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第二中學 屈乾偉
近年來,流行音樂漸漸滲透到傳統(tǒng)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由于高中生特有的心理特征,他們對流行音樂的追捧和偏愛程度越來越深入。優(yōu)秀的音樂旋律能在某種程度上凈化高中生的靈魂,引導他們在咀嚼文化食糧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精神情操。因此,教師應該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欣賞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
高中音樂鑒賞是一門特別講究情感陶冶的課程,因此它在培養(yǎng)高中生審美情趣以及情感素質方面的影響不可替代。音樂語言是表達豐富情感的載體,學生在品味音樂作品本身的同時,也應該從更深層次充分挖掘其靈魂和真諦。當教師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通過流行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的同時,也在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分析音樂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對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以及培養(yǎng)音樂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有很大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和開發(fā)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流行音樂進課堂”教學策略讓高中音樂鑒賞學習變得更加淺顯易懂,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的高中生都是在流行歌曲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并且現行的高中教育理念是鼓勵學生勇敢追求自己獨立的想法,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學生更青睞于不斷更新換代的流行音樂。因此,教師要積極配合學生的需求,適當地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鑒賞課堂。“讓音樂鑒賞流行起來”固然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有著深遠意義,但是教師還應該做到“把好音樂關”,即將具有積極教育作用的流行音樂展示給學生,而堅決屏蔽消極、無病呻吟的流行音樂。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貝多芬》一課中第九(合唱)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表達的感情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基于這首曲子的流行音樂。由于這時候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比較集中,在教師的簡單講解中學生就會明白音樂主旋律中蘊含的樂理知識。在讓學生欣賞過流行音樂之后,教師應該給與適時地引導,及時地將學生的思緒帶回教材中的內容。在高漲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對音樂教材中的專業(yè)術語的理解接受能力頗高。
高中音樂鑒賞教育的主題是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最佳境界又是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課堂學習的樂趣。傳統(tǒng)的的音樂知識教學早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師應在音樂授課過程中滲透現代科技的各種成分要素,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打造一個生動有趣的“流行”音樂鑒賞課堂,用流行的音樂畫面引起學生的共鳴。
例如,很多流行音樂都會配有MV,在鑒賞《飄逸的南國風》一課時,筆者認為林俊杰的的《江南》MV最適合制作成多媒體教學課件放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上,色彩鮮明的畫面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清朗明麗的畫面將優(yōu)雅別致的江南景色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很多學生都會從原來的“身在曹影心在漢”到現在的“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tài),更為活潑一點的學生還會興奮的手舞足蹈起來。
教師通過進行多媒體課件教學,將晦澀抽象的音樂形象逼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他們就會神往地進入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聽世界,各種復雜的過程都會通過有趣的圖片動畫進行簡化再現。通過多媒體課件這一“流行”教學手段升華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真真切切地明白音樂中的每一個旋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更是傳遞藝術情感的基礎紐帶。
教師要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明確“經典”與“流行”在課堂中的地位,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將“經典”帶進“流行”,將“流行”引入“經典”,更深層次地達到兩大類音樂相互詮釋的境界,從而實現兩者的完美融合。
教師應充分利用流行音樂的精華之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鑒賞學習興趣,用琴、弦、蕭、琵琶等古典樂器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引導學生在流行中體驗古典韻味。如在《現代京劇》的音樂鑒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流行音樂元素滲透到古典京劇中,引導學生用流行音樂的唱法演繹京劇唱腔。如周杰倫的《發(fā)如雪》和《菊花臺》的旋律和京劇較為貼切,教師可以以此為例讓學生從本質上鑒賞古典京劇,在流行中體驗古典韻味。另外,《菊花臺》這首音樂運用了琵琶、葫蘆絲等樂器,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親手觸摸到琵琶、葫蘆絲,引導學生在復雜多變的古典音樂情緒中品味藝術特色。
“讓音樂鑒賞流行起來”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感受美及表現美的能力。筆者認為高中音樂鑒賞“流行”創(chuàng)意化教學并不僅僅是教師和學生的任務變得輕松,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模式的深層改革與創(chuàng)新。也就是說,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推行“在經典的基礎上融入流行”的教學理念對推進我國高中音樂藝術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