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黃國欽散文的人文情懷和意境

      2017-03-09 19:53:18姚則強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潮州鄉(xiāng)土情懷

      姚則強

      (韓山師范學院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廣東 潮州 521041)

      論黃國欽散文的人文情懷和意境

      姚則強

      (韓山師范學院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廣東 潮州 521041)

      黃國欽的散文創(chuàng)作深得其鄉(xiāng)土、山水的滋養(yǎng),呈現(xiàn)出潮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人文情懷和山水氣韻。從對故鄉(xiāng)風物、人文的抒寫,到對歷史人物的追懷、對民風民俗的描摹,無不深蘊作家真切的生命體驗和情感抒發(fā)。黃國欽散文創(chuàng)作中舒緩展開的故鄉(xiāng)景觀,具有平和真摯的情感意趣,以及輕逸靈動的“水韻”意境。其中飽含著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包容,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樂于此生、安于此在的生命自足。

      黃國欽;散文;人文情懷;意境

      黃國欽(1954-)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文聯(lián)主席團成員,197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在散文及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有建樹。迄今已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花城》《散文》《美文》等多家報刊發(fā)表散文、小說共100多篇約150多萬字。出版散文集《心路屐痕》《夢年紀事》《蘭舍筆記》《花草含情》,小說集《青春筆記》等。

      在粵東乃至廣東當代作家中,黃國欽以散文創(chuàng)作著稱。他的筆總是飽蘸家國情感,用散文的體式,抒寫一首首鄉(xiāng)土之歌,袒露他“地之子”的情懷。黃國欽散文藝術(shù)世界,一方面是在散文中描繪一幅幅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域風情畫卷,另一重要方面則是他唱給故鄉(xiāng)的深情戀歌,同時也載負變革時代所蘊涵的內(nèi)心隱痛。

      黃國欽先后獲得中國當代散文獎、首屆秦牧散文獎,標志著他的創(chuàng)作已走向成熟。盡管如此,黃國欽更多的依然是作為一個地方作家被閱讀和評論。較早對黃國欽散文創(chuàng)作做出評論的是常智奇發(fā)表在中國作家網(wǎng)的《在地域文化中發(fā)掘散文之美》。該文從敘述方式、立意和象征、抒情和語言特色等方面闡釋了黃國欽散文的美感和特點,指出黃國欽是一位地道的地域文化散文家……他在歷史與現(xiàn)實、民俗風情與民族精神、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懷中聚焦散文美的創(chuàng)作情愫。他的散文是在一種攜情帶韻的敘述方式中給人一種潤澤感、包裹感、消融感。他不是以造境出勝,而是以抒情感人。[1]這篇文章后來修改并發(fā)表于《潮州日報》,改題為《韓江浪花心坎流:黃國欽散文的藝術(shù)追求》。[2]陳劍暉在論文《“原鄉(xiāng)精神”的優(yōu)雅書寫——評黃國欽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認為,黃國欽的散文是一種帶有“原鄉(xiāng)精神”的優(yōu)雅書寫。同時指出,黃國欽立根潮州,致力于挖掘“原鄉(xiāng)精神”,而他的創(chuàng)作視野,卻連接著人類的普遍經(jīng)驗和變動著的嶺南精神。[3]黃景忠則在《潮汕新文學論稿》一書中以《仁者的散文》為題,專章論述黃國欽的散文創(chuàng)作。黃景忠認為,黃國欽是潮汕散文創(chuàng)作的一個代表性作家,一個已經(jīng)形成自己藝術(shù)風格的作家。他以地域散文和人物散文將黃國欽的散文大體分為兩類,并以“詩性傾訴”來概括黃國欽散文的抒情和語體特點。黃景忠認為,黃國欽散文藝術(shù)魅力在于這種詩性傾訴富有音樂感、節(jié)奏感的語調(diào)和方式非常能夠感染人。[4]123-128

      通讀黃國欽的散文,不難發(fā)現(xiàn)其大部分感人至深的作品,都書寫了潮州這座小城,特別是流經(jīng)這里的母親河韓江。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從山川景致的滄海桑田到浩淼歷史的風云變幻,黃國欽的散文不僅抒寫了韓愈刺潮以來對這片鄉(xiāng)土波浪壯闊的大情懷,也寫盡各色平凡人生抽思織錦般的小情懷。然而,這些抒寫和創(chuàng)作的背后,不管是寫人寫物,都蘊含了潮州山水的氣質(zhì)和風韻,并且在其散文中貫穿了一種人文情懷的氣脈,筆者稱之為“水韻意境”。

      一、舒緩展開的故鄉(xiāng)景觀

      中國近30年來改革發(fā)展的最大利器便是城鎮(zhèn)化的推進。這中國式的城鎮(zhèn)化進程走得如此之快,幾乎讓全世界瞠目結(jié)舌。在劇烈的城鎮(zhèn)化面前,曾經(jīng)人們覺得落后、陳舊的農(nóng)村——鄉(xiāng)村正在快速地“從有形的現(xiàn)實到無形的內(nèi)心消亡”。世世代代依靠著鄉(xiāng)土的中國人,在經(jīng)歷著一個巨大的精神考驗。那個作為“想象共同體”的“鄉(xiāng)村中國”正在向“城市中國”劇烈轉(zhuǎn)變。而我們在建設(shè)美麗的“城市中國”的同時,“鄉(xiāng)村中國”卻在不斷荒蕪,逐漸成為“留守”、“孤寡”、“破敗”的代名詞。這些正是當前作家們所真切關(guān)注的。他們努力地去面對現(xiàn)實,讓人看清發(fā)展中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來反抗盲目的快速發(fā)展。

      與其說潮州不現(xiàn)代化或者現(xiàn)代不起來,不如說潮州文化骨子里可能是反現(xiàn)代的。盡管“現(xiàn)代”本身就是一個變幻而游離的概念。好比上世紀八十年代,穿著牛仔褲,騎著鳳凰單車可能很潮流很現(xiàn)代,但是在今天你還騎著單車,穿著喇叭褲,大家就會覺得你很老土。本文無意討論這個概念。不過,這座小城的慢節(jié)奏生活與其歷史人文景觀和詩意想象的聯(lián)系卻極其緊密。這些在黃國欽的散文中俯拾皆是。

      黃國欽散文世界的重要一面就是以獨具的靈性和極大的熱情去描繪一幅幅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域風情畫卷。“到我懂事的時候,廣濟橋已經(jīng)衰敗了。但是,油畫家黃孝仁的布面油畫《湘子橋》,卻讓我刻骨錐心地震撼?!恢昃髲姷镍B榕,在左邊橋墩的半壁上頑強地長出來,翠綠著枝葉,虬屈著根系。那一刻,我想哭。一種生命的力量澆灌了我!”(《廣濟橋記》)在文中,黃國欽把全部的情感寄寓在豐富的歷史人文敘事中,通過在宏大歷史與現(xiàn)實背景中的人物描寫,呈現(xiàn)對廣濟橋的傳神描繪。其中所述的畫家黃孝仁和林墉、作家碧野、國學大師饒宗頤、攝影家陳復(fù)禮等的神交和軼事,不動聲色地描繪出以廣濟橋為代表的故鄉(xiāng)的無限風情及沉醉其中的癡迷心境。黃景忠認為,“國欽是以一個地方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在寫作的,他對于潮州近乎偏執(zhí)的愛的描寫可以清楚地顯示這種寫作姿態(tài)”。[4]24

      在另一篇題為《向南的河流》中,黃國欽寫道:“生長在潮州這塊土地,每天每夜,總有一種異樣的神韻在吸引著我,昭示著我,那是一種遙遠歷史的回聲,那是一條豐沛大河在澎湃,那是冥冥中遠古的先民在吟哦?!薄拔以?jīng)在一個初春和四個孟夏,溯流而上,欲窮盡這條從遠古流淌下來的河流……”作家在回溯母親河韓江,在追溯歷史的足跡過程中,探索地方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特別是引入對韓愈的追懷,甚為感人。黃國欽寫道:“坐在一盞橘黃的臺燈下,我又開始了漫漫的文字跋涉。一條向南的河流,牽動著我和我的心靈。南方是一種宿命,就像這條河流,就像我。河流走了幾千幾萬年,還在這里,我長了10年又10年,還在潮州。潮州歷史的音容笑貌,潮州往昔的好事歹事,就烙印在我的基因里?!薄靶标栍?,城堤,總是在江邊拉起一道長長的剪影。城市越來越喧囂了。那種沉靜,只存在于過去的歲月里,哪怕40年前,30年前,那種沉靜,也會給人一種心靈的安寧。因為,只有安寧,你才會讀懂歷史,讀懂祖先。那道長長的剪影,就是引導你,步入過去,去叩問昨天、前天……”相較于現(xiàn)代化的巨大背景,這樣一種鄉(xiāng)土的寫作,悲觀一點說,它恰恰有一種挽歌式的成分。挽歌并不是說我們要來歌唱和詠嘆,不僅僅如此,而是在我們關(guān)注到時下自媒體強勢發(fā)達的信息化時代的同時,能夠關(guān)注人的內(nèi)心,這非常重要。這種摯愛鄉(xiāng)土的頌歌式的眷戀,甚至很有些悲憫的情懷。

      余光中在其《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一文中說:“在一切文體之中,散文是最親切、最平實、最透明的言談,不像詩可以破空而來,絕塵而去,也不像小說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隱身衣。散文家理當維持與讀者對話的形態(tài),所以其人品盡在文中,偽裝不得?!盵5]黃國欽這一類富有鄉(xiāng)土情懷的散文,真切地賦予了這條河流、這一方山水以鮮活的生命感,而河流流淌在作家真誠的內(nèi)心,山水也嵌入了作家的生命里。執(zhí)著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黃國欽,其散文創(chuàng)作不僅是時空意義上的故鄉(xiāng),更是作者的精神家園,心靈的故鄉(xiāng)??梢哉f,黃國欽唱給故鄉(xiāng)風土和親友的挽歌主題之一,便是對昔日寧靜和諧的生活情調(diào)和純樸民風的追懷,寄寓著豐富的人文意蘊和歷史情懷。

      散文適宜抒情,更適宜抒發(fā)故鄉(xiāng)和鄉(xiāng)土的情懷,將心靈世界對親朋故園、對人生世相的追慕與感懷,將記憶中的生命印跡寄寓于筆下的文字。一方水土影響一方人的精神文明,也造就一方人文的精神世界。這種詩意的表達也是對精神歸家的身體力行。

      二、平和真摯的情感意趣

      其實,伴隨著城鎮(zhèn)化的進程,村莊、鄉(xiāng)土很自然的成為反抗現(xiàn)代性的癥候式寫作的對象,正如陳曉明在其《中國當代文學主潮》中提到的那樣,鄉(xiāng)土“也是現(xiàn)代性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在現(xiàn)代性的思潮中,人們才會把鄉(xiāng)土強調(diào)到重要的地步,才會試圖關(guān)懷鄉(xiāng)土的價值,并且以鄉(xiāng)土來與城市或現(xiàn)代對抗”。[6]在這種寫作中,村莊、鄉(xiāng)土、山水恰好透露出深沉的“懷鄉(xiāng)”寫作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總是以人們的離散、“去鄉(xiāng)”而展開的,并且引出了作家們永恒的“返鄉(xiāng)”命題。當然,這種“去鄉(xiāng)”有時候是因為傳統(tǒng)鄉(xiāng)村生活在現(xiàn)代生活的沖擊下漸漸消亡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心感受和生命體驗。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全世界都在看中國,中國的速度非???,特別在整個東南沿海中,廣東當然是首當其沖的。但座落在粵東的潮州則有些特殊。地處省尾國角的潮州盡管多少擺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但仍然是一個慢節(jié)奏的小城。從一條江、一座橋到這南國的小城,無不蘊含著潮州這個粵東欠發(fā)達小城市豐富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生命情懷。

      黃國欽的散文鄉(xiāng)土氣息非常濃重,展現(xiàn)出嶺東地域的風貌以及它的歷史人文精神。黃國欽散文的另一個特點是景中有人。歷史人物往往在風雨飄搖的時代浪潮中經(jīng)歷跌宕起伏的命運。所以哪怕是寫景、寫歷史風物,比如說《風雨潮州》,里面依然串聯(lián)寫了很多歷史人物及其命運。再比如他的一篇散文《廣濟橋記》中,他用幾個歷史的側(cè)面和人物與這座橋的生命牽連,來展現(xiàn)橋的風貌,這種寫法是很有意思的。另一篇就是《向南的河流》,作家在通過回溯這條河的歷史源頭的時候,地方的特色文化和鄉(xiāng)土的影響已經(jīng)深入骨髓,以致于他能夠在對包括韓愈在內(nèi)的歷代州官的描寫中,寫得如此的感人。

      在《煙雨潮州》中,作家這樣娓娓道來,“煙雨中這樣帶著一份閑適和恬淡,我漫游潮州的民居。麻石板換成水門汀的窄窄小巷,一個門兒串著一個門兒?!瓘某悄?,到城北,一聲聲檐花的嘀嗒中,一聲聲工夫茶的‘請、請’里,就這樣一家家穿過了潮州,認識了潮州”。

      潮州的民俗風情,山川、鄉(xiāng)土的自然景觀,又蘊含那么多的歷史人文氣息,使得他的那種寫法在凸顯他生存其中,一種自覺不自覺的融入當中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呈現(xiàn)了潮文化想象共同體的一部分。他記人、懷人的散文當中,貫穿了一種富有仁愛的、真情的東西,而這正是鄉(xiāng)土給他的。地方的民情和風俗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作家的寫作。這些散文紀念和緬懷親友,詠唱永恒的人間情誼。所記人物與作者關(guān)系密切,作者在日常生活之外的真摯情感,銜哀致誠,情真意切,可謂是最摯誠感人的文字。

      黃國欽的記人懷人題材的散文實踐著文學對真性情的藝術(shù)追求,強烈的情感傾注在作者的筆端,化為藝術(shù)形象的血肉。如《流浪的朋友》《總是想著這些人》等篇什,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都是濃濃的真情,撼人心魄,難以忘懷。

      在追懷朱九江的散文《九江焚稿》中,作家不僅叩問了巨大歷史現(xiàn)實中人的虛妄感和荒誕感,更呈現(xiàn)了作家對朱九江的生命懷想?!皻v史的云煙已然消去,禮山草堂的書聲,卻依然回在我的心頭。我知道九江先生一早一晚都愛散步,我希望沿著鋪滿枯葉的山徑,能循著他當年在山林間漫步思考的腳印,領(lǐng)略他不為無用之空談闊論的內(nèi)心。禮山,真是一處讀書學習的好地方。小小的山岡,有石有樹,寂靜優(yōu)雅得古意盎然。我坐在半山拙樸的亭子,看風吹著絲絲的白云,思緒,卻飛到一百多年前的那些清晨、黃昏……”人生在歷史境遇中的跌宕起伏,也只有在后人的追懷中,顯出影像綽約的生命光芒。

      在《流浪的朋友》中,黃國欽寫他身邊流浪的朋友,在這字行間透露出那種很細膩地關(guān)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guān)于他身邊人和事的一種觸覺,這種處理方式別有詩意情懷。生活中可能會有很多東西會磨礪掉我們對生命的感受和感知,但黃國欽的散文中有很深厚的人與人之間情懷的抒發(fā),那種內(nèi)心的體驗,通過他的文學樣式,通過他的語言很平實的表達出來。謝有順說:“散文寫作應(yīng)該面對人物,面對個人;散文家只有學會了如何與自己說話,他才能向許多人說話。散文的后面站著一個人,這個人在散文家的筆下,是藏不住的,它隨時會站出來向讀者發(fā)言。”[7]

      黃國欽這些散文的創(chuàng)作中富有儒家人道主義的情感意趣,平和而真摯。這使我想到了汪曾祺,他在《我是一個中國人》里說,“儒家是講人情的,是一種富于人情味的思想”,“就是對人的關(guān)心,對人的尊重和欣賞”,[8]這種人道主義情懷體現(xiàn)的是樸素、自由、凝靜、率性的超功利性的生活之美?!捌胶汀迸c“真摯”是并蒂連枝的,體現(xiàn)在黃國欽筆下聽雨品茗的潮州生活。他所關(guān)注的平和真摯的情感意趣,是人與人之間的仁愛和“以和為貴”,體現(xiàn)了一種悲憫的情懷;是人與自然的渾成共生,傳遞的是對天性的敬重。

      三、輕逸靈動的水韻意境

      作家常常站在現(xiàn)代信息時代的后工業(yè)文明,用發(fā)展的眼光去審視我們的鄉(xiāng)土,去審查人的生存狀態(tài),并寄予深刻的反思。這就是黃國欽散文中體現(xiàn)的一種豐盈的、具有水一般的質(zhì)感書寫的精神內(nèi)核。這種精神內(nèi)核的鍛造,有賴于作家主體情思的外化?!爸黧w在生活中對審美對象作獨特的體察、發(fā)掘,并將自己的生命情思浸潤其中,創(chuàng)造出極富個性色彩的散文作品。這種抒情范式的關(guān)鍵是創(chuàng)作者在面對自然和社會時要有主體生命的創(chuàng)造?!盵9]

      在《韓江流過潮州古城》一文中,黃國欽寫道,“徜徉潮州街頭,我總有說不出的親切,靈山秀水,古屋老橋,還有奇妙的飲食起居,一杯潮州工夫茶,一席清淡潮州菜,一曲婉麗潮州戲,都讓人怦然心動,久久流連”?!俺敝莸拿窬邮呛軇e致的,一條大街,無數(shù)深巷,掩藏著很多玲瓏的院宅,青瓦、粉墻、木屏風、欄桿門、門肚凹進,天井種蓮。下雨了,路人就往門肚里一站。這是,瞧一眼一種韻味,嗅一口一股清爽?!逼鋵?,這種“靈山秀水”早已幻化成一杯清茗,一曲潮音,如從天而降的春雨,孕育了潮州和潮人的生命與情懷。正如常智奇評價的,“黃國欽的散文,散發(fā)著一股濃郁的文人氣息。但,他是在散文化的情感、意緒的文本體性中,熔鑄這種意緒的藝術(shù)晶體。黃國欽的散文,是屬于江南水鄉(xiāng)的才子性的散文。但,他是在一種歷史的縱深度和現(xiàn)實的廣闊感的交叉處,建立自己散文的美學界碑?!盵2]

      潮州本來就是一個富有水的靈氣的一座城市,在黃國欽的散文中能夠讀出很濃重的水韻意境。這是通過他的這種鄉(xiāng)土抒寫和對于這種挽歌式的人文抒情,所得到的一種啟發(fā)和提升。在語言風格上,黃國欽的散文顯示出圓和、恬淡的意味,骨子里面有一種潮韻。就像喝潮州工夫茶一樣,初飲時你談不出它是什么味道,但慢慢的就能感受到喉舌間濃郁的山水風韻。

      最能體現(xiàn)黃國欽散文水韻意境的,也許不得不說他的《煙雨潮州》。在“好山好水兼好客,宜煙宜雨復(fù)宜晴”的潮州,黃國欽幾乎寫盡了這里的水。這水不僅與潮州人生活、生命相關(guān),更關(guān)乎他們的精神世界的追求。這篇散文,黃國欽從“煙雨”入手,輕逸地步入到創(chuàng)作的意境之中,通過“雨”“水”“井”,從上天的無根之水,到流淌大地的江河池水,再到人們開鑿的井水,漫步式地呈現(xiàn)了潮州的水韻風情及其背后的歷史人文景觀,都化為作家筆下靈動的意境。他說,“潮州是雨的天下?!`地氣哺育的潮州文化,最動人處,便是潮州女的繡花抽紗”,“潮州古城,其實也是水的天下。潮州有東湖、西湖和一十八池,這些清波澄澈的水面,涵育了潮州的一方民氣”,“潮州還是井的天下。雨、水、井,清潔了潮州的一方天地,也滋潤潮州的一方人情?!敝莸木畡e一樣的清冽甘甜,喝這水的潮州男子春山靈秀,喝這水的潮州女子春水柔柔”。作家寫煙雨漫漫中悠長的潮劇,十指纖纖的潮州女的繡花抽紗,書院池和湘子橋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潮州井與石牌坊下潮州男子的金漆木雕、通花陶瓷等等??梢哉f,“水”已然成為這座城的氣脈,也成為黃國欽散文的氣脈,貫穿其中。在黃國欽的散文敘述中,常常呈現(xiàn)一種“詩性傾向的語調(diào)和方式”,黃景忠認為,“這種詩性傾訴的語體在情感結(jié)構(gòu)上是單純的,但是那種如細流般漫過你全身的感情會浸潤著你,那種富有音樂感、節(jié)奏感的旋律會感染著你、溶解著你,這是他散文藝術(shù)魅力的所在”。[4]128

      如果說汪曾祺的作品“篇篇都是水”,[10]不如說黃國欽的散文篇篇都已經(jīng)濕透。他們的抒寫都與故鄉(xiāng)山水的意韻分不開。而在黃國欽的散文中,特別體現(xiàn)為“水”的意韻和境界。這“水韻意境”,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包容與相互仁愛;是人與物,人與自然的交融并存;是一已對他人,對社會的某種承擔,也是某種追求安生的世俗訴求。在另一個層面上,“水韻意境”也即是沒有什么清規(guī)戒律的,一種樂于此生、安于此在的自我生命的滿足。生活的不安定以及滿心的期待,是使作家遁入文字構(gòu)筑的虛擬世界里、尋求生命的“滋潤”的很大緣由。

      我想這“水”,已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水了,而有了精神上的意義。在這里可以打這么一個比方——將歷史人文情懷的精神內(nèi)核比作水——平淡出細流,隨行現(xiàn)形、隨物賦形,不事雕飾而自有風味。這水實質(zhì)上,可理解為是貼著生活“土地”的河床底處而行進的生命之流。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水往底處流,才匯于底處,才有了“海納百川”的廣闊,有了生活的底處巨大無邊的海洋。這不僅是一種黃國欽的寫作手法,也是他的生活追求,或說人生哲學。這樣,在作家筆下,人們對生活、生命的態(tài)度,幾乎都是自然平和而真摯的,甚至還懷著一種審美的心緒、感恩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

      [1]常智奇.在地域文化中發(fā)掘散文之美[EB/OL].(2010-09-15) [2010-10-15].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0/2010-09-15/89818.html.

      [2]常智奇.韓江浪花心坎流:黃國欽散文的藝術(shù)追求[N].潮洲日報,2014-05-13(06).

      [3]陳劍暉.“原鄉(xiāng)精神”的優(yōu)雅書寫——評黃國欽的散文創(chuàng)作[N].潮洲日報,2016-12-27(06).

      [4]黃景忠.潮汕新文學論稿[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7.

      [5]余光中.散文的知性與感性[M]//余光中.余光中文集:第八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335.

      [6]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主潮[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55-556.

      [7]謝有順.文學的常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88.

      [8]汪曾祺.我是一個中國人[M]//陸建華.汪曾祺文集·文論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238.

      [9]黃景忠.作家的精神立場和創(chuàng)作姿態(tài)[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124.

      [10]汪曾祺.回鄉(xiāng)雜詠·水鄉(xiāng)//[M].汪曾祺.汪曾祺全集:第八卷·其它.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6.

      On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Huang Guoqin’s Prose

      YAO Ze-qi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Huang Guoqin’s prose writing is deeply rooted in and nourished by his hometown and the landscape,emanating the historical humanistic feelings and landscape spirit of Chaozhou,a fa?mous historic city.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hometown scenery,human nature,the re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figures,to the delineation of folk custom,the prose fully presents the author’s re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is emotional feelings.The hometown scenery depiction,the calmness and sincerity of the author’s interests and feeling expressions,are all about the lightness and flexibility of“Shuiyun”,the water rhyme mood.The full understanding and tolerance among people,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flect people’s spiritual self-sufficiency,with the willingness and con?tent to settle in their current lives.

      Huang Guoqin;prose;humanistic feelings;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 267

      A

      1007-6883(2017)04-0062-05

      2016-11-21

      姚則強(1981-),男,廣東汕頭人,韓山師范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 溫優(yōu)華

      猜你喜歡
      潮州鄉(xiāng)土情懷
      親近鄉(xiāng)土
      科教新報(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潮州樂調(diào)的音階流變梳理與分析
      中國音樂學(2022年2期)2022-08-10 09:21:08
      贛鄱情懷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應(yīng) “剛”與“柔”中顯情懷
      鄉(xiāng)土中國
      潮州手拉壺“飛鴻”的象征意義
      潮州優(yōu)質(zhì)楊梅高接換種技術(shù)
      芬芳鄉(xiāng)土行
      讀《鄉(xiāng)土中國》后感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8
      “五老”情懷
      中國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3
      尼木县| 博白县| 沙雅县| 资中县| 库车县| 庆阳市| 宝鸡市| 遂平县| 色达县| 余江县| 神木县| 黄平县| 临颍县| 筠连县| 东乌珠穆沁旗| 祁连县| 辉县市| 嵊州市| 从化市| 海丰县| 开封县| 溧水县| 丽水市| 原平市| 隆回县| 宜君县| 阿尔山市| 玉田县| 淅川县| 当雄县| 房山区| 金乡县| 菏泽市| 高雄市| 东源县| 沙河市| 肥城市| 台东市| 江达县| 榆中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