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學科素養(yǎng)的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研究*

      2017-03-11 17:09:44鄭林
      歷史教學(上半月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雅典初高中課程標準

      鄭林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100875)

      基于學科素養(yǎng)的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研究*

      鄭林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100875)

      初高中銜接,學科素養(yǎng),歷史學科能力

      我國中學歷史課程內容的編排多以螺旋式結構為主,同一知識點在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重復出現(xiàn),逐漸拓寬加深。21世紀初的課程改革雖然對初高中歷史課程結構作了很大調整,但是仍然有許多內容是重合的。正在修訂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必修課,以通史的敘事框架展示中外歷史的基本過程,與初中重復的知識會更多。面對同一個歷史知識點,初中和高中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處理?本研究從學科素養(yǎng)的視角,采用初高中同課異構的方式做了一些探索。

      一、核心概念闡釋

      正在修訂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定義為:“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歷史知識、能力、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但不是這些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對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實驗版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一種分類;高中修訂版課程標準最初提出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是一種分類;后來修改為“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也是一種分類。國外與歷史學科素養(yǎng)相關的課程目標也有其自己的分類,如英國國家歷史課程標準中的“關鍵概念(Key concepts)”和“關鍵方法(Key processes)”,美國國家歷史課程標準中的“歷史理解(historical understanding)”和“歷史思維(historical thinking)”,等等。歷史學科素養(yǎng)不管怎么分類,其本質都是一樣的。我們只要抓住本質特征,就不會被各種各樣的分類表述困擾。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本質是什么?應該是“能夠從歷史和歷史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①吳偉:《歷史學科能力與歷史素養(yǎng)》,《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2年第11期?;蛘哒f是能夠用歷史學科特有的思想和方法解決歷史或現(xiàn)實問題。②鄭林:《促進學生歷史學科能力發(fā)展的教學設計》,《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6年第9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高低集中體現(xiàn)在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上?!皻v史學科的能力培養(yǎng)是歷史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學科能力如何,決定著歷史素養(yǎng)的程度?!雹蹍莻ィ骸稓v史學科能力與歷史素養(yǎng)》,《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2年第11期。因此,我們可以把歷史學科能力作為歷史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突破口,通過能力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

      本研究重點關注歷史學科素養(yǎng)中的知識和能力,聚焦于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的兩個方面:一是初高中歷史知識的銜接,一是初高中歷史學科能力的進階。初高中歷史知識的銜接主要指初中歷史知識要為高中階段歷史知識的學習作鋪墊,同時要避免初高中知識簡單重復。歷史學科能力進階主要指在初中和高中的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要體現(xiàn)出由低到高的層次。歷史學科能力的進階受歷史知識廣度和深度的制約。只有具備一定廣度和深度的歷史知識,才有可能進行較高層次的能力訓練。從初中到高中,歷史知識由淺入深,歷史學科能力的要求也由低到高,呈現(xiàn)出依次遞進的關系。研究采用初高中同課異構的形式,選擇初高中課程標準中共有的歷史知識,如古希臘文明、辛亥革命等,由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共同備課,研究相關主題初高中教學的銜接。下面以古希臘文明為例展開探討。

      二、初高中歷史知識的銜接

      古希臘文明相關內容在初中歷史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是,“知道希臘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①《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6頁。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則是:“(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雹凇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實驗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頁。初中和高中都涉及古希臘城邦和雅典民主,在教學中如何選擇內容?我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第一,初中和高中歷史知識體系;第二,學生的認知水平;第三,初高中歷史知識的銜接。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版)》將初中歷史學習內容劃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xiàn)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xiàn)代史六大板塊。古希臘屬于世界古代史板塊。這個板塊從文明史角度建構知識體系,“以各文明出現(xiàn)的時間概念為經(jīng),各文明所處的空間概念為緯”設計學習要點,“涵蓋了主要文明發(fā)展歷程及其成果”?!斑x取每一個文明,每一個歷史發(fā)展時期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知識點”建構起世界古代各文明發(fā)展的進程和脈絡。③齊世榮、徐藍:《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22、123頁。就古希臘文明而言,課程標準選擇了兩個典型知識點——希臘城邦和雅典民主,希望學生通過這兩個知識點的學習,感知、了解古希臘文明的主要特征。

      根據(jù)上述分析,我們將初中這節(jié)課的課題定為《希臘的城邦文明》,希望學生從整體上感受一下城邦的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在此基礎上突出對雅典民主的認知。

      歷史是人的歷史、人類社會的歷史。如果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只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抽象概念,見不到人,會感覺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因此,初中課從古希臘民主政治的社會環(huán)境、城邦中人們的生活講起,以貼近學生。但限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歷史課時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精選幾個典型的知識點,比如城邦的生活,用一些非常具體的事例把古代希臘,尤其是雅典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展示出來。以一斑而知全豹。然后概述以斯巴達為代表的農業(yè)經(jīng)濟和以雅典為代表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經(jīng)濟,接著又引申出海上貿易。通過這種呈現(xiàn)使學生對整個希臘城邦社會是個什么樣的狀況有比較清楚的認知。在此基礎之上探究城邦的政治是什么樣。

      古希臘的政治制度歸納起來主要有貴族制和民主制兩大類。教學中不可能把兩種都詳細展開,所以先概述一下古希臘有兩種政治體制,然后點明我們重點講雅典的民主政治。民主制有個發(fā)展過程,但是在初中不可能把發(fā)展過程詳細展開。初中課程知識體系中,古希臘文明屬于整個古代文明中的一個,我們是要通過這一個單元的課來了解古代亞非等國不同的文明。這些文明不可能展開講,把它們的來龍去脈都弄清楚,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即可。這個整體的印象從哪兒來?可以抓住重點,從一個文明發(fā)展的最高形態(tài)來把握。本課教學中我們選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最完善的一個階段,也就是伯利克里改革以后,用這個階段代表雅典的民主政治。把這個點選出來之后,先整體概述雅典的民主在伯利克里時代是什么樣子?然后舉例說明公民是什么,公民大會是什么,五百人會議是什么。通過這樣一個教學流程使學生了解伯利克里時代雅典的民主。雅典的文明成就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突出的是它的政治文明,對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采用概述的方法,利用圖片展示古希臘在哲學、思想、藝術等方面的成就。整節(jié)課一方面把整個古希臘文明是什么給學生有個整體印象,同時又突出了重點——雅典的民主。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版)》采用中外歷史合編,按模塊和專題組織課程內容。其中必修課分為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學習模塊,包括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lián)的學習專題,分別反映人類社會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古希臘相關內容位于必修歷史(Ⅰ)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臘、羅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本專題設置的目的在于了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方面的各自特點及其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意義”。就古希臘而言,“教師應使學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與其地理環(huán)境和城邦制度的關系,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的形式……在此基礎上認識雅典民主政治的價值和意義”。①朱漢國、王斯德:《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5頁。通過必修歷史(Ⅰ)模塊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以及其他各個專題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fā)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②《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頁。

      從對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分析可以看出,同樣是講古希臘文明,高中側重政治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專注于古希臘雅典的民主政治。初中古希臘文明的內容大體是按照通史的框架敘述,到高中則是按照專題史的框架敘述。初中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體驗古希臘城邦是什么,雅典民主政治是什么。到了高中則要在初中基礎上展開,建立城邦與民主政治的聯(lián)系,讓學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怎么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的,我們如何評價它。進而思考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歷程對今天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啟示。

      初中課上,學生對古希臘文明是什么?當時的人分為哪些階層?人們是怎么生活的?雅典的民主是怎么回事等問題都有了整體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講高中的課,就比較容易了。對于地理環(huán)境和城邦這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老師略講,而把重點放在城邦與雅典民主政治的關系上。初中已經(jīng)對伯利克里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有比較詳細的介紹,高中對這部分內容略講,而把重點放在追溯這種民主政治是怎樣建立起來的?最后再對民主政治進行評價。

      根據(jù)這種思路,我們在高中課的整體設計中串了一條線,即貴族與平民的斗爭。用這條線把梭倫、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個人的改革串起來。每個人都有一個側重點,比如梭倫改革側重財產(chǎn)等級制度的建立和債奴制的廢除,伯利克里改革側重十個地區(qū)部落和五百人議事會的建立,用前后對比的方式呈現(xiàn)民主政治逐步完善的過程。最后是對雅典民主的評價,看看時人怎么評價,后人怎么評價?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評價。依據(jù)學情,初中課較多地運用了形象的圖片材料,幫助學生感知、理解相關史實;而高中課則引用了很多文字資料,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從材料里尋找關鍵信息,讓學生去分析、思考,得出結論。

      三、初高中歷史學科能力的進階

      對于初中和高中教學中的歷史學科能力進階問題,本研究利用了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中小學生學科能力表現(xiàn)研究》歷史學科子課題的成果,把歷史學科能力分解為識記、說明、概括,解釋、推論、評價,敘述、論證、探究3個層次9個要素。①鄭林:《中學生歷史學科能力表現(xiàn)及測評初探》,《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5年第9期。前三項是第一個層次,屬于通常所說的學習能力,學習理解已有的歷史研究成果;中間三項是第二層次,屬于知識的簡單應用能力,運用已掌握的歷史知識學習新材料,分析解釋歷史的因果聯(lián)系,評價歷史事件、人物、制度;最后三項是第三層次,屬于高級應用或創(chuàng)新能力,類似歷史學家的研究能力,能對歷史提出自己的看法,進行一些簡單的研究,建立古今之間的聯(lián)系,并用歷史學科的規(guī)范表述研究成果。②鄭林:《歷史課程目標及其分類的探索》,《中學歷史教學》2015年第12期。初中教學側重第一層次能力的培養(yǎng),但教學中也不排除第二第三層次能力的滲透。高中教學側重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也覆蓋第一層次的能力。

      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在教學中設計相應的活動來實現(xiàn)。從歷史學習的角度來講,第一步是感知和理解歷史,把歷史事實搞清楚。實現(xiàn)歷史理解這一目標的教學方式可能有多種,在這節(jié)初中課中,老師整體上還是以生動形象的講解、講述為主,當中穿插了一些引導學生概括提煉信息的活動。這種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課堂氣氛輕松活躍,符合初中生的特點。按照我們設計的學科能力層級,第一個層次學習理解,要求學生對史實本身要搞清楚。怎么搞清楚?比如對古希臘城邦這一概念。什么是城邦?古希臘城邦有什么特點?老師出示相關的地圖、圖片和文字材料,通過具體的史實來說明這些概念。呈現(xiàn)史實以后,老師讓學生進行歸納、概括。再如,要體現(xiàn)希臘城邦小國寡民的特點,老師設計了一個與同時期周朝的面積、人口比較的活動,學生通過比較,概括出希臘城邦小國寡民的特點。在老師生動具體的講述過程中,通過設問引導學生思考,從而訓練其比較概括能力,是本課在歷史學科能力培養(yǎng)上的特點?,F(xiàn)在一些老師在教學中引用大量的史料,主要是訓練學生從史料中提取信息。這也是一種能力培養(yǎng),但不是歷史學科的能力,而是一種通用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歷史的理解能力是要通過各種材料中的史實來理解歷史是什么?這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歷史學科能力。這節(jié)課以學習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但是也包含一些高層次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評價雅典城邦文明的時候,老師引用了一句話:“羅馬在征服希臘的時候,成了希臘文化的俘虜?!比缓髥枌W生認同嗎?為什么?這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老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新情境,要求學生用剛才學過的知識來解答問題。這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學生自發(fā)地提了很多問題。學生有問題可問,說明他們被老師的教學所吸引,有所思、有所想。從學生的反應可以看出,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很好。由此也可以證明,初中歷史教學中老師的講述非常重要。講得好可以引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思考。講述不是念教科書中的條文,而是要把條文背后的史實非常生動地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理解,理解之后才會產(chǎn)生問題。如果學生有了問題,這時候就可以探究了,所以我們說探究要在對史實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展開。由于只有一節(jié)課,很多內容不能在課堂上展開,但通過本課的教學確實引起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老師因勢利導,布置了課后的探究任務。提供參考書,學生們對這節(jié)課什么方面感興趣可以看這些書,將探究延伸到課外去。

      如果初中是通過具體的史實感知歷史,那么高中就是通過感知形成概念,用概念來解釋史實之間的關系。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建立在對歷史理解的基礎之上。通過理解,從具體史實中抽象出概念,然后用概念來解釋史實之間的關系,建立一個邏輯鏈條,完成對歷史的建構。這是在高中教學中的高層次的能力要求。但是過于抽象的東西可能也難引起高中學生的興趣,所以高中課也需要生動形象的內容。這節(jié)高中課的導入設計了一個生動的歷史場景,針對情境設問,引發(fā)學生思考。然后通過層層歷史情境和問題的設計,展開后續(xù)的教學。

      課一開始,老師通過希波戰(zhàn)爭中希臘和波斯的實力對比來問學生,如果你作為一個雅典人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很多學生說跑。老師回應說,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為實力實在太懸殊了。但是老師接著又說,我們來看當時的雅典人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然后出示一段視頻,展示了面臨戰(zhàn)還是降,雅典公民做出決策的過程??催^之后老師點明這就是雅典的民主。然后設問: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怎么建立起來的?進入這節(jié)課的教學。雅典的地理環(huán)境學生初中學過了,所以用概述。重點落在雅典民主政治是怎么建立起來的。初中我們講的是雅典民主高峰階段,給人的感覺是好,公民人人都享有權利,但這樣一種民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非常曲折的發(fā)展過程。高中課要把雅典民主制度怎么一步步發(fā)展過來的講清楚。在講每一次改革的時候,首先分析為什么要改,也就是改革的背景。老師通過呈現(xiàn)材料反映當時雅典面臨的問題,比如梭倫改革的時候出示了兩則材料,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時雅典的平民遇到了什么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解決,然后順勢引出梭倫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后面幾次改革也都是按照這樣一種模式展開。探討每次改革的背景、措施都是在材料下設一系列問題,先讓學生理解每段材料說的是什么?然后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史實說明了什么問題,最后得出一個歷史解釋。這樣,以三次改革為主線,老師層層設計,一步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一個一個鋪設階梯,通過一步步的引導,使學生把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歷程。有了這些鋪墊,再讓學生談對雅典民主的看法,學生就有話可說了。因為在學生腦子里有大量的史實,他們可以通過比較分析來說自己的看法。如果時間允許,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雅典民主對我們今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啟示,這就屬于第三個層次,創(chuàng)新遷移能力了。雅典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是在解決當時面臨的社會問題和階級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改革,逐漸完善起來的。我們國家的民主政治,也要依據(jù)我們的國情,在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完善。通過這樣一種歷史思維訓練,讓學生理解每一種政治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發(fā)展歷程?,F(xiàn)狀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也將隨時間的推移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文明具有多樣性,各種文明都有各自的特點,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盲目崇拜某種文明,而否定其他文明。如果在經(jīng)歷了歷史的學習之后,學生能夠理性地看待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不盲從盲信。那么,我們可以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較高層次的歷史學科能力、學科素養(yǎng)。

      G63

      B

      0457-6241(2017)13-0013-05

      鄭林,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教育,歷史課程與教學論。

      【責任編輯:王雅貞】

      2017-05-10

      *本文為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中學歷史學科診斷分析工具開發(fā)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BJAICFE2016SR-001)資助。項目“古希臘文明”高中教學銜接研究主要成員: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劉汝明、張威、趙文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張英、史少卿、袁崢、夏艷芳、王寧。

      猜你喜歡
      雅典初高中課程標準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遼寧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第44屆COSPAR大會將在雅典召開
      初高中一體化背景下的中學物理教學實踐
      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 13:30:20
      立足《課程標準》優(yōu)化一輪復習
      穩(wěn)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雅典學院
      關于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的一些建議
      也談初高中銜接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
      語文知識(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
      論修辭術與雅典直接民主制的關系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7:20
      项城市| 墨江| 长海县| 土默特左旗| 板桥市| 盐城市| 达孜县| 应城市| 西乌| 巴彦淖尔市| 蒙山县| 循化| 鲁甸县| 翁牛特旗| 南陵县| 开封市| 达州市| 临沧市| 梁平县| 彝良县| 泰安市| 当阳市| 邹城市| 莆田市| 通化县| 新晃| 淮滨县| 玉山县| 左权县| 夏河县| 资中县| 婺源县| 桑日县| 蒙阴县| 泾川县| 侯马市| 白水县| 乐平市| 平凉市| 四川省|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