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高中美術教學逐漸向鑒賞性審美教育方向偏移。對學生進行鑒賞教學,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全面優(yōu)化綜合素質,充實生活與學習。本文對當前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并提出了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性及優(yōu)化對策,以期為提高高中美術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育;審美價值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形勢來看,我國部分高中并不能從思想上認定美術教學的重要性,這就使得課程安排中美術課程的占用時間較少。另外,就現階段美術教學開展情況來看,除部分美術特長生之外,大部分高中生對于美術教學的重視度及認知范圍不全面。長此以往,學生在綜合素質教育及審美教育方面的嚴重缺失,將直接導致學生整體綜合素質低下,實踐能力、創(chuàng)意思維、自主學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不足,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些問題都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的反思并積極探索和研究解決的有效途徑。
二、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的新教學形勢下,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過于重視學生成績,并通過成績評價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已經與時代發(fā)展不能相符了。當今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體的進步時期,學生的學習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當前的人才衡量標準是建立在綜合能力為基礎上的,因此教學方向也應當做出調整及優(yōu)化改革。從高中美術課程為出發(fā)點進行研究可以發(fā)現,鑒賞性審美教學不僅能夠起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力的作用,更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藝術感知水平,開拓學生眼界。隨著鑒賞教育審美教學的不斷優(yōu)化及完善,更突出了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及審美能力的重要性,這只要是為了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美術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人身觀及價值觀提供科學性指導,使學生能夠運用多種角度及思維感受藝術的魅力,在豐富學生生活及學習的同時,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綜合素質強的應用型人才。
高中美術的鑒賞教學的審美價值的課程設計不僅要建立在社會發(fā)展現實情況的基礎上,更應當結合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及人才需求標準,在對多方因素綜合考量的前提下,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鑒賞性審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及家長普遍認為美術教學只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教學手段,而美術課程主要就是教學生繪畫,但是從美術的本質上來看,它可以分為兩個層面,首先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美術只是圍繞術進行的,這就忽視了美帶來的視覺感受及藝術美感,實際上美術中的美才是這一學科的教學重點,而美也是鑒賞與審美的直接體現,它所涵蓋的是人文精神方面的藝術形式,但是從字面上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美字之所以在術字的前面,就可以充分說明美的重要性及前伸意義,從而進一步闡述了鑒賞性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三、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優(yōu)化路徑
(一)結合時代需求實時更新美術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
在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教材仍然是老版的,因此教學內容難以與教育改革要求難以契合,不僅內容過于傳統(tǒng)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與社會發(fā)展的協調性更是不能達到預期水平。例如:普通的高中美術教材內容大多是圍繞攝影及繪畫等形式,雖然其中涵蓋著大量的現代主義及浪漫主義內容,但是現代社會發(fā)展中形成的數字化及信息化藝術形式卻沒有在課本中體現出來,并且在社會化進程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以往的浪漫主義已經與數字化藝術形成了相應矛盾點,而當代藝術能夠明顯趕超傳統(tǒng)美學關于藝術的設定,并成為藝術的新型代表,因此高中美術教學應當不斷導入新鮮的藝術元素,強化現代藝術的融入感,加強美術鑒賞教學力度,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藝術感知能力。
(二)加強高中美術教師的師資力量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是較為關鍵的教育力量,但是由于當前高中教學結構中,對美術教學缺少重視及關注度,這就使得美術教師數量上不能達到滿足教學需求,不僅出現了師資力量薄弱的顯性現象,更存在著教師年齡大,教學形式單一,不愿意接受改變的問題,因此為了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水平,應當從師資力量入手,為其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在以往的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會更加關注學生繪畫水平的提高,所以課堂教學的側重點也就在教學技巧的傳授上,而學生也始終處于較為被動的環(huán)境下,這不僅會導致美術教學中缺少對人文精神的知識灌輸,更會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思想意識存在認知誤區(qū),而學習內容也會過于片面、局限。因此,在目前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當打破以往教學中存在的被動性及局限性局面,在教師團隊中增加優(yōu)秀、年輕的專業(yè)性教師或者非專業(yè)性教師,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性及協調性,另一方面能在優(yōu)化教學結構的基礎上,逐漸健全教學機制,提高高中美術教學的實踐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高素質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四、總結
綜上所述,美術不僅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與藝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不可分割,因此高中不僅要將美術教學重視起來,更應當以提高美術鑒賞教育審美價值為依托,創(chuàng)新及豐富高中美術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模式,強化師資力量,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從根本上促進高中美術教學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孫中妮.基于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J].藝術教育,2016(02).
[2] 金港.普通高中美術鑒賞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研究與思考[D].河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