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教育無小事 教師無小節(jié)
——從教育細節(jié)說起
◎劉 穎
“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jié)”是我的格言。學生向師性強,可塑性大,往往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作為自己學習的內(nèi)容,這就要求教師從言行到舉止,必須高度自律。
小節(jié),本指非原則的事情和細微的言談舉止以及平常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方式等。小節(jié)雖“小”,卻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文明、志趣、知識等方面的修養(yǎng)程度和基本素質(zhì)。然而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很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忽略了自身角色的小節(jié),從而因小失大,對學生心理產(chǎn)生不良影響。
一是言而無信。在學生面前說過的話、允諾的事、布置的工作不能認真兌現(xiàn)和履行,說過即忘,得過且過,不尊重學生的愿望,不理解學生的心情。
二是冷漠輕慢,擺唯師獨尊的架子,對學生不能以平易和藹的態(tài)度相待,漠視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冷談學生的熱情,甚至對學生的禮貌問候和招呼,懶于回答一句親切的話。
三是粗魯瑣碎,指指點點,嘮嘮叨叨,婆婆媽媽,或者動輒教訓、責難學生,對學生大呼小叫。
四是妄言亂語,或牢騷滿腹,一發(fā)為快,或議論私事說七道八,或與同事發(fā)生沖突,惡語相加,或在學生面前說臟話、痞話。
五是形容萎靡,不修邊幅,穿戴隨便,衣冠不整,坐立行姿勢不雅,或者在學生面前隨意打哈欠、挖耳道、摳鼻眼、吐痰、抽煙,隨手扔煙頭、垃圾。
六是工作懶散,不按時上下班,不養(yǎng)成提前進教室的習慣,打鈴了還沒有進教室;不坐班辦公,不認真?zhèn)湔n,不認真批改作業(yè),不耐心輔導學生;學生自習時老師坐在講臺上不聞不問,甚至上網(wǎng);上課無條理,板書不規(guī)范;學生在課堂上講話、打瞌睡不理不睬。這些已經(jīng)不僅僅是小節(jié)了,關(guān)系到教師的工作責任感問題。
(一)挫傷學生的自尊心
比如說話不算數(shù),言行不一,學生會感到教師戲弄了他們;對學生的熱情招呼和問候,教師不能“禮尚往來”,學生會感到教師輕視他們;對學生粗暴地指指點點,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別人“凌駕”在自己頭上的屈辱感。這些實質(zhì)上都表現(xiàn)為不尊重學生。這樣,學生得不到教師的尊重,自尊意識就會受到影響和挫傷,甚至消失、泯滅。因此,教師的言與行對學生自尊心的強弱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二)傷害學生的感情
學生對教師的感情一般是純潔、樸素的,但在表現(xiàn)形式上卻往往是既明顯又微妙。有時,學生會因某件事而對教師肅然起敬,感情倍增;有時,也會因某件事而對教師厭膩反感,感情一落千丈。這是由于學生感情的不穩(wěn)定性決定的。因此,教師的不良小節(jié)如“言而無信”“冷淡輕慢”“粗魯瑣碎”等都會給學生留下不好印象,極易在客觀上使學生感情受到壓抑,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學生的感情。
(三)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
學校教育都是從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目標出發(fā),使學生在各個方面(包括最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得到完善。而每個教師在客觀上每天都在言傳身教,向?qū)W生努力灌輸這些內(nèi)容。但是,由于我們有些教師存在著不良行為,一方面,對學生統(tǒng)一要求,另一方面,教師自己的言行卻與統(tǒng)一要求有所“悖逆”,這就不能不在學生心理造成一種困惑,使其心生疑竇:要求學生言而有信,可教師為什么言而無信;要求學生禮貌待人,可教師為什么不禮貌待人;要求學生做到的,可教師怎么做不到?可想而知,類似的負面影響多了,學校的教育還怎么起到應(yīng)有的效果呢?
除了上述這些不良細節(jié)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我們有些教師還表現(xiàn)出“玩世不恭”“處世消極”的意向,這對引導學生努力進取,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樂觀向上的人生觀以及美好的志趣、情操,都是不利的。
(一)充分踐行“言傳身教”
教師教育學生的方式主要是言傳身教,當我們一絲不茍地履行“言傳”這一職責時,千萬不可忽視“身教”這一職責。在某種意義上說,“身教”的意義和效果大于“言傳”,而“身教”的內(nèi)涵就是自我表現(xiàn),自我表現(xiàn)中就包含許多“小節(jié)”。所以,只有讓“身教”的道理在教師深處扎根,才會時常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努力做到“謹言慎行”
當教師在思想上注重“言傳身教”后,付諸行動的應(yīng)是謹言慎行。謹言慎行不是說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謹小慎微,瞻前顧后,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是指教師不隨便說對學生身心有消極影響的話,不隨意反映出對學生心理有危害的行為表現(xiàn)。只有這樣,教師的不良小節(jié)才能得到有效克服。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影響。教師要嚴于律己,身體力行,將對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起到良好的引導教育作用。否則,教師言行不慎,處事不妥,則會對學生產(chǎn)生誤導作用。
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對比。一名合格的教師,理當從思維上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清楚“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jié)”的深刻內(nèi)涵,意識到自己的品格情操、處世立場、一言一行都在影響學生,即便是再小不過的細節(jié),在孩子的世界里也可能被放大百倍。
(作者單位:營口市老邊區(qū)柳樹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