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紛紛天下奇男子 不及淮陰一婦人
      ——司馬遷筆下的漂母形象

      2017-03-11 16:08:09業(yè)
      渭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淮陰韓信

      徐 業(yè) 龍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政協(xié) 文史委,江蘇 淮陰 223300)

      ?

      【《史記》人物研究】

      紛紛天下奇男子 不及淮陰一婦人
      ——司馬遷筆下的漂母形象

      徐 業(yè) 龍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政協(xié) 文史委,江蘇 淮陰 223300)

      漂母是司馬遷筆下平凡而又不同尋常的一位勞動婦女,司馬遷為了更好地塑造韓信英雄形象,以極其簡省的筆墨描繪了漂母的形象、言行、性格與她的行事方式,漂母因之成為我國古代善良、仁愛、樸實,施恩而不望報答的高尚代表人物而青史流芳,漂母祠也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一座報恩祠。

      《史記》; 漂母;韓信;漂母祠

      《史記》首次確立了以人物為中心的紀(jì)傳體史學(xué)體例,司馬遷飽含感情,妙筆生花,刻畫了成百上千神采各異的人物形象,其在人物描寫上所達(dá)到的水平對后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在司馬遷的筆下,除了妲己、褒姒、虞姬、戚夫人這些被歷史銘記的名姬貴妃之外,還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耐人尋味的平民女子,秦漢之際淮陰城下一個漂洗絲絮的老婦人——漂母,就是其中平凡而又不同尋常的一位。漂母是我國古代出的女性代表,堪為我國古代最成功的育人典范。司馬遷以極其簡省的筆墨描繪了漂母的形象、言行、性格與她的行事方式。漂母因其仁慈善良、大愛無私而青史流芳,歷代學(xué)人多有詩文對其贊頌,官府也建祠樹碑以示褒揚。

      一、大愛無痕,一言激發(fā)英雄志

      司馬遷的《史記》是建功立業(yè)、縱橫捭闔的英雄世界,也是唇槍舌劍、刀光劍影的男人世界,作為一個普通的平民女子,漂母是作為配角出現(xiàn)的,司馬遷為了更好地塑造韓信英雄形象,用篇幅不多的文字畫龍點睛地刻畫了漂母的善良形象?!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酚涊d:“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概唬骸笳煞虿荒茏允?,吾哀王孫而進(jìn)食,豈望報乎!’”[1]547韓信是古代偉大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史學(xué)巨擘司馬遷為塑造韓信一代兵仙的人物形象,曾經(jīng)追尋韓信成長的足跡來到淮陰,在這里觀風(fēng)問俗,訪求韓信故事,并用極其簡約的筆墨將韓信青少年時期在故鄉(xiāng)貧困潦倒、漂泊寄食、胯下受辱的生活經(jīng)歷記載到《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雖然司馬遷對漂母這個小人物著墨不多,只有三言兩語,但卻在歷代讀者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給后世人們帶來無窮回味,深受感動和啟發(fā)。

      漂母,姓氏和生卒年不詳,是秦漢之際淮陰城下一位普通的勞動婦女,她經(jīng)常和一群婦女在淮陰城下淮水岸邊浣洗絲絮。司馬遷將這位沒有留下姓名的老媽媽稱為漂母,還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了她施濟韓信的故事。韓信少時家貧,母親去世以后,韓信的生活便沒有了著落,先是在南昌亭長家寄食但卻遭遇“晨炊蓐食”,被南昌亭長的妻子想辦法趕了出去。韓信流落到淮水之濱臨流垂釣,釣魚也不能填飽肚皮,韓信便經(jīng)常挨餓。漂母見韓信餓得可憐,便主動將自己帶的食物分出一部分給韓信吃。韓信天天來釣魚,這位老媽媽也天天來漂洗絲絮,老媽媽每天都帶些東西給韓信吃,一連幾十天,天天都是如此。韓信失去父母的照顧,又飽嘗別人的白眼,在饑餓絕望中能得到這位善良老媽媽的幫助真是感激涕零。韓信發(fā)誓說將來一定要好好報答她的恩情,漂母聽了卻不高興地回答:“大丈夫當(dāng)自食其力,我是同情你身為王孫卻處境困難才給你飯吃。我這樣做哪里是指望你將來的報答?”“大丈夫”“王孫”體現(xiàn)了漂母對韓信的尊重和愛護,由此可見漂母的話語其實是暗含激勵的,她希望韓信能夠振作起來,有所作為!

      “黃石授書,喜孺子之可教;漂母飯信,勵王孫于舛途?!盵2]在我國古代,很多人從《新聲律啟蒙》這樣的蒙學(xué)書籍中熟悉漂母飯韓信的故事,并從中體悟這位偉大母親的無私情懷。俗話說: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即使一點點微小的幫助也是很可貴的,最難能可貴的是漂母在自己的生活也比較困難的情形下,出于同情、憐憫之心幫助韓信,而這種真心誠意的幫助又是永遠(yuǎn)不會想著要得到報答的。如果說此前韓信寄食南昌亭長處,亭長的妻子是用一種隱晦的方式教育了韓信,那么漂母給予韓信的則是醍醐灌頂般的蕩滌。漂母將無私的母愛授予萍水相逢的韓信,而她激勵韓信的話語更使韓信振作精神。當(dāng)時的韓信確實很落魄,但他并沒有沉淪,漂母在給予他物質(zhì)幫助的同時,也用善意的斥責(zé)喚醒了韓信麻木已久的自尊和自信。韓信受到漂母的搶白,啞然無語,羞愧難當(dāng),他不得不認(rèn)真考慮和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

      漂母獨具慧眼,誠如《漂母墓志銘》所言:“以一夫人能識英雄于草澤,既不愿受報,且不愿留名,其襟懷坦白,識見堅卓,誠非須眉所能及者?!盵3] 195后世文人士子對《史記·淮陰侯列傳》所述故事進(jìn)行解讀與生發(fā),對漂母熱情謳歌,贊嘆不絕,宋人黃庚《題漂母飯信圖》詩曰:“國士無雙未肯臣,漢皇眼力欠精神。筑壇直待追亡后,不及溪邊一婦人?!盵4]39也就是說,當(dāng)時楚漢的英雄豪杰,竟沒有一個人能了解韓信的,甚至連漢高祖也不例外。因此,明人馮夢龍在《智囊補·閨智·漂母》說:“楚漢諸豪杰,無一人知信者,雖高祖亦不知,僅一蕭相國,亦以與語故奇之,而母獨識拔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盵5]412“蕭何月下追韓信”被傳為千古佳話,蕭何也因發(fā)現(xiàn)韓信、向劉邦推薦韓信,留下了“伯樂”“賢相”的美譽。但蕭何還是在和韓信談話以后才認(rèn)定韓信是個奇才,而老婦人在河邊偶遇饑餓憔悴的韓信就一眼看出他有過人的才識,真可說是古今第一慧眼!事實上,真正所謂“眼力還高蕭相國”者,唯漂母一人而已。宋代詩人金朋說來到淮陰,他流連在淮陰漂母的祠堂前感慨萬千,他的《漂母堂》詩曰:“惻隱殊無一念仁,誰能推食食王孫。紛紛天下奇男子,不及淮陰一婦人?!盵4]30可惜,當(dāng)時的祠堂太過窄陋,不足為漂母生色,但詩人筆下驚世駭俗的詩句卻永遠(yuǎn)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而這正是對漂母的最佳寫照。

      二、知恩圖報,千金猶鑒楚王心

      漂泊寄食的生活經(jīng)歷對韓信的一生有著巨大而深遠(yuǎn)的影響。韓信因貧窮而敏感于恩怨,因恩怨而尋求圖報,因圖報而更加追求功名。韓信對貧中恩怨的圖報心升華為強烈的功名心,構(gòu)成了韓信人生成長的基本思想軌跡。漂母識英雄于草澤,她用無私的母愛和善良的呵斥激勵逆境中的韓信。韓信胸懷大志,養(yǎng)晦韜略,靜觀時局,蓄勢待發(fā)。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拉開反抗暴秦的序幕,韓信乘勢而起,仗劍從軍,加入了“伐無道,誅暴秦”的起義隊伍。寂寞多年的韓信從此登上歷史舞臺,其絕世的韜略、智慧、勇氣、武功以及忠誠的肝膽與超邁的人格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韓信初投項梁,項梁敗亡,又屬項羽。在項羽帳下,韓信充任執(zhí)戟郎中,他跟隨戰(zhàn)斗,潛心學(xué)習(xí),深入研究,對當(dāng)時的政治形勢也有了深刻而明晰的認(rèn)識。韓信還曾多次向項羽建言獻(xiàn)策,卻不為項羽所用。公元前206年,韓信亡楚歸漢,投到劉邦帳下,經(jīng)蕭何力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拜將后,劉邦問韓信有何定國安邦的良策。在這段議論中,韓信把劉、項雙方的形勢作了比較后指出:項王勇武,但不任屬賢將,因而是匹夫之勇;項王雖關(guān)心人,但不能論功行賞,是婦人之仁;不居關(guān)中,而都彭城,是失去地利;放逐義帝,殘殺無辜軍民,失天下人心。項羽雖然霸天下而臣諸侯,但百姓不擁護他,所以其強亦弱;相反,漢王入關(guān)后紀(jì)律嚴(yán)明,與民約法三章,得到秦民擁護。韓信列舉了項羽在用人、戰(zhàn)略、政策上的種種失誤后,明確地指出項王的缺點正是漢王應(yīng)當(dāng)利用的,項王目前的這種貌似強大,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是可以打敗的。因此,要反其道而行之,任用賢將,論功行賞,救濟百姓,收天下人心,取三秦、東向滅楚。韓信的這番議論,實際上為劉邦制定了東征以奪天下的方略。

      在波瀾壯闊的楚漢戰(zhàn)爭舞臺上,韓信運籌帷幄,自由馳騁,一展帥才雄風(fēng)。他幾乎指揮了楚漢戰(zhàn)爭的所有重要戰(zhàn)役,率漢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舉定三秦。及漢王攻彭城受挫,他又收兵滎陽,擊破楚軍于京、索之間。他以木罌渡河,計擒魏豹從而滅魏,又北擒夏說收取代地,再東下井陘,以背水列陣,誘斬陳余,平定趙國,接著傳檄而定燕地。然后又東擊齊魯取臨淄,壅囊決濰河,擊殺楚將龍且,大敗二十萬齊楚聯(lián)軍。最后會兵垓下,一戰(zhàn)而逼得楚霸王烏江自刎。韓信以超凡的軍事智慧和卓越的指揮才能演繹了一部流光溢彩、驚天動地的輝煌歷史篇章,其卓著戰(zhàn)績堪稱世界戰(zhàn)爭史上的奇觀。乘此破竹之勢,漢鼎聿新。

      韓信的光輝人品顯露在他的崇尚忠義,有恩必報上。他對漂母感恩于心,回報于行;對劉邦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楚漢戰(zhàn)爭勝利后,劉邦封韓信為楚王。韓信被封為楚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結(jié)早年的恩怨。韓信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仁厚之人,他知恩必報。韓信首先找來當(dāng)年曾分飯給他吃的漂母,賜謝千金。韓信這樣做已經(jīng)不僅僅是感激漂母當(dāng)年對他的無私幫助,而是對漂母的善良表示出由衷的敬意。之后,韓信又派人找來當(dāng)年的那位下鄉(xiāng)南昌亭長,給了他一百錢,還了當(dāng)年的飯錢。韓信對下鄉(xiāng)南昌亭長說:“你也只能算是一個不通人情大義的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不能堅持到底?!弊詈?,他找來了那個曾使他遭受過胯下之辱的青年,這位青年早就聽說新就任的楚王是他曾經(jīng)侮辱過的韓信,已作好了必死的打算,眾人也以為韓信必嚴(yán)懲這個青年,讓他想不到的是韓信似乎并沒有治他的罪的意思。韓信笑著對周圍的將士們說:“這是一位壯士啊,當(dāng)初他侮辱我時,我真的就殺不了他嗎?只是殺了他沒有任何意義,我就是因為忍下了那口氣才得有今天??!”接著,韓信讓這個青年當(dāng)了楚中尉,負(fù)責(zé)捕捉盜賊的工作。韓信能對一個曾經(jīng)施舍過他的人報以享用不盡的金銀財物,對一個曾經(jīng)迫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人既往不咎,反而封官,這也給中國歷史和文化留下了一飯千金、能屈能伸等成語典故,成為千秋美談。這三個人當(dāng)中,在韓信本人和后世人心目中最受敬重的,還是對韓信有“一飯之恩”的漂母。若論當(dāng)年給韓信物質(zhì)上的付出,南亭亭長無疑應(yīng)當(dāng)比漂母多得多,也好得多。但他為德不卒,結(jié)果只得到一百小錢的回報。而漂母懷著一片真誠、同情、慈悲和仁愛之心,沒有絲毫的嫌棄和不耐煩,雖然她所付出的不過是疏食粗糲,那恩情已深如大海,重如泰山了。

      韓信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受人滴水之恩,當(dāng)以涌泉相報。清朝詩人包彬《淮陰侯廟》詩云:“鳥盡良弓勢必藏,千秋青史費評章。區(qū)區(qū)一飯猶圖報,爭肯為臣負(fù)漢王?”[6]243是啊,一飯之恩尚且思報,何況劉邦的知遇大恩呢?韓信出身微賤,經(jīng)歷坎坷,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還曾受胯下之辱,人多厭之。事楚之際,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曾多次向項羽建言獻(xiàn)策,卻不為項羽所用。歸漢之初,仍未得知名,僅僅當(dāng)一名治粟都尉,未得到應(yīng)有的珍重。后來,漢王劉邦禮賢下士,拜他為大將軍,并對他言聽計用。劉邦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臺,拜將臺上前所未有的禮遇和榮幸使韓信感慨萬千,他望著獵獵旌旗,威威軍陣,心頭油然升起了要為漢家拋頭顱、灑熱血的信念。韓信骨子里的那種“有恩必報”的道德追求使他決心以一生的奉獻(xiàn)來回報劉邦的知遇之恩。及至韓信為齊王時,楚漢雙方軍事對壘也到了嚴(yán)重關(guān)頭,韓信成為可以左右天下局勢的重要人物。項羽派武涉游說韓信反漢與楚連和,三分天下,韓信不為勢利所動,他在拒絕武涉時,就說出了肺腑之言:“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1]551齊人蒯通“知天下權(quán)在韓信,欲為奇策而感動之,以相人說韓信”[1]551,勸韓信“參分天下,鼎足而居”[1]552。并向他指出繼續(xù)聽命于劉邦的危險性,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分析利害關(guān)系,兩次奉勸韓信背漢自立,然而韓信仍然選擇忠心耿耿地為劉邦效力,最終幫助劉邦打下了江山,為開創(chuàng)兩漢四百多年基業(yè)建立了豐功偉績,為我國由秦末紛亂走向重新統(tǒng)一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xiàn)。

      三、厚德載物,千秋俎豆祀馨香

      漂母的無私大愛不僅影響了韓信,也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漂母是中國古代勞動婦女仁慈善良的典范,歷史上有人將漂母與孟母、岳母并列,她們用母愛哺育了中國歷史上三位杰出人物。其實,漂母較孟母、岳母更顯偉大,因為教育自己的子女是每個母親應(yīng)盡的義務(wù)。孟母三遷,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學(xué)到知識;岳母刺字,是要求自己的兒子精忠報國;而漂母卻是將偉大的母愛授予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年,特別是當(dāng)韓信表示要報答她時,漂母還嚴(yán)詞予以拒絕,并激勵他上進(jìn),足見漂母心地是多么無私和博大。千百年來,漂母由其真心、真善,有始有終,不但得到千金回報,還流芳青史,在歷史人物畫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漂母仁愛善良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眾的心目之中,人們在漂母的身上傾注了無數(shù)瑰麗的傳說、優(yōu)美的故事,讓她汲足了人間的至真、至善、至美。有許多與漂母有關(guān)的歷史故事和傳說在群眾中廣為傳誦,寄托了廣大群眾對這位偉大母親的無限景仰和愛戴。后人以典故“一飯千金”“千金答漂母”“千金答浣紗”等謂報恩厚重,用“漂母恩”“漂母惠”“漂母食”“漂母餐”等謂施恩賜憐,用“食依漂母”“淮陰饑”“韓信貧”等謂貧困或有本領(lǐng)處于厄境之人。

      在漂母的故鄉(xiāng)江蘇省淮安市,人們世世代代精心保護與漂母有關(guān)的歷史文化遺跡,還為她建廟立祠,享祭不絕。在淮安市淮陰區(qū)碼頭鎮(zhèn),有多處紀(jì)念漂母的文物古跡?!断特S清河縣志·古跡》記載:“漂母岸:此漂母浣絮布之所,在淮陰故城南?!?參見清代吳棠修、魯一同編纂的刻本《咸豐清河縣志》第二十二卷。碼頭鎮(zhèn)“韓信湖”西岸有一組呈品字形立于水面的亭臺式建筑就是漂母岸。唐代崔國輔有《漂母岸》詩云:“河水入淮處,南邊古岸存。秦時有漂母,于此飯王孫?!盵4]3漂母岸主亭面寬 11.60米,側(cè)寬7.80米,兩翼亭呈邊寬5.20米的正方形,主亭與翼亭之間有曲折的回廊相通,廊寬2.60米,長約40米。主亭上有書法家胡道華題寫的“漂母古岸”四個大字,南北兩翼亭立柱上分別有對聯(lián)稱頌了漂母慷慨予食的美德:“漂也勞艱,飯饑只為憫王孫;貧而慷慨,母愛信能彌宇宙?!薄皭坌奈戳鲜┖澜埽饶负雾氋x姓名?!表n信湖東岸有一千金亭,亭呈正方形,立柱間距4.20米,亭額上有“千金亭”三個大字,兩側(cè)立柱上有書法家姜華書寫的對聯(lián):“愛心本無價,然諾足千金?!?/p>

      碼頭鎮(zhèn)泰山村有一座著名的古墓葬,隔二河與韓母墓相望,那就是漂母墓?!端?jīng)注·淮水》云:“(淮水)又東經(jīng)淮陰縣故城北。北臨淮水,漢高帝六年,封韓信為侯國。王莽之嘉信也。昔韓信去下鄉(xiāng)而釣于此處也。城東有兩冢:西者,即漂母冢也,周回數(shù)百步,高十余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陰,信王下邳,蓋投金增陵以報母矣。東一陵即信母冢也。”[7]《咸豐清河縣志·古跡》亦記載:“漂母墓在韓母墓西,即今之泰山墩?!雹倨笇n信的恩情比泰山還重,當(dāng)?shù)氐娜藗儽銓⑵改褂H切地稱為“泰山墩”。傳說漂母死后,韓信非常哀痛,令十萬大軍每人兜一兜土,為漂母的墳?zāi)固硗?,遂造就了淮陰的一大名勝景觀。漂母墓上的泥土與四周農(nóng)田的土壤明顯不同,是黏土類土壤,質(zhì)地黏重,干時十分堅硬,濕潤時具頗大的黏性及可塑性,頑皮的孩子取土加水做成泥坯,捏成各種玩具曬干后不易碎散,這可能就是韓信命大軍從其他地方取土的緣故。漂母墓是秦漢時期的著名古墓葬,是淮陰大地上一座不朽的文化豐碑,千百年來,她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shù)的游客前往憑吊,人們來到漂母墓前無不為之感慨萬千,文人墨客紛紛題詩為文,留下大量優(yōu)美的篇章。

      兩千多年間,人們在從漂母墓極其深廣的精神內(nèi)涵中汲取滋養(yǎng)的同時,還對她精心保護。2008年,淮陰區(qū)人民政府投資700余萬元,圍繞漂母墓建設(shè)漂母祠景區(qū)。漂母祠景區(qū)以漂母墓為核心,主要由漂母祠、報恩亭等建筑物組成,展示漂母與韓信的歷史事跡,紀(jì)念漂母的偉大母愛。漂母祠景區(qū)建設(shè)范圍東西寬126米,南北長145米,占地面積18270平方米。漂母祠是景區(qū)的主要景點建筑,為恢復(fù)舊貌而建。漂母祠始建年代無考,明初廢圮。漂母祠是一組由大殿、兩側(cè)廂房和門廳組成的院落,建筑總面積約621平方米。大殿共五間,面寬15.80米,進(jìn)深10.20米,中祀漂母;兩側(cè)廂房各三間,構(gòu)造、體量相同,面寬10.76米,進(jìn)深8.16米,分別展陳漂母、韓信的事跡;門廳三間,面寬9.16米,進(jìn)深5.20米。各建筑物之間有廊道相連,廊道內(nèi)有歷代詩人題詠漂母的詩詞。漂母祠后還有報恩亭,報恩亭底部東西長6.40米,南北寬5.20米,亭高6.24米,亭內(nèi)《報恩亭碑記》頌揚了漂母仁慈善良的高尚品德和韓信有恩必報的道德情懷。漂母墓位于漂母紀(jì)念苑北部,凈高15.8米,底部直徑52米。墓的四周有甬道,前有祭臺,外圍是芳草坡,植被茂密,還栽植大量松柏、銀杏、國槐、垂柳等樹木。漂母墓造型如金字塔,掩映在綠樹叢中,如一位正襟危坐的慈祥老人,無聲地向人們述說著一個留韻百世的真情故事。

      在淮安市淮安區(qū)古運河?xùn)|側(cè)也有一座漂母祠,《淮陰文物志》記載:漂母祠明成化初移建于此。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縣王命選捐修,乾隆年間知府李日章委鄉(xiāng)紳大修。同治九年(1870)復(fù)修,抗日戰(zhàn)爭時該祠毀于戰(zhàn)火,片瓦無存。1982年,原淮安縣政府撥款重建。漂母祠坐北朝南,東西長70米,南北寬22.5米,門楣橫書“漂母祠”三字,為著名女書法家蕭嫻所書。北有享殿,硬山頂,抬梁式,面闊三間11.3米,進(jìn)深7檁6米,檐高3.2米。殿中設(shè)漂母塑像,漂母端坐神臺,衣飾裝束,一如農(nóng)婦,質(zhì)樸無華。祠內(nèi)明萬歷年間淮安知府劉大文所撰楹聯(lián)頗耐人尋味:“人間豈少真男子,千古無如此婦人?!钡钐脰|面有韓信向漂母感恩塑像。殿門前擎柱上鐫刻有劉大文撰寫的另一副對聯(lián):“一飯感韓信,巾幗叢中早把黃金輕糞土;千古拜遺廟,淮流堤畔有誰青眼識英雄?!?參見淮陰市文化局1994年編寫的《淮陰文物志》第53~54頁。世態(tài)炎涼,千百年來,漂母慈祥的母愛、善良的胸懷不知曾經(jīng)感動過多少人。

      和許多千年古縣一樣,淮陰這片古老而多情的土地養(yǎng)育了迭出不窮的精英人物,他們在歷史的舞臺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異彩紛呈、震撼人心的歷史片段。在司馬遷的筆下,漂母是淮陰城下一位普通的勞動婦女,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沒有拔山蓋世的英雄壯舉,但她卻用無私的母愛、善良的呵斥和纖弱的雙手,將落魄的淮陰少年——韓信推上了歷史的峰巔,在她身上所顯現(xiàn)的道德的標(biāo)高和人性的光華,足以令后世的人們頂禮膜拜,俯身再三。清代詩人宋征璧駐足漂母祠前,懷著對漂母無限景仰的心情寫下《漂母祠》詩:“漂母祠前一洗襟,悠悠淮水故人心。王孫莫作千金報,一飯難酬直古今。”[4] 89歷史確實就像永遠(yuǎn)不知疲倦地流淌著的悠悠淮水一樣,對于行色匆匆的人類社會來說,兩千年足以使一切都變得漫漶不清或難以想象了,許多英雄豪杰因此淡出了人們的記憶。但是,漂母的名字還是經(jīng)常被人們提起,漂母的事跡還是為人們津津樂道,她那慈祥的笑容依舊庇佑著這方水土生生不息,庇佑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幸福安康。

      [1] [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 靳中人.新聲律啟蒙[EB/OL].(2016-11-01)[2017-01-0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16/18/152409_425581359.shtml.

      [3] 杜文東.淮陰區(qū)韓信紀(jì)念景觀[M]//花法榮.韓信研究文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4] 劉希平,徐業(yè)龍.一飯千金——歷代詩人詠漂母[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9.

      [5] [明]馮夢龍.智囊全集·閨智:卷二十五[M].南京: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鳳凰出版社,2009.

      [6] 劉學(xué)軍,徐業(yè)龍.國士無雙——歷代詩人詠韓信[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9.

      [7]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三十[EB/OL].(2016-12-27)[2017-01-0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11/11/6742906_336289782.shtml.

      【責(zé)任編輯 梁紅仙】

      Abstruct: Mother Piao is an ordinary and uncommon female toiler under the penmanship of Sima Qian. Sima Qian just used a few words to describe the figure, statements, actions and character of mother Piao, so that he could shape the hero image of Han Xin better. Because that, mother Piao was remembered forever for her goodness, kind-hearted, unadorned and the character which she does not remember favors what bestowed upon others. ThePiao-Mother Temple became a gratitude temple under the scholars’ pen.

      Mother Piao’s Image under the Penmanship of Sima Qian

      XU Ye-long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Huaiyin District, Huai’an 223300, China)

      Historical Records; Mother Piao; Han Xin; Piao-Mother Temple

      K207

      A

      1009-5128(2017)01-0080-05

      2016-10-28

      徐業(yè)龍(1967—),男,江蘇淮陰人,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政協(xié)文史委主任,主要從事韓信文化及淮陰地方歷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淮陰韓信
      淮陰工學(xué)院與衡水學(xué)院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一飯千金
      韓信在淮安的遺跡
      華人時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2
      淮陰:母愛之都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8
      淮陰:活躍著一支“老兵”調(diào)解隊伍
      古代的軍事家們 國士無雙韓信
      追韓信
      韓信: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背水一戰(zhàn)
      韓信守信
      盐池县| 女性| 陈巴尔虎旗| 邢台县| 南通市| 滕州市| 枣阳市| 延庆县| 德钦县| 龙门县| 江阴市| 乐至县| 鄂尔多斯市| 长白| 万载县| 榆林市| 建始县| 沙河市| 平顶山市| 阿城市| 九江县| 木兰县| 南溪县| 安达市| 永康市| 时尚| 灵璧县| 清水河县| 资源县| 榆社县| 烟台市| 仁化县| 苏尼特左旗| 昔阳县| 大余县| 嘉荫县| 吉隆县| 同心县| 石嘴山市| 宁武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