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立翔
《香港方物志》
作者: 葉靈鳳
香港是個可愛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華,也有鄉(xiāng)郊的樸實寧靜。不過,除了繁華的一面外,很少有人會留意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的風土物種。許多人或許會奇怪,這個繁華市聲所在之地居然也會有這么些鳥獸蟲魚嗎?《香港方物志》便是這樣一本描寫香港的山川風土和草木蟲魚的小書,它是作者把香港的鳥獸蟲魚和若干掌故風俗,以自然科學和民俗學的全新視角記錄下來,知識、情趣、文筆都在不大的篇章里傳達自如,因此讀起來親切宜人。在香港回歸20周年的現在,在“博物熱”興起的今日,時空隔閡的作品以照片加手繪的方式再度呈現,便增添了滿滿的新意。
《創(chuàng)造自然》
作者: [德] 安德烈婭·武爾夫
18世紀的人類以“進步”為關鍵詞,不斷投身改造自然的熱潮,可也逐漸失去了對自然的敬畏。在這一時期眾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學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的內心簸蕩著不息的求知沖動,不僅渴望周游世界,更試圖洞悉整個宇宙。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他,堅信客觀實驗之必要,但也重視個人的主觀感受。他將科學與想象結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網”的整體視角重新審視自然。他,就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安德烈婭·武爾夫為寫作本書重新追尋洪堡的足跡。她以生動的筆觸和翔實的資料將洪堡的個人傳記、旅行歷險和自然觀念的演變交織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學史上的樞紐地位,也搭建起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學家與現代聯系的橋梁。
《這書能讓你戒煙》
作者: [英] 亞倫·卡爾
許多人之所以無法擺脫煙癮,并不是因為生理上的依賴,而是心理依賴,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恐懼—恐懼一旦離開香煙,就無法應對生活的壓力;就會覺得非常無聊,注意力也會下降;就會脾氣大發(fā),情緒不佳。殊不知,這些恐懼都是由吸煙導致的,永遠無法靠吸煙緩解。《這本書能讓你戒煙》的作者曾是一位會計師,也是一位重度上癮的老煙槍。長達33年的煙齡,每天100支煙,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使他幾乎陷于絕望。1983年,他終于發(fā)現了“輕松戒煙法”,告別了煙癮。從此,他立誓為這個世界解決吸煙問題。30多年來,他通過自己的書籍和戒煙診所,讓眾多人成功擺脫了煙癮的控制。
《自然的建筑》
作者: [日] 隈研吾
《自然的建筑》是隈研吾從對20世紀的建筑反思出發(fā),通過對建筑史的回顧、梳理,并結合自己的建筑實踐,對混凝土、天然素材、自然的建筑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一個廣闊的背景之下,作者從日本建筑的特點及意義出發(fā),對于木材與環(huán)境問題、和紙建筑的環(huán)境負荷、環(huán)境技術與文化等問題在書中做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