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壽陽
【摘要】 目的:研究探討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搶救的63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組后,對3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納洛酮進行搶救,對32例觀察組患者采用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進行搶救,并對評價內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搶救過程中的臨床指標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0.63%,高于對照組的74.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蘇醒后癥狀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時,采用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具有較好的搶救效果,不但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還顯著改善患者蘇醒后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急救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 搶救;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
doi:10.14033/j.cnki.cfmr.2017.4.0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4-0137-02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患者一次飲入大量酒精(乙醇)后發(fā)生的機體異常狀態(tài),對神經系統(tǒng)和肝臟傷害造成嚴重傷害的一種病癥[1]。中毒的嚴重程度與患者的飲酒速度、飲酒量、血中酒精濃度及個體耐受性有關,重癥中毒患者呈昏睡狀態(tài)、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濕冷、體溫下降、呼吸淺表、瞳孔擴大,嚴重者陷入深昏迷、血壓下降、呼吸緩慢、心率加快,直至衰竭死亡,并且還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及氣道誤吸入嘔吐物而危及患者生命[2]。另外部分患者會突然出現強烈的精神運動性興奮和嚴重的意識混亂狀態(tài),易出現暴力行為,如報復性傷害、殺人毀物及性犯罪等行為,對患者和家庭造成嚴重影響[3]。為進一步提高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搶救效果,筆者進行本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搶救的63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齡22~62歲,平均(42.8±3.6)歲;其中處于昏睡狀態(tài)17例,處于昏迷狀態(tài)14例。觀察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齡23~65歲,平均(43.1±3.2)歲;其中處于昏睡狀態(tài)17例,處于昏迷狀態(tài)15例。兩組患者經臨床檢查均得以確診,并排除其他中毒的可能性。兩組患者一般性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先行常規(guī)搶救措施:嚴密監(jiān)測患者心電指標等,對患者及時補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對符合洗胃特征的給予洗胃處理,進行適當呼吸支持,清除患者口腔內穢物,維持呼吸道暢通等,并對患者進行適當的保溫處理。
對照組患者采用納洛酮進行搶救,將0.8~1.2 mg納洛酮注射液加入到適量的生理鹽水(0.9%)或葡萄糖注射液(10%)進行稀釋后,采用肌內注射方式。對特別嚴重昏迷患者行靜脈滴注,(用藥0.4~0.8 mg,稀釋濃度為0.004 mg/ml)。待患者清醒后即停止用藥。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甲氯芬酯(注射液)搶救,根據患者的體征反應情況將0.25~0.5 g甲氯芬酯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注意根據昏迷患者的昏迷情況選擇使用劑量。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將患者搶救過程中的臨床指標[呼吸頻率、收縮壓(SBP)、瞳孔值、血氧飽和度(SpO2)]及治療效果(蘇醒時間、有效率)和患者蘇醒后的臨床癥狀(頭痛、頭暈,惡心、嘔吐, 反酸、噯氣,心悸、胸悶等)為評價指標內容。其中療效評判標準為:顯效,蘇醒后意識恢復,中毒癥狀基本消失;有效,蘇醒后意識基本恢復,中毒癥狀明顯好轉;無效,蘇醒后意識仍不清楚,中毒癥狀無明顯改善??傆行?(顯效+有效) 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搶救過程中的臨床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較搶救前均有較大變化,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0.63%,高于對照組的74.19%,觀察組的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蘇醒后臨床癥狀比較
觀察組患者蘇醒后臨床癥狀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不但嚴重影響患者自身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也對家庭造成巨大傷害,并且也會影響到社會的穩(wěn)定,部分患者在發(fā)作時往往會對他人或公共財物造成傷害及破壞,并且長期或大量飲酒會導致患者出現酒精中毒(也就是臨床上的精神障礙),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造成嚴重損害[4-5]。隨著我國飲酒人數的急劇增加,出現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也不斷攀升,因此需引起社會的關注。
納洛酮為阿片類受體拮抗藥,本身幾乎無藥理活性,但能競爭性拮抗各類阿片受體,對μ受體有很強的親和力,具有完全或部分糾正阿片類物質的中樞抑制效應,如呼吸抑制、鎮(zhèn)靜和低血壓等,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促醒作用,采用靜脈注射給藥時,通常在2 min起效,本品在體內快速分布,可與血漿蛋白結合但結合率不高,主要與血漿白蛋白結合,還可與血漿中的其他成分結合。在使用中應注意可能會出現一些如口干、惡心嘔吐、厭食、困倦或煩躁不安、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等不良反應[6]。在研究中發(fā)現,單獨使用納洛酮進行搶救在搶救過程的臨床指標上效果也比較理想,說明該藥具有一定的搶救用藥價值。甲氯芬酯通過促進患者腦細胞的氧化還原代謝并增加對糖類的利用,對中樞抑制患者起興奮作用,臨床多用于外傷性昏迷、新生兒缺氧癥、意識障礙、老年性精神病、急性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具有較好的效果,在使用時需注意其可能引發(fā)興奮、失眠、倦怠、血管痛、頭痛、血壓變動等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時需嚴格控制使用量避免出現過量情況[7]。另已有研究表明單獨使用甲氯芬酯在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也有較好的效果,由于多種原因未在本次研究中單獨進行用藥研究。通過研究得到,采用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取得較好的效果,其搶救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0.63%,且顯效比例達到68.75%,平均蘇醒時間縮短到(68.6±15.2)min,蘇醒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較為理想,充分說明聯(lián)合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筆者認為,對一切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預防,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生活習慣,避免采用過度飲酒的方式來麻痹或刺激自己,在飲酒時能把握掌控,避免一些不良的飲酒習慣,完全可以避免或減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發(fā)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和家庭及社會的和諧[8]。
綜上所述,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時,采用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具有較好的搶救效果,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復,值得在臨床搶救時應用。
參考文獻
[1]熊瑤.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治療急性酒精中毒63例療效觀察[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3,30(5):1017-1018.
[2]胡敏,榮再香,徐之斌,等.甲氯芬酯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急性乙醇中毒療效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6):517-520.
[3]麥鋒.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治療急性乙醇中毒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1):149-150.
[4]許黎忠,程芳芳,林志海,等.納洛酮聯(lián)合甲氯芬酯治療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療效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4,36(4):101-103.
[5]周紅勤.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觀察與護理配合[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5,31(11):57-58.
[6]李天星,蔡婷婷,李勇基,等.甲氯酚酯聯(lián)合納絡酮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臨床分析[J].臨床內科雜志,2012,29(12):847.
[7]莫世軍.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1):138-139.
[8]張延.納洛酮治療自由基下急性酒精中毒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19):10-13.
(收稿日期: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