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麻于我既陌生又熟悉,而更多是誘惑。陌生,是在此之前我從未到過丹麻;熟悉,是從諸多文化渠道領(lǐng)略過她迷人的風采,感受過她無窮的魅力。
據(jù)說,在那里可以聽到花開的聲音。那是2011年農(nóng)歷六月,在青海高原四處飄散著花開之聲的絢爛日子,懷著滿腔的熱情與向往,我有幸來到魂牽夢繞的互助丹麻,來趕赴一個心靈的約會,滿足一份內(nèi)心的期待,感知一份情感的旅程,尋求一份紅塵中的安寧。
7月17日是農(nóng)歷六月初六。在河湟流域,這是一個集朝山、狂歡、貿(mào)易于一體的隆重節(jié)日。清晨,在省文化館與青海省花兒研究會的統(tǒng)一安排下,我們一行40余人搭乘大型旅游大巴,前往“第七屆西北五省(區(qū))六月六花兒{1}演唱會分會場”——互助縣丹麻鎮(zhèn)。
同行的除了省文化館工作人員與“花兒”演唱家,還有“花兒”研究會的兩位會長,以及來自甘肅、寧夏、新疆、陜西的歌手“花兒”皇后蘇平、甘肅“花兒”王何清祥、寧夏“花兒王”唐祥和參加觀摩的省外專家學(xué)者等。
舉辦“丹麻土族花兒會”的丹麻鎮(zhèn)位于互助縣東部,是土族群眾聚居地。該鎮(zhèn)民風古樸,文化底蘊深厚,豐富的民間群眾文體活動構(gòu)成了別具特色的土族民間文化。
大巴沿著快速公路行駛在互助地界,從縣城外圍一條岔路口向東拐入去往丹麻的山道。路旁,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一直鋪向遠處重巒疊嶂的山峰,金黃覆蓋著翠綠與天邊的白云接吻,好愜意的一派原野風光!蜜蜂一樣勤勞的蜂農(nóng)正在忙碌,路邊上熙熙攘攘行走著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男女老幼,這是去丹麻參加“花兒”會的外鄉(xiāng)群眾。
《史記·貨殖列傳》書:“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狈且?!應(yīng)該是天下熙熙,皆為花來;天下攘攘,皆為情往!這才是丹麻魅力,丹麻風采!據(jù)載,“丹麻土族花兒會”是互助土族自治縣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傳統(tǒng)群眾集會,集戲曲表演、“花兒”演唱、商品貿(mào)易為一體,一般在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十三舉行,會期為五天,一年一次,規(guī)模宏大,影響深遠。
這一年的丹麻土族花兒會在六月六舉行,不知是為了與“第七屆西北五省(區(qū))六月六花兒演唱會”同步,還是別人的記載有誤,我沒有考證。其實,對于我來說這已經(jīng)不重要,因為我已然踏踏實實站在這方熱騰騰的土地上,感受到了丹麻醉人的氣息。
藍天白云,蒼松翠柏,四周群山環(huán)抱,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油菜花香,這就是鐘靈毓秀的丹麻鎮(zhèn),她像一個聚寶盆,聚集著十里八鄉(xiāng)的靈氣、秀氣、人氣與霸氣。
據(jù)考,“丹麻土族花兒會”起源于明朝后期,盛行于清朝、民國及共和國建國初期。起初是土族群眾為祈求風調(diào)雨順、期盼五谷豐登而舉辦的朝山會、廟會性質(zhì)的傳統(tǒng)集會?,F(xiàn)在,經(jīng)過歷史的演變,已成為展示土族民族文化風情的一座平臺,“丹麻土族花兒會”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花兒”本來是在山野田間勞作時唱的情歌,大多抒發(fā)男女愛慕之情,而且即興編詞,和著曲令演唱。由于是情歌,許多傳統(tǒng)“花兒”歌詞火辣熱情,赤裸裸表達情人間對性的渴望,因此,得回避長輩與家人,不僅家里不能唱,村子里禁唱,平時,即便是逢年過節(jié)或有什么喜慶,也是從來不唱“花兒”的。只有到“花兒”會上,你才可以放開喉嚨盡情地唱。這是鄉(xiāng)俗,也是禁忌。
花椒的樹兒上你嫑上,
樹杈兒把衣裳掛哩;
莊子里到了時你嫑唱,
老漢們聽見時罵哩。
正如有人所說,“花兒會”是個浪漫的節(jié)日,因為平日禁唱的情歌終于有了光明正大的宣泄口;這也是個狂熱的節(jié)日,數(shù)不清的歌迷和歌手,一個會場接一個會場地趕,都是為了這曲深情款款的“花兒”,無論聆聽或演唱,都有說不盡的韻味:
白牡丹丟到河里了,
水深著我難摘了;
熱身子摟到懷里了,
心實著我難舍了。
丹麻土族花兒會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官方組織的,由各級主管單位參加開幕式,邀請省內(nèi)外著名“花兒”唱家參與,旨在提升地方和民族旅游品位的大型“花兒”會場;另一部分則是人民群眾自發(fā)形成的規(guī)模浩大,不拘形式,自由發(fā)揮的人與大自然高度統(tǒng)一、完美結(jié)合的原生態(tài)“花兒”會場,那里才是真正的、純粹的、原始的、人文的“花兒”會場,你聽:
三兩三錢的耳墜兒,
穗穗兒打肩膀哩;
把尕妹好比個豆瓣兒,
打開時活吸上哩。
大型會場上男男女女都穿得格外艷麗,服裝并不整齊劃一,而是阿姑們的七彩袖與藏袍的精美華貴交相輝映,綢緞的滾邊演出服與絲絨的鑲邊土族服裝相互襯托,成年婦女頭戴大檐氈帽或禮帽,帽邊上插滿艷麗的絹花,腰間系著刺繡精美的腰帶,身前有裙飾,典型的土族盤繡、刺繡花卉、鳥蟲、太極圖等圖案,都是一方一方繡成后拼接起來的類似于藏族婦女的氆氌裙。裙子上懸掛著做工考究的香包,既有傳統(tǒng)的漢家香包,也有小魚小兔等動物,也有將一面面小鏡子鑲嵌在錦線繡框中掛在裙子上的。未出閣的姑娘一般都是頭戴與上衣同一顏色的絲絨繡花方巾,腰系彩綢腰帶,服飾顯然比少婦們簡潔清爽一些,抑或是女孩兒清純姣好的面容不需要華美服飾的襯托,抑或是未出閣的女兒家還沒有更多經(jīng)濟實力包裝打扮自己。
場面隆重的千人安召舞詮釋著土族人民對生活的熱切期望和對大自然無比的敬畏之心,安召舞者圍著廣場中心的輪子秋載歌載舞,輪子秋頂頭的高桿上插著麥穗道具,八個土族少男少女在輪子秋上時而像燕子一樣飛翔,時而又像魚兒潛入水底一樣滑行,眼花繚亂間跳安召舞的人群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著舞步與手勢、陣容與隊列,讓人想起古戰(zhàn)場上的布陣圖,實際上他們的舞蹈絕對是對天地萬物的敬畏與膜拜,也是人民群眾祈求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的善良訴求與美好愿景。
接下來千人安召有序退場,各地“花兒”歌手登臺獻藝。裊裊的炊煙是帳篷飯館頂上飄出的一道暖洋洋的風景;丹麻河畔草叢、樹林中花花綠綠的彩衣與五彩繽紛的遮陽傘構(gòu)成了一幅完美的塞外《清明上河圖》。
低沉婉轉(zhuǎn)的“花兒”聲來自一對對花傘遮面的年輕戀人,或許他們剛剛相識,或許他們已經(jīng)定了終身,你聽他們的對唱:
(男):
麻雀兒落著弓背上,
弓軟了把弓弦上上;
好話兒說著心肺上,
心軟了把阿哥要上。
(女):
大紅的袍子(著){2}九龍帶,
二龍(嘛){3}戲珠的轉(zhuǎn)帶;
你把我稀罕我把你愛,
一天三回(價){4}看來。
粗狂豪放的“花兒”來自七八個男女圍坐的圈子,他們放肆地大聲叫喊著,猜拳喝酒。每個圈子里都囤著一扎扎啤酒,每個人都手握酒瓶,猜拳輸了或者對唱“花兒”輸了的都瓶底朝天嘴對酒瓶狂喝豪飲,那份痛快、那份酣暢是你我所不能體會的。
天不下雨了雷干響,
驚動了四海的龍王;
過路的阿姐好聲嗓,
有心了我倆人對上。
行走在花海叢林間,我被眼前的風景深深陶醉了,一邊尋找鏡頭拍照,一邊聽他們漫“花兒”,起初并沒有聽清他們的唱詞,只聽到他們善意的大笑,然后看到他們向我招手:
長筒襪子(著)旅游鞋,
尕阿姐你河灘里浪來;
遠處(價)嫑照了跟前來,
阿哥倆對上了唱來。
哦,這是在向我叫陣挑戰(zhàn)呢!青?;▋焊呖亨诹粒瑤缀趺恳粋€花兒歌手都能將《青藏高原》完美演唱下來,可惜我沒有高亢明亮的好嗓子,但我也是花海里摔打過的高原女子,并不怯場,走過去說:“我的嗓子不好,唱出來恐怕嚇著你們,我就說吧?”:
城里的尕阿姐鄉(xiāng)下來,
丹麻的會場里浪來;
遠處(價)叫我到跟前來,
阿一個阿哥倆唱來?
一陣大笑,一陣歡鬧,有人遞過來一塊紙板叫我坐下,有人遞過手中的啤酒請我喝。我問:你們怎么不喝互助青稞酒?答曰:白酒醉得快,天氣太熱,受不了。哦,原來如此,那清冽的甘醇一旦入喉,可不就渾身燥熱、熱血奔涌嗎!
棗騮的尕馬兒好走手,
尾巴上綰給的繡球;
見了個尕妹(著)沒給頭,
尕手里塞給個大豆。
有人塞給我?guī)最w炒大豆,順口說出了這首“花兒”,我心里一陣激動,被這些純樸的山里漢子質(zhì)樸的語言、待客的熱情所感染,隨口對上:
棗騮的尕馬兒下四川,
馬乏了,
不知道樁樁上吊的;
丹麻的會場里浪半天,
浪乏了,
才知道肚子里叫的。
有人說,這個尕阿姐還會說“花兒”哩,我們試當{5}個:
北山的頭兒上云起來,
南山的頭兒上雨來;
尕妹是牡丹園子里開,
阿哥是蜜蜂兒采來。
來而不往非禮也的道理我懂,但我對不到象上,索性胡謅吧,腦子里還記得那么幾首“花兒”和最基本的韻律:
毛毛的雨兒罩北山,
丹麻灘花兒(哈){6}對了;
互助的阿哥是人尖尖,
把阿姐漫散{7}(著)醉了。
我說的“花兒”贏得一片喝彩和掌聲。這時,一曲曠遠蒼涼的《花兒妹妹令》{8}被一個男人用緩慢的節(jié)奏深情地唱出:
手提個碌碡(著)打月亮,
打不著桫欏欏樹上;
這一個唱罷了再不唱,
許著個明早{9}的后晌。
唱出這樣的詞兒,約定俗成是對方罷戰(zhàn)了,也可以說是下了逐客令。也許我影響了他們的酒興,也許他們也要趁著酒興回家了。在陽光落地的聲音中,沉醉的丹麻河披掛著金甲波光粼粼,緩緩流向遠方,一首花兒漫上我的心頭:
鐵青的騾子大呀大紅馬,
你看個尕馬兒的走法;
心中的花兒多著用車拉,
我們就拴下個太陽了唱吧!
哦,丹麻!高天厚土,情歌煌煌,彩虹故里,花海流觴!
注釋:
{1}花兒:這里特指青?;▋?,它是流傳在青海、甘肅、寧夏、新疆部分地區(qū)以及在中亞的東干族(因歷史原因遷移到中亞的中國陜西、甘肅、青?;刈搴笠幔V泛傳唱的一種有固定演唱曲令的山野民歌。
{2}{3}{4}{6}(著)(嘛)(價)(哈)均為演唱時加進的虛詞,只為配合音節(jié),沒有實際意義。
{5}試當:青海方言,試試身手的意思。
{7}漫散:青海方言,用好話糊弄人,哄得人高興。
{8}《花兒妹妹令》:青海花兒有固定的演唱曲令,這是其中之一。
{9}明早:青海方言,明天的意思。
(作者簡介:朱嘉華,女。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會員,青海省作家協(xié)會、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青?;▋貉芯繒硎拢鲗幨蟹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