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慧
(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教學研究·
“輸入假說”理論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石 慧
(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詞匯量的大小影響學習者在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中的表現(xiàn),因此詞匯一直以來受到語言研究者們的關注。在不同的時期,語言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詞匯教學方法;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詞匯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通過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了“輸入假說”理論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輸入假說;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啟示
詞匯又稱語匯,是一種語言里所有詞和短語的總和,它是語言建筑材料,也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百度百科)。英語語言教學離不開詞匯教學,學生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學生的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只有當學生掌握了足夠的詞匯,才能更好地輸入和輸出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一門外語其基本內(nèi)涵就是學習它的詞匯(張韻斐,2000)。最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中英語八級對詞匯的要求是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在高考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教師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教學生習得詞匯,學生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這不僅浪費時間、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而且學習效果也沒有保證。因此英語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找到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迫在眉睫。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發(fā)音不標準、詞匯拼寫困難、詞匯意義記不住。
1.發(fā)音不標準
很多學生的英語發(fā)音不標準,但他們自身還沒有意識到或者不認為自己的發(fā)音不標準。如把thank [θk]發(fā)成[sk],分不清[θ]與[s]。導致發(fā)音不標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有些教師本身發(fā)音就不標準,所以學生學到的音也不標準;二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很多學生對音標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發(fā)音不重要,因此并沒有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如何發(fā)音;三是語言本身的問題,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這兩種語系在發(fā)音上本身就有巨大的差異,因此造成學生發(fā)音困難、發(fā)音不標準。很多初學者,尤其是小學生會用漢字來給英語單詞注音。
2.拼寫困難
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讓學生經(jīng)常頭痛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單詞的拼寫問題,常常會聽見學生抱怨說昨天已經(jīng)把單詞全部背完了,今天聽寫單詞的時候怎么錯了那么多。對于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學生記憶詞匯的方式不對。很多學生背單詞就是死記硬背,一遍又一遍地機械記憶,雖然在單詞上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一考試成績還是很不理想;另外一個原因在于教師,很多教師花費過多的時間孤立地講解詞匯,而不注意教學生去發(fā)現(xiàn)單詞的音標和單詞拼寫之間的規(guī)律。例如哪些字母或者字母組合會發(fā)/i:/,如果教師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總結,尋找發(fā)音規(guī)律,這將大大提高詞匯拼寫的正確性。
3.機械記憶
很多學生都是通過機械記憶、無意義的死記單詞,比較關注詞匯對應的漢語意思;再加上一個英語單詞往往不止對應一個漢語意思,可能有好幾個意思,使得學生的記憶任務更繁重。因此,很多學生對學習英語喪失了興趣和信心,一旦單詞的意思記不住就直接導致了做聽力的時候聽不懂、做閱讀的時候看不懂、寫作文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表達。關于這個問題,教師一方面應該向?qū)W生介紹一些構詞法,另一方面要介紹該詞的歷史文化背景。
除此以外,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課程比較緊張,課堂上學習的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幫助學生記憶詞匯或者檢查學生詞匯的背誦問題,因此高中英語詞匯的教學現(xiàn)狀不樂觀。
二 “輸入假說”理論
1.“輸入假說”的概念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輸入假說”理論,在二語習得領域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甚至有學者把它稱為二語習得理論中“最全面、最可接受的理論”(栗冰宜,2005)。“輸入假說”理論屬于克拉申“監(jiān)察模式”(Monitor Model) 的五個假說之一,即習得與學習假說(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順序假說(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監(jiān)控假說(Monitor Hypothesis)、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死瓯救擞绕淇隙恕拜斎爰僬f”的重要地位,他說“輸入假說”也許是當今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唯一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因為它回答了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非常關鍵問題,即怎樣習得語言,尤其是外語。同時,他也強調(diào) “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他認為這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所謂“可理解輸入”,是學習者聽到或讀到的語言材料是可以理解的,這些材料的難度應該略微高出學習者目前的語言知識??死暧谩癷”表示學習者當前的語言水平,用“1”表示略高于學習者當前水平的語言材料,用“i+1”表示語言發(fā)展的下一個階段。學習者只有不斷地接觸到略高于自己當前語言水平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材料,才會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2.語言輸入的特點
克拉申認為理想的語言輸入應該具備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可理解性(comprehensible)??死暾J為理解輸入的語言材料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所以輸入的語言材料應當是處于“i+1”的水平,如果輸入的語言材料遠遠超出學生當前的水平,這不利于語言習得。
第二,有趣性和相關性(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這是指輸入的語言材料必須要有利于語言的習得,這就有必要對輸入語言的意義進行加工,讓其變得既有趣又相關,輸入的語言材料越有趣越相關,學習者就能在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中習得語言。
第三,非語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死暾J為語言的習得是靠大量的可理解的、有趣又相關的語言輸入來實現(xiàn)的,語言的交際意義非常關鍵,而不是語法之類語言的外在形式。
第四,足夠的輸入量(sufficient input)。要習得新的語言結構,必須有大量的、足夠的、連續(xù)不斷的、有趣味的閱讀和會話才能奏效。單靠做四項選擇題或者背誦幾篇課文是不能習得語言的。
在克拉申的“輸入假說”理論提到的語言輸入的四個特點中,筆者認為至少第二點(趣味性與相關性)和第四點(足夠的輸入量)是能夠應用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以下就對如何在詞匯教學中實現(xiàn)趣味性與相關性,并且提供足夠的輸入量進行闡述。
1.詞匯的呈現(xiàn)方式
要使輸入的語言材料既有趣又相關,教師要注意詞匯的呈現(xiàn)方式,不同的詞匯呈現(xiàn)方式對學生語言的習得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
(1)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講解詞匯
詞匯的教學離不開語境,在不同的語境中,詞匯的意義就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教師不能只是孤立地教學生讀語音,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詞匯的漢語意義。如果在語境中教學,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比如有一位老師在上課時遇到一個新詞meticulous, 他正尋思著怎么向?qū)W生講解這個單詞時,突然看見外面搞清潔的阿姨在走廊上用刀片刮起粘在地板上的口香糖,但是刀片并不能完全刮干凈,于是她又用拖布用力地來回拖。在該老師引導同學們關注這個場景的時候順勢說了一句:She does cleaning meticulously. Does anybody know what I mean by METICULOUSLY? 有學生就回答了:Yes, you mean she does it very carefully, so METICULOULY means CAREFULLY. 教師接著問:Well done, but CAREFUL about what? 另一個學生搶著回答:About small things. 教師微笑著說:Very good, it’s about small things, about details. Like her, does the cleaning very carefully, and pays much attention to chewing gun, she wants the floor to be cleaned spotlessly and perfectly.再如,教師講解jean 這個單詞的時候,可以說: We have learned many words about clothing, today we will learn another word, it’s JEAN, a kind of trousers and very popular among youngsters.在教室里轉(zhuǎn)了一圈,看了同學穿的衣服后繼續(xù)說道: I see that some of you are wearing it today, so what is it and who are wearing it? 可想而知教師對jean這個詞匯的呈現(xiàn)方式,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的氛圍,而且學生很容易地就記住了這個單詞。
(2)創(chuàng)造真實的環(huán)境講解詞匯
真實的環(huán)境并不是經(jīng)常存在,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需要來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環(huán)境。
例如:教師在向?qū)W生呈現(xiàn)nutrition這個詞的時候,可以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呈現(xiàn)兩幅圖片,第一幅圖畫中有兩個雞蛋,第二幅圖畫中有一個雞蛋,一杯牛奶還有一個面包。然后教師問學生:Which one do you prefer for breakfast? I guess many of you prefer the food in Picture 2. Does anybody can explain my guess? 在學生給出各種解釋教師做完評價之后總結說道“Well, what I want to emphasize is NUTRITION, like one student just said. Clearly, the NUTRITION you get from eggs is limited, but you will get more NUTRITION from the food in Picture 2.”
(3)講解擴展的詞匯
高中階段有很多詞匯的意義和用法比較難區(qū)分,需要教師分類講解并且提供例句來幫助學生記憶。常見的有except 與besides,symbol,mark 與sign,incident與accident,problem與question,等等。這一類的詞,教師需要經(jīng)常成對成組地進行講解,學生才能牢牢記住。如果教師分開講解,不做對比和總結,下次學生碰到這些詞還是會混淆它們的用法。
(4)故事串詞法
故事串詞法是將在一段時間內(nèi)(比如兩周或者四周)學習的詞匯和短語編成一個短小又生動有趣的故事。英語老師可以定期舉行這樣的比賽,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課后或者課堂上給學生十分鐘或者更多一點的時間,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將所學的詞匯串到一個故事里,然后大家一起評出幾個優(yōu)秀小組,比如評選出串詞最多的小組和串出的故事最有趣的小組,教師給予表揚或者獎勵。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學生還能在這種輕松的環(huán)境習得詞匯。
(5)講解構詞法
英語構詞法主要有轉(zhuǎn)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截短法(縮略法)、混合法(混成法)、首尾字母縮略法等。以下以派生法為例。派生法即在一個詞根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前綴或后綴會變成另一個新單詞,并且新單詞的意義和詞根有密切聯(lián)系,除了少數(shù)單詞外,加前綴一般改變單詞的意思,加后綴一般改變單詞的詞性。比如,表示否定意義的詞綴通常有dis-,il-,im-,in-,non-,mis-等。在單詞的前面加上這類詞綴就變成相反意義的詞,如appear(出現(xiàn)),加上dis變成disappear(消失),lead(帶領)加上mis,變成mislead(領錯),correct(正確的)加上in,變成incorrect(不正確的),等等。教師應該經(jīng)常引導學生做總結,使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6)講解詞匯的文化背景
在實際的英語課堂上,很多教師往往只是孤立地教學生單詞的讀音、拼寫,以及詞匯的意義,很少教學生詞匯背后的文化意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教師應該向?qū)W生介紹單詞的有關文化背景,比如grandparents,在英美國家里既可以指爺爺奶奶,又可以指外公外婆;cousin的意思就更多了,包括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而且還沒有性別區(qū)分,這就需要教師講解這些詞語背后的歷史文化信息,這一方面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習效率。
2.足夠的輸入量
足夠的輸入量主要指兩個方面,一個是輸入的數(shù)量,一個是輸入的頻率。
(1)增加輸入的數(shù)量
雖然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緊,學習壓力大,課堂上的輸入有限,但是還是有一些方法能夠在這種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增加對學生的語言輸入。比如教師的課堂用語,這里主要講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用語。多樣化的教師評價用語一方面能夠體現(xiàn)教師對語言的靈活運用,體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另一方面能吸引學生,使學生能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語言。如果教師要表揚在課堂上表現(xiàn)好的學生,不僅可以用 good, very good, good job 和well done,還可以用的詞語有: wonderful,perfect,remarkable,marvelous, creative job, great discovery, outstanding performance等。 句子有: You are flying(你進步了)!You are on your way!You are improving!I can see progress!You are on target(你達到目標了)!You brighten my day! I like your work!What an imagination!What a good listener!等等。
(2)提高輸入的頻率
Rott曾經(jīng)進行了一項實驗,將67名同學分成三組,實驗通過控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詞匯接觸的頻率,然后對他們進行詞匯測試。測試的結果證明,對詞匯接觸頻率大的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明顯優(yōu)于接觸頻率低的學習者。另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人的記憶力發(fā)現(xiàn),遺忘在學習之后就會發(fā)生,速度是先快后慢。因此這說明在學習之后,需要及時進行復習和鞏固,這就要求增加輸入的頻率。提高語言輸入的頻率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盡力提高課堂上對學生語言輸入的頻率,及時強化所學的新詞。以前面提到的meticulous 和jean 為例,教師在前一天的課堂上講解了該詞匯,如果第二天或者過了幾天教師發(fā)現(xiàn)有同學的作文寫得很好,用詞非常準確和得體,措辭非常謹慎,因此他可以說:She is meticulous in her use of words. 再如,老師發(fā)現(xiàn)班里有同學特別在乎自己的外在形象,可以說:He has always been meticulous about his appearance. 同樣地,如果教師第二天是穿著牛仔褲去上課,他可以借此說:I’m wearing jeans today, you see.或者問Look,what am I wearing today? Is there anybody who is wearing jeans today? 這樣,經(jīng)過幾次反復之后,學生會很容易記住這個單詞。
其次,還可以開發(fā)一些隱性的課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中習得詞匯。這里列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英文板報,班委會成員或者所有的班級成員可以定期出一份英文板報,摘抄一些英美國家的文化、禮儀之類的文章,或詞匯的固定搭配、學生經(jīng)常出錯的詞組以及這些詞組的用法,等等,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視覺的輸入。第二種方式是通過聽覺的輸入,比如校園廣播,在合適的時間,播放一些簡短的英文故事、英語歌曲、經(jīng)典的英文電影片段,或是對歷年英語考點的總結、高頻詞匯的講解,等等。
英語詞匯的記憶問題對各個年級的學生來說歷來都是非常頭痛的事情,尤其是高中生。無數(shù)的語言研究者和教育者們還在繼續(xù)探索更有效的詞匯教學法。外語教學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們,都應認真研究各種教學理論,把其中的精華部分應用到外語教育工作中,以提高高中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
[1] 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
[2] 譚愛華,馮川源.基于語料庫語言學的詞匯教學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S1):267-269.
[3] 涂傳娥.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法再思考[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96-97.
[4] 朱亞夫.意義的七種類型和英語詞匯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9):28-30.
[5] 袁玲麗.聯(lián)想策略與直接詞匯教學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53-55.
[6] 呂道利.英語詞匯教學研究[J].外語研究,2004(2):64-66.
[7] 陸玉芬.淺談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3):128.
責任編輯:九 林
A Brief Talk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Input Hypothesis Theory o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SHI Hui
Vocabulary is a basic language unit, and one’s vocabulary size impacts his performance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o vocabulary has been playing a critical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attracting innumerable researchers’ great attention. At different times, linguists came up with different vocabulary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methods vary according to the learners’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m will firstly be analyzed, and then follow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and the features of ideal input, and the last comes some enlightenment concluded.
Input Hypothesis; high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enlightenment
2017-03-10
石慧(1989—),女,浙江樂清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H319
A
1671-8275(2017)03-0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