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模因論視角下高職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
      ——以My Father的教學設計為例

      2017-03-09 12:34:57管機靈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模因課文語言

      管機靈,刁 薇

      (廣東松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 廣東韶關512126)

      模因論視角下高職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
      ——以My Father的教學設計為例

      管機靈,刁 薇

      (廣東松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 廣東韶關512126)

      高職高?;A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以單元課文內容為依托,利用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特點,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從而促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標由培養(yǎng)語言技能型人才不斷轉向培養(yǎng)綜合應用型人才。

      模因論; 綜合應用能力; 教學設計

      一、引言

      模因論(Memetics)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一種新理論,其核心術語模因(meme)首次出現(xiàn)在理查德·道金斯(R. Dawkins)1976年出版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模因論認為,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模因,它寓于語言之中,任何字、詞、短語、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能通過模仿得到復制和傳播,都有可能成為模因[2]。語言的學習過程也即對語音、詞匯、句子、段落及篇章模因進行模仿、復制和傳播的過程。何自然(2005)認為模因的復制和傳播采用以下三個途徑:教育和知識傳授、語言本身的運用和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2]。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有兩種方式:模因基因型(genotype)和模因表現(xiàn)型(phenotype);前者是內容相同形式各異,后者是形式相同內容各異[3]。語言學家海利根(F. Heylighen)認為,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一般要經歷同化(assimilation)、記憶(retention)、表達(expression)和傳播(transmission)四個階段[4]。語言模因經習得后,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得以運用和交流,原來的單個模因或舊模因通過變異可能集合重組成新的模因復合體,不斷被復制和傳播。模因論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們以《英語綜合教程(1)》[5]第一冊Unit 9My Father的課文教學為例,分析該模式在基礎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及教學效果,以之與方家同行切磋。

      二、課文中語言模因分析

      My Father課文內容經典,也以A Good Heart to Lean On為標題被選入各種本、專科英語教材,如《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鄭樹棠,2008),《新編新活力英語》(莫瑞,蔣道華,2013)等,由此可見本文是語言學習的經典篇目。此外,該文作為一篇膾炙人口的英語經典美文在國內各大英語學習網站上流傳甚廣,這說明其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案例。

      課文出自意大利小說家艾柯之手,主要講述一位身患殘疾的父親行走時總是扶著兒子,以求身體保持平衡,為此兒子總感到難堪;等到父親去世后,兒子才明白在他成長的道路中是父親的“好心”一直引導著他,讓他得到了精神上的平衡。文章語言質樸厚重,字里行間彌漫著珍貴的人間親情,蘊涵著豐厚的人生哲理,能啟迪學生的情感世界,引起情感共鳴,潛移默化熏陶其人文情懷。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要任務是要盡快幫他們打好語言基礎,同時還要進行必要的語言技能訓練,因為“語言基礎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只有在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才可能強調加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6]。在打好語言基礎后,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也隨之提高。

      三、課堂教學設計

      (一)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的四個階段

      1. 同化階段

      為合理設置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具體語言模因讓學生模仿和復制,我們就課文所涉及的話題、文化背景知識等精心設計和編寫導學案和相關練習材料,選擇一些新穎獨特的語言模因并將其以不同方式呈現(xiàn),課前發(fā)給學生預習,引起學生對語言模因的興趣和關注,使語言模因被學生感知和理解,盡量滿足語言模因同化的兩個條件:模因的呈現(xiàn)與宿主的接受。

      2.記憶階段

      模因在宿主的大腦里停留的時間越長,傳播和影響其他宿主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提供各種語言輸入形式,如復合式聽寫、閱讀理解分析等,循環(huán)呈現(xiàn)學習內容,使得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知語言模因,讓語言模因在學生大腦中停留時間更長,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3.表達階段

      語言輸出是表達階段的重點,我們利用各種語言輸出活動,如課文復述、課后討論、課文相關寫作與誦讀等,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表達機會,鼓勵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有機會把所記憶的語言模因在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表達出來,語言模因由此得以釋放并進入最后階段,同時,學生在表達階段也提高了自身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4.傳播階段

      導學案、教材、電子教案及配套音頻等為語言模因的傳播提供了諸多有效的傳播載體,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為語言模因在學生中的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更好地促進語言學習。

      課堂活動是否設計巧妙直接決定語言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是否良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遵循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規(guī)律,在語言模因復制的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使語言模因在師生間、生生間以及語言媒介與學生間廣泛復制和流傳,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二) 課文導入——語言模因的初步同化

      先從課后練習Dictation(聽寫填空)出發(fā),讓學生明白與父母維持良好關系的一些方法,隨后把課文中的重點語言模因呈現(xiàn)出來,以引起使學生注意,并對其進行透徹的理解,確保學生接受并消化,從而實現(xiàn)聽力模因的復制與傳播,進而提生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模因論認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加強記憶的效果。聽寫完后,要求學生回答課文前的兩個問題What should we do to maintain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ur parents? What is considered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at relationship? 以便檢測學生對語言模因的短時記憶效果。我們順勢利導把學生的興趣引入到課文閱讀中去。

      (三) 課文講解與總結——語言模因的交互記憶

      英語學習者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是閱讀,閱讀能力體現(xiàn)學生運用英語詞匯、語法及語篇等語言知識的綜合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材料中可利用的語言模因,并找出它們在結構和內容上的特征,收集整理成一個模因鏈,形成一個系統(tǒng),接著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相關語言模因的同化、記憶、表達和傳播,最終將所學內容向具有長壽性、多產性和高保真性的成功語言模因方向發(fā)展,達到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目的。

      針對重點詞語的用法,我們講授該詞的常用搭配及其使用語境。我們讓學生用新單詞進行造句練習,他們往往會選擇自己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作為表達內容,比如,在講到marvel這個單詞的用法時,可以讓學生回憶或想象在某個場合所體會到的“驚異感”,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并涉及該詞的同根詞、同義詞和相關搭配:marvel (n. miracle, wonder, phenomenon), marvel(vi.) at sth, marvel(vt.) that…, marvelous, marvelously; amazed, amazing,amazement;surprise, astonish, astound,從而實現(xiàn)語言形式和口語表達練習的自然結合。教材還針對重點詞匯設置了選詞填空、短語搭配、英漢短語互譯等練習題供學生模仿練習,期望學生鞏固詞匯模因的用法,最終達到內化、熟練運用及傳播的目的。

      教授句型結構時,先向學生舉例說明一些可以直接運用并在類似的語境中被反復使用的基因型句子模因,并講授一些內容迥異但形式相同的表現(xiàn)型句子模因,以供學生模仿和傳播,如排比句、倒裝句、委婉語和獨立主格結構等。課后的問題回答、討論、口頭報告等口語表達練習為學生模仿句子模因創(chuàng)造語用情景。比如,課文第12段連用六個排比句“I am sorry I never told him how sorry I was, how unworthy I was, how I regretted it. I think of him when I complain about trifles, when I …, when I …”句式齊整,結構對仗,讀來朗朗上口,回味無窮,使得作者情感的表達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語篇講解過程中,從文章宏觀結構和作者寫作思路著手,分析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邏輯層次關系,讓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整個語篇內容。這有利于學生獲取課文的完整信息,在頭腦中形成篇章整體意識,從而讓學生習得整個篇章的模因,建立以文章結構為主的篇章模因。

      (四) 課文復述與討論——語言模因的集中表達

      課文閱讀和講解分析后,以復述故事,分組討論等課堂活動來檢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從模因論角度看,復述、討論分別與“內容相同形式各異”模因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內容各異”模因表現(xiàn)型的復制、傳播方式相一致。復述(retelling)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一項重要課堂活動,學生模仿和復制課文中的重要語言模因,是一種內容相同形式各異的模因傳播。復述不僅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討論以分組形式展開,要求學生與組員交流,教師起到監(jiān)督者和指導者的作用,最后選擇若干組員代表陳述討論結果。經過大量的語言訓練,語言模因實現(xiàn)了融會貫通,學生被賦予語言運用的機會和情境,展開討論的難度縮小,發(fā)表思想見解的興趣和激情高漲,課堂氣氛顯得輕松,效果較好。

      通過教師深層次分析和講解,學生挖掘出課文中體現(xiàn)父親性格特征的關鍵詞“a good heart”在文中父親所經歷的各個事情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不同概念內涵意義。第一層是表面意思,身患殘疾的父親需要依賴兒子(也包括別人),即(My father needs) A good heart(for him)to lean on,正如文中一句所言,“What he looked for in others was a good heart and if he found one…”。第二層是內涵意義,作者點明了現(xiàn)在的他已是一個成年人,能有一個良好心態(tài)面對一切,這都得益于父親以實際行動給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自己一直依賴著父親那顆“好心”。這里的“好心”指父親多方面的優(yōu)良品質:面對困境,積極進取,勇敢地承受各種屈辱和壓力,面對那些比他幸運或健康的人淡定自若,不妄自菲薄。第三層是外延意義,每個人都需要有一顆“好心”的依賴。(Everybody needs)A good heart for (himself/herself) to lean on。正如一句歌詞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到此階段,課文主題得以升華,助人為樂,敬業(yè)奉獻,見義勇為等積極情感模因深入學生大腦,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隨后進行總結陳述,既有對課文語言模因的重復,也有新鮮語言模因的輸入和傳播,這是語言模因的變異及創(chuàng)新運用。這些模因與學生在復述和討論階段使用的模因之間形成相互支持,集結在一起形成模因集合,即模因復合體。在此過程中,把學生的語言輸入——“聽”和教師的語言輸出——“說”的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聽說教學效果。

      (五) 課后寫作與誦讀——語言模因的積極傳播

      我們從課文中選出一個典型段落結構作為寫作模因進行分析,并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練習。這不僅是對寫作模因的運用,又是對詞匯、句子以及語法模因等多種語言模因的一次綜合性模仿練習,從而使語言模因得到有效的鞏固和傳播,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布置學生:描述自己一位親人/同學/老師/朋友,包括年齡,外貌,動作,工作/生活/學習環(huán)境等,以便學生運用課文中所學的語言模因;運用結構寫作(structured writing)模式以The most precious quality(最珍貴的品質)為題展開段落寫作;以總—分—總的結構模式寫一篇短文,介紹一位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這些仿寫練習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的語言模因表達。

      地道的語音語調也是良好的口語表達的一種體現(xiàn)。教材配套音頻為學生提供了語音語調模仿的地道材料,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語音模因,并要求學生抓住語流的整體節(jié)奏,通過有感情地反復模仿朗讀,并背誦其中的優(yōu)美詞組和句子及精彩段落,使地道的語音語調模因深刻地儲存在宿主的記憶中,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并不斷復制傳播到有意義的語言情景中,同時也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和課文思想的理解。

      至此,通過導學案設置多樣化的語言模因呈現(xiàn)方式,引導學生對語言模因的關注和理解,從而達到語言模因被學生同化和感知的目的。通過詞語造句、句型提煉、閱讀理解、課文復述等方法反復呈現(xiàn)所學內容,加深學生對語言模因的記憶。通過課堂討論、結構寫作、背誦朗讀等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完成語言模因的表達和傳播,從而使課前預習和課堂學習相互補充,課后練習和課上內容緊密配合,從根本上保證學習效果,使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得到切實提高。

      四、結語

      以模因論為指導的高職高專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教材這一海量語言模因庫,挖掘學生感興趣的成功語言模因,在聽、說、讀、寫、譯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反復模仿復制,使這些語言模因進入到他們的大腦,達到同化與記憶的目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建易于被學生接受與模仿的語言因子,并輔以課外自主學習,引導他們將同化和記憶在頭腦里的語言模因在以后的實際交流中進行有意義的表達和傳播,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信心和成就感,促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標不斷由培養(yǎng)語言技能型人才轉向培養(yǎng)綜合應用型人才。

      [1] 謝朝群,何自然.語言模因說略[J].現(xiàn)代外語,2007(1):31.

      [2] 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 2005(6): 55.

      [3] 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1.

      [4] Heylighen, 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 [C].In Proc.16th Int.Congress on Cybemetics,1998.

      [5] 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系列教材編寫組編.英語綜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張文霞,羅立勝.關于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外語界,2004(3):6.

      2017-02-26

      廣東松山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年院級質量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5-JKYX-4)的階段性成果

      管機靈(1979- ),男,湖南常寧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H319

      A

      1671-4733(2017)03-0069-03

      猜你喜歡
      模因課文語言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學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模因視角下的2017年網絡流行語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背課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論文寫作探析
      我有我語言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聽說教學實驗研究
      阜康市| 无为县| 绿春县| 木里| 开平市| 招远市| 册亨县| 烟台市| 宁化县| 苏尼特左旗| 宜城市| 大关县| 聂荣县| 增城市| 尤溪县| 奇台县| 岢岚县| 康马县| 吐鲁番市| 专栏| 怀安县| 佛教| 吉林省| 佛山市| 龙南县| 综艺| 泊头市| 英山县| 英吉沙县| 岗巴县| 安仁县| 巴东县| 容城县| 宿州市| 大同县| 延川县| 古丈县| 桦川县| 青海省| 桑日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