老師完成的,借助微課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再現知識內容,可形成知識體系,加深理解鞏固。在復習課中,效果尤其明顯。學生在復習海量知識的同時,借助于微課寓教于樂,不知不覺中梳理和掌握了地理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康爽.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
注:本文系2016年張掖市教育科研課題《創(chuàng)新應用微課教學提高高中地理教學實效實驗研究》論文,課題批準號:ZYLX[2016]27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