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琪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高校多媒體教室開放式管理運行模式探析
姚琪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高校多媒體教室傳統的封閉式管理方式存在著使用程序復雜、缺乏靈活性,設備運行狀態(tài)無法及時反饋,使用環(huán)境惡劣,缺乏統一管理標準,無法可持續(xù)建設和發(fā)展等弊端,應予改革。實施開放式管理運行模式,需要制度保障、硬件支撐、軟件整合等三方面的條件支持。該模式具有系統融合、使用簡單,設備運行可實時監(jiān)控,全封閉設計、運行安全穩(wěn)定,擴展性強等優(yōu)勢,是多媒體教室管理方式改革的方向。
多媒體教室;教室管理;開放式管理;智能教室;運行模式
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推進,高校不斷增加教學設施的投入,多媒體教室不僅在數量上有了較大規(guī)模增加,在功能上也有了質的飛躍。教室管理從傳統的單點本地化管理模式轉向集群、網絡化智能管理模式,教室從單一演示型教室轉為多功能交互式的可視化智能教室[1]。多媒體教室結構、功能和使用需求的轉變對運行保障和管理機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走出傳統的封閉式管理模式,實施開放式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隨著多媒體教學設施在常規(guī)教學中的應用日益頻繁,傳統的多媒體教室封閉式管理方式已無法滿足師生的使用需求,并且容易使管理者與使用者之間產生矛盾。
1.1 使用手續(xù)繁雜,缺乏靈活性
傳統多媒體教室管理模式下的使用程序是:師生首先到指定地點登記、領取鑰匙或話筒等設備,然后進入多媒體教室開啟相關電子設備。師生如需臨時使用多媒體教室,則要辦理教室借用、設備借用等一系列繁雜的審批流轉手續(xù),造成教室空閑卻無法使用或師生不敢使用的情況。這種管理模式效率低,且極大地影響了師生使用多媒體教室的積極性,給管理者和使用者都造成了不便。
1.2 設備運行狀態(tài)無法及時反饋,影響教學
由于傳統多媒體教室沒有采取可視化、網絡化等有效監(jiān)管手段,當多媒體設備出現故障或使用效果不良時,就會因沒有可靠、快速、直觀的反饋通道,無法提前或及時維修,從而直接影響教學[2]。臨時換教室、邊上課邊維修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對正常教學產生了不良影響。
1.3 設備使用環(huán)境惡劣,設備易損壞
傳統多媒體教室一旦開啟使用,所有設備皆暴露在外,各種粉塵、紙屑等在講臺內部堆積。這種惡劣的使用環(huán)境一方面會極大地縮短電子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效果,另一方面會給設備造成各類故障,難以維護,同時也會影響師生使用者的健康。
1.4 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易被盜竊
傳統多媒體教室及設備采用鑰匙開關,若教師忘記關閉或未關閉到位,極易發(fā)生設備失竊事件。另外,投影機等設備常年暴露在外,沒有失聯自動報警或可視監(jiān)控報警等監(jiān)管手段,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1.5 缺乏統一標準,無法可持續(xù)建設和發(fā)展
傳統多媒體教室是由計算機、功放、投影儀三大設備組合而成的,隨著信息化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應用的日益深入,已有更多的信息化設備加入到多媒體教室中。但由于前期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和信息化規(guī)劃,無法進行可持續(xù)的建設與發(fā)展,給后期的教室信息化建設造成極大的阻礙,進而影響整個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和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3]。
由此可見,傳統的封閉式多媒體教室管理方式已不能滿足學校信息化教學發(fā)展的需求。隨著智慧教室、智慧校園等概念的提出和相關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室管理應以人為本,從注重服務師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開放式管理模式,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智能開放,為全校師生提供實時的優(yōu)質服務。
多媒體教室采用開放式管理,各學校具體管理方式各有特點,但基本模式相似,即通過制訂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依托綜合互聯的智能網絡設備,建設數據共享、資源共用的集中管理軟件平臺,給師生以更好的使用體驗,更加充分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室的教學應用價值。它需要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來支撐。
2.1 制度保障
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室開放式管理最為重要的條件是制度建設,切實可行、科學有效的制度可以保障多媒體教室的高效使用。管理制度不應設置過多的流程,要簡化師生在多媒體教室使用方面的辦理手續(xù),力爭實現無障礙使用。由于多媒體教室的集成信息化設備越來越多,考慮未來基于智慧主題的融合應用,教室建設應設立統一的信息化建設標準,從人性化角度出發(fā),在智慧校園的全局視野下部署規(guī)劃,做到可持續(xù)建設和發(fā)展,減少短視、浪費現象[4]。
多媒體教室開放式管理并不意味著完全放開而不管,它要求管理者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智能管理、透明無障礙管理,使師生從被管理者的身份中脫離出來。在制度層面,學校應通過建立值班巡查、警報處理、數據對接整理、定期檢測和更新維護等一系列規(guī)范化管理制度,保障采用開放式管理手段后的多媒體教室設備使用更為順暢。
由于實現開放式管理,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電子設備加入到前端教室以及后端管理運行維護中心,學校應建立信息化專項師資培訓制度,全面提升管理員的信息化素養(yǎng),實行考核上崗、持證上崗[5]。另外,普通師生應通過網絡視頻學習,了解基本的多媒體教室設備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正確操作設備。
2.2 硬件支撐
前端多媒體教室的媒體設備逐步升級,一卡通、電子門禁、智能講臺、網絡中控、電子白板、觸摸顯示屏、高拍儀、攝像機、投影儀等一系列信息化設備加入其中。另外,隨著物聯網的推廣應用,智能燈控、電控窗簾、智能空氣系統等一系列智能物聯設備也會陸續(xù)進入教室。集群式硬件管理信息系統成為實現多媒體教室開放式管理的基本要素。通過采用網絡化、多標準接口、可擴展的多媒體中控系統、物聯室內電子設備等,實現面板集中操控。
后端的集控管理中心則成為一個將上百個多媒體教室內的中控系統設備互聯起來的中央控制中心,通常由服務器、交換機、電子屏、遠程控制軟件、語音對講系統等設備組成。所有前端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運行數據通過中控系統轉換為網絡數字信號,匯集到控制中心,經由控制中心集中處理,將相關數據分發(fā)至對應教室。管理中心系統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安全性是全校多媒體教室正常運行的核心保障。
另外,從硬件設備可以看出,多媒體教室的開放管理已離不開網絡。無論是前端的還是后端的設備,在建設規(guī)劃時都必須考慮充足的網絡接口和標準的、開放的通信協議,這樣才能為今后實現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做好準備,才能支撐多媒體教室開放管理。
2.3 軟件整合
軟件是多媒體教室開放管理的應用手段,是連接硬件的橋梁。多媒體教室的軟件包含兩個部分,一是管理控制軟件,二是媒體資源共享平臺。
管理控制軟件主要是利用軟件平臺實現對前端多媒體教室所有電子設備的遠程智能管控,如媒體設備自動巡檢、遠程協助開關設備、安全報警處理等遠程操控功能等。管理平臺與網絡教學平臺對接,實現課程實時錄像、教學現場直播;管理平臺與教務管理系統對接,實現課表融合;管理平臺與一卡通系統融合,實現一卡開門、一卡開講臺、一卡開設備等一系列操作。
媒體資源共享平臺主要是指與學校的教學系統、云平臺無縫對接的軟件平臺。該平臺可極大地降低師生因使用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導致教室電腦感染病毒的風險。教師可利用該平臺直接安全訪問存儲于云平臺上的教學課件用于教學,也可實時更改、存儲,實現資源隨調隨用、隨改隨存。
3.1 管理模式
基于開放式管理的多媒體教室首先在管理模式上要體現開放性。教室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教室使用效率,服務教學。管理制度應具有靈活性、發(fā)展性和操作性。管理行為和方式應與教學改革發(fā)展相融合、與智慧校園建設相融合。
依托多媒體教室管理平臺,實現透明化管理,利用互動對話功能(如電子留言、語音電話等),拉近師生與管理者之間的距離。管理者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強化管理效果,建立自動化報警和快速服務響應機制,從技術上降低使用者操作設備的難度,進而提高多媒體教室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6]。
開放式管理要與教學管理結合起來,實現定點、定時、定人的“三定”管理原則。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某教室只能由經核準的申請者使用,且每次使用起止時間都有記錄。所有多媒體資源均通過網絡存儲與調用,從技術上實現一人一空間、一人一桌面,互不干擾,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降低設備故障風險系數和系統維護成本。
3.2 硬件管理
學校所有師生均可通過網絡平臺申請使用除正常教學以外的空閑多媒體教室。教室內的所有媒體設備放置在智能講臺內。教室申請、教室門禁、講臺電子鎖均與校園一卡通綁定。師生刷卡即可開啟教室內的任一電子設備,拔卡或再次刷卡則關閉設備和講臺。另外,通過講臺內的控制面板,可實現設備的獨立控制。教室安裝有24小時工作的紅外高清攝像機,在實現可視化監(jiān)控設備運行情況的同時,也可實現教學錄播。
3.3 軟件管理
多媒體教室的電腦系統采用云桌面,所有的軟件都基于云端設計。師生憑借校園單點登錄系統即可享用寄存于媒體資源中心的資源。教室提供多點有線校園內網接口和無線WIFI認證接口。師生提前將軟件安裝在個人云空間,使用時只需遠程調用即可實現類本地化操作。軟件的開放管理,方便了使用者對資源的應用,一人一空間的管理模式也保護了個人權益與隱私,提高了對病毒的抗干擾能力,另外也促進了學校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應用規(guī)模的擴展。
4.1 系統融合,使用簡單
多媒體教室管理系統與課表系統融合,師生除固定排課使用教室外,都可通過PC客戶端或手機移動終端進行教室預約和審批結果查看。多媒體教室管理系統與校園一卡通系統融合,師生只須憑借校園卡即可一鍵式開啟媒體設備,將使用者的操作難度降到了最低。
4.2 設備運行可實時監(jiān)控
多媒體教室內的所有媒體設備采取了聯網措施,通過后臺集中控制中心可實行統一管理和控制。投影儀、電腦、中控、幕布、電子白板等所有電子設備均可遠程開啟、關閉,并具有設備故障自動報警等功能。每個教室都安裝有監(jiān)控攝像機與拾音器,在滿足電子考場條件的同時,可實時可視化監(jiān)測教室設備的使用情況。教室內具有雙向IP語音設備,使用者可及時將故障情況反饋給管理員,以便于迅速解決問題,而不影響教學。
4.3 全封閉設計,運行穩(wěn)定安全
多媒體教室采用全封閉講臺,從根本上保證了講臺內部干凈整潔。在設備開啟前,所有設備均封閉在講臺內部。當使用者刷卡后,系統自動開啟投影儀、幕布、電腦等媒體設備,此時僅中控面板和鼠標鍵盤可觸摸到,其他設備仍處于封閉狀態(tài)。此項設計既改善了設備的運行環(huán)境,又增強了媒體設備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極大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不易發(fā)生失竊事故。
4.4 統一規(guī)劃,擴展性強
開放式多媒體教室采用系統工程設計理念,統一規(guī)劃、統一設計,制定基礎數據庫和通信協議,明確系統接口標準,給后期信息化建設的系統對接工作降低難度。這樣可以提升多媒體教室管理系統的可擴展性,給開放式管理提供可靠的技術與制度方面的保障。
隨著智慧校園應用的深入,大量新技術將助力多媒體教室開放式管理。多媒體教室管理不僅局限于先進的技術、完善的裝備和智能的系統,更體現在當今高校教育改革提出的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的設計應用上。多媒體教室開放管理在實際運行維護和管理過程中還有很多內容需要研究,如何為師生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務,也是未來我們探究的重點。
[1]陳衛(wèi)東,葉新東,張際平.智能教室研究現狀與未來展望[J].遠程教育雜志,2011(4):39-45.
[2]雷光臨,李俊.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應用與實踐[J].物流技術,2012,31(9):414-416.
[3]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領教育信息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9):4-8.
[4]聶風華,鐘曉流,宋述強.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統模型與建設案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7):5-8.
[5]彭桂山.高校多媒體教室建設的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7):38-39.
[6]陳敏.高校多媒體教室開放式管理的構建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5):244-247.
[責任編輯 馮 峰]
G642.421
B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17.01.018
2016-09-19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2016SJD880151)。
姚琪(1980-),女,江蘇常州人,副教授,主要從事高校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學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科學、圖形圖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