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鋒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qū)防雷檢測站
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要點探討
李銳鋒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qū)防雷檢測站
我國每年因雷擊發(fā)生的災害造成人員傷亡數(shù)量在1萬以上,可見,雷電災害不僅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還威脅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對這一自然災害予以高度的重視,避免雷擊所帶來的損失。
氣象;防雷技術;發(fā)展前景
隨著全球氣象的變化,氣候異常的現(xiàn)象越來越頻繁。在各種氣象災害中,雷電是我國近幾年來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經濟損失和生命威脅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加強氣象防雷技術,這對于氣象工作的整體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并且氣象防雷技術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對于今后的氣象防雷技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
1.1 氣象站防雷結構
氣象站的防雷結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是直擊雷的防護,主要涉及對現(xiàn)場直擊雷的觀測,檢查是否有金屬設備或數(shù)據(jù)傳輸線等,如果有的話要將它們穿過風稈,因為當遭受雷電襲擊時,引下線的擊穿會導致信號線被擊穿,并且時間越長被擊穿的概率就越大,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對信號線造成潛在性的危害。然后是公用接地的部分。除了剛才提到的觀測現(xiàn)場的金屬要接地處理,其他地方的金屬也要共地,并且最好和建筑物的接地連接在一起,這樣更加安全可靠。最后是防護感應雷,主要是用來接收防雷信號和雷電在發(fā)生的時候產生的信號,這樣可以保障感應雷的安全。
1.2 防雷工作問題現(xiàn)狀
由于目前我國的防雷工作起步較晚,因此目前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政府對防雷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夠。由于政府過于關注當?shù)亟洕陌l(fā)展,因此對于防雷工作不是很重視,尤其關于防雷工作還沒有十分健全的法律制度,即使有,也未能很好地進行落實,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防雷減災工作的進展。其次,防雷的技術水平有限。對于防雷工作而言,無論是防雷裝置的設計還是防雷檢測,任何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技術的支持,更需要具備專業(yè)性。但是由于資金或專業(yè)能力的欠缺,導致我國的防雷工作技術水平較低。然后,社會公眾的防雷意識較為薄弱。目前很多的事業(yè)企業(yè)單位沒有較高的防雷意識,并且不遵守法律法規(guī)進行防雷工作。比如防雷設備的安裝不規(guī)范、防雷操作不符合規(guī)范等,有些甚至直接省掉了相關防雷措施,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防雷減災工作的順利進行。
針對這些問題,要及時提出應對措施,并不斷提高氣象防雷技術,保障氣象防雷工作順利開展。下面將根據(jù)一些工作經驗提出關于氣象防雷技術的一些工作要點。
2.1 正確認識防雷減災工作,提高防雷意識
首先,氣象單位的主管部門以及氣象防雷領導人員要對防雷減災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且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和相關社會人士進行宣傳教育,也提高他們的防雷意識。氣象防雷部門或者相關部門可以定期舉行一些防雷相關的講座或者活動,對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對于社會人員可以采取宣傳的方式,最好運用實際的例子進行輔助宣傳,從而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認識到雷電的危害。
2.2 加強氣象防雷網絡建設的投入
社會管理網絡的構建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才能運行,因此在投入時要充分考慮其經濟性和有效性問題。氣象防雷網絡建設的投入,是防雷技術工作中投入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但是有助于氣象信息及時有效地傳播并據(jù)此采取必要措施,對于氣象局所做的氣象防雷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使得建立的社會管理網絡更加合理有效,需要在進行投入時控制好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關系,確保在相關部門、氣象防雷預測人員和氣象聯(lián)絡人員之間形成高效的氣象防雷網絡。氣象防雷網絡的建立可以在雷電信息生成時,能通過它將這些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到需要的地方。
2.3 加強氣象防雷技術的規(guī)范化
氣象防雷技術的規(guī)范化是氣象防雷技術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的重要條件,這就需要氣象部門對于氣象防雷工作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能夠促使防雷技術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學習并且嚴格按照制度執(zhí)行工作。這樣可以保證氣象防雷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有利于提高預測氣象雷電信息的準確性。
2.4 提高氣象防雷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氣象工作人員的配合,因此努力提高氣象防雷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確保防雷工作更好地進行。只有工作人員掌握了必要的氣象防雷技術,才能準確地使用防雷設施并及時傳遞雷電信息。為了保證工作人員具備專業(yè)的防雷理論以及實踐能力,氣象站可以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并經常組織實踐活動,保證氣象防雷技術工作人員與時俱進,穩(wěn)步推進氣象防雷技術的發(fā)展。
近年來我國的氣象水平不斷的提高,氣象數(shù)據(jù)成為人們生活生產的重要依據(jù)。氣象的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拓寬。氣象分為氣象信息服務和氣象工程服務兩個方面:氣象信息服務主要是為大眾提供科學、準確、完整的氣象信息,直觀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比如,根據(jù)氣象信息進行出行計劃,或者是穿衣標準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氣象工程服務主要是為了加強氣象在工程項目中的運用,使其應用的范圍更廣、更全,比如說利用人工降雨來環(huán)節(jié)干旱造成的農作物減產。首先,氣象防雷技術在今后會朝著技術發(fā)展以及預測預警發(fā)展的方向前進,因為任何的措施都要進行事前的預測,只有這樣才能將危害降到最低,而氣象信息正是這種技術的最完美體現(xiàn)。其次,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要做好事前的工作總結以及借鑒以往的不足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要在以往的經驗基礎上總結教訓,提高抵抗能力創(chuàng)造新思路,這樣,氣象行業(yè)可以實施總體規(guī)劃、上下協(xié)同以及分層實施的道路,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省社會資源,為建造和諧社會添一份力量。再次,要倡導氣象防雷內部的競爭機制使得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大為提高,每一個員工都將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在不斷的競爭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才能不斷的提升。理論的創(chuàng)新和研討是所有的技術研發(fā)的保證,要運用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新的理論。
[1]宗鋒,付彥兵.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要點探討研究[J].北京農業(yè),2012(1).
[2]陳興輝,張泉鋒,蔡立新.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要點探討分析[J].地球,2013 (3).
[3]王衍行.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要點探討分析[J].科技風,2013(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