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
2016年12月,高曉松在微博上發(fā)了《曉松奇談》節(jié)目停播聲明,微博發(fā)出后,迅速成了高曉松被評論最多的一條。評論轉(zhuǎn)發(fā)都上萬,全是哀號跪求回歸的聲音。不得不承認,47歲的高曉松確實比年輕時更討人喜歡,這位集音樂人、電影導演、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高管、綜藝大咖、書館老板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跨界王,還被封為“娛樂圈最反顏值最值得迷戀的男人”,《奇葩說》《曉說》《曉松奇談》的播出后,高曉松的情商和智商簡直亮瞎了群眾的眼啊,不僅知識駁雜而且三觀很正。
話說高曉松這個人,要不是中年發(fā)胖導致外貌失分的話,人生簡直能讓人嫉妒死?。「邥运扇也粌H都是清華畢業(yè),而且個個是大知識分子:外公張維,深圳大學創(chuàng)辦者,中國著名力學專家,世界工程師協(xié)會副主席;母親張克群,著名建筑學家,師從梁思成;父親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四周的鄰居也全是大師,里面住的都是中國頂級的大知識分子,梁思成和林徽因就住在他家前面的院里。
有如此強大的基因和成長環(huán)境,讓高曉松從小就是一枚學霸,一路讀的都是最好的學校,從最好的北京四中考到最好的清華大學。
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校園,是個因為一首詩就要喝一頓酒,然后還要抱頭痛哭的年代。大三那年,叛逆的高曉松決定從清華退學去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于是就有了《同桌的你》,這首歌當年幾乎獲得所有流行音樂獎之最佳金曲、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包括全國觀眾評選的央視春晚最受歡迎節(jié)目一等獎。90年代末,在音樂圈聲名鵲起的高曉松又跨界進入電影圈,編導了電影《那時花開》,主演是周迅、夏雨、樸樹。選秀節(jié)目大熱時,他噌噌噌跑去當了“毒舌”評委。
但當時的高曉松很嘚瑟,連樸樹都說看到他就想抽他一個大嘴巴子,太嘚瑟了。直到2011年5月份“醉駕風波”出現(xiàn),高曉松才受到了當頭棒喝。入獄后,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在監(jiān)獄里努力慢下來,翻譯馬爾克斯的書,寫歌曲、和當初他怎么都看不起的人聊天。出獄后很坦誠地寫了萬字長文表達對監(jiān)獄中這段生活的感恩。
“由于我半生不務正業(yè),主要是不知哪種營生堪當正業(yè),就讀了若干閑書,跑了許多地方,頗結(jié)識了些僧俗怪人,目擊了二十年怪現(xiàn)狀。也就攢下些心得想法,閑時在飯桌酒局販售,落下個不埋單的口實。一來二去,就跑到天橋撂地說書,真干起了這門營生。”
四十不惑的他至今沒買房,攢了錢就去尋找詩和遠方,在明星都忙著開飯館賺錢的時候,他還是決定要做一點更有意義的事兒,在偏遠的京郊創(chuàng)辦了一個特別美的雜書館,純公益,專門收錄和展示這些年收藏的珍奇異書。高曉松說:“努力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讓讀過的書不在滾滾紅塵中爛在心里?!痹姾瓦h方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腳下生花。
“我們這個行業(yè),賣身賣藝賣青春,用歡笑淚水,獻愛與自由。從未巧取豪奪,魚肉鄉(xiāng)里,干過什么傷天害理之事。演好了,鞠躬拜票謝觀眾,演砸了,誠惶誠恐不成眠。頂三五載虛浮名,掙七八吊養(yǎng)老錢。終歸零落成泥,隨風散去。觀眾總會有新寵,不復念舊人。看在曾帶給大家片刻歡娛,能否值回些人間溫暖?”
這是高曉松在《奇葩說》里出口成章的一段話,把人生想得很透徹,才華,真誠,理想也,人生感悟盡在其中。干著自己喜歡的就把生活給過了這才是本事,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啊。
那個白衣飄飄的吉他少年,或許已如他所言漸漸變老,還好,不羈的言詞張揚的外表之外,骨子里的那份赤誠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